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創始人的AI研究院攜手微軟百度改進學術搜索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北京時間6月21日上午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人工智慧研究院集結了包括微軟、谷歌、百度和蓋茨基金會在內的大批公司和機構,希望通過共享技術和想法的方式,幫助科研人員和學術機構獲取最新的發現和信息,並對其加以利用。

這個項目名為「開放學術搜索」(Open Academic Search),其目標是讓企業、機構和非營利組織開放自己的人工智慧和分析工具,允許其他組織自由使用和調整,以此為研究人員提供幫助。該項目還希望能讓研究人員、醫生和教授使用最新的發現,在這個新成果和新數據層出不窮的時代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希望通過合作方式,而非競爭方式來促進學術搜索和分析。該研究院CEO奧倫·艾茲奧尼(Oren Etzioni)表示,一些企業已經可以免費分發部分工具,讓別人可以自由使用,但仍然沒有達到應有的開放和協作狀態。「我們相當於對他們說,『這對你們百利而無一害,把這些基礎研究開源之後再整合起來是一種雙贏策略。』」艾茲奧尼說。

新的論文、發現和研究成果都在以極高的速度湧現——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科研成果每9年就能翻一番——因此醫生、科學家和其他領域的人們很難跟上科技發展速度,更不用說將這些成果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將各個組織的人工智慧和分析技術開放並結合起來,然後以新穎的方式共同應用於實踐,是充分利用學術研究的重要步驟,因為不同的組織和企業分別從事人工智慧行業的不同領域。

「科研領域目前面臨的形勢是,我們每天都在損失一些知識。」微軟研究院延伸創新總監Kuansan Wang說,他將擔任這個新部門的顧問。「我們有那麼多的出版物、會議和發現快速湧向網絡,但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處理所有新的發現,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大挑戰。」

艾倫研究院提供一個名為Semantic Scholar的服務,可以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尋找與某個主題最相關的論文,然後找出論文中最重要的引文。之後還會訓練人工智慧系統閱讀論文,並對其加以學習,好讓系統提供某個主題的概要,並過濾最重要的引文,而不是讓人類親自完成這些分析。與此同時,微軟學術搜索也將訓練其機器系統廣泛閱讀5萬個不同的領域,而且還會與清華大學共同追蹤具體的作者。

谷歌學術搜索早在2004年就已經發布。百度學術搜索則是中國使用最廣泛的學術搜尋引擎,每年的搜索量達到30億次。百度學術產品經理Bing Cao和谷歌開發者顧問丹·布裡克裡(Dan Brickley)也將與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們一起出任該項目的顧問。

現在,該項目獲得的很多資源都來自相關企業和組織的現成資料,但其組織者預計今後還將增加新的材料。

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百度今年晚些時候將開放百度學術搜索的部分元數據和行為數據,方便感興趣的組織進行研究和部署。他們還將在百度的其他合作中推廣該項目,以期引入更多研究機構和出版商。

該項目對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同樣非常重要,因為這家非營利組織也會將其針對健康問題展開的研究對外開放。這些工具可以幫助該基金會和其他組織的研究人員更為輕易地獲取信息。

該基金會副總法律顧問表示,艾倫研究院和相關企業在過濾海量數據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可以彌補該基金會的不足。

