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衰老時鐘,科學家成功恢復老年小鼠視力

2020-12-04 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 醫療健康


逆轉衰老時鐘,科學家成功恢復老年小鼠視力


圖片來源:Pexels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進行重編程,成功恢復了老年小鼠的受損視力。該研究 12 月 2 日在《自然》(Nature)發表


有理論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表觀基因組的變化會導致細胞讀取錯誤的基因和功能失常,從而引起與衰老相關的疾病。這其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 DNA 甲基化。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假設抹去 DNA 甲基化的一些痕跡能逆轉生物體內細胞的年齡,使它們恢復到更年輕的狀態。於是,研究人員將三個能抹去細胞上表觀遺傳學標記的基因(Oct4Sox2Klf4,四種被命名為山中因子的轉錄因子中的三種)傳遞到小鼠視網膜中,成功恢復了小鼠因衰老導致的視力損傷。此外,該研究還成功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小鼠的視力。


據了解,這一方法在眼睛以外的其它組織和器官的再生上也得到了成功驗證,這也為人類治療各種與年齡相關疾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Nature,哈佛醫學院,公眾號「學術頭條」)


· 月球探測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封裝保存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中新網)


· 環境與健康


《柳葉刀》倒計時報告發布:中國與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 30 年增加四倍


2020 年 12 月 3 日,新成立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在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正式發表了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報告指出,全球的持續升溫正對中國每個省份的人群健康和福祉帶來巨大威脅。


報告中的重要發現包括:

  • 從 1990 年到 2019 年,中國與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增加了四倍;
  • 與 2000 年初相比,中國老年人在 2019 年平均多遭受了 13 天的高溫熱浪天氣;
  • 因高溫造成的勞動效率降低和工作時間損失高達全國 0.5% 的總工作時間,致使中國損失了 1% 的 GDP(1260 億美元);
  • 自 2000 年初以來,全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域中的 24 個省份,在森林火災暴露人天數指標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通過蚊子傳播登革熱的氣候適宜性提高了 37%;
  • 主要城市的 PM2.5 濃度降低了 28%,使得我國每年與空氣汙染有關的死亡人數減少了約 90,000 例。


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是全球柳葉刀倒計時新成立的區域中心,總部設立在清華大學。報告由來自清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 19 家國內及國際機構的 70 餘位專家共同撰寫。報告建議,中國可以通過協同設計疫情復甦計劃和 2060 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徑,達到改善公眾健康、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保護地球環境等多重目的。(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 物理學


法國研究團隊測出精細結構常數更精確數值


圖片來源:Pierre Cladé, Saïda Guellati-Khélifa et Tatsumi Aoyama


精細結構常數(α)和光與電子等帶電基本粒子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強度有關,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來自法國的一個研究組對精細結構常數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測量結果為 α^(-1) = 137.035999206(11),其精度達到小數點後 11 位,相對精度為萬億分之 81 ,將之前的測量精度提高了 3 倍。精確測量這一數值有助於回答一些基本問題,如暗物質的起源。


該實驗使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冷銣原子,這些原子吸收光子時會反彈,其速度取決於質量。對這一現象的高度精確測量有助於促進對精細結構常數的認識。研究成果於 12 月 2 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CNRS, Nature


· 基礎醫學


應激激素水平升高可喚醒沉睡癌細胞


一項最近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高水平應激激素喚醒休眠癌細胞的機制。癌症成功治療多年後復發,主要原因是休眠癌細胞被重新激活。該研究發現去甲腎上腺素(一種應激激素)的升高會導致中性粒細胞的激活,進而釋放一種特殊類型的脂質,喚醒休眠中的癌細胞。研究還發現,在小鼠模型中使用 β受體阻滯劑抑制應激激素信號有助於防止癌症復發。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威斯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 Michela Perego 稱,目前我們對癌症復發的機制、原因和控制手段知之甚少,這一研究發現可能使監測癌症患者的應激激素成為常規治療的補充手段。(STAT,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新冠疫苗


輝瑞疫苗在英國獲批,下周開始接種


當地時間 12 月 2 日,輝瑞與 BioNTech 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 BNT162b2 獲得英國政府緊急使用臨時授權,成為首個經過全球 III 期臨床試驗後獲批的疫苗。預計英國於下周開始可進行第一批疫苗接種,療養院的老年人以及護工為首批接種人群,其次是超出 80 歲的老人及醫療衛生人員。


由於 BNT162b2 疫苗需零下 70 攝氏度的存儲環境,對於運輸與存儲條件的要求較高,第一批疫苗將於具備存儲條件的醫院進行接種。根據合同,輝瑞公司將在 2020 至 2021 年向英國提供 4000 萬劑疫苗,預計可使 2000 萬人免疫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於 12 月 10 日審查輝瑞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專家預計該疫苗將能獲得許可,因為它具有 95% 的有效性,遠高於 FDA 設定的 50% 閾值。(BBC news,Pfizer,ScienceNews)



