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毒蛇驚現車窗搭便車引起眾人恐慌

2021-01-15 環球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5日報導,近日,一段視頻記錄了澳大利亞一條毒蛇趴在轎車車窗上搭便車的一幕,該視頻被發布到社交媒體上,引發眾人關注。

視頻中,這條毒蛇溜上了一輛白色轎車,趴在發動機蓋上。隨著轎車在高速路前行,它仰起脖子看著來往的車輛從相反的方向駛過,畫面既可怕又有趣。

米爾斯一家在回家的路上發現轎車上多了一位「乘客」

據報導,事件發生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的一條高速公路上,麗貝卡米爾斯(Rebecca Mills)和她的丈夫大衛野營旅行結束正開車往回走,隨行的還有他們的孩子和一隻寵物狗。當發現車窗前趴著一條毒蛇時,車裡人反應各異,有的覺得有趣開始大笑,有的擔心這條蛇有毒表示恐慌,只有米爾斯先生依舊保持著冷靜,好像一點兒也不擔心。

米爾斯女士將這一幕拍了下來,並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後的24小時內,這一90秒的視頻瘋狂傳播,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的瀏覽量,約2000次轉發和數百條評論。米爾斯先生表示:「這是一條樹蛇,我已經放它走了。」當時,他試圖找一個可以停車的地方,好將這條蛇從車窗上移開。他還表示:「當時它正看著我,然後被雨刮器趕了下來。」最終,這條蛇被安全地移走了。

視頻的結尾,大衛·米爾斯平靜而安全地把這位「乘客」移走

網友對此表示恐懼、敬畏又覺得十分有趣。有網友評論稱:「我看到一些人在馬路上行駛,但從未讓這些蛇搭過便車。」另一位表示:「我認為我們不會把它帶回家,我有蛇恐懼症。」還有的開玩笑說:「你們破壞了它的騎行,它的家人在終點等著呢。」(實習編譯:張寧 審稿:朱盈庫)

