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晚年真況:唯一產業被毀,兒子被殺,沒錢買棺材下葬...

2021-01-14 GO野

                                              

《俠客行》有言「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其中李白盛讚了古代俠客高超武藝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可見中國武學之道源遠流長,其中不乏武學大家。

                                              

他們身懷絕技,忠肝義膽被人熟知,他們的英勇事跡流芳後世也有些被改編翻拍成電影。銀幕上的他們威風八面,打遍天下無敵手,行俠仗義救百姓於水火,人生贏家也不過如此了。但是真實歷史上的他們的生活真的有如此瀟灑嗎?

                                              

                                              

熒幕與歷史

                                              

黃飛鴻是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說起黃飛鴻老一輩的人會想起飾演他的李連杰,電影裡的黃飛鴻威風凜凜、武功蓋世,家中家產殷實,衣食無憂。黃飛鴻和十三姨的愛情更是羨煞旁人。


更年輕一點的人也許會想起另一個飾演黃飛鴻的彭于晏,在電影裡他胸懷大義,追夢而行,觀之讓人熱血沸騰。


可他的一生卻不似熒幕中的那般瀟灑恣意,事實上現實中的黃飛鴻的一生算不上平穩幸福,晚年甚至可以用慘澹二字來形容。

                                              璀璨的半生

                                              

歷史上黃飛鴻確實是廣東佛山人,擁有非常高的武學天賦,他生於戰爭期間,社會動蕩。從3歲開始就跟著他的父親黃麒英練武,父子二人靠賣武為生,練到他13歲時就已經基本掌握了他父親的所有武功。

                                              

黃飛鴻天賦極高且痴迷武學之道,長大後對武學也從未放棄探索。因為黃飛鴻從小到處跑碼頭結識了不少社會底層的各色人物,也在兒時賣藝生涯中認識了很多能人異士跟隨他們先後學習到了無影腿、鐵線拳等武功絕學。其中用四象標龍棍奠定了他「少年英雄」的名號。

                                              

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而且他不僅武學天賦極高而且還擁有商業頭腦,他在民間開設武館教人武功,後來因常去軍中教授便關閉了武館,武館雖然關門但黃飛鴻想只要練武就會傷到筋骨,受傷就需要醫治筋骨。


於是黃飛鴻開辦了一家專治跌打損傷的醫館,名為「寶芝林」,賣跌打酒,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劉永福為寶芝林贈木匾為其題詞「技藝皆精」。


黃飛鴻這一生憑藉著他過人的武功和智慧,成為了全國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超,醫術也精湛,個人注重德行一直堅持要用德行來服人,從不恃強凌弱,上至將軍,下至百姓一視同仁。


他支持有能力的作為師傅,注重個人的刻苦努力。黃飛鴻更是力排重男輕女的觀念,最先收授女弟子,還創辦了女子獅隊,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先進思想。


黃飛鴻憂國憂民,關心社會大事,作為武學大家不只是追求自身的造詣,而是心懷天下,感念百姓困苦而投身於報國隊伍,被聘為清朝軍隊的武術教練。


後來被劉永福賞識聘黃飛鴻為福軍技擊總教練,跟隨劉永福到臺灣英勇殺倭。黃飛鴻投身軍隊是武學精神的深刻體現,更是為後世有志之士投身報國提供了基礎。



星光的隕落


黃飛鴻這一生一共結過四次婚,當時社會上甚至還有傳言道:黃飛鴻克妻,這四任妻子共孕育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是黃飛鴻的悽慘離世可以說與他的兒子們的遭遇關聯頗深。


是什麼讓這樣一個身負盛名,家產殷實的武學宗師落得一個如此悽慘的下場呢?首先說第一件事情,黃飛鴻一生武功登峰造極,而四個兒子中數黃飛鴻的次子黃漢森最得黃飛鴻武功的真傳。


樹大招風,招來的也不只有公平正義的君子前來比試,還會招來一些陰險狡詐之輩的妒嫉。有這麼一個外號叫鬼眼梁的人一直想要比武勝過黃飛鴻,但他與黃漢森交手也走不過幾個回合,惱羞成怒的鬼眼梁在灌醉黃漢森後擊斃了黃漢森。


