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

2020-10-08 錦恬2019

11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乘坐長徵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飛向月球。

另外,海南文昌發射場為了適應新型火箭(長徵八號)首飛,發射區新建了液氫加注庫區,還有氫氧排放處理系統。 使得201號工位具備液氫加注能力,液氫要求安全性高,201號工位塔架6層以上進行了供電系統,空調系統的防爆改造,提升安全性要求。長徵八號是中國可回收火箭。

並且的並且,目前,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每個乘組是三個人,是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來擔任指令長。與此同時,探月工程組還在組織載人月球探測的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中國探月之旅:「嫦娥家族」圓夢蒼穹】  嫦娥一號:中國人的首次深空之旅  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探月工程三步中「繞」的第一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也使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得以實現。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當選工程院院士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當選工程院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2015-12-07 10:36 來源:澎湃新聞
  • 專訪北大郭弟均:探月工程打開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大門
    北大地空學院助理研究員郭弟均向網易科技分享了他對探月工程的發展和探月工程系列成功發射意義的觀點。郭弟均認為,探月工程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站,對未來月球基地建設、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其它地外天體的探測具有開創性和指引性的意義,是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從仰望星空、思索星空發展到走入星空、探測星空的基礎。
  • 「嫦娥之父」葉培建:中國探月工程超額完成
    「嫦娥之父」葉培建:中國探月工程超額完成2021-01-02 15:51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chenshaojie   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中國首張月球圖片將在探月工程官方網站首發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六日電(記者 劉長忠)記者今天獲悉,中國首張月球圖片將在探月工程官方網站首發,屆時,廣大網民還可以通過「嫦娥探月.CN」登錄官方網站,一睹月球真容。
  •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走進北理工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講述的「中國探月與探月精神」吸引了230餘名師生前來聆聽。  吳偉仁介紹,我國探月工程實施15年來,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其中,嫦娥一號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二號首次實現「一探三」、 嫦娥三號實現月球著陸探測、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著陸探測、嫦娥五號將實現月球採樣返回。
  • 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圖)
    新華社發中國網直播: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儀式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陳二厚 黃全權)26日9時40分許,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在第一時間,「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通過新華社傳到了世界各地。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張逸之、秦宏)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現中國製造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此次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對於人類在探索太空邁出的一小步,但我們航天事業來說是邁出了一大步,一方面體現了我們科研水平不斷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展現我們工業製造強大的能力,向世界再一次展現我們中國製造能力和水平,對於我們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
  • 北京越野開啟使命召喚VII攬月計劃助力中國探月工程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北京越野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同步開啟了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 飛鶴與中國探月工程深度合作 並發布中國母乳研究三大成果 是首個...
    1月1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搭載夥伴揭秘暨中國飛鶴科研成果發布會成功舉辦,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飛鶴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旗下明星產品星飛帆搭載嫦娥五號,成為首個進入地月空間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 葉培建院士: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超額完成」
    1月2日消息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葉培建院士: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超額完成」葉培建表示:「我們進度沒拖,經費沒有超,指標沒有降。各國的航天任務中拖進度、超經費的比比皆是。我們這三步按計劃做到了,而且還超額完成了。」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日前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發話了!「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歷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來肥開工作室
    3月17日,中國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傑出講座邀請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給師生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航天強國」的報告眾多航天技術成果轉移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中國科大的學習,對我之後的相關科研工作,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吳偉仁院士是一名中國科大校友,1978年畢業。吳偉仁院士表示,通過幾代航天人的持續奮鬥,目前,我國已處於世界航天大國之列。部分領域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轉變。我國在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航天以及月球探測等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嫦娥二號超額完成任務
    嫦娥二號完成探月任務後,成功飛抵日地拉格朗日L2點,堪稱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大創舉。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嫦娥二號通過在月球背面實施降軌,奠定嫦娥三號「落月」的技術基礎;通過飛往150萬公裡外的太空,進一步驗證太空飛行器軌道設計、深空測控能力,成為中國未來深空探測的「先遣部隊」。笑容滿面的吳偉仁在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會議室接受記者的專訪。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徐想 攝)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今天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中國探月工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