相關焦點

  • 澳洲墨爾本一加油站驚現虎蛇,疫情封鎖期間,各類毒蛇在城市橫行
    此前,他還去了墨爾本的一所大學,試圖找到一條爬過牆、藏在覆層裡的大虎蛇。他說:「像這隻如此致命的大虎蛇,本周一直在汽車裡搭便車,它還不時地出現在一些奇怪而隱秘的地方。」霍斯先生在墨爾本的一所大學發現了同樣種類的蛇,但在那次探索期間,他沒能捕捉到它。
  • 臺灣地鐵屢現乘客恐慌事件 老鼠毒蛇假喪屍致虛驚
    中新網7月5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捷運(地鐵)近年來發生不少乘客恐慌、後經證實系虛驚一場的情況,「罪魁禍首」包括老鼠、毒蛇、喪屍裝扮愛好者等等。
  • 袋鼠水蛭搭螃蟹便車
    圖片來源:Mathieu Badets和Louis Du Preez 當必須要出行時,南非水蛭(Marsupiobdella africana)更喜歡搭螃蟹的便車。 與一些將卵附著在青蛙或魚類等宿主身上的水蛭不同,這種水蛭利用一種內部育兒袋保護自己的後代,在這裡其後代能夠生活數周。
  • 小科普|「搭便車」的牡蠣如何建造新的礁體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有一種牡蠣——雪梨石牡蠣(Sydney rock oyster,學名Saccostrea glomerata)——可以在另一種不起眼的軟體動物灘棲螺(mud whelk)的「幫助」下形成新的礁體,不過稱其為「幫助」實在是太輕了。通過實地觀察和歷史記錄,研究人員發現幼年牡蠣會搭在灘棲螺的殼上,造成它們因飢餓而緩緩死去。
  • 澳大利亞毒蛇毒性排名:這裡毒蛇種類比無毒蛇還要多
    澳大利亞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的生物種類繁多,有許多都是世界上特有珍惜的動物,比如澳大利亞袋鼠,鴨嘴獸以及考拉,眼斑巨蜥等等,不過澳大利亞這裡還有一項記錄為世界之最,就是毒蛇,澳大利亞的毒蛇種類比無毒蛇種類還要多,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毒蛇的毒性為世界之最,世界前十的毒蛇有八種就生活在澳大利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澳大利亞毒蛇的毒性排名
  • 纖維結構幫吸盤魚「搭便車」—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物質》   作為海洋世界眾所周知的免費旅行家,鮣魚搭便車時會利用頭部由背鰭演化而來的吸盤緊緊地吸附在宿主的表面。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鮣魚強大吸附能力來自吸盤唇圈內部的特殊結構。相關論文2月27日發表於《物質》。
  • 印尼深海奇異生物 海葵吸附寄生蟹搭便車
    「搭便車」的海葵  「搭便車」的海葵 在這張照片中,一隻海葵趴在寄生蟹身上「搭便車」,它屬於美印聯合探險隊上周最新公布的一組「罕見而令人激動」的照片。
  • 毒蛇出沒!永和驚現劇毒竹葉青蛇,街坊當心了...
    (掃一掃,爆料&合作)進入今天話題,看看以下新聞:日前,女子樓下散步被毒蛇咬,腳腫成豬蹄!粉絲@赫赫爆料:早幾日,在永和崗豐村驚現一條毒蛇-青竹蛇,太嚇人了!竹葉青蛇是一種美麗的毒蛇,全身翠綠,眼睛多數為黃色或者紅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條線,有點像貓的眼睛,尾巴焦紅色。
  • 超級大國的「重返月球」為何光說不練還喜歡搭便車?
    一談起在月球表面的軟著陸,經常定式一樣,就有人說這是超級大國在50年前就可以輕鬆完成的太空任務但是理想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這個名單中,最早衝在前面的2個國家發射的飛行器,軟著陸月球接連失敗,給這波探測月球的熱潮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 喜歡搭便車的吸盤魚!
    ▲ 點擊上方藍字,願者海洋世界有一種喜歡搭便車的魚頭及體前端的背側平扁,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的腹側稍圓凸。吸盤魚喜歡吸附在各種大型的海洋生物身上,文藝的說法就是免費旅行家,通俗一點就是臭不要臉擅自搭便車浪費體力還不給錢的「鞋拔子」...
  • 澳大利亞一毒蛇「搭車旅行」嚇呆駕車女子
    圖為從引擎蓋下鑽出的紅腹黑蛇  中國日報網1月4日電 據雅虎新聞網站1月3日報導,當一條紅腹黑蛇從汽車的引擎蓋下鑽出來時,澳大利亞女子薩莉格倫迪正以每小時100公裡的速度駕車從阿德萊德前往滿杜島站(Mundoo
  • 澳大利亞遭遇特大水災 毒蛇鱷魚到處亂爬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 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州近期遭遇罕見洪災打擊,幾十個城鎮被洪水包圍,20多萬人受災。期間,包括毒蛇、鱷魚在內的不少野生動物還紛紛「進城」,當地民眾的生活因此更添苦難。據英國《鏡報》1月3日報導稱,因洪水到來,包括毒蛇、蜘蛛和鱷魚在內的相當一大批野生動物衝擊到了澳大利亞的部分城鎮地區。
  • 為什麼世界上最毒的毒蛇都生活在澳大利亞?
    但如果危險動物有段位的話,獅子、老虎可能只能算是青銅,連排名都進不去的那種,而毒蛇也只是白銀,真正的王者是不起眼的蚊子。我們最恐懼的動物可能是蜘蛛、毒蛇這些有毒動物。澳大利亞的蚊子肯定不少,但是這裡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肯定不是蚊子,而是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的毒蛇、蜘蛛跑進房間的畫面。澳大利亞的動物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全球獨有的有袋動物在這裡進化,各種入侵物種的泛濫成災,以及許多「世界之最」的動物都生活在這裡。
  • 澳大利亞海灘驚現不明生物:露白色肚皮
    澳大利亞海灘驚現不明生物:露白色肚皮2017-02-28 11:22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此前,菲律賓南部在發生6.5級地震之後,海灘驚現一個白色不明生物,全身長滿白毛,體積龐大似鯨魚,雖然是已經死亡但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關於海洋生物的討論更是掀起一波高潮
  • 吉林白河:樓道驚現毒蛇 民警上演「捉蛇放生記」
    近日,安圖縣二道白河鎮民心佳園小區一單元樓道內驚現一條一米多長的毒蛇,嚇得群眾手足無措。白河森林公安局民警及時捉住了毒蛇並放生。8月25日11時31分,白河森林公安局白山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李某的求助電話稱:在民心家園小區一單元樓道內發現一條蛇,請求民警幫助。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疏散圍觀群眾後發現,樓道內堆放很多雜物,蛇已藏身其中不見蹤影。因為不確定蛇是否具有毒性,民警便小心翼翼地清理樓道雜物,最後發現了這條身長超過一米,直徑約2釐米的蛇。
  • 最新懸疑燒腦電影,搭便車遇到的意外驚險,連環案件中的案中案
    逃亡中的羅伊在路上搭便車,被一對連環殺手卡爾和他的妻子桑迪碰上。這兩夫婦是更恐怖的魔鬼。將羅伊折磨一番之後,卡爾將他槍殺。1957年,威拉德的妻子夏洛特被診斷出患有癌症。威拉德深愛自己的妻子,他向上帝祈禱,跪在房子後面樹林中的鄉村十字架前。
  • 廣州一小區驚現眼鏡蛇,惠州一女孩開衣櫃被蛇咬傷……夏季毒蛇頻現...
    所幸沒有人被這條劇毒眼鏡蛇所傷但惠州一個小女孩就不小心中招了↓↓毒蛇乘涼藏身衣櫃,女孩以為是玩具......就醫時要帶上蛇的圖片或記住蛇的形狀並告訴醫生,這樣可以使醫生快速識別是何種毒蛇咬傷,以便注射對應的抗蛇毒血清及藥物及時進行治療。
  • 澳大利亞毒蛇被蛇吞食
    這是澳大利亞的託尼·巴頓在自己的花園裡看到過的驚險一幕,他還拍下照片為證。  家住雪梨西南部古達蓋小鎮的巴頓說:「講這樣的故事,估計沒人會相信。但是,我有證明這個故事真實性的照片。」他回憶說,這組照片可清楚地顯示,一條黑色紅腹毒蛇咬住一條劇毒的東部棕蛇,然後開始吞咽。大約15分鐘後,5英尺6英寸長的棕蛇被黑蛇完全吞進肚子裡。
  • 美國加州發現的這條石鯛魚原來是從日本「搭便車」來的
    這種原產於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石鯛魚,為何出現在了橫跨一整個大平洋的北美海岸?據CNN報導,科學家們在研究這條魚的視頻後認為,這條魚是跟隨著2011年日本9.1級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的殘骸,橫穿5000英裡,一路漂洋到太平洋彼岸。當時,海嘯將大量的殘骸衝到海裡,形成了一片殘骸區,成為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當這些殘骸被環繞太平洋的洋流捲走時,這些棲息在其中的生物也順流而下了。
  • 紅色月亮引起恐慌,美國加州山火不斷
    正值加州山火依舊在燃燒,沒有消退的趨勢,血紅色月亮的出現,引起眾人的恐慌。血紅色月亮很是少見,一般會發生在月全食的時候,但這次加州的血月並不是因為月全食,有專家表明,這是一種自然影響造成的現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