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放魚日 | 注意!這些物种放不得

2020-11-26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各地漁業主管部門、保護區等將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水生生態環境。這期間,民間也有一些放生活動,但如果放錯物種,將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交匯點記者向大家介紹一些不能放生的物種。

  巴西龜——危害等級:★★★★★

  巴西龜原名紅耳龜,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80年代末作為觀賞動物引進到我國。該物種適應能力極強繁殖速度快,市場價格低廉,數量龐大,在觀賞魚和水產品市場均有銷售。

  主要危害:該物種適應能力極強,南北方野外都能存活,在南方能大量繁殖。對本土龜類和魚類等生物資源造成嚴重威脅。

  牛蛙——危害等級:★★★★

  牛蛙又叫美國水蛙、菜蛙,原產於美洲,1959年作為養殖品種引入我國。該物種適應能力極強繁殖速度快,養殖量較大,市場價格低廉,數量龐大,在主要水產品市場和部分觀賞水族市場均有銷售。

  主要危害:該物種適應能力極強,在我國南方多個地區都有分布記錄,對本土兩棲類和魚類等生物資源造成嚴重威脅。

  大鱷龜——危害等級:★★★★

  大鱷龜原名真鱷龜,原產於美洲,1998年從美國引進到我國。該物種適應能力極強繁殖速度快,個頭大,含肉多,深受市場喜愛,在觀賞魚和水產品市場均有銷售。

  主要危害:大鱷龜生長迅速,生性兇猛,具有較強的攻擊性;缺乏天敵,如果放生野外,會對本地水生動物構成嚴重威脅,對生態環境有巨大危害。

  小鱷龜——危害等級:★★★★

  小鱷龜原名擬鱷龜,原產於美洲,1997年從美國引進到我國,主要用於觀賞寵物和食用,在觀賞魚和水產品市場均有銷售。

  主要危害:生性兇猛,具有較強的攻擊性,一旦進入自然水域會對本地水生動物構成嚴重威脅,對生態環境有巨大危害。

  雀鱔——危害等級:★★★★★

  雀鱔是雀鱔目、雀鱔科、雀鱔屬的總稱,主要包括7個種,原產於美洲,作為觀賞動物引進到我國。該物種性情兇猛,深受觀賞魚玩家的喜愛,在觀賞魚市場均有銷售,常見的是眼斑雀鱔和鱷雀鱔。

  主要危害:雀鱔是一種兇猛的食肉魚,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一旦混進養殖水域,能對養殖魚類造成毀滅性的傷害,從而嚴重影響漁業經濟,嚴重影響本地物種的生存,通過捕食作用,造成本地物種的瀕危或滅絕,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失衡。

  豹紋翼甲鯰(下口鯰)——危害等級:★★★★★

  豹紋翼甲鯰又叫清道夫、垃圾魚、飛機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於1990年作為觀賞魚引入我國廣東省,主要用於水族缸中水質進化,在觀賞魚市場較常見,在南方的河流中也較常見。

  主要危害:能夠造成河岸及堤壩水土流失,破壞水生態環境的結構和水生生物的棲息地,威脅漁業生產及生態安全。

  齊氏羅非魚——危害等級:★★★★

  齊氏羅非魚又叫紅腹羅非魚,原產於非洲,1978年作為養殖品種引入我國。該物種對環境和低溫的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但是生長速度較慢,而被養殖淘汰並大量放生到自然水域,在南方的河鮮市場均有銷售。

  主要危害:大量取食水草等植物,破壞棲息地並導致水質的惡化,通過捕食和競爭,影響本土魚類的生存和種群的延續。

  藍鰓太陽魚——危害等級:★★★★★

  藍鰓太陽魚又叫太陽魚,原產於美洲,1987年作為養殖品種引入我國,是我國內陸重要的養殖品種,在全國多地均有養殖,在水產品市場、餐館和長江中遊地區的溪流裡較為常見。

  主要危害:該魚具有極強的侵入性,近年來在兩廣及湖北、安徽等地區河流屢有發現,不僅會與其他魚類爭奪棲息地,還會吞噬其他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其他魚類的生存繁殖。

