豐田等研發氫燃料電池車你沒興趣?但這些品牌加入說明事情不簡單

2020-12-05 AutoLab

文/阮錦程

近一年來氫燃料電池開始成為熱門話題,無論是股市的燃料電池板塊還是豐田氫燃料電池技術。早在2016年豐田就發布氫燃料電池車「MIRAI」,這輛車加氫時間僅需3分鐘,續航裡程可達600公裡以上,行駛過程中的排放物只有水。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

韓國現代已經實現量產的NEXO(去年進博會期間我們還在韓國試駕了NEXO),核心動力是一套完全由現代研發的燃料電池堆,每一片電池由5層材料組成,然後由400片這樣的電池組成,系統轉化效率達到60%。

韓國現代NEXO

不過無論是豐田還是現代,大家對氫燃料電池技術還是抱觀望狀態,甚至不少媒體人都持「不看好」的狀態。原因當然是「電動車充電還難以普及,何況加氫站的建設?」

這裡面的爭論太複雜,這裡暫且不談。不過的確一個汽車品牌壓寶氫燃料電池技術原因有許多,或許是為品牌、為技術積累,也是為賭一把未來。便它們並不一定代表趨勢——要知道十幾年前奔馳、通用和本田也曾紅紅火火地搞過燃料電池。

奔馳十幾年前在氫燃料電池研發方面就已經領先

但另一類的汽車品牌如果也開始發展燃料電池技術,這件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他們就是汽車零部件巨頭們。與主機廠不同的是,零部件品牌更關注於行業的趨勢,只有那些真正成為趨勢和贏利的技術,他們才會置身其中。

兩年前同樣在上海車展,零部件品牌展臺與電動車有關的產品還很少,但今年上海車展你再去看看,每一家主打的都是電動車或新能源技術產品。說明他們已經嗅覺得這項技術真正「成為趨勢和贏利」。

最近業界有一則看似不起眼的新聞——博世將攜手Powercell 共同開發燃料電池電堆。

博世結盟燃料電池電堆製造商Powercell

電堆是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可將氫能轉化為電能。為進一步改進電堆技術並實現量產,博世日前與瑞典電堆製造商Powercell結為合作聯盟。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適合批量生產的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技術。

博世將以許可證協議的模式實現該技術的量產,以供應全球汽車市場。該電堆將完善博世現有燃料電池產品序列,最遲於2022年上市。博世燃料電池技術最先應用在卡車等商用車上,未來會向乘用車領域發展。

該電堆將完善博世現有燃料電池產品序列,最遲於2022年上市

由於氫燃料電池車也是電動車的一種,博世預測至2030年,全球高達20%的電動汽車由燃料電池驅動,而未來博世在車用燃料電池的業務規模有望達到數十億歐元。

博世燃料電池電控單元

氫燃料電池最適合應用於商用車?這個觀點與韓國現代不謀而合,因為商用車的行駛路線比較固定,對加氫站的建設比較友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卡車需要較高續航裡程,而普通鋰電池電動車要達到幾百公裡續航,還要推動卡車幾十噸的載重,電池重量將變得太驚人,使得它不適合於這一領域。

但卡車降低排放卻是一種趨勢。根據歐盟規定,到2025年在運營中的卡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應下降15%,到2030年下降30%。博世認為這一目標只有通過推動動力總成系統的電氣化來實現,而商用車市場是燃料電池技術可以得到廣泛應用的最佳領域。

對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零部件廠家遠不止博世一家,事實上我們在2016年還曾在德國試乘了麥格納氫燃料電池增程電動車。

麥格納燃料增程電動車

麥格納燃料增程電動車有一個15Kwh的鋰離子電池組,純電狀態下同樣可以行駛80km/h。但本質上不同的是,麥格納的增程部分不是汽油機,而是用上了最頂尖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系統功率為25kW。混合動力結合可在中途不充電且不加油的情況下持續行駛500公裡。

汽油引擎現在最理想工況下接近40%的燃油效率,但日常城市行駛效率非常低,根本無法接達理想數值。麥格納採用合作夥伴德國Proton Motor公司的PEM燃料電池,會一直處於是接過最佳效率工況,三年前效率就能夠達到51%,這是內燃機很難達到的目標。

在卡車上成功推廣之後,博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也將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乘用車領域,但其前提是燃料電池系統成本逐步降低。

目前燃料電池成本主要源於電堆,約佔燃料電池系統總成本的三分之二,這一種需要依賴技術的不斷進步,還好目前燃料電池技術發展速度和潛力都很大。另外博世還談到通過燃料電池技術的商業化和廣泛推廣,博世將實現規模效應並降低成本。

