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談貫徹十九大精神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對標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還需要做哪些努力?讓我們來聽一聽做客廣州日報「政協委員談貫徹十九大精神」圓桌會議的五位政協委員怎麼說。
八項規定給幹部作風套上「緊箍」
讓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廣州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反對特權。各位委員對全面從嚴治黨帶來的變化有什麼體會?
楊松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
近年來,廣州市先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幹部的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在全面從嚴治黨和中央八項規定等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廣州市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徹底清查整治「四風」問題,深入開展了系列黨風廉政建設活動和反腐敗鬥爭,在思想作風建設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廣州市紀委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決策部署,通過推行公車改革制度、官員個人重大事項申報制度、「八小時外」官員負面清單發布制度、廉潔城市建設測評等一系列舉措,在過去五年的反腐敗鬥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王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紀律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近五年來,全面從嚴治黨引領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會風氣更加清朗。
中央八項規定在廣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政府單位、審批部門不僅面貌一新,而且公務員的服務越來越好,辦事效率越來越高,市民切實感受到了變化。高檔餐飲場所不但公務車絕跡,還紛紛轉型做起了面向普通市民的餐飲。中央八項規定給幹部作風套上了「緊箍」,讓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幹部迎來送往少了,下基層多了。務虛的形式主義少了,真抓實幹的任務重了,群眾對幹部作風的評價也好了。接待和會議少了,幹部有更多時間聯繫群眾,就能為群眾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以前為了籌備會議,總要提前幾天忙裡忙外,買鮮花、布置會場……如今開會時間壓縮,會場布置簡化了,甚至有時是邊走邊看邊議。
加大對「一把手」監督力度
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
廣州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對於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位委員有什麼感受和建議?
蔡衛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三嚴三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
我的理解是:打鐵必須自身硬。對執政黨來說,黨要管黨,最關鍵的是幹部問題;全面從嚴治黨、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一把手」則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一把手監督難」是世界性難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進行了明確規定,為上級黨委監督下級黨政「一把手」、同級紀委監督同級黨政「一把手」、普通黨員監督本單位本部門黨政「一把手」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和方向。
近年來,廣州市各級黨組織堅持管黨治黨不放鬆、正風肅紀不停步,在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和違紀違法行為的同時,著力加大對「一把手」的監督力度,重點放在權力制約和監督上,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和不想腐的保障機制。接下來,還要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
蔡武: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中央層面組織開展12輪巡視,共巡視277個黨組織,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巡視全覆蓋。全面紮緊了制度的籠子,黨內政治生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巡視的力度和效果不斷增強,利劍作用彰顯。最近《國家監察法》草案公布,我們看到,監察的對象,不僅包括所有公務員,還包括受委託從事公務的人員、國企人員、事業單位人員、村居幹部等,可以說覆蓋行使公權力的所有人員。這種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監察委員會就是我國制度反腐的最新最強表現,令人期待。
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幹部、辦事人員一定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樹立服務意識,讓老百姓辦事時不為難、不吃虧、少等候、少跑腿,體現執法的人性、管理的溫度、服務的舒適,真正為民造福。
張潔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對於黨的領導幹部而言,家風亦是作風、黨風。家風為政風提供道德基礎,政風為家風增添政治內涵。家風為政風提供親情動力,好的家風以親情的願望和力量,推動或感召從政者樹立好的政風。通過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推動黨風政風乃至社風家風不斷好轉。
廣州市紀委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的指導意見》,從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四個層面倡導領導幹部帶頭樹立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睦鄰友善,誠實守信、公道正派、克己奉公,明禮守法、仁愛正義、助人為樂,自立自強、行端表正、尚廉知恥的良好家風,並從「以規立家、以身作則、從嚴治家」三個方面對領導幹部培樹良好家風提出了明確要求。又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婦聯策劃開展了「弘揚廣州好家風」主題系列活動,在全市掀起了推家風、選家風、學家風的熱潮,接下來,還要繼續推進家風建設,助力全面從嚴治黨。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靖文 通訊員穗協宣編: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