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30億個數據後,美國團隊終獲成功,成功制出「三維星系圖」

2020-10-18 奇點使者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通過「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在分析了大量採集到的數據後,最終製作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中恆星、星系、類星體的三維天文圖像目錄,天空的四分之三區域都被完美覆蓋。研究者也表示,這次製作的天文圖像目錄,對於研究宇宙,有著極大的幫助。



天文學家是如何製作的?

雖然夜晚我們抬起頭仰望天空的時候,看到的往往都是黑漆漆的一片,但事實上,宇宙中充斥著各類天體,其中很多也都出現在地球的夜空中,只不過肉眼很難看到罷了。

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觀測太空的儀器設備也越來越發達,拿這次製作最大三維星系圖像目錄來說,天文學家一開始是進行了光譜測量,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將發現的天體來進行分類,同時也可以根據光譜測量,來判斷它們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之後,人工智慧就要登場了。人類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的今天,AI也的確不負眾望,幫助了人類不少忙。在將光譜測量採集到的數據全部輸入到電腦中後,AI工具就開始進行識別和計算了。

通過AI工具,各類天體都被分門別類的進行了準確劃分,通過顏色和大小等指標,相同屬性的天體被歸到一起。

最終,在採集到的30億個天體數據中,AI幫助科學家準確分辨出了恆星、星系和類天體,並且計算出了它們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從精確度上來看,AI工具識別天體的準確度,最低也在96.6%左右,可以說準確度非常高了,極大解決了傳統識別中的數據匯總、分析等諸多麻煩。

最終,科學家們將天空中四分之三的區域都區分完畢了,迄今最大的三維星系圖像目錄也完美出爐,要知道,上一個版本所能覆蓋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天空,顯然,這次的進步是極大的,對於未來宇宙學領域的發展,也有著諸多的幫助。

研究者也表示,這次的新目錄幫助科學家們填補了很多宇宙中的空白區域,宇宙在人類的面前,也變得更加具體。看到這裡,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而出:人類究竟為何要去研究宇宙呢?



研究宇宙的意義有哪些?

一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從人類文明建立開始的數千年時間裡,人類都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當然,在過去是沒有宇宙這一概念的,因為抬起頭太陽、月亮、星星等都是出現在地球的天空之中,所以,人們便認為,一切都是圍繞著地球運行。

不過,伴隨著歐洲的文藝復興,天文領域也開始快速發展,特別是人類進入到20世紀,探索宇宙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在過去的100年時間裡,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那麼,研究宇宙的意義有哪些?

首先,從人類文明進步的方面來考慮,探索宇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而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銀河系又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



地球在人類面前很大,但是在宇宙中卻不及一粒塵埃。如果說宇宙是一座知識庫,那麼,人類目前的知識儲備,可能連知識庫中的一本書都達不到。人類想要擁有生活在宇宙之中,就需要探索浩瀚的宇宙,去揭開宇宙的諸多謎團,只有這樣,才可以不被宇宙所左右,而成為宇宙的主宰。

其次,研究宇宙,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家園。地球並不會永遠屬於人類,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會只限於地球之上,只有去研究宇宙,才可以找到同樣宜居的星球,在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當地球不再適合人類的時候,開始太空移民,去另一顆星球上延續人類的文明。



此外,探索宇宙,還可以幫助人類避免很多災難的發生。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球曾經多次由於外部力量的幹擾而受到重創,而只有研究宇宙,才可以了解可能會導致地球「受傷」,導致人類滅絕的事故都有哪些,這樣就可以提前規避風險,在太空中為人類「建造」一道保護牆,避免災難事故的發生。

