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能專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歷年的高考中,也幾乎每年必考,
既有選擇題,又有計算題,佔分比例還比較高,
而且相較於其他方面的知識來說,
功和能部分的題目做起來,感覺要相對難一些,
這是為很麼呢?
那是因為做功和能的題目分析起來略微綜合一些,
功和能的知識關係相對錯綜複雜一些。
另外好多題目還要和運動學知識相結合,
更加提高了對題目分析的要求
但不管有多麼複雜,我們一定要突破它,
那怎麼突破呢?關鍵從兩個點上著手: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首先這一部分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公式
那必須要熟悉、掌握
咱們可以把知識抽絲剝繭,分類梳理。
(一)功和功率: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專門複習過,
可以看以下連結
「高考輔導」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彙編——功和功率
(二)各種能量:
1、重力勢能:
(1)、定義:地球上的物體具有的與它的高度有關的能量
(2)、大小:Ep=mgh
(3)、特性:
相對性:要確定重力勢能、必須選取0勢能面。
同一物體,選取不同的0勢能面,其重力勢能大小可能不同
但對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無影響。
一般選取地面。
系統性:重力勢能是地球與物體所組成的「系統」所共有的,平常所說的「物體」的重力勢能,只是一種簡化的說法。
2、彈性勢能:
(1)、定義: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於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
(2)、注意:高中階段,我們所研究的彈性是能99.99%都跟彈簧有關,所以可以記這麼一句不太恰當的話:彈性勢能只存在於「彈簧中」
(3)、大小:
(x是彈簧的形變量)
(4)相對性:彈性勢能也具有相對性,一般規定彈簧原長彈性勢能為0。
3、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2)、大小:
(速度v,以地面為參考系)
4、機械能:
定義:
機械能=動能+勢能
無彈簧系統: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
有彈簧系統: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
(三)三大定律:
1、動能定理:
(1)內容: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2)公式:
(3)特點:動能定理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所有運動都適用。
2、機械能守恆定律:
(1)在只有重力和彈力做功的系統內,系統的動能和勢能發生互相轉化,但總機械能保持不變。
(2)滿足條件:只有重力和彈簧彈力做功.
注意:機械能守恆定律最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條件 也可以理解成:除重力和彈簧彈力以外的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數和為零
3、能量守恆定律
(1)內容: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或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2)表達式:E初=E末
△E增=△E減 (可以理解為: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以上就是關於功和能問題的相關分析,下面來看高考題:
因為高考題特別特別多,所以還是分批發送,先看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動能定理應用的高考題。
高 考 真 題
結 束
未 經 許 可 不 得 轉 載
引用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