燃料電池使用的另一大成本是氫氣。目前氫燃料主要用於工業應用,每千克價格一般超過5歐元。但隨著產量增長,價格也會因此下降。另外我們還需要看到氫氣的能量密度很高,1千克氫氣能產生相當於約3升柴油所提供的能量,所以一輛40噸的卡車行駛100公裡只需要7-8千克氫氣。

相關焦點

  • 有理有據,大眾為什麼不感冒氫燃料電池車?| 技術
    豐田汽車不但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面向家用車市場的量產版氫燃料電池車Mirai,去年還把這款車升級到續航裡程更長、空間表現更好的第二代產品,新車也將於今年正式上市銷售。   緊隨豐田的腳步,現代汽車則在2018年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SUVNexo,並且也進入了銷售市場。至於以技術聞名的德國車企方面,奔馳與寶馬也都有涉獵氫燃料電池車的計劃。
  • 氫燃料電池成下一個風口?六家知名企業聯手研發
    六家汽車品牌聯合成立氫燃料電池研發既然優點這麼多,各大汽車廠家自然也不會放棄對它的研究。而在近日,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氫燃料電池車優點多多,為何卻遲遲不引入國內?
    就在筆者掛著記者證靠近Mirai的一眨眼功夫,就被他們拉住問東問西:這車賣多少錢吖、燒油還是用電的吖、進口還是國產車吖?那一下子恕我這個汽車編輯有七嘴八舌那都是說不清的,講到底是他們對豐田這款氫燃料電池車不熟悉。因此,回來以後特地撰了這麼一篇解析文,希望能夠解決觀眾們的疑問。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你試過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麼?文/阮錦程很多人覺得,氫燃料電池車不是未來方向,電動車才有發展前途。因為加氫非常麻煩,而且氫氣還會爆炸,而鋰電池未來存儲密度提高了以後,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車。本田Clarity Fuel Cell燃料電池車問題是,電池這事情挺麻煩的,鋰電池存儲密度已經搞了幾十年了都沒有本質提高。
  • 氫燃料電池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近日,比亞迪(01211)向投資者透露正在研究氫燃料電池。實際上,今年5月份比亞迪就已經與美國混合動力公司達成協議將合作研發氫燃料電池客車。不止比亞迪,據了解,國內企業濰柴動力(02338)、長城汽車(02333)等,都先後布局氫燃料電池,日本豐田更是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
  • 豐田新車 與雷克薩斯LS同平臺 氫燃料電池可以續航850km
    修不好的路虎,開不壞的豐田,到底怎麼選您隨意,但是看著滿馬路的豐田車,你至少應該了解到的是,這個品牌的實力。Mirai是豐田經過多年努力而推出的一款具有實際使用意義的氫燃料電池車,一說到氫能源,你是不是就想到了曾經說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車?
  • 智能座艙、氫燃料電池汽車、石墨烯電池...我不信北京車展上的這些...
    使得汽車研發周期大大縮短,研發成本也將更低。博世——供應商都開始搞整車平臺了?一般來講,開發架構平臺是主機廠的事情,但這次北京車展,作為零部件供應商的博世帶來了近似「平臺架構」這一高度集成的大傢伙。要是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以後誰再想造車就不存在什麼技術門檻了。直接做一車殼,再買個底盤、座艙,基本搞定!吉利——SEA浩瀚架構「觀滄海浩瀚,無邊界讓想像力任意馳騁,SEA正是浩瀚之海」,作為吉利全新智能進化體驗架構,SEA浩瀚架構歷時4年研發,傾注了吉利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耕耘多年的心血。
  • 為何氫燃料電池無法普及?
    說到新能源車,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就只有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既環保又有補貼,可惜現在電池技術太落後,充電時間長電池又重。難道就沒有像電動車那樣環保,但用起來汽油車那樣方便的車嗎?其實有這樣的車,這就是氫燃料電池車。
  • 特斯拉、比亞迪未來堪憂,更多國產汽車品牌將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
    日本的豐田汽車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其最具代表性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續航裡程達到502km,加氫時間僅需要5分鐘。同時,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也已經啟動,目標是每年生產3.6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看完這些,很多人都覺得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落後了,真的是這樣嗎?
  • 各類氫燃料電池空壓機
    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和氧的化學能通過電極反應,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排出的廢棄物只有水和熱量,因為沒有碳的排放,因此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能源,世界各國都將氫燃料電池列為國家高新戰略項目。與傳統工業用空壓機不同,氫燃料電池空壓機要求可靠性高、壽命長、排氣無油、低噪聲、輕量化、小型化、低成本、響應速度快等特點。目前,氫燃料電池空壓機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所壟斷(日本豐田,美國UQM,美國蓋瑞特等),國內對此類空壓機的研究起步較晚,產品可靠性差,性能不穩定,目前仍處在研發和小批量試製階段。而國外氫燃料電池空壓機因研發較早,產品可靠性高,性能穩定。
