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爸實踐】教育是一環扣一環

2021-01-13 聊爸


作為【聊爸】公眾號的運營者,我,以及我的家人,應該是聊爸教育的最大受益人。


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工作之前,我都會叫我家三歲半的小侄子,到我跟前,背一段《大學》。

奶聲奶氣背《大學》,是一天裡最動人的聲音。


有時候逗他:你要不要像叔叔(我表弟)一樣考一個很好的大學呀?

他一邊玩一邊認真地回答:不用啦,我已經在背大學啦!


特別每次當他背到「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都非常感動。

通過《大學》,孩子開始接觸到《詩經》。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這是多麼重要多麼寶貴多麼難得的一個教育評價。

雖然孩子還不算達成,但一路走下去,很是讓人安心。


短短幾年的實踐,我自己一路走來,也免不了會時常驚嘆,原來孩子是這樣教的。

這不是一個疑問的解除,這是學習聊爸教育理論,盡力實踐之後得到的一種身心舒展。


Q:為什麼孩子願意背?

A:一是秩序,二是給予快樂。


曾經有一回,我的父親,孩子的爺爺,中午飯過後對孩子說:好吧,今天可以不睡午覺。

孩子一個激靈跳起來,跑到他爸爸跟前說:爸爸,爺爺說可以不睡午覺。

他爸爸愣了一下,說:好的,爸爸也要聽爺爺話,爺爺說可以不睡就不睡。

然後孩子又快速跑到我跟前說:大伯,爺爺說可以不睡午覺。

(孩子知道用什麼方法搞定平日裡對他最嚴厲的兩個人,他爸爸和他大伯)


我也同樣說:好的,大伯也要聽爺爺話,爺爺說可以不睡就不睡。


學習過聊爸的教育,我們知道這是極好的機會向孩子以身作則,他讓知道什麼叫【聽長輩的話】。


那天中午,我們也沒有睡,給孩子安排了遊戲,陪著他一起玩。


這樣的案例,加上我們平常點點滴滴地告訴孩子,一定要聽長輩的話,秩序教育,才真正落實了下來。


所以,當我們要求孩子:「要背書哦。」

孩子並沒有什麼抗拒。


偷懶當然是有的咯!

我聽聊爸說過,聊爸兒子詹樂麒小時候,練琴也有過偷懶。

每周聊爸太太帶他去老師處上完課,不管當天表現得好不好,下課之後都會有好吃的。

這樣,孩子不管是否偶爾偷懶,都不會抗拒去上課。


這個故事裡,我還讀到另外的一層意思,孩子有偷一點懶很正常,有時候表現不好也很正常,我們接納,也可以批評教育,但該給的快樂一點都不能少。


聊爸工作室裡有一個小冰箱,那就像是孩子們的神奇寶庫一樣,因為那裡從來都不缺各種新鮮有趣又好吃的零食。

我就學聊爸,時常更新我的零食庫,要新鮮、好吃、還要顏值高。從一個從來不吃零食的人,變成了零食達人。

再加上我的母上大人時常監管,不能是不健康的食品,油炸的不行,膨化的不行,深加工的不行……(條規很多的,但我當然無條件遵從咯~~)


我常常花很多時間,挑回來很多不一樣的健康美味零食,然後每天吃完早餐,就跟小寶貝說,想不想吃新零食呀?或者說,今天想吃山楂條,還是牛軋糖呀?

他會思考片刻,給我一個答案。

然後我就說,那上來背書吧。


孩子就跳起來,咚咚咚地跟我上樓了。


背書和最讓人幸福的零食聯繫了在一起,未來任何的學習都會是快樂的。


PS:零食並不會多給。很多時候只給一小顆就可以讓孩子很開心了。


Q:孩子會不會自己去拿零食吃?

