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看完
第1天 佛山
10:00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壯志凌雲,俠義沖天」的黃飛鴻
14:00 祖廟
嶺南人梁啓超:「俠之犯禁,勢必所然也」
第2天 廣州
09:00 石室聖心大教堂
騎士代表了西方教會的俠義精神
11:00 沙面
這裡是露天建築博物館
15:00 仁安街 「寶芝林」?
他和十三姨發生故事的「寶芝林」早已不在
18:00 大佛寺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2000多年的武俠夢
豆瓣上有篇熱帖,說張藝謀國慶檔的《影》重新發明了武俠。在我的理解裡,武俠片是用遙遠和縹緲的故事來演繹江湖、俠義和愛恨情仇。
韓非子最早演繹「俠」:「俠以武犯禁」。
宋之前的俠,往往作為與朝廷對立面而存在,很少從事「正經」職業,遊走於「法律」和「道義」之間。
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很多80後的愛國教育啟蒙,是從香港的武俠片開始。
兒時,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在我的記憶力,烙下了最深刻的正義印記。眾所周知,黃飛鴻確有其人,出生佛山,後來在廣州創辦了「寶芝林」,因醫德武德為後人稱讚。
48小時,在兩座相距僅20分鐘的城市裡尋找「俠義」。
第1天 佛山
08:00 茶餐廳
嶺南人的一天從早茶開始。今天第一個行程是去黃飛鴻獅藝武術館,所以在附近找了個口碑不錯的茶餐廳。
因為僅僅是來過周末,還沒來得及分清楚哪些是當地老字號,哪些是小眾地道口味,於是草草地在網上選擇了一家口碑不錯的店兒。
不管是廣東的生滾魚片粥,北方人愛喝的小米粥,還是肯德基的皮蛋瘦肉粥,抑或是最普通的家常白米粥,這種一半水一半主食水乳交融的食物,已統治了全中國人的早餐。
還有全國遍地開花的嶺南牛雜、盲公丸、豉汁鳳爪、雙皮奶……雖然剛吃完,但想起來還是會很餓。
10:00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坐落在黃飛鴻出生西樵山下的祿舟村。
佛山是舞獅名城,武術館每天會定時安排舞獅的表演。表演者都是使的真功夫,這些年來在各大國內外的大賽中,獲得金牌。採青、跳樁等以前在電影裡看到的橋段,活靈活現地在眼前。
電影《黃飛鴻》的開場,就是一段危機四伏、精妙絕倫的採青表演。
不到五分鐘的電影鏡頭裡,由于洋人的「惡意搗亂」,黃飛鴻由本來的看官,變成了「獅子頭」,並成功採青。
摘得:壯志凌雲,俠氣沖天。
採青環節裡,」獅子」需要獵取懸掛於高處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故名「採青」。
館內設有黃飛鴻故居、事跡陳列室、寶芝林堂等,但整體還是比較小,加上舞獅表演,至多兩個小時內可以遊覽。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位置比較偏,從武術館出發,達到下個景點,約莫著需要1個小時30分鐘。
14:00 祖廟
乘坐公交專線抵達祖廟。
祖廟是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之一,始建於北宋年間。千百年來,在多次朝代更替中,不斷的被燒毀、重建,現在已形成廟宇建築群。
嶺南文化具有濃厚的海洋文明的特質,冒險、進取、開放。近代一系列的不平等事件發生在這裡,同時也激發了最早的一批思想先進的改革家,如梁啓超、康有為等。
梁啓超在《中國之武士道》裡,提出振奮民族在於「尚武之道」,「俠之犯禁,勢必所然也。」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裡第一個肯定俠,「救人於厄,振人不贍」
祖廟裡設有黃飛鴻、葉問紀念堂,記錄了近代2位大俠的生平。
《黃飛鴻》系列電影不僅僅是為了票房而塑造出來的英雄角色,流傳他的生平軼事,大多是「路見不平」、「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
《黃飛鴻》的打鬥場面,讓影迷過足了武俠癮。
故事情節也始終圍繞著沉重歷史,電影已成為很多人的第一次愛國教育。
佛山與廣州之間的高鐵24小時運行,車程約20分鐘。
第2天的行程從廣州開始。
第2天 廣州
08:00 茶餐廳
喝早茶這件事在廣州表現得更為激烈。很多茶餐廳早早的就有本地人排隊。
內陸城市餐廳裡的蝦餃,僅僅是有蝦味,作為魚蝦蟹愛好者,第一次吃蝦餃皇的時候,讓我狠狠的驚豔了一把!