黃飛鴻此時已經63歲,老年喪子的悲痛甚至使他改變了他的教育理念:不再教授兒子武功,讓他們去從事別的行業,不要因為武功招惹麻煩。



如果說黃漢森的死只是讓黃飛鴻改變了教育理念,那第二件事情:寶芝林被大火吞噬,就是給黃飛鴻的晚年生活雪上加霜了。


當時因為廣州商行暴亂,商戶們無法承擔起高額的稅收,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動商戶殺人放火宣洩憤怒一時間社會上混亂不堪。其中一次放火燒房沒有得到控制一連著燒毀了一整個街道,可惜的是寶芝林就在其中。


大火吞噬了寶芝林,一夜之間這個養活黃飛鴻一家的產業成為了廢墟,寶芝林的燒毀摧毀了黃飛鴻一家子的財路,黃飛鴻長子黃漢林管理寶芝林也宣告了失業,而此時的黃飛鴻已經68歲高齡了。


這兩件事的接連打擊讓這個一生輝煌的大英雄身心俱疲,萬念俱灰。終於在一年過後黃飛鴻徹底病倒了。



錢,這一難題在黃飛鴻去世的時候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一大家子人居然連買棺材的錢都湊不出來,一代天驕隕落無法入土為安,讓人唏噓。


最後是平常受黃飛鴻照顧的鄰裡和朋友們聽到消息一起湊錢給黃飛鴻買了棺材下葬並舉辦了喪禮讓他入土為安。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我發憤圖強做好漢」當一曲激昂人心的「男兒當自強」響起的時候,我們心中會懷念起那個傳奇中的武俠歲月。


黃飛鴻他所留給中國的不僅僅是只是那幾套拳法,更多的還是那種俠義精神文化以及在內憂外患時期憂國憂民的情懷。


黃飛鴻這個具備了中華武俠人物的所有氣質的一代英豪在去世時自家連棺材都無法支付,可謂晚景悽涼、可悲可嘆,但他留給我們的武學財富和精神卻是無法衡量的,值得後世敬仰。



公眾號:GoyeChina

【洩密食堂】主持人龍大姐,熱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Go野是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之一!酒足飯飽,茶餘飯後,向世界傳遞最性感的虛情假意


