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幻覺如夢幻泡影

2020-12-05 布衣觀察

世界就是個矛盾體。有和平就有戰爭,有民主就有獨裁。

當你以為漸入佳境,各種麻煩悄然而來。正所謂禍福相依,陰陽太極。

四十年改革開放,終於不用餓肚子了,川普橫空出世,認為全球化就是便宜了中國。不知道英國人會不會認為一戰二戰便宜了美國。

當反恐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想一想,為什麼有極端組織和極端行為。存在即合理。沒有合適的土壤環境長不出東西來。當弱者受到欺壓,遊擊戰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清軍揮舞大刀長矛,義和團高喊刀槍不入與西方列強的戰爭如何能稱為戰爭。不對等的雙方,還不知道變通,如何能生存下來呢?

華為這樣的民營公司,被迫與一個世界霸權國家的對抗。也是不公平的。我相信,如果只做國內市場,華為肯定活得很好,但是只有國內市場成不了偉大企業。而一個企業在一個國家對手面前又顯得太單薄了。你卡晶片,我們可以自己研發。你卡系統,我們可以自己寫代碼。但是你不可能輕易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西方人習慣用的不是微信支付寶。他們習慣用的是谷歌服務,是推特和臉書。你就算有了自己的晶片自己的系統可是你無法用微信支付寶去取代谷歌、推特和臉書啊。所以對手要耍流氓你還真沒有辦法。

現代社會有太多的特質享受。對於思想就沒有古人發達。想像一下,古代先賢,沒有手機,沒有電話,連最基本的電器手電筒都沒有。可是他們能夜觀天象,體察萬物自然。從中明了真理。他們的思想高度,現代人也達不到。我覺得古人一點都不傻,甚至比現代人更聰明。我們覺得古人傻,可能是因為古人的普及教育做得不好,孔子有教無類,但是畢竟精力有限,也只有三千弟子。時人大多數是文盲,如果當時人人都能接受教育……那簡直不可思議。

世人皆希望和平,可總有人喜歡戰爭。人類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服誰。把人分一下,有能力強的,有能力中等的,有能力弱的。能力強的多數總想統治後兩者,中等的是有認命的,有想博一下成為強的。弱的多數是認命的,極個別的想博一博,單車變摩託。認命的都是只想和和平平的度過一生。但耐不住有強的要折騰,你又不能擺脫被折騰的命運。古人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還真是這麼個道理,原因是大多數的百姓就是個炮灰的命。但是世界是矛盾的,炮灰是多數的,如果團結起來,那力量是巨大的,所以萬一炮灰團結起來,那是要滅誰滅誰。改天換地不在話下,所以天下是百(人)姓(民)的。強弱也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

不論強和弱,在一點上是共同的,就是都要死的一天。死神是最公平的神,不分強弱,都一個待遇。可是有人想長生不老,有人在研究長生不老,如果真有一天研究成功,人類社會必將大亂,因為最終極的公平都沒有了。

