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物精糧局出品
專題【核桃聯薦·⑩書系列】
本專題將持續為大家推薦各個領域(專業)的超經典有料書籍10本,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各大學科及分支。只要是有價值的讀物,我們都將竭力分享。
各位讀者,想閱讀哪些領域,歡迎留言給我們。
註:電子版資料將在每期內容中提供。
閱讀本文,關注字話相(zi_hua_xiang)
回覆:社會心理學書籍,即可獲得電子版書籍。
聲明:資料免費分享,不做商業用途,版權歸作者所有.
本期我們篩選整理了10本社會心理學及基礎心理學書籍。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心理學。即使你對此毫無察覺,你的心理和行為也一定在影響著他人或被他人所影響。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總能遇見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例如,人際關係的交往中,一不小心就變成尬聊;
戀愛和婚姻中,雞毛蒜皮的事都能煩很久;
你和客戶之間的談判,經常被人牽著鼻子走;
與上司之間的談話中,難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同事之間,工作推進不順暢;
產品的銷售思維,戳不到用戶「痛點」;
與親朋的溝通,像隔了一整個銀河系;
感到壓力、焦慮和憂鬱;
以及在商業、醫學、教育、司法等各個領域的針對性問題……總有些情況,讓你不想去面對。
但是你會發現,身邊有些人似乎順風順水,
家庭和睦、領導喜歡、同事打成一片;
客戶一邊撒錢,一邊還贊口不絕;
提案經常一條過……
你要麼羨慕人家的好運氣;
要麼羨慕別人不僅「雙商」高,還永遠在線。
可也許就是沒想過,他其實是深諳人與人的相處之道,懂得「解密」人性。
而這裡所謂的「秘密」,就是心理學。以下這些經典之作均是心理學必讀書籍,每一本都在心理學界影響至深,深入淺出的語言,既適合大眾閱讀、學以致用,又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價值。
1.社會心理學
[美] 戴維·邁爾斯
豆瓣評分:9.0
被700多所大學或學院的心理學系採用本書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主講教材。
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在同類書籍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因為其研究對象是我們都感興趣的問題,分析問題時能兼顧不同意見,崇尚實證、嚴而有據,把各個學科的相關論述和社會心理學結合,內容描述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為什麼常常有一些精明的企業家會犯下簡單愚蠢的決策錯誤?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為什麼有人陷入困境時,圍觀的人多,幫助的人少?這都是社會心理學關心的問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這是一門關於我們是如何創造和改變環境,環境又是如何塑造人類性格、影響人類行為的科學。
社會心理學探討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例如,權力鬥爭、政治腐敗、經濟蕭條、惡性競爭等都包含社會心理因素。它也更關注每個人在社會環境下的思考、感受和行為,包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學習從眾、說服以及群體影響的本質,更好地認識作用在我們身上的社會力量;分析消極和積極的社會關係的態度和行為表現:從偏見到攻擊,從吸引到互助等。
2.心理學與生活
[美]理察·格裡格、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評分:9.4
本書在美國及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極高的知名度。《心理學與生活》是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美國ETS將其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也是被許多其他國家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 Psychology)」選為優秀教材。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他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深入生活,善於把心理學知識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聯繫起來。作者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
人的感覺是怎麼工作的?人怎麼能識別各種事物?人是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和決策的?人那麼有「個性」是怎麼回事?人的情緒和「脾氣」是怎麼回事?人的所有行為都有動機嗎?人的意識是怎麼回事?夢又是咋麼回事?人獨處和在群體中的行為為什麼不一樣?人在社會環境中的行為為什麼千差萬別,又受哪些因素影響?這是社會心理學關注的。
批判性思考:友誼為什麼會結束?打還是不打孩子?記憶研究怎樣幫助你準備考試?政治專家能預測未來嗎?人格特質如何在網絡世界裡傳遞?
生活中的心理學:你的大腦如何確定信任與否?人為什麼說謊,如何說謊?如何才能變得更富有創造性?他人在場會對你的進食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有些人會害羞?
