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座景觀型測量標誌落戶我縣

2020-11-26 嶽陽市人民政府

近日,湖南省首座新一代城市景觀型測量標誌在左宗棠文化園建成,成為當地一處新的熱門打卡地。

測量標誌是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各類測繪活動和空間定位的基準。我縣B1916-1景觀型測量標誌佔地面積9平方米,由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點標石、觀景臺、雕塑、石碑、標識牌組成,並在石碑和標識牌上詳細介紹了測量標誌的測繪和法律相關知識。石碑和標識牌上還分別印製了點位詳情二維碼和測量標誌保護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據悉,新建成的景觀型測量標誌集觀賞性、功能性、宣傳性於一體,實現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相互融合,同時拉近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對普及測繪知識、宣傳測繪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公民保護測量標誌意識都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中科湖南久森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落戶我縣
    6月10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湖南久森新能源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標誌著我縣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及廣東省電池行業協會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加深,將為我縣打造湘粵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注入強勁動能。
  • 我縣武義江岸廊道景觀建設復工穩步推進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為保障我縣生態廊道工程復工復產順利推進,有關部門對在建工程實行一對一精準指導,幫助項目部建立高效完整的疫情防控安全機制,建立一人一冊管理制度,每天體溫測量情況及防疫物資使用、發放情況定時上報,實現疫情防控和工程復工兩手抓,兩手緊。  開發區:創建生態新景觀  「自工程開工以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 全球首座衣藻工廠正式落戶潞城
    近日,長治市潞城區萊茵衣藻生產基地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誌著全球首座衣藻工廠正式落戶潞城。據悉,萊茵衣藻技術採用先進的發酵專利技術,近年來在醫學、酶製劑、食品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具有佔地少、產量高、產品綠色健康、功能顯著等優勢。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加強測量標誌保護
    當前,由於對測量標誌保護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保護措施不到位,部分測量標誌遭到損毀,嚴重影響了測繪活動的開展。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測量標誌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標誌保護條例》賦予的重要職責,加強測量標誌保護工作。
  • 國內首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 足不出戶遨遊宇宙
    今天上午,國內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石新路小學科技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座天象廳的功能超越了國內許多天文館裡的天象廳,學生在裡面不僅可以學習天文知識,還可以看到各種天象,以及最新最全的宇宙模樣。  據介紹,Worldwide Telescope(簡稱WWT)是微軟研究院設計開發的一套純數字互動式天象廳系統。
  • 湖南師大附中再次落戶長沙縣,2020年湖南師大附中一本率超過98%
    長沙縣新添一所湖南師大附中附屬小學,助力區域高質量教育騰飛,如虎添翼,實現了家門口就可讀名校的夢想。11月27日,長沙縣人民政府與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正式宣布牽手,根據合作辦學協議,湖南師範大學附中附屬小學將落戶黃興,取名為湖南師大附中星沙實驗黃興學校,位於高鐵會展新城國展路,這是一所六年制公辦小學,規劃36個班級,預計2022年招生,這所公辦小學的引進,極大的解決了黃興會展片區居民對名校教育的迫切之情。
  • 我縣釣友釣獲18.88公斤七星鱸魚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陳靜珠通訊員薛國苗王靜雅)日前,縣釣魚運動協會會員王佐用路亞釣法釣獲總長1.22米、重達18.88公斤的巨型七星鱸魚,遠超日本釣手鹽月良太創下的七星鱸魚紀錄11.09公斤,引得湖南衛視、騰訊網等媒體爭相採訪。  據悉,王佐今年30歲,已有15年釣齡。
  • 我縣舉辦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與推廣培訓班
    我縣舉辦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與推廣培訓班11月28日,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到梅田鎮梅田永諧種植專業合作社舉辦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與推廣培訓班,讓菜農掌握先進的蔬菜栽培技術,來自全縣的50餘名蔬菜種植大戶參加培訓。
  • 2020年湖南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4日訊(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吳廷瑞 楊婷婷)記者今天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20年全省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總量達266件,同比增長14%。在助力精準扶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地理標誌「金鑰匙」作用持續凸顯。