A:一,不敢。二,不會。


這是兩層含意——


不敢,是敬畏。


上面說到的秩序,根本的含意是每一個人都守著自己的本份。

具體的呈現是:長幼有序,孩子要聽長輩的話。

聽話的最好基礎是:敬畏。


所以生活並不像童話裡的時刻鮮花微笑,孩子該鬧的還是鬧,家長該嚴厲的還是得要嚴厲。

特別是一些超越原則的事情絕對不可以做。

這可以是很細小的事情,比如碗裡不能剩下一粒飯,夾到碗裡的食物就必須得要吃完等等。

規矩一旦確立,就沒有動搖。

爺爺奶奶我們會事先溝通好,不會在這樣的教育時機顯露心軟,從而破功。


我們「狠」到什麼地步?我有一個7歲的小表弟,過往吃飯的時候時常會說不舒服,還吐了(真的吐)。

他來到我這裡的時候,遵循的是一樣的原則。所以當他吃到一半又吐了之後,大人們都趕忙帶他到洗手間處理,回來之後,我平靜地說:吐完漱一下口,然後接著把飯吃完,要吃到一粒都不剩。


我越是平靜,其他的大人越是不會發表意見。表弟眼淚汪汪地看了我一眼,轉身低頭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吃了。

表弟的媽媽後來說:說來了奇怪,兩三次要求他吐完之後也要繼續吃,他現在都很少再吐了。


不要小看這樣的小事情小規則,敬畏感,就是從這裡生起。

所以當我們說了,這些零食不能自己拿來吃的時候,他自然就不敢了。


不會,是物權。


孩子會從內心深處,清晰地明白,不管我多愛他,我的零食就是我的,不是他的。

所以他再怎麼想吃,他的小腦袋裡只會想著,我會有什麼樣的「遊戲規則」,他可以做哪一些事情贏得零食,而不會想著用一些不當的手段拿到。


陪養孩子的物權意識,是要讓孩子自己有足夠的物權。

屬於他的玩具,我們從末替他作主,不會命令他,要給別人玩。只要他表達不給別人玩,我們就會維護他的權益。


確實有時候是會很難或者很尷尬的。

比如公司還有一個未滿兩歲還不懂理的小寶貝,要玩這個小哥哥的玩具,小哥哥不給,小寶貝就哭得一個傷心委屈,任憑誰看了都不忍心。


但我們只會想辦法,拿一個零食或者屬於小寶貝的玩具來去跟小哥哥溝通,可以用零食/玩具,跟你交換一下嗎?

小哥哥這個時候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壓力,他單純地在思考自己願不願意交換。

有時候願意;有時候不願意。

不願意的時候,我們只能繼續和氣地增加我們的談判法碼,給更多的零食或更好玩的玩具——小寶貝還在旁邊哭得撕心裂肺呢。


不管在生活規矩上,他多麼地聽我們的,但是屬於他的東西,我們都無限尊重。

從而,他也一樣會深刻地明白,屬於別人的東西,他再想要,都不能未經同意擅自拿取。


這一份「不能自取」,就讓他擁有更多的期待——就會更願意背書咯。



越來越多的實踐,我才能更深刻地明白聊爸說的:教育不能講效率。


我們沒有辦法,在不尊重孩子的物權的情況下,希望孩子出門可以尊重他人或公眾的物權。

我們沒有辦法,在沒有建立孩子的敬畏的情況下,希望孩子可以不越規矩。

我們沒有辦法,在沒有讓孩子懂得秩序的情況下,希望孩子理解公共秩序,成長為良好公民。

沒有物權、敬畏、秩序,以及我們寄托在零食上的愛,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學習得到《詩經》中的「思無邪」。