於是,來廣州品嘗正宗的蝦餃皇,是本次旅行的必修課。
與北方的小麥薄皮不同的是,蝦餃皇的皮兒是澄粉製作,更加薄得晶瑩剔透,餡兒通常是一兩隻大蝦仁兒。
10:00 石室聖心大教堂
如果乘坐廣州地鐵乘坐地鐵6號線,在一德路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可抵達石室聖心大教堂。
強國侵略弱國的第一步便是「洗腦」,鴉片戰爭之後,隨之強行打開的是信仰之門。
西方傳教士在各通商口岸建立教堂。不久,中法兩國確立修建廣州聖心大教堂,奠基寓意「創立東方耶路撒冷」。
現在的教堂已經被旅遊攻略標定為「必體驗景點」。
可是這裡依然是教堂,定期有彌撒。
當遊客湧入教堂的時候,義工大媽會拿著話筒出來解釋,這裡不是景點,是讓人安靜和洗滌心靈的地方,不可以隨便拍照。
中世紀時期,騎士保衛著教會。成為騎士首先要成為一名虔誠的教徒。騎士精神代表了西方社會的俠義,承擔著弱者對忠誠和勇敢的期待。
12:00 沙面
從石室聖心大教堂,沿著珠江步行約30分鐘到達沙面;也可以選擇公交、地鐵直達。
沙面曾是廣州重要商埠,非常時期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見證了廣州被迫打開國門的滄桑,已成為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
與鼓浪嶼相似,在不堪回首的歷史裡,這片土地被強行建造了一座座象徵強權、服務強權的歐式建築,造就了這座五味雜陳的露天建築「博物館」。
廣東外事博物館,建於1890年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英國雪廠,留存的唯一廠房,早期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滙豐銀行,塔樓頂和塔身是古典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而塔座採用了巴洛克風格。
15:00 仁安街 「寶芝林」 ?
1872年,黃飛鴻移居廣州;1886年,在廣州仁安街社跌打醫館「寶芝林」。
電影裡的「十三姨」的原型確有其人。只不過不如「關之琳」版那麼美貌,也不是留洋學成歸來。
「十三姨」的原型因一次舞獅表演,與黃飛鴻誤打誤撞而相識,當時「十三姨」莫桂蘭只有19歲,黃飛鴻54,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而黃飛鴻對愛情婚姻的態度,如電影裡一般忠貞。前3位妻子都是英年病逝,而後,前一位妻子過世後,黃飛鴻才再娶。
儘管電影裡,在「寶芝林」發生了那麼多盪氣迴腸的故事,但現實中早已找不到仁安街的「寶芝林」。
反而附近有座「越秀公園」值得一去。
18:00 大佛寺
黃飛鴻的武術流派,屬於洪拳。有一個說法,稱洪拳由洪熙官創建。
洪熙官也是廣州人,與方世玉曾在泉州學習南少林武功。因當時的清政府圍剿少林寺,又回到了廣東,藏身「大佛寺」學習少林武功。後來,成功脫身,浪跡天涯,將所遇習的百家武功與少林絕學結合,自創了洪拳。
大佛寺始建於南漢,距今也有1100年了。而現在的大佛寺矗立在鬧市區,與周圍的高樓百貨格格不入。
夜晚燈亮的普覺樓,與重慶的洪崖洞有幾分相似。
遊客、香客慕名而來。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除了向佛聖、拜,2層的素餐廳和4層的圖書館已成為普通遊客的必體驗項目。
李連杰
李連杰因《黃飛鴻》系列,奠定了其在影壇不可替換的地位。在《功守道》裡,飾演也是首富面臨的最後一個大boss。
如同電影裡塑造滿腔狹義精神的英雄,現實裡的他幾乎沒有負面新聞,與妻子恩愛有加,熱衷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