關注二維碼,來彈我JJ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 


有些人在評論中胡說八道

明顯有悖於正能量的積極傳播

我受夠了,暫停開放評論


相關焦點

  • 黃飛鴻縱橫江湖六十年,為何晚年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
    黃飛鴻出生一個武術世家,父親黃麒英是當地一名頗有名氣的武師,位居「廣東十虎」之列。不過,在民生凋零的晚清時期,武功高強又有什麼用?黃麒英家庭貧困潦倒,只能靠跑江湖賣藝,勉強維繫生計。 黃飛鴻在3歲時,就跟著父親練習武藝。黃麒英不希望兒子重複自己的人生道路,期望他勤奮讀書,考取一份功名,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黃飛鴻的興趣不在讀書上面,老是從學堂逃學回來。
  • 一代宗師黃飛鴻去世後,其子孫後代現狀如何?
    黃飛鴻劇照 (一)黃飛鴻早年以賣藝為生,晚年鬱鬱而終 黃麒英從小家裡貧困,靠賣藝艱難度日,他希望兒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將來能夠金榜題名,所以他把自己多年賣藝攢下的錢用來培養黃飛鴻,奈何黃飛鴻無心念書,喜好研究武術,黃麒英拗不過兒子,只能帶著他賣藝行醫走江湖。
  • 一起來看看黃飛鴻兒子的一些事情吧
    黃飛鴻的兒子一共有四個,其中次子黃漢森最得他父親的喜愛。所以黃飛鴻就把他的畢生所學全部都傳授給了他。長大後,黃漢森在保商衛旅營中當護衛,其中有個同事名叫鬼眼梁。他認為黃漢森年紀小,容易欺負,所以就決定讓他出出醜。但是黃漢森謹記他父親的教育,不肯和他動手。
  • 聊齋故事:母親下葬蛇擋道,孝子打開棺材,道士:她還能活
    從前,木匠山上有一座小村莊,村子裡住著一位七十幾歲的老母親,老母親有一個兒子,叫阿木,母子二人都是心地善良之人,經常做好事,周邊的村民們,許多都受了他們的恩惠,對他們很是感激。要說這對老母親,也算是苦命人。
  • 舉辦葬禮過程中棺材動了 有人質疑活人下葬 專家:人死後能移動
    家人都準備下葬了,發現棺材裡有響動,打開棺材發現人活了。這類情況被稱為假死狀態,所以很多地方,老人去世後,都要在堂屋停屍3天再下葬。近日,印尼馬納多發生了一件類似的怪事情,一群人為逝者舉辦葬禮,棺材已經放到了坑裡,當牧師在禱告的過程中,棺材裡的死者疑似揮了揮手,詭異的一幕恰好被拍下來。該視頻上傳到網上後立即引起了轟動。
  • 黃飛鴻4個兒子3個徒弟,只有一人獲得真傳,寫一武功秘籍聞名海外
    作為一代武術大師,當然要將自己的武功傳承下去,而一代宗師黃飛鴻總共有4個兒子,還收了3位弟子,那麼這些人當中,獲得了黃飛鴻的真傳的人是誰呢?黃飛鴻的4個兒子長子黃漢林是黃飛鴻第二任妻子馬氏所生。當1924年寶芝林醫館被燒毀之後,黃飛鴻窮困潦倒,兒子黃漢林一直陪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直到他去世。而他的一生到此都沒有真正的繼承黃飛鴻的衣缽。次子黃漢森跟大哥黃漢林是同胞兄弟,在黃飛鴻眾多子女中,黃漢森最受父親的喜愛,同時他也最像黃飛鴻。於是黃飛鴻將畢生所學一一傳授給了兒子黃漢森,當然黃漢森最終也沒有讓父親失望,練就一身武藝,得到了父親的真傳。
  • 朱元璋的下葬過程,讓人不寒而慄!
    傳說,朱元璋下葬時搞了一個「迷魂陣」,當天,十三城門同時出棺。這個說法已傳講了六百年,是南京民間最經典的段子之一。 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蔔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朱元葬當年這個怪異下葬傳說,竟然被當成了南京的城市符號之一。
  • 黃飛鴻實戰功夫究竟如何?獨創虎鶴雙形絕技,晚年境遇卻不盡人意
    或者說黃飛鴻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黃飛鴻的學武生涯來看。 1856年(也就是鹹豐六年)的7月9號,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在佛山的南海縣出生。他是清末知名的武術家,同時也著名的中醫外科名醫和舞獅名家。
  • 老太懷怪胎去世,道士潑進棺材一瓢黑水,不料棺材裡爬出一條大蛇
    故事配圖,圖文無關故事:老太懷怪胎去世,道士潑進棺材一瓢黑水,棺材裡爬出一條大蛇文:聊齋奇談(原創故事,純屬虛構)梁家村有個梁老太太,今年76歲,與鄰為善,深受尊重。三個兒女也都孝順,本該快快樂樂安享晚年的她,最近卻悶悶不樂,為啥?
  • 46歲貴妃死後,宰相堅持在棺材裡灌上水銀,結果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李氏在十個月後生了一個兒子,是為後生的宋仁宗趙禎。剛剛出生沒幾天,劉娥就將趙禎抱走養育成人,並對外宣稱,這就是自己所生的親骨肉,從此解決了自己無法生育的問題。從此以後,宋仁宗趙禎被劉皇后養大,一直到登基,都把劉皇后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