  • 豐田的燃料電池技術(FCEV)
    豐田充分認識到其巨大可能性,研發了氫燃料電池車(FCEV)。這是作為汽車企業展望百年、久經思考後給出的一個答案。氫燃料電池車帶來兩項創新氫燃料電池車及氫能源如果能在今後得到廣泛應用,將給社會帶來嶄新的變化。
  • 真正新能源,氫燃料電池車5年後比電動車還便宜?專業人士這麼說
    氫燃料電池車的製造成本會比純電動汽車更便宜」,真的是這樣嗎?氫燃料電池車的原理,是將氫注入燃料電池,經過電池陽極板在催化劑(鉑)的催化下,電離出氫離子,再通過質子交換膜的篩選,將氫離子和電子分別送達電池兩極,電子也外電路產生電流供車輛使用,氫離子則穿過陰極板與空氣中的氧重新結合為水。由此可見,氫燃料電池車在工作時不產生CO和CO2,也沒有SO2和顆粒物排出,在使用過程中,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同時,近期現代還推出了一個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品牌HTWO,並計劃於2030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售出70萬個氫燃料電池組。此外,現代汽車株式會社副社長李仁哲還表示,現代汽車將在中國四川工廠生產氫燃料整車,進行本土化的研發,加深與中國合作夥伴就氫燃料的資源互補開展合作,並通過租賃的模式進行運營和落地。根據規劃,其四川工廠前期將生產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未來也可能推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 乘坐大通FCV80氫燃料電池車是怎樣的體驗?
    所以,國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不再是紙上談兵,未來發展很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要快。FCV80畢竟車,駕駛起來跟一般自動擋汽車沒區別,因為是電驅動的,所以也不需要變速箱。如果以後普及氫能源,它跟加汽油是一樣的,完全不會改變人們的用車習慣。
  • 豐田又來鬧「洋氣」,搞起了氫燃料電池動力
    如果說新能源掌握著未來大市場,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化自然是主流,據悉,豐田近期又搞起了"氫燃料電池動力",相信這對廣大的用戶而言,也比較少見。豐田方面表示,豐田作為全球首家上市銷售量產FCEV的廠商,希望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所貢獻,不得不說的是豐田作為全球第一大品牌,確實有著十足的開拓能力。
  • 現代汽車展示全新的氫燃料電池車品牌!
    這個被命名為「HTwo」的子品牌將會引導Hyundai Motor Group未來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的發展!所謂的HTwo(H2)指的就是氫氣的分子式名稱,同時Hyundai也宣稱象徵著原廠在氫燃料電池理念下的「Hydrogen(氫氣)」和「Humanity(人性)」的綜合體。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據報導,現代2021年將在中國廣州建設氫燃料電池工廠,並且其投資計劃已獲得批准。同時,近期現代還推出了一個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品牌HTWO,並計劃於2030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售出70萬個氫燃料電池組。
  • 中國氫燃料電池,抱團取暖,集群作戰
    2016年日本豐田Mirai的面世,震驚了中國的氫燃料電池界:中國人沒做出來的事情,日本人做出來了。然後是2018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豐田工廠。當親眼看到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時,總理凝視著這款車,面色沉重。 日本共同社拍下照片,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場景。有人認為,總理的這次日本考察,改變了中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
  • 豐田量產燃料電池車,關鍵部件全部自製
    ,將在2014年度(截至2015年3月)內向日本市場投放燃料電池車(FCV)。 豐田公開了將在2014年度內上市的燃料電池車(FCV)的外觀(a)。 回顧歷史,豐田的FCV開發始於1992年,2002年開始在日美限量銷售。「必須要普及環保車」,提出這一目標的豐田瞄準量產,為使FCV可與汽油車比肩而持續堅持研發。尤其在確保續航裡程和降低成本方面下了苦功。
  • 氫燃料電池再成熱門話題,是噱頭還是「風口」?
    I Hydrogen NEXT電堆系統由寶馬集團本身研發,而單體燃料電池方面,則是由在氫燃料電池深耕多年的豐田提供這和6月5日豐田宣布聯合一汽、東風、廣汽、北汽以及億華通共同成立 「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公司」)的新聞僅僅過去了一個多月。 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開展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以豐田和億華通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資,計劃由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徵擔任新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