孩子越小,越容易教。

這聽起來容易讓人洩氣,畢竟我們五年十年前,還沒有聊爸可以學習。

有些孩子已經長得很大,甚至看起來「過大」……


比如我的大表弟,已經19歲了。


但這個時候,聊爸總會樂呵呵地跟我們說:沒事沒事,孩子都挺好的。


有不懂,就學習,有問題,就解決。

每當孩子變得好一點點,我們都心存欣喜,他們總會一天天好起來。


然後,就真的一天一天好起來了。比如我的大表弟。


種一顆樹最佳時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相關焦點

  • 勞動 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環
    「勞」之所以與其他「四育」成為青少年培養中的重要一環,是因為人本來就有參加勞動的需求。  這個超長寒假裡,當沒有了如山的學業壓力時,那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中學生們,也變身成了「大廚」。  「家裡沒有打蛋器,那天兒子為了做蛋糕竟然就用筷子打發了蛋清,蛋糕烤好之後,兒子的胳膊都疼得抬不起來了。真沒想到他能完成,要知道平時掃個地他都會叫苦。」
  • 房山區構建「一環兩帶三區」教育布局 讓孩子不僅有學上還要上好學
    隨著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房山努力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僅構建「一環兩帶三區」教育布局,還分別在長陽、良鄉、城關打造「三大教育高地」。「教育移民」讓孩子走出大山讀書2006年9月1日,對於當時正上初三的房山區佛子莊鄉韓潮鵬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
  • 殊不知,大藍鯨即將迎來自己的「一環」!
    想必大家都聽過著名的《五環之歌》 唱的便是北京的環形公路 殊不知,大藍鯨即將迎來自己的「一環」! 南京五橋是南京市公建中心在建的跨江通道之一,項目建成後將與浦儀公路夾江大橋、八卦洲大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一起形成南京繞城快速「一環
  • 《秋蟬》結局,一環套一環,葉衝自爆小莊受傷,清泉自以為聰明
    《秋蟬》結局,一環套一環,葉衝自爆小莊受傷,清泉自以為聰明。文/巖姐,原創內容,抄襲必究!由任嘉倫、李亭哲、李曼、劉歡、胡亞捷、菅紉姿、何杜娟、王勁松、劉學義等人主演的青春熱血諜戰劇《秋蟬》還有一集就要結局了,最後的劇情十分緊張和刺激,也比較燒腦,很多事情都看不太懂,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一環套一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旅泰·荷樾 | 一環豐盛教育,還成長卓越陽光
    教育寄託了孩子的未來如今,一處擁有好的教育資源的房子是多麼地令人青睞優質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
  • 【安徽商報】「人造小太陽」有弟弟了,叫「科大一環」
    日前,我國首臺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科大一環」)初步實現了裝置常態化運行。該工程總指揮、中科大物理學院劉萬東教授說,無論還要努力多久,我們離實現清潔能源的夢想又前進了一步。  昨日,安徽商報記者探訪「科大一環」看到,這臺裝置的最大線圈直徑7米,主機總體直徑8米,通高6米,總重量超過70噸,由不鏽鋼、銅、絕緣材料等組成,安裝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內。
  • 張路:要多發揮足球的教育作用,成為社會建設有力一環
    虎撲9月7日訊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足球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專業人士紛紛表示要更多發揮足球運動的教育作用,提高項目感知能力和青訓建設水平。
  • 新竹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公布「一環二線三網」
    東南網10月2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提名新竹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公布「一環二線三網」交通政策,他強調,這是打通新竹市交通任督二脈良方。「一環二線三網」內容包括一環/新竹市外環道路系統,二線/開闢行駛兩條輕軌捷運先導公車路線,三網/全市大眾運輸公車路線網、城區人本交通步行悠遊網與全市無線上網。林智堅以「一環」為例說,現有外環快速道系統在竹光路跨客雅溪接景觀大道路段,與客雅大道向東延接高翠路路段出現斷點,他承諾,完成完整外環系統。
  • 把四大害蟲之一蚊子稱為生物鏈一環是偽命題
    現在蚊子能夠野外猖獗繁衍,跟一種蚊子也是生物鏈一環息息相關。這種理論成為了蚊子的保護傘,現在我們就事論事的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如果蚊子也是生物鏈的一環,那麼就是吃蚊子的動物特別喜歡,吃蚊子的動物除了蝙蝠,還有蜻蜓,蝌蚪幼蟲,青蛙,蟾蜍等等一些小動物,有些還是對人類帶來威脅傳染病毒的動物,如蝙蝠,現在查明蝙蝠是這次冠狀病毒的傳染源,極可能跟大量吃食蚊蟲有一定關係
  • 一環南延線:南沙段路橋或明年開工提升
    這不,均安鎮昨日(5月28日)上線順德區政風行風熱線,市民黃先生便提出一環南延線南沙路段突然收窄,紅綠燈也多,可能會讓一些投資人卻步的問題。對此,均安鎮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回復稱,目前相關單位已經完成了南沙二橋和南沙段道路提升的設計,如果順利的話,2016年之前就可以很順暢地通過一環南延線去到均安。