  • 歷史上的今天|7月9日 164年前今天 一代宗師黃飛鴻出生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三歲起就隨父親學武,七八歲時,開始跟隨父親闖蕩江湖,靠賣藝行醫為生。黃飛鴻的外傷醫術主要在於大力丸和通脈丹等跌打藥的研製,只針對習武之人,但這位醫德和武德雙高的俠客,在生意方面也是盡顯英雄本分,不但不私藏自己的方子還向社會公開,為了能夠救濟更多人,讓大家可以隨時抓藥治病而不是非要來他的寶芝林。所以寶芝林的生意,並沒有讓黃飛鴻大富大貴,只是讓他聲名遠揚。黃飛鴻的舞獅也是一絕。
  • 古代皇帝去世後,遺體要放幾個月才下葬,不怕腐爛嗎?
    皇帝葬禮也是封建社會的一件大事,古代皇帝死去後遺體要放幾個月才下葬,不怕腐爛了嗎? 死去的皇帝要穿上數層衣服,戴上相應的配飾。棺材裡要放上中草藥和香草,目的就是防止異味產生和屍體腐爛。所有的一切都妥當後,皇帝嘴裡要放上一顆夜明珠,據說它能保證屍體不會腐爛,當夜明珠被取出後肉身就腐爛了。清朝時還會在屍體旁邊放很多冰塊,也是延緩屍體腐爛的速度。
  • 世界十大下葬方式 世界各地安葬形式盤點
    中國有句老話叫入土為安,就是說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有了歸屬,家屬也心安;其實除了這種傳統的土葬,世界上的下葬方式多種多樣,各國喪葬方式各有特點,本文盤點了十大世界喪葬方式,下面深入了解下!
  •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下葬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導讀: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下葬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下葬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 被列入將相列傳的唯一女將,出殯時連發48道喪令,墓地至今是謎
    花木蘭,穆桂英這些人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巾幗英雄,但在歷史上唯一被正史記載,並且被單獨列入將相列傳的只有秦良玉一人。   秦良玉丈夫馬千乘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後來遭到賊人陷害身亡,馬千乘死後因為兒子年幼,秦良玉便代領夫職。
  • 歷史上的黃飛鴻,武功、醫術、愛情究竟怎樣?和影視有很大不同
    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黃飛鴻題材的電影。影視劇中,黃飛鴻懲惡揚善,打抱不平,世間難有敵手。上百部的黃飛鴻影視劇,讓人們深深的記住了黃飛鴻,也記住了他深愛的十三姨。那麼歷史上的黃飛鴻真的如此嗎?其實並不是。
  • 一代宗師黃飛鴻遺留下了幾個孩子?他去世後,其後世怎麼樣了
    提起中國近代的武術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一代宗師黃飛鴻。他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還是中醫外科名醫、舞獅名家。從三歲起,黃飛鴻就跟著父親學習武術,包括虎拳、鶴拳。其實,黃麒英一直不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靠武藝維持生計,而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但黃飛鴻對念書不感興趣,卻對武術非常喜愛,不惜逃學,在路邊偷偷看父親賣藝。黃麒英得知後十分生氣,黃飛鴻執意不肯上學,要和他一起賣藝行走江湖。父親拗不過兒子,只好同意。於是,年僅八歲的黃飛鴻就開始跟著父親闖蕩江湖。同治八年,黃飛鴻跟隨林福成學習 「鐵線拳」及 「飛鉈」等絕技。
  •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先是裡外共四層壽衣,顏色從內到外由淺至深,之後放置門板上抬到堂屋內,點上長明燈,此燈必須專人看守不得熄滅,之後開始由女性哭喪,男子不允許。在當地,很多人家裡都養貓,不得讓貓靠近亡靈。(難道是怕貓臉老太的事情發生?)
  • 賭王的葬禮已經結束,下葬日期將在明年確定
    賭王的葬禮已經結束,下葬將在明年確定,知情人士透露了不安葬的原因。賭王去世已經很久了,對於賀家來說,經歷了複雜的醞釀、規劃、財產分配和各種事務,最後,有一個完美的說法,從至今,為期三天的公祭活動已經結束。
  • 有人說農村有人去世後火化再買棺材是浪費,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但是在我們這裡甚至大部分農村和山區有很多人去世之後火化,同樣會將骨灰放在棺材裡面下葬,一樣會起墳包。我個人感覺這沒有多大的意義,從節約土地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實際的效果。另外我要說的是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怎麼都要在去世之後準備一副棺材,這就相當於死後的萬年屋,這是一個傳統,另外尤其是在農村上了年紀的人,對百年以後自己的棺材是非常看重的,而且兒女也很重視,我們這裡的人就是這麼想的,不管是家裡什麼人走了,都要準備一副棺材,畢竟去世的人來說事到人世做了一回人,棺材都不準備一副,顯得非常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