相關焦點

  • 百度微軟谷歌正聯手AI2 將共同研發學術搜索工具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GeekWire 6月20日消息,微軟、谷歌、百度正聯手AI2一同研發學術搜索工具。AI2的全稱是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於2014年出資成立,致力於進行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其總部位於西雅圖。
  • 沈向洋揮別微軟,但微軟人的中國故事沒有劇終
    沈向洋於2004年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在他的領導下,微軟研究院延續了行業聲望和影響力,微軟沒有一個產品或技術領域不曾受到研究院的助力。在人才培養方面,微軟亞洲研究院為中國科技界輸送了大量人才,頂起了科技行業的半邊天。其中,知名技術大咖就包括了阿里王堅、百度陸奇、張亞勤、騰訊張正友、今日頭條馬維英、以及被視為計算機視覺領域鼻祖的張宏江等等。
  • 微軟亞研副院長周明離職,將出任創新工場AI工程院首席科學家
    創新工場的創始人、CEO 李開復,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據機器之心了解,周明博士計劃在近期加入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擔任首席科學家。他帶領團隊進行了微軟輸入法、英庫詞典(必應詞典)、中英翻譯、微軟中國文化系列(微軟對聯、微軟字謎、微軟絕句)等重要產品和項目的研發,並對微軟 Office、必應搜索、Windows 等產品中的自然語言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周明博士領導研究團隊與微軟產品組合作開發了微軟小冰(中國)、Rinna(日本)、Zo(美國)等聊天機器人系統。在離職之前,周明在微軟擔任微軟亞研首席研究員、副院長等職務。
  • 前微軟AI掌舵人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
    海報中,沈向洋的頭銜和職位介紹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第三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澎湃新聞記者查詢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官網發現,沈向洋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其博士生招生計劃,顯示將面向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
  • 沈向洋出走微軟 選擇回國可能性較大
    「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軟研究院;1998年11月5日,我參加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建儀式;2007年11月,我作為搜索產品研發工程副總裁正式加入必應團隊;2013年11月,我成為執行副總裁、加入高級管理團隊,主管技術與研究;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圓滿始終。」沈向洋寫道。「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 一個時代落幕:沈向洋和那些出走的微軟華人高管們
    1991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決定創立微軟研究院,找來了原本在卡耐基梅隆計算機科學系、有著「瘋狂天才」稱號的教授Rick Rashid,也吸引了各方人才加入,包括剛從卡耐基梅隆計算機科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的沈向洋。
  • 微軟亞洲研究院訪問西安交大
    5月13日,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峰、副院長宋羅蘭一行訪問西安交大。鄭南寧校長在科學館107會見來賓。鄭南寧校長介紹了學校國際合作交流、網絡公開課、書院等相關情況。雙方就信息技術發展、人文教育、本科生培養、國際交流等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並暢想了未來合作發展模式及內容。
  • 沈向洋離職微軟,意味著什麼?
    沈向洋在 1996 年拿到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受同校同學陸奇的引薦而進入微軟後,便分別在微軟雷德蒙德總部研究院和微軟亞洲(北京)研究院任職,並於 2004 年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 超過百度?全球那些頂級的AI研究院
    2)Microsoft Research AI研究院今年7月,據外媒報導,微軟正在籌建Microsoft Research AI研究院,這一舉動說明其未來將專注人工智慧領域,創建開發更多的通用學習系統。事實上,微軟早在1991年便創立微軟研究院。2014年,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與他人又共同創立了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
  • 百度攜手多家學術數據網站開闢學術搜索領域
    騰訊科技訊 6月2日,百度近日悄然上線了「學術搜索」功能,通過與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諮詢網等多家國內領先的學術數據提供商合作,收錄上千萬篇學術論文,藉助百度領先的「框計算」技術和數據開放平臺,為廣大的網民提供全新的學術文獻搜索體驗,滿足用戶對學術資源的個性需求。
  • 首屆國際分布式AI學術會議議程全公布:姚期智、劉鐵巖主旨演講
    本次會議的特邀報告議程邀請到了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 、多智能體系統創始人、IJCAI「卓越研究獎」得主、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Victor Lessor 教授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博士三位重量級的嘉賓,這一嘉賓陣容也讓特邀報告環節成為了本屆大會的最大亮點。三位嘉賓及各自的特邀報告主題分別如下:圖靈獎得主姚期智
  • 重返學術!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加入清華大學當教授
    沈向洋自1996年加入微軟後已經就職23年時間,之前沈向洋是職位最高的微軟華人高管。離職前擔任微軟集團執行副總裁、微軟AI+研究部負責人,而他任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聯合創立了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是微軟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究中心。
  • 微軟研究院負責人Peter Lee 博士:AI醫療正值關鍵時刻
    以下為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研究院負責人Peter Lee 博士署名文章,全面展示微軟前沿人工智慧技術及面向製造業、零售業、醫療衛生產業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以及為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打造的智能化應用場景。
  • 微軟沈向洋:AI 時代,世界向哪裡走?
    作為「CES 極客之夜」的固定環節,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邀請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在提前準備好的題板上,用一個詞寫下他在今年 CES 上感受最深事情。沈向洋:中國網際網路這麼多年,出了很多很優秀的產品,比如 360、百度搜索、貼吧、微信,我覺這必定是因為出現了一批十分優秀的產品經理。我覺得創新一直是有三個程式的創新,一個是技術創新,第二個產品創新,第三個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我自己因為一直在做技術,當然是有偏見的,我一直覺得真正顛覆的創新是技術的創新。
  • 張亞勤退休百度,技術極客回歸學術生涯
    入職後不久,百度業務迎來調整,次年2月,當時的業務群組和事業部整合為三大事業群組:移動服務事業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和搜索業務群組。張亞勤負責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擔負著為百度「開疆拓土」的任務。在百度,他還短暫接手過百度大市場、公關、政府關係、智能雲等多項事務。
  • 微軟前副總、AI負責人沈向洋去向定了 加入清華大學當教授
    2019年11月份,微軟副總裁、AI項目負責人沈向洋發表內部信,宣布從微軟離職,2020年2月份正式離開工作23年的公司。此前他沒公布具體去向,現在確定是加入清華大學當教授去了。在微軟另一位傳奇華人高管陸奇離職之後,沈向洋就是微軟華人員工中職位最高的高管了,離職前擔任微軟集團執行副總裁、微軟AI+研究部負責人,而他任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聯合創立了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是微軟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究中心。
  • 微軟亞洲研究院在西安交大設立「微軟小學者」獎學金
    日前,微軟亞洲研究院與西安交大籤署合作協議,面向學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錢學森實驗班和少年班學生設立「微軟小學者」獎學金項目,獲獎者除獲5000元獎學金外,還將參加當年的微軟暑期夏令營。首批「微軟小學者」獎學金評選近日揭曉,曹彬、竇竟銘、馬賢忠3位同學獲獎,同時,韓思陽等5名同學獲得參加2013年微軟暑期夏令營的機會。
  • 三位世界級科學家加盟百度研究院 百度AI「中國速度」再加速
    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加盟百度研究院。至此,百度研究院全新升級,建立起包括七位世界級科學家、五大實驗室的「全明星」陣容。  會上,百度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百度研究院院長王海峰表示,這是百度研究院新徵程的開始。百度研究院將聚焦前瞻基礎研究,布局百度人工智慧未來發展方向,服務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 微軟小冰團隊將分拆,核心高管另立門戶
    2014年,微軟必應(Bing)搜索團隊推出了智能聊天機器人小冰,自發布以來,開發團隊的領頭人都是科技圈內的明星人物。陸奇、沈向洋等矽谷華人高管還供職於微軟時,都曾力挺小冰。 1 微軟小冰的五年 誕生於2014年,微軟小冰強調人工智慧的情商,是一款語音交互產品,可以像一個朋友一樣陪伴用戶聊天,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打造。
  • 走出微軟:沈向洋做了「一生最艱難決定」 ,納德拉掌控全局
    「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軟研究院;1998年11月5日,我參加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建儀式;2007年11月,我作為搜索產品研發工程副總裁正式加入必應團隊;2013年11月,我成為執行副總裁、加入高級管理團隊,主管技術與研究;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圓滿始終。」沈向洋寫道。「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