可以說,人類的發展是和宇宙息息相關的,所以,科學家們才會用大量的時間、成本等去研究宇宙,畢竟宇宙決定著人類的未來,你說呢?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10月16日文章《迄今最大三維星系圖像覆蓋3/4天空》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製作出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Credit R.White/STScI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 迄今最大三維星系圖像覆蓋3/4天空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該團隊進行的測量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深度多色光學測量,覆蓋四分之三的天空。研究人員稱,這一目錄未來有望催生出更多宇宙學新發現。
  • 迄今最大三維星系圖像——覆蓋3/4天空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該團隊進行的測量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深度多色光學測量,覆蓋四分之三的天空。
  • ...類腦計算完備性」、嬰兒感染新冠病毒、三維星系圖像、星系原子氫
    >▲資料圖:美國格雷格·古爾布蘭森醫生對一名嬰兒進行常規檢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根據對176個嬰兒報告病例的分析,發現大部分(70%)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是由環境暴露引起,另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垂直感染。
  • 宇宙全景圖 包含265000個星系 時間跨度133億年
    近日, 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幅令人拍案驚奇的圖片,它結合了美國宇航局哈勃望遠鏡16年來拍攝的近7500張照片,可謂是目前已知宇宙的全景圖,被譽為「宇宙中最大、最全面的歷史書」。這張圖片一共包括了265000個可以追溯到133億年前的星系。
  • 分析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 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繪出
    新華社日內瓦7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對宇宙中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分析,並發布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繪出這份地圖的是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項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項目「斯隆數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最新成果建立在世界各地數十家機構的數百名科研人員超過20年合作的基礎上,由eBOSS項目耗費數年完成。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圖中是「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圖像,它用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星系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這張宇宙地圖是持續進行的「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項旨在繪製可觀測宇宙膨脹區域的國際任務,有望解決一些宇宙難題。
  • 超級三維宇宙圖出爐,竟能用於測定暗能量!
    科學家成功繪製了一幅超級三維宇宙圖,展現了120萬個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情況。
  • 給城市高精度三維拍照,這個團隊震驚了世界
    近日,深圳大學黃惠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基於便攜無人機的三維全自動採集重建系統,算法極具創新性,已發表在計算機圖形學頂級會議SIGGRAPH ASIA 2020,同時進入美國專利實審。該系統主要用於給城市進行「三維拍照」,進而在計算機中還原一個真實的三維城市。
  • AI檢測出宇宙神秘信號 距離地球30億光年星系
    據新智元報導,近日科學家通過人工智慧,在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星系中,最新偵測到72個快速無線電爆發(FRB),其中有部分科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來自高等外星文明。在未來,科學家們將利用AI協助作業探索宇宙。
  • 超大三維星系圖,精確測定暗能量 科學人
    圖中的每一個小點,都代表著60億年前一個星系的位置,不同的顏色代表它們在這張切片中是更靠近地球(黃色)還是更遠離地球(紫色)。這張切片中包含48741個星系,只佔天文學家繪製的最新宇宙星系分布圖數據量的3%。從圖中可以看到星系的成團分布,它們構成了超星系團,也留下了巨大的空洞。這些大尺度結構的根源都來自於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瞬間。
  • 三維感知與三維數據分析最新進展 - 3D傳感&人工智慧前沿科技論壇
    精準重建需要複雜的相機陣列+多光照,需要採集大量的高精度數據。劉燁斌副教授的早期研究就是在精準重建方面,他們設計了包含 40 個相機、680 個光源的採集裝置。精在劉燁斌副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中,他們先採集人體模型,經過計算後以單視角輸入,服裝可以獨立解析,然後為服裝加入動力學仿真,服裝背側使用動力學計算生成;光影也可以重新重新布置。
  • 跨度達20億光年的宇宙三維球形圖
    滑鐵盧大學等科學家創立了這幅三維地圖,銀河系位於圖中十字架位置    天體物理學家通過對遙遠星系和星系團觀測創建了最詳細的宇宙三維地圖
  • 45億年後 銀河系撞仙女星系?
    45億年後 銀河系撞仙女星系?  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網站   2月26日,美國國家地理髮了一條簡短的微博:大約45億年以後,我們的銀河系將與臨近的仙女星系撞到一起,請大家做好準備。  這聽起來比《流浪地球》中太陽系被吞沒還可怕。記者帶著疑問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科學家早就預言了此事。星系相撞 到底是真的嗎?
  • 先臨三維3D掃描儀採集真人模特數據,助推時尚產業數位化進程
    先臨三維3D掃描儀採集真人模特數據,助推時尚產業數位化進程 近年來,隨著3D技術的不斷成熟,「3D」取代「2D」、」立體」取代」平面」、」虛擬」模擬」現實」的3D
  • 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發布 包含20億天體
    1月14日,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了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為即將開始的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構建三維宇宙鋪平了道路。DESI被稱為第四代宇宙學巡天項目,是美國能源部支持的國際合作項目,中國也參與其中。
  • 中外科學家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10萬億像素包含20億天體
    從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獲悉,北京時間1月14日,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為即將開始的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鋪平了道路。「這是目前我們測量獲得的最大的宇宙天圖。
  • 中外科學家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10萬億像素 包含20億天體
    從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獲悉,北京時間1月14日,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為即將開始的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鋪平了道路。「這是目前我們測量獲得的最大的宇宙天圖。
  • 巨幅宇宙地圖來了 國家天文臺巡天團隊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最新發布的圖像巡天數據分布和局部DESI光譜觀測目標,BASS巡天數據為赤緯32度以上的區域。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14日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當然,人類還不能拿著這份天圖去旅行,但它為即將開始的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鋪平了道路。  新一代宇宙學紅移巡天項目就是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項目。
  • @美國國家地理:銀河系45億年後將與仙女星系碰撞,請做好準備…
    2月26日,@美國國家地理 告訴大家一個消息:大約45億年之後,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與鄰近星系真的會撞到一起。請大家做好準備。 昨天,@美國國家地理 也借著這個太空熱度向公眾科普了一把...這次,他們宣布,45億年後,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真的會與鄰近的仙女星系相撞。 什麼,真的會星系大碰撞?但是大家怎麼好像不緊張,反而想到了浪漫的「流浪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