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瀏陽幸福屋場(彩蛋)
「驢行」遊記:別人家的鄉村,美麗又富饒
(「驢」行瀏陽幸福屋場花絮。視頻/丁木村 剪輯/賀奕翔)
近期,星辰在線全媒體記者一行5人,結伴自由「驢行」,朝著瀏陽市的幸福屋場而去。
三天來,我們在瀏陽農村的屋場穿行,先後探訪了中州屋場、蝴蝶小區(屋場)、松山屋場和華山屋場。
一路上,我們不禁感慨,同樣是鄉村,別人家的卻是美麗又富饒。瀏陽幸福屋場到底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瀏陽幸福屋場航拍大賞。視頻/丁木村)
Day 1 中州屋場
上午9點,初夏的陽光已經毒辣辣,我們在四方坪集合,出發前往瀏陽市官渡鎮中州屋場。
一輛私家車,裝著每個人的行李,加上相機、無人機、三腳架、燈光設備……後備箱塞得滿滿的,車上也是擠得不能翻身。
穿過市區,上高速。車流不多,一路向東,往瀏陽河的源頭而去。
(「驢」行團與顧問團瀏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林湘國[右三]、瀏陽市新聞宣傳科科長劉洲[右二]以及嚮導官渡鎮黨委副書記蘇楊輝[左二]合影。)
10點半,我們到達官渡鎮中州屋場。「這真的是農村嗎?比城裡還好啊!」大夥紛紛驚呼。
(村民們家家獨棟都是「小洋房」。)
(連中州屋場路邊的小花都開得格外「惹人喜愛」。)
眼前是乾淨的柏油路,路邊鮮花自在盛放,村民們家家獨棟「小洋房」,還是那種帶前庭後院的。竹籬笆圍成的院子裡,或是蒼勁的大樹,或是迎風招展的花草,或是晾曬著地裡的乾貨。
(被卡住的「驢眼」木村。)
孝親廣場上,綠樹成蔭,竹筒製成的菸灰缸掛在樹枝上,幾根木棍做成寬度不一的隔欄,環肥還是燕瘦,一測便知,木村上去一試,肚子被卡住了,引得眾人大笑。
(一位老人正在門口編織掃帚。)
往屋場深處走,一位老人正在門口編織掃帚,掃帚是用高粱稈紮成的,厚實又環保,農村居家必備。堅哥拿著掃帚愛不釋手,當場花15塊錢買下,木村蠢蠢欲動,考慮到車裡已沒有太多空間,還是作罷。
(花海有紫薇、波斯菊、繡球花等各類花種。)
(4位本地男人種下這片花海,這四個男人分別是①李霖、②胡曉紅、③李昭武、④鍾平)
下午,我們來到屋場附近的魯冰花莊園。4位本地男人種下這片花海,把北方的魯冰花移栽過來,成為花海的亮點,當然,這裡還有本地有名的紫薇,以及波斯菊、繡球花等各類花種。不過我們到訪時,花海正在建設,也不是看花的時節。來年春天,或許這裡很值得一賞。
(我與輪胎合個影。)
離開花海後,我們來到官渡古鎮。這裡是瀏陽河的上遊,由於河道汙水改造,不能一窺流水人家的古鎮風貌,但對岸的古建築倒映在淺淺的河灣裡,還是呈現出一番美景。堅哥和木村在河邊操作無人機航拍,引得四周居民觀看。
(官渡鎮航拍。)
(景色甚美。)
天色漸晚時,我們回到中州屋場。村民大多在附近的蔬菜基地、花海上班,此時下班後,紛紛出來散步。小孩子肆無忌憚地奔跑,老人搖著蒲扇坐在家門口乘涼。
(「驢頭」旭哥哥迫不及待地躺進了帳篷。)
堅哥突然想起,車裡還有帳篷和風箏。這麼舒服的環境,當然不能沒有帳篷啊。我們找了塊草地,幾分鐘後,帳篷便搭好了。奔波了一天,旭哥哥迫不及待地躺進了帳篷。
堅哥拿起風箏,和亞玲在大路上放了起來,這裡可不是城市,路上幾乎沒車,特別是傍晚時分。風不大,但跑起來時,風箏還是「呼呼」地飛上了天,可惜跑了不到100米,風箏掛電線上了。一番拉扯,風箏順利回到手中。
(孝親廣場上,人們在跳廣場舞。)
暮色四沉,孝親廣場上,人們三五成群,閒聊家常,或是在健身器材上玩耍,或是跳起廣場舞。看著別人跳得歡快,亞玲上前學了起來,竟跳得有模有樣。
「我人生中第一次跳廣場舞,就獻給了中州屋場。」事後,亞玲笑言。
Day 2 蝴蝶小區、松山屋場
(沿溪鎮沙龍村蝴蝶小區。)
上午9點半,進入沿溪鎮沙龍村蝴蝶小區,這裡規劃整齊,廣場、花園、籃球場等一應俱全,「洋房」圍湖水而建,籃球場邊還有很多汽車充電樁。
確定這不是現代化的別墅區嗎?
