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莢決明開花結果莢

2020-10-06 君鳳鏡頭

2020年10月5日,湖北宜昌市兒童公園,園林綠化植物雙莢決明開滿金黃色的花朵,部分結出果莢。

雙莢決明,豆科、決明屬直立灌木,花期10-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雙莢決明是園林優良綠化樹種,常植於池邊、路旁、廣場、公園和草地邊緣,也可點綴在草坪中間。雙莢決明可作綠肥。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雙莢決明

相關焦點

  • 【正在開花】雙莢決明花開金燦燦
    它的莢果常2個一組,懸掛於枝頂,故名雙莢決明。雙莢決明(Senna bicapsularis (L.) Roxb.),又名雙莢槐、金葉黃槐、金邊黃槐。豆科(Leguminosae)直立灌木。偶數羽狀複葉有小葉3-5對,基部一對小葉間具黑褐色腺體1枚。總狀花序頂生,花鮮黃色。莢果圓柱狀,內有兩排黑褐色種子。花期4-11月,果期9-翌年3月。
  • 樹姿優美,花色鮮豔,適應性強,優質庭院觀賞植物-雙莢決明。
    早期的秋天,桂林臨桂環城水系兩岸開花最鮮豔的植物之一,要數雙莢決明,鮮嫩的綠葉,陪襯著一簇簇黃色的花朵,令人心曠神怡,仿佛是春天。雙莢決明,聽名字有點像小說中古英雄的味道,其實就是一種植物,歸屬於豆科,決明屬直立灌木。原產美洲,還有別名雙莢槐、臘腸仔樹。
  • 翅莢決明,會「睡覺」的植物
    為直立灌木,總莢果有兩片「翅膀」因而得名翅莢決明。所謂「翅膀」實際上是果莢外表長的稜,稜很薄,邊緣有齒。每次帶孩子觀察翅莢決明時都會發現很多枝幹上、花朵裡有很多螞蟻在忙碌著,孩子們還以為螞蟻喜歡吃翅莢決明。
  • 像UFO的雲彩 — 莢狀雲
    恩,不管你認不是認識,小編今就給你介紹介紹「莢狀雲」如果你對它有了解,建議也往下看看,也許有你不知道的菜單附在文章後面。上圖就是莢狀雲。莢狀雲,又稱飛碟雲,狀如飛碟,常被誤認為外星飛船或不明飛行物。是一種自然天氣現象,經常在溼潤空氣經過山脈上空時出現。如果空氣在經過山脈上空時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成莢狀雲。所以有山的地方,就有一定形成莢狀雲的機率。
  • 產於緬甸的~木莢豆
    科屬名稱:含羞草科木莢豆屬樹木性狀和產地大喬木,高可達40米左右,直徑達達1.2米左右,主產於緬甸,印度,柬埔寨,泰國等國家。木莢豆原木木莢豆方木木文化與木美學木莢豆也是最早充當紅花梨木的樹種之一,其心材紅褐色,有深色的帶狀條紋而稱其位花梨木。
  • 似真似假莢狀雲
    有人說這個是莢狀雲,意思就是像豆莢一樣的形狀。典型的莢狀雲長下面這樣:這是義大利二諾爾恰峰附近的莢狀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是阿根延Los Glaciares國家公園的雙層莢狀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請看看壯觀的莢狀雲
    事實上,根據所處大氣層的不同,有三種類型的莢狀云:位於低海拔的層積雲層莢狀雲(SCSL),位於中高海拔的高積雲層莢狀雲(ACSL)以及位於高海拔的捲積雲層莢狀雲(CCSL)。類型雖有差異,莢狀雲通常都是垂直聳立而非水平鋪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它們可以高聳入天。捲積雲通常出現在24,000英尺(7,315米)的高空!
  • 不是,那叫莢狀雲
    2日,當地媒體立即闢謠:這不是UFO,這是「莢狀雲」。日本《岐阜新聞》2日報導稱,1月30日下午4時50分左右,日本北阿爾卑斯山(即飛彈山脈)的上空3026米高出,出現了一種名叫「莢狀雲」的高積雲。所謂「莢狀雲」,因為其形狀又被成為「飛碟雲」或「透鏡雲」(日語レンズ雲),常被誤認為外星飛船或不明飛行物。
  • 你以為那天看到的是UFO,其實它叫莢狀雲