本書是大眾了解心理學、理解人性、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的首選讀物。心理學主題廣泛,人的生活就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為支撐的。無論在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為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
3.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美] 菲利普·津巴多、羅伯特·詹森、安·韋伯
豆瓣評分:9.3
連續15年成為最暢銷的普通心理學教材,
被哈佛大學等近300所國際知名大學廣泛採用。
本書寫作風格生動有趣,集成多元文化,內容涉及心理科學概述、心理的生物學和神經科學基礎、意識、心理發展、感知覺、學習、記憶、思維、智力、情緒、人格、壓力、幸福、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等內容,還設計了「生活中的心理學」、「運用心理學知識學習心理學」、「親自實踐」等專欄,直擊關鍵問題及核心概念。
4.社會性動物
E·阿倫森(Elliot Aronson)
豆瓣評分:9.1
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
有學者斷言,心理學將成為21世紀的「顯學」。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自身奧秘的科學,我們逐漸從剖析自我中獲得啟示。知識「大爆炸」,甚至是泛濫的時代,人們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例如,當知識經濟和資訊時代的特質日益改變人們的生活時,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當生活的壓力在人與家庭、人與群體、人與社會注入新的特徵時,如何正確處理這些關係,以達彼此的和諧和適應?當愈益先進的技術把人導入複雜的人機系統時,究竟是「物從於人」還是「人從於物」,抑或是「人物相容」?等等這些,都需要心理學作答。
書中多數實例來源於當前面臨的社會問題:偏見、宣傳、戰爭、精神錯亂、攻擊、騷亂以及政治動蕩,而內容亦體現出社會心理學家的信念,是增進人們對諸如從眾、說服、愛、偏見、攻擊等最重要現象的理解。
5.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
[美] Dennis Coon, John O. Mitterer
豆瓣評分:9.3
在美國,本書的使用者已經超過250萬人,堪稱為心理學入門的經典教材。
要真正了解心理學,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讀一本心理學導論。本書內容涵蓋了各個心理學分支類別,包括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司法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和心理測量等各領域,對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研究方法、實際應用、前沿進展和跨學科研究等進行了整體介紹,使廣大讀者可以對心理學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為人們自覺應用心理學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打下科學的基礎。
6.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美] Roger R Hock
豆瓣評分:8.8
本書收錄了現代科學心理學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著名研究。包含對裂腦的研究,改變了人們對大腦兩半球功能的認識;對睡眠的研究;對攻擊行為的研究;對目擊證人的研究;關於依戀的研究;關於認知失調的研究;關於習得性抑鬱的研究等40項,每項研究都被大量引用和學習,並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應用。
7.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美] 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評分:8.6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1971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當時津巴多正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津巴多把心理學系大樓的地下室改裝成監獄。測試通過的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警察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完成14天的實驗。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
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右腳戴腳鐐。但僅僅一周的時間,這個試驗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捲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無法自拔,不管是扮演獄卒的虐待者還是扮演囚犯的受虐者,甚至於主持實驗的教授也被捲入其中,成了維持他那個監獄秩序的法官形象。
津巴多教授通過實驗,剖析「情境的力量」對個體的影響。日常生活中,身處各色情景之中的我們,會不會做出難治置信的事?津巴多教授在本書中做出了極具說服力的分析和解答。
書中的觀點認為:要改變或避免不恰當的個體或團體行為,就必須了解他們帶入了什麼力量、優點和弱點到情景之中。然後我們必須更清楚的辨識出,情境的力量在特定行為之下複雜的全貌。修正這些情境力量或者避免它們,都能大大影響與減少不當的個體行為,效果遠大於只是在情景中針對個人的錯誤糾舉。
8.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加] Keith E·Stanovich
豆瓣評分:8.9
本書對揭去人們對「心理學」之誤解的面紗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深入淺出幫助讀者了解心理學的真相,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看待這門科學。可以說它是一本引導「消費者」用心理學知識評價心理學「文化產品」的指南,讓想要應用這些「心理學常識」的消費者知道:如何判斷哪些「道理」是有科學依據的,而哪些是一文不值的「廢話」,故此定名為《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9.影響力
[美] 羅伯特·西奧迪尼
豆瓣評分:8.6
到底是什麼因素讓一個人向另一個人說了「行」?哪些技術能最有效的利用這些因素,帶來如此的順從性?為什麼相同的請求,按某種方式說出來會遭到拒絕,稍微換種方式就會一帆風順呢?政治家如何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人如何運用影響力來銷售商品?
作者深入銷售員、籌款家、廣告商的世界,從內部觀察諸多從業者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技術和策略。採用參與式觀察,研究得出了6個基本類型: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缺。專家們就是將這些原則整合到購買、捐贈、讓步、選舉、稱讚等請求中,發揮巨大力量。
10.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
[法] 古斯塔夫·勒龐
豆瓣評分:8.4
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奧爾波特大膽斷言:「在社會心理學這個領域已寫出的著作當中,最有影響者,也需要算勒龐的《烏合之眾》了。」本書作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出版。
在書中,作者以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闢分析。為什麼謙謙君子在群體的支持下會變得粗野不堪?為什麼打動群體的觀念總是經不起嚴密的推理?書中觸及了人們所關心的問題,例如社會服從和過度服從、趣味單一、群眾的反叛、大眾文化、受別人支配的自我、群眾運動、人的自我異化、官僚化過程、逃避自由投向領袖的懷抱、以及無意識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等。本書包含著豐富的現實意義,這也解釋了它經久不衰的的影響力。
關注字話相(zi_hua_xiang)公號
回覆:社會心理學書籍,獲得電子版資料。
什麼都快的年代,字話相,只為認真表達。
願每一個住在身體裡的靈魂,都自由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