然而把視野放遠點,你會發現,這確實是鄉村——小區外圍都是菜地。
(星辰全媒體記者探訪熊遠果的家。)
熊遠果開著三輪車,進入了小區,車上是兩籮筐西瓜。我們進入熊遠果家中,眼前這個曬得黝黑的男人,不過36歲,在村裡有40多個大棚,目前大多數種上西瓜。正是西瓜的銷售旺季,每天都有菜販前來收西瓜,出地價格就達4元每斤。
(這裡的西瓜真的甜,這裡的生活也很甜。)
我們買了一個西瓜嘗嘗,剛從地裡出來的西瓜,汁水飽滿,甜味剛剛好,不像平時大街上買的西瓜,甜得發蜜。天氣炎熱,大夥拿起西瓜,吃得津津有味,木村更是拿起西瓜啃得「兇猛」,仿佛連皮都要啃掉。
村民說,熊遠果年收入至少20萬!而且,這在蝴蝶小區還不算多的!
作為吃瓜群眾,我們簡直驚呆了!這簡直就是土豪啊。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熊遠果有40多個大棚,雖然機械輔助生產,但也夠他忙活的了。
(我們和嚮導沿溪鎮沙龍村書記羅春平[右二]來到果蔬種植基地。)
隨後,我們來到村裡的果蔬種植基地,陽光下,大片大片的蔬菜望不到盡頭,村裡沒有一片荒地。其實,只要方法得當,農業也是能致富的。
吃完中飯,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到古港鎮松山屋場。
(以稻田文化著稱的松山屋場。)
(屋場裡到處是關公、水牛、櫻桃小丸子等稻草藝術品。)
松山屋場以稻田文化著稱,屋場裡到處是關公、水牛、櫻桃小丸子等稻草藝術品。村民告訴我們,春天這裡幾千畝油菜盛開,甚是漂亮,而這些稻草藝術品,是在民間藝人的指導下,村民一起動手完成的。
(我們和嚮導古港鎮梅田湖村村支書周峰[左三]一起來到梅田湖水庫)
傍晚,來到梅田湖水庫,這裡群山環繞,湖水清澈,坐在湖邊,晚風裹著湖水的溼氣襲來,好生舒服。
夕陽斜照,路邊的荷花池裡美如畫。夜宿松山屋場,在村民家的屋頂,我們或坐或躺,一輪彎月掛在天際,數點繁星閃爍夜空。蛙聲陣陣,涼風習習。
(傍晚的松山屋場。)
亞玲說,她想起了宮崎駿動漫裡的場景。
Day 3 華山屋場
趕早起來,旅館阿姨已經做好了米粉。之前的屋場都在瀏陽市東部,相隔不遠,今天要去的永安鎮華山屋場,在瀏陽市北部,有點距離。
(華山屋場的美女嚮導。)
上午10點,到達華山屋場。嚮導是位高挑的美女媽媽,但看上去竟像剛畢業的大學生,果然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美女呀。
華山屋場水多,是個有靈氣的地方,村民圍著兩方大水塘而居。
湖邊的小型廣場上,黑白瓷碗有序擺放,構建成一張太極圖。亞玲站在太極圖中,有模有樣地打起了太極拳,口中念著「武功秘訣」:一個大西瓜,一刀分兩半,一半分給你,一半分給他。
「不錯啊,還有口訣,是當年張三丰傳授給你的不?」堅哥笑言。
(創意十足的書法廣場。)
華山屋場重文尚學,電線桿被做成了毛筆狀,20多位老師在外教學。
廢舊輪胎在這裡變廢為寶,或塗上彩色,做成路邊的裝飾品,比如多啦A夢,或巧妙堆放設計,變成玩具坦克,供小孩子遊玩。
(玩性大發的「驢嘴」亞玲。)
亞玲玩性大發,跳到坦克後面,「一頓掃射」。
屋場的環境,得益於人工溼地——用美人蕉、菖蒲等種植而成,可有效淨化居民生活汙水。
中午時分,我們在屋場裡覓得一家飯館。早就聽說瀏陽唆螺一絕,此番嘗得,果然很贊。一杯冰涼的啤酒下肚,簡直舒服。
(整理好家當,星辰全媒體記者們在華山屋場留影。圖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凌堅 丁木村/攝)
整理好家當,我們在華山屋場留影,然後驅車回長沙,結束瀏陽屋場之行。
三天的瀏陽屋場之行,我們不住的感慨,要是自己老家也能建設得如此美麗又富饒,那還出來工作幹嗎?完全可以回鄉工作啊!這樣既可以照顧家人,又可以享受鄉村的美景美食,同時還有不錯的收入,簡直完美啊。
我的老家在湖南南部某縣城農村,小時候確實青山綠水,但也是窮鄉僻壤。這些年,家鄉逐漸開發,山被挖了,山腳下建起了磚廠,每次運磚車經過家門口時,都是塵土飛揚,且道路被壓得稀巴爛。而河水,也因為對岸的工廠排汙,導致沒人敢下河遊泳,要知道,我們小時候可是天天泡在河水裡的,那多麼歡快。
環境破壞了,村民富起來了嗎?似乎也沒多富,村民大多依靠遠赴廣東打工賺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農村,差別真的很大。這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點擊查看H5輕雜誌)
點擊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