    這種雲叫莢狀雲,常出現在山的頂峰。       莢狀雲是一種相對罕見的氣象,當潮溼,強勁的風吹過地勢較凹凸的地帶時,便會產生莢狀雲。更具體來說,就是溼潤的氣流撞上了障礙,像是崎嶇的地貌或高大的建築,水蒸氣在空中迅速凝結,並靜止,這種奇怪的雲就形成了。莢狀雲幾乎不會移動,通常情況呈透鏡狀,但有時候也會呈現出旋渦狀或龍捲風狀。
  • 專家:系莢狀高積雲
    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贇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該雲名叫莢狀高積雲,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雲。卞贇介紹,莢狀高積雲通常形成於局部升降氣流的會合處。上升氣流冷卻後遇到下沉氣流,雲體就不會繼續上升,其邊緣部分便因蒸發而逐漸變薄形成莢狀。
  • 一輩子沒見過的莢狀雲,太美了!不看會後悔喔
    壹號大理石瓷磚和您分享一輩子沒見過的莢狀雲,太美了!
  • 日媒闢謠:那叫莢狀雲
    2日,當地媒體立即闢謠:這不是UFO,這是「莢狀雲」。日本《岐阜新聞》2日報導稱,1月30日下午4時50分左右,日本北阿爾卑斯山(即飛彈山脈)的上空3026米高出,出現了一種名叫「莢狀雲」的高積雲。所謂「莢狀雲」,因為其形狀又被成為「飛碟雲」或「透鏡雲」(日語レンズ雲),常被誤認為外星飛船或不明飛行物。岐阜氣象臺介紹稱,在一定強度的風吹向山峰時,如果具備適當的風向及溼度條件,就可能產生莢狀雲。30日產生的莢狀雲在附近的惠那市、岐阜市都可以看到。
  • 食莢豌豆種植,注意好這幾點,就可以做到高產
    食莢豌豆又名荷蘭豆、荷仁豆、嫩莢豌豆等,是豌豆的一個萊用變種,以嫩莢供食,營養豐富。食莢豌豆是我國的一種重要出口創匯蔬菜。國內市場也很受歡迎,城市近郊菜區和廣大農區都可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進行生產,效益相當可觀。一、栽培技術1.1 露地秋播栽培長江流域和黃淮地區以秋播為食莢豌豆的主要茬口。
  • 雲的奇觀;莢狀雲、乳狀雲、管狀雲、灘雲、馬蹄狀漩渦雲等
    (雲的形成圖示)b,莢狀雲;天上豆莢雲,地上曬煞人;豆莢雲,無風無雲得幾晨。(「莢狀雲」;富士山和雲。)(莢狀雲;法羅群島中的雲蓋島,小島頭上常年有莢狀雲覆蓋。)(一朵可愛的莢狀雲和月亮)(一朵像金絲餅的「莢狀雲」,這是天空中神仙的食物。)
  • 網傳廈門UFO實為莢狀高積雲 盤點世界各地華美高積雲(組圖)
    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被稱作莢狀高積雲,堪稱是天空中外觀最為奇特的雲彩。雲體中間厚邊緣薄,輪廓分明,一般呈豆莢或橢圓形,弧分散在天空之上,色彩斑斕,是難得一見的奇觀。當冷空氣穿過山嶺地帶時,很容易形成這樣雲團。攝影師敏捷地捕捉到了這個畫面,巨大雲團背後,是一架飛機的剪影。
  • 可怕的喙莢雲實,全身厲害的絨毛硬刺,種子卻是N個少數民族良藥
    可怕的喙莢雲實,可以說全身長毛帶刺。藤枝、葉梗、果實都帶大小不一的硬刺,會引起癢痛的絨毛幾乎遍布全藤。帶刺的葉羽在微風下煽動著它那撩人的綠色身姿。一簇簇鵝黃色的莢果在陽光照耀下長長的毛刺閃閃發亮,格外引人注目!舉得又高又遠的莢果,在荊刺叢中難以靠近。勉強可以,一手撥開荊條,一手用手機抓拍,先拿下,再查詢!
  • 「莢狀雲」+晚霞!今日份魔都黃昏美景你看到了嗎?
    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說,今天天空中出現的是莢狀高積雲 。這種雲的雲體一般中間厚邊緣薄,輪廓較為清晰,常呈現豆莢狀或橢圓形,通常形成在下部有上升氣流上部有下降氣流的地方。根據形狀,也可以通俗地稱為「梭子云」或「飛碟雲」。沒見到的小夥伴們也別著急,來看小布網友們發來的美圖!
  • 太壽司有藍鰭金槍魚中腩~三文魚~大竹莢魚~赤貝~鰤魚
    【鮟鱇魚肝~煮角螺】 鮟鱇魚肝細膩的口感 木有腥氣 角螺躺在潔白的鹽上 就象重回了沙灘 螺肉已取出 Q韌有嚼勁兒 【刺身】 【藍鰭金槍魚中腩~三文魚~大竹莢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