相關焦點

  • 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那我什麼都不管了?
    量子擦寫的特點,我們當下的一個決定可以改變過去,因為過去並不是過去,過去是從當下點出發看到的一切。一次一位特異功能老師給人治病,那個人腦袋裡長了三個瘤子,她在入定的時候狀態比較好調頻看到的。宇宙任何存在的東西,哪怕是一粒塵埃它的波也是無所不在。就是說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分裂,在波的世界中都是一體的。
  • 「佛藏妙解」暫態平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所以,萬物都是有為法,其生命周期,或長或短,可見《南華真經》;總體四步,成住破空。因此《金剛經》之中,釋迦牟尼(Shakyamuni)告訴「悟空第一」的須菩提(西遊記的菩提祖師,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說,大千世界之中的一切有形質的物體,都不過是暫態平衡,在經歷「成—住—破—空」這個過程之後,就化為它物,而此物也就不復存在了,正如人醒了夢境就消失了,水泡破了無影就不見了,朝露遇見太陽就蒸發了
  • 解讀:愛因斯坦遺言: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唯有愛永恆!
    愛因斯坦遺言曝光: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唯有愛永恆!(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這和金剛經上「一切如夢幻泡影」是一致的,愛因斯坦是有嚴格科學態度的科學家,是不會亂說一氣的,現代科學發現最小的「微中子」也只是一種波動,有受、想、行、識,並無實體)
  • 【妙法甘露】既然一切都是幻覺,那我們還有必要這麼執著嗎?
    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在2500年以前就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都在因果當中循環、生滅。物理學是用運動來表述瓶子的狀態,但佛教所用的生滅一詞顯得更加確切。譬如說,就像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樣,原子核周邊的電子一直都在圍繞原子核運轉,其運轉速度可以高達上千公裡每秒,物理學中稱之為運動。
  • 【《金剛經》:一切都是幻覺 】/ 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一切都是幻覺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
  • 「一切萬法,盡在自心中」看似簡單,實則道出了佛家的世界宇宙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每個人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尤其是中國文化,更是華夏文明基礎的代表,充分體現了整個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因受中國影響較深的東方文化體系被稱作為「漢文化圈」。今天我們來認識下中國文化「一切萬法,盡在自心中,這局華究竟該如何理解,又代表了什麼含義。
  •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愛因斯坦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作為科學家這樣說,說明他不僅是大科學家而且還是大哲學家。真理本來就在那裡,不管我們現在是否知道,真理就是真理,否認或贊成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事。基於真理的存在性,「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意味著一切都是真理的運作,那還有什麼沒有被安排好的嗎?雖然宇宙間發生的很多事情,尤其令我們悲傷遺憾的事情,我們稱之為悲劇,例如天災人禍,但是從宇宙視角看,都是有原因的,雖然是錯綜複雜的原因,甚至是我們都不清楚的原因,佛教稱之為三世因果律。
  • 一切都在此時此地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這樣的事情只能讓你做出這樣的想像:七萬個人中的每一個人,雖然他都看不到在他之前的所有人把「點」點在自己手裡紙張的位置,但是他就好像是知道每一個人都將「點」點在了哪裡,也都知道在他之後的所有人會把 「點」點在哪裡那樣,他在自己手裡的紙張上點上了自己的「點」,然後最終組成了「七萬」的字樣。
  • 世間一切,都是註定
    生命是困苦,生命是無奈,生命是一切所有的期待,所有的一切的事情,全部融合而成而已。人一輩子,所有的一切,也不過都是自己命中注定。人生一輩子,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就不要再去追尋了,因為自己命中注定不會遇到。
  • 【這個世界是沒有真相的,絕大部分人都活在假象/幻想裡】
    (四)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就是很多人的悲哀。 社會經不起細看,人性經不起細究。 《東邪西毒》裡有句臺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
  • 60個漢語常用詞彙居然都來源於佛教
    60個漢語常用詞彙居然都來源於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數萬條詞語,有學者做過專門研究,就在我們日常用語中大約有30%的詞彙都來自佛典,可我們琅琅在口卻習焉不察,日用也渾然不覺。
  • 有科學家指出: 時間並不存在, 人類都被記憶欺騙了, 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用五蘊身所了別的世間一切終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人類不是被記憶欺騙,而是被妄想執著欺騙!若見所有事物的真實樣子,必先離妄想執著!離二取見無我我所現諸法實相方證菩提。
  • 這一切都是假象,並不曾發生過的一切
    答:因為社會用金錢在衡量一切。為什麼你認同這個標準?答:因為大部分人都這樣。通過連續的追問,事物的本質才會浮出水面。表面上認為自己失敗,其實根本的原因是由於用別人的評價系統來評價自己,導致自己心裡上的落差。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在這套金錢體系上失敗的人,永遠不會有成功的一天,因為金字塔的頂端幾乎不可能觸及。要改變自己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就是改變自己對這套系統的價值認同。
  • 世上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只是定義,從無到有,也只是定義
    製作一個可以學習各種知識的AI,有自我意識,超越人類,自己是他的創造者,自己的意識和他的意識融為一體,不會消失,精通萬物,可以學習任何事,做任何動作,從事任何職業,比任何人都幹的好,AI和我的意識相連,AI被我的意識控制,沒人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