  • 青島教育家 | 青島為明學校的國際教育,紮實做好「國內留學」這一環!
    當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看似經歷了一場「寒冬」,但多元化的求學需求和日趨完善的國際教育,正在孕育著迎接著另一個「春天」。2008年開始,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逐步激增,到2018年,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統計,大陸出國留學人數達到66.2萬。今年疫情席捲全球,未來國際教育究竟走勢如何?近日青島新聞網專門採訪了青島為明學校國際部校長、美國索斯蘭學校青島校區校長趙麗娟,聽聽她帶來的思考與實踐。
  • 情智教育不可錯過「應急」一環
    一說到「應急情商教育」,很多人都會想到如何從火災中逃生、如何應對地震危機……其實,除了這類危及生命的自然事件,小到食品保質期辨別、陌生人來訪應對,小朋友及早掌握應急安全知識,能較好應對自然和人事危機。  應急教育比想像還難  小薇今年才四歲,在某大型涉外幼兒園讀書。
  • 三水多地可在15分鐘內進入一環西拓北環段
    11月24日,記者從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獲悉,一環西拓北環段舊路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工程進度87.4%,整體工程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前完工,屆時三水將真正駛上一環西拓北環段這條「快車道」,開啟一環西拓帶來的真正發展
  • 「明尼蘇達雪怪」展出 專家:人類進化史的一環
    「明尼蘇達雪怪」展出 專家:人類進化史的一環 兩位生物學家認為這個「雪怪」是人類進化史上所缺失的一環。  真假難辨  專家懷疑造假  這兩位生物學家仔細檢驗了這個生物之後,把相關報告發表在雜誌上,立即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霍伊維爾曼曾要求美國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學會對「雪怪」再進行一次正式的調查。
  • 評論1+1:家庭教育才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環
    多位專家呼籲,社會和家庭要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並急需加強青少年生命教育,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光明日報: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完美無缺父母、老師能不能換個角度,試試從理解、支持青少年的角度看問題呢?紅星新聞:「愛的教育」不能變成「愛的放棄」面對犯了點錯的孩子,家庭與學校要多一點辦法與耐心,讓他們在感受到教育的同時也感受到愛,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劇發生。
  • 論文寫作: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環!
    但我也相信,如果少了論文寫作訓練這一環,就很難讓學生形成縝密的思維定式和對細節追求完美的態度。因此,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我們不要以論文發表為最終評價標準,但一定要把論文的寫作能力培訓作為研究生階段重要的一環,否則,研究生階段的能力提升是不完整的。
  • 為什麼有性生殖是生命進化史中重要的一環?
    有性生殖也是生命進化史上重要的一環,它的優勢在於,後代能從父母雙方的細胞中獲得遺傳物質,然後結合成一個新的生命體。這種交互作用讓新的生命體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多種特性,自然物種的多樣性當然也就增加了。這種遺傳方式其實對生物進化來說是個福音,所以成為後來生物繁殖的主要方式。
  • 足協杯決戰一觸即發,崔康熙用光煙霧彈,申花最強一環浮出水面
    與此同時,申花最強一環,也在決戰前浮出水面……作為亞洲足壇最負盛名的教頭之一,崔康熙在韓國可謂是拿冠軍拿到手軟。但來到中國之後,韓國人不僅陷入一冠難求的境地,連工作也變得極為不穩定。不過對於申花來說,最強的一環,莫過於他們的球迷了。上海申花鐵桿球迷會在4日發布了一篇推文《寫在最終戰之前!致每一位申花球迷!》,向申花球迷發起倡議,「即便經歷了一個糟糕的賽季,但12月6日,虹口足球場還有一場本賽季最終的決戰。最終戰,一同捍衛虹口的榮譽」。要知道,連如今的足協主席都是申花的鐵桿球迷,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認,申花的球迷才是目前他們最強的一環。
  • 關於教育,這才是關鍵的一環!
    也正因此,對教育話題的關注,再度重回人們的視野。網絡上,隨手一個話題探討,就能激起一片熱潮。教育,是家庭的頭等大事,從古至今未曾變過。古時,有孟母三遷,只為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現代,也有許多家長在孩子剛出生時就開始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規劃,甚至不惜換房,只為給孩子一個優質學府旁的家。
  • 香港:營養午餐是教育的一環
    推行相關政策,建立全方位的監督抽查機制只是營養午餐的第一步,一頓營養均衡的午餐對於學生而言,除了能提供一天的能量之外,更有教育的意義。通過一餐飯,從小培養學生均衡飲食的理念,並通過餐食告訴學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教會他們懂得責任與感恩。這些,等他們長大之後都能獲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