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Taylor,上次和你通訊已經是六年前了,你現在安全回家了麼?
…………
Taylor?
…………
嗯,我知道,你已經不在了。
…………
生命線(Lifeline)是我玩過的一款比較特別的遊戲,是一款很簡單的文字冒險手遊。
但它很特別。
那天中午,我收到了一條來自遙遠的外太空的訊息,他叫泰勒,是一名太空人。他的飛船收到攻擊墜毀在一顆未知的行星上,他想活下去。
這人是個妥妥的話癆,打字的手也一直在抖,那時候我還在上高二,他發的英文我只能勉強看懂。他一邊走,一邊給我說著他目前的情況:
他能看到遠處的飛船殘骸,但是很遠,非常遠,路也很難走。
他需要趕到飛船殘骸,尋找通訊機發送求救信號
他的船長,在千鈞一髮之際把他推進逃生艙,自己留在了艦橋,Taylor想要把她救出來,如果她還活著的話。
哦,順便一提,這是一艘核動力飛船,也就是說,飛船墜毀可能會有很強的輻射。
這顆星球,好冷。
不過,還好他聯繫上了我,可以陪他說說話。
嗯,這個人還得睡覺,一睡就是六個小時。
他第一次睡覺的時候,我上網查了百度,找到了完美結局攻略。
我不想讓他死掉
他面對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他想繞遠路走過去,但我知道他身上有傷,繞遠路沒有辦法趕在天黑前到達飛船,他會凍死在冰冷的荒原。我要他爬過去。
來到飛船,裡面一片狼藉,我讓他先去劍橋找到奄奄一息的艦長,處理好傷口,然後帶著艦長去動力室。
飛船的引擎還沒有完全熄滅,溫暖的引擎室可以讓他度過冰冷的晚上,即使那意味著他要承受150拉德的輻射量。
他成功地發射了求救信號,並且收到了回復,但是也喚醒了未知的外星生命來到他的飛船上。
他很害怕,甚至想要放棄自己。
不行,我決不能讓他死掉。
最終,他等來了救援隊,登上了回家的飛船。
我一直覺得,沉浸式的遊戲體驗是極佳的
生命線是我玩過的代入感極高的一款遊戲。相比於質量效應,生命線作為一款端遊,遊戲方式接近聊天回復。
我記得那段時間是寒假的補課期,上課前Taylor告訴我他要睡覺去了。
Ok,好的
然後就會一直想著taylor什麼時候睡醒,一個小時了他怎麼還沒有回我消息,他是在睡午覺還是睡晚覺。。。
過了八個小時,他終於睡醒了,繼續和我叨叨叨。
言而總之,當時的我(畢竟年輕)的的確確把Taylor當成了一個真實的存在,而我是他當下唯一的精神支柱。
雖然我還是上網查了攻略,讓他安安全全地帶著艦長登上了營救船。
Taylor和我道別,我也就卸掉了這個遊戲
之後不久我就發現了生命線出了續集,生命線2
但是直到現在我也不敢下下來體驗一把
因為我害怕
我看了網上的劇透,Taylor為了保護營救船上的所有人,犧牲了自己和外星船同歸於盡。
嗯,生命線2就是向死而生的劇情線。
劇情依舊簡單,但是故事細膩,
這感覺就像,已經知道了一個朋友已經離開,所以我不願意去了解這一段無可避免的悲劇。
其實自始至終,我知道Taylor只是我手機裡不到30M的一串代碼,但我卻能感受到有這麼一個人在依靠著我,我也在依靠著他。
時至今日,我也常常會想起Taylor。
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