  交匯點記者 張宣

  圖片來源: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注意!這些物种放不得
    交匯點訊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各地漁業主管部門、保護區等將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水生生態環境。這期間,民間也有一些放生活動,但如果放錯物種,將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交匯點記者向大家介紹一些不能放生的物種。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中新網廈門6月6日電 (黃詠綢)6月6日,時值「全國放魚日」,21萬尾黃鰭鯛、黑鯛、中華鱟種苗及4隻經救助已經康復的綠海龜在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被放流入水。活動現場,志願者正在傳遞魚苗。 李思源 攝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2015年,為提高廈金人民愛護海洋、保護資源的意識,改善廈金海域生態環境,廈門和金門兩地共同發起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是此項活動舉辦的第六年。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6月6日上午,在美麗的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態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開展了一次盛大的廣場活動,開啟了2020年廈門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
  • 全國放魚日:「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宏博 王彬 威海報導6月6日上午,「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暨世界海洋日·「放魚養水 保護生態」主題黨日宣傳活動在山東省威海市小石島國家級海洋牧場舉行。
  • 當放流成為一種「時髦」 不過有些魚千萬不能放!
    今天(6月6日)是我國第四個全國放魚日,今天上午,全省多地漁政部門都組織了增殖放流活動。 這些魚苗是漁政部門精心挑選的。   許飛說:「科學放流不僅放流的品種、規格以及放流的時間和放流的這片水域要相對應。
  • 全國「放魚日」近500萬尾大黃魚魚苗放流東海
    今天是全國「放魚日」,我市在象山港野龍山和南韭山自然保護區兩處海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行動,近50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苗回歸東海「老家」,助力漁場資源恢復。(放魚現場)此次放流的魚苗是今年春季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繁育的。
  • 最嚴禁食令發布,竹鼠養殖戶: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
    竹鼠現狀: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現在一紙禁令下,竹鼠的銷路基本上就是斷了,不能夠買也不能夠賣。就有養殖戶表示現在竹鼠就是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1、養不得以前竹鼠大家搶著養殖,因為誰養誰發財。不過現在竹鼠是沒法養殖了,因為已經禁止養殖禁止銷售了。
  • 「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禁食令」後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出新規:外來物種不得放歸自然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養殖場內的在養野生動物將如何處置備受關注。一些外來物種是嚴禁放生的,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孫權輝表示,當地物種也不得隨意放生,要評估環境的承載力,食物是否充分,對野外種群的影響等,否則有可能對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另外,人工養殖的動物可能存在近交、雜交等問題,積累較多有害基因,如果進入野生環境可能會影響野外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 夏季養寵物龜不能不注意這些,不然皮實龜也容易生病,可大意不得
    不過飼養佛性的寵物龜也就沒有怎麼多麻煩了,飼養寵物龜也很有趣,不過夏季養寵物龜不能不注意這些,不然皮實龜也容易生病,可大意不得!寵物龜儘可能避免寵物龜在太陽下暴曬,可以在飼養缸旁放上不少的植物給寵物龜當做庇蔭處,當中午氣溫較高、陽光猛烈的時候
  • 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
    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1、又名蛇床子,因為幼苗長大後像胡蘿蔔,但是葉部和根部有毒,果實小毒,吃後可造成死亡。2、小芹菜又名白頭翁,葉片像芹菜葉,並沒有芹菜的香氣反而有股惡臭,吃後有噁心、嘔吐等症狀。以上兩種野菜千萬碰不得,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否則會中毒喪命。
  • 吃醋時的注意事項 吃這些菜最應該放醋
    有人吃醋會引發各種不適,吃醋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  吃醋時的注意事項:  空腹不能吃醋。不論你的胃腸多強健,都不適合在空腹時喝醋,免得刺激分泌過多胃酸,傷害胃壁。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後一小時再喝醋,比較不刺激胃腸,順道幫助消化。  骨折的人避免吃醋。在骨折治療和康復期間的人應避免吃醋。
  • 這些生物碰不得
    這些生物碰不得你對於危險生物的概念是否還停留在眼鏡蛇?只是自然界美麗壯闊的同時,危險的生物卻是數不勝數。河魨死了比活著更危險河魨,為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棲息於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來危險時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河豚魚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被當做一種美味。它的毒液如果不能準確的清除,就會導致人類死亡。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  廣東放生者人數眾多  「蛇類放生國內比較普遍,但在各類放生動物中,蛇不佔多數。一般放生較溫順的小蛇,而且還要進入深山老林裡,不放攻擊人的毒蛇、大型蛇,確保安全。」
  • 加玻璃水需要注意什麼?維修工:不懂這些技巧,車壞了怪不得別人
    現在買車的人很多,但對汽車了解能夠真正懂的人沒有幾個,就比如說平常簡單的保養,大家都要去專門的維修店,而真正懂車的人自己就可以進行保養,進行嚴格的檢查,看一下自己的愛車有沒有出現問題,甚至是一些新手小白,就連添加玻璃水這麼簡單的操作都不懂其中的注意細節。
  • 廈門人注意了!高溫天氣車內放這些物品很危險
    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放礦泉水、車載香水,甚至充電寶等,殊不知,這些物品可能會給愛車埋下安全隱患。根據一項研究表明,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內的溫度就能升至65℃。而一些常用的東西,可能被車主隨手就丟在儀錶板等高溫暴曬的地方。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界面新聞注意到,今年3月16日,天津海關在一批美國進境的78.93噸燕麥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豚草」,這在全國口岸尚屬首次。豚草,素有「植物殺手」之稱,可侵入各種農田,壓製作物生長,造成糧食減產,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顆粒無收。不僅如此,諸如豚草等一些入侵物種還是新疾病的病源,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 世界上「最霸氣」的番石榴樹,碰不得摸不得吃不得,留著它幹嘛?
    世界上「最霸氣」的番石榴樹,碰不得摸不得吃不得,網友:留著它幹嘛?如何區分動物和植物呢?可能大多數人會說,一般植物都不會移動,而動物卻可以,這可以說是它們的一個重要區別。這種說法雖然有些過於籠統,但也不是不能夠成立。
  • 別錯過這些放票時間段!還有個新規坐車前要知道
    關於元旦期間放票時段和購票注意事項你需要了解~網購車票要在30分鐘內支付完成2019年元旦假期為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共3天。12月1日起,有出行計劃的旅客可以通過12306網站、12306手機客戶端或撥打95105105訂票電話,購買元旦小長假首日的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