  •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是什麼情況?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有哪些影響?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是什麼情況?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有哪些影響?據悉,在最近發改委發表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在該份文件中明確指出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等共6個大方面共22個小點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其中在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
  • 我縣首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完成採集
    11月25日,我縣首例、全市第13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張曾晴在省湘雅三醫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歡迎儀式上,副縣長謝賢妹代表縣政府對張曾晴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精神表示崇高敬意,希望我縣更多的市民和醫務人員加入公益志願者隊伍,支持公益,奉獻愛心,讓愛的火種薪火相傳,助力我縣營造良好的文明公益氛圍。
  • 湖南美女最多的城市,中國內陸首座核電站建於這,卻鮮為人知
    而這益陽市正是當初被網友評為湖南美女最多的城市了。當然益陽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說,自古以來,這塊風水寶地都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要知道古代的魚米之鄉一般都是較為繁華之地。據說益陽長達兩千多年,從未改過城市之名,也相當的擁有紀念意義。現代最有紀念意義的恐怕是我國內陸首座核電站-桃花江核電站了。(第一座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在沿海,這裡說的是內陸)讓人相當的驕傲,當然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裡。
  • 湖南紅土航空,改名為「潤土航空」如何?歡樂改名等你來
    湖南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紅土航空日前橫空出世。湖南人歡欣鼓舞的同時卻被「紅土航空」這個名稱搞得有點令人哭笑不得。據媒體報導:7月2日,湖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紅土航空」)在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掛牌落戶。
  • 我國新冠疫苗優先供給湄公河國家;首座生態圖書館將落戶雲南;水袋澆樹法節水又省錢;印度確診破300萬例
    我國內地首座生態圖書館將落戶雲南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普達措國家公園生態教育基地改造項目策劃專家評審會上獲悉,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將打造我國內地首座國家公園生態圖書館——碧塔海生態圖書館。碧塔海生態圖書館屬於普達措國家公園生態教育基地改造項目之一,位於一般控制區,將依託碧塔海國家重要溼地優美的生態景觀、豐富的生態教育資源,以及碧塔海餐廳現有設施改造而成。
  • 萬畝千年油桐種植項目落戶慈利縣金巖土家族鄉
    萬畝千年油桐種植項目落戶慈利縣金巖土家族鄉 來源:紅網 作者:朱燕飛 方勝男 王楊 編輯:楊潔 2014-08-15 17:22:57
  • 國內首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
    學生在新落成的天象廳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近日,國內首座由海量科學數據驅動運行的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建成  2013年10月21日,萬維天文望遠鏡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入駐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暨天文科學教育研討會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舉行,這標誌著國內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建成並正式交付使用。這座天象廳的建成和使用將為我國基於科學數據的天文教育科普工作提供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讓先進的科技資源和科學理念走進基礎教育,更加貼近中小學師生。
  • 我國首座海島國家地質公園,有地貌景觀和海市蜃樓,還有海神宅院
    它是我國首座海島國家地質公園,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據小編了解,西沙群島也正在積極申請海島國家地質公園),是由原國土資源部於2005年8月批准設立,在2008年5月正式開園的。公園位於山東長島縣,這是山東省目前唯一的海島縣,坐落在山東半島和遼寧半島之間,總共由北北東向排列的32個島嶼組成,形成了黃渤海天然的分界線。
  • F型標誌杆河北製造商質量要求
    F型標誌杆河北製造商質量要求   所以當交通標誌杆選購應留意哪些問題?好的交通標誌杆應該有以下特點:方便設備的特點。  杆;常見的單立柱交通標誌杆有I型交通標誌杆、單懸臂L型交通標誌杆、雙懸臂F型交通標誌杆、雙懸臂雙F型交通標誌杆、單懸臂單T型交通標誌杆、雙懸臂雙T使交通信息斷鏈;不能全面利用交通理論處理標誌設定的技術問題。
  • 中國·湖南(南縣)第二屆國際塗鴉藝術節發布會
    原標題:3月14日湖南舉行中國·湖南(南縣)第二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現代農業觀光節新聞發布會  3月14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中國·湖南(南縣)第二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現代農業觀光節新聞發布會。引進的華南農業項目落戶創新區,2017年12月28日正式開園,目前已打造成 「現代農業示範區+農產品網際網路+電商交易平臺+農業觀光旅遊」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健康」生態示範園,對促進南縣現代農業產業升級、打響南縣綠色農產品品牌、拉伸農業產業鏈條,助力南縣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首屆「節會」我們不但把四面八方的客人吸引來了,把信息引來了,把智慧引來了,把人氣帶旺了,還讓四面八方人記住南縣了。
  • 魚腹型!濟南首座地鐵站露真容 R1線前大彥站主體明日完工
    濟南軌道交通R1線前大彥站車站效果圖4月9日一早,閃電新聞記者來到R1線首座地鐵站前大彥站,進行了實地探訪。記者了解到,前大彥站即將於明日主體完工,這意味著這個站點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濟南最早建成的地鐵站。島式魚腹型設計 濟南R1線首座地鐵站主體明天完工作為濟南首條施工的軌道交通項目,由中建八局施工建設的R1線高架段全長16.2km,佔全長的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