普京要求下周開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 2 日舉行的多地國防部醫療中心開幕視頻連線期間要求,從下周開始進行大規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普京說,「衛星—V」(Sputnik V)新冠疫苗已生產或將在幾天內生產超過 200 萬劑,這使得大規模接種成為可能。


「衛星—V」由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發,是俄註冊的首款新冠疫苗,目前已在俄多地開始生產。疫苗接種首先將從醫生和教師這兩類高風險人群開始。據俄媒消息,俄羅斯大規模疫苗接種將按照自願原則,免費接種。(中國新聞網)


· 疫情通報


12 月 2 日我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 16 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12 月 2 日 0—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16 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 8 例,廣東 4 例,山東 2 例,湖北 1 例,陝西 1 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2 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6 例(境外輸入 5 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 2 例(均為境外輸入)。截至 12 月 2 日 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86567 例,累計死亡病例 4634 例。


根據世衛組織通報,截至歐洲中部時間 12 月 2 日 16:25(北京時間 12 月 2 日 23:25),過去 24 小時內全球新增確診病例 491,420 例,新增死亡病例 10,028 例:其中美國新增確診病例 151,204 例,新增死亡病例 1,235 例;印度新增確診病例 36,604 例,新增死亡病例 501 例。全球累計確診病例 63,360,234 例,累計死亡病例 1,475,825 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

來源:科研圈

相關焦點

  • 逆轉衰老「時鐘」!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恢復了老鼠的視力,成為最新的一項重磅衰老研究突破。他們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視網膜上老化的眼睛細胞時鐘「逆轉」,從而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功能恢復。
  •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 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每日科技網】  逆轉生物鐘,成功將舊細胞變年輕。  所以真的可以逆生長了嗎?  這就是登上Nature封面的研究:  來自哈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成功恢復了老年老鼠的視力。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醫學治療領域將產生重大轉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20 年 4 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實驗小鼠大腦中的膠質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成功地恢復了小鼠因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而造成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該研究為進一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醫學治療領域將產生重大轉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20 年 4 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實驗小鼠大腦中的膠質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成功地恢復了小鼠因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而造成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該研究為進一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 戰勝衰老!哈佛科學家成功逆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功能
    首次成功逆轉青光眼引起的視力損失。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有望促進各種器官的組織修復,並扭轉人類衰老和年齡相關疾病。一個抗衰老的新時代或許由此開啟。近年來,表觀遺傳學改變被認為是機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它會導致基因表達模式被破壞,進而促進組織功能和再生能力下降。DNA甲基化模式隨時間的變化甚至被認為是機體「衰老時鐘」的基礎。然而衰老個體是否保留了恢復年輕狀態所需要的路徑?以及如果保留有,那麼是否可以藉此安全地改善組織功能?
  • Nature最新封面:復旦校友的研究成功恢復老年小鼠視力
    這就是最新登上Nature封面的研究:來自哈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成功恢復了老年老鼠的視力這一方法成功地逆轉了細胞衰老,而沒有加劇腫瘤的生長或失去其特性四周後,小鼠視力下降了約25%。但經過基因治療後,這些動物恢復了大約一半的視力敏銳度。
  • 《自然》:或可逆轉人類生長 :逆轉生物鐘可恢復老年小鼠的視力
    研究人員通過重置隨著細胞老化而積累在DNA上的數千種化學標記中的一些,已經恢復了老年小鼠和視網膜神經受損小鼠的視力。
  • 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更重要的是,這一方法在眼睛以外的其它組織和器官的再生上,也得到了成功的驗證,這也為人類治療各種與年齡相關疾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20 年 4 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實驗小鼠大腦中的膠質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成功地恢復了小鼠因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而造成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該研究為進一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 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20 年 4 月,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實驗小鼠大腦中的膠質細胞轉分化為神經元,成功地恢復了小鼠因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而造成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該研究為進一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 修復衰老大腦時代來臨?自然最新封面:重編程視神經恢復視力
    哈佛大學官網針對上述研究發布的一篇新聞稿在評價時提到兩次「第一」:這項研究第一次證明,有可能安全地對眼部神經細胞等複雜組織重新編程,使其回到早期年輕狀態;第一次成功嘗試逆轉青光眼引起的視力下降,而不僅僅是阻止它的發展。 「我們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轉視網膜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其年輕的生物學功能。」Sinclair表示。
  • 生物鐘逆轉可恢復年老小鼠視力
    研究人員通過重置DNA上隨細胞老化而積累的數千種化學標記,恢復了老年小鼠、視網膜神經受損小鼠的視力。12月3日,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機構在《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逆轉動物視覺衰老時鐘的新方法,即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讓一些細胞處於「年輕」狀態,使其能夠更好地修復或替換受損組織。
  • 《自然》重磅:成功逆齡!恢復神經再生,年老小鼠重獲年輕好視力
    科學家們利用三種基因,讓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實現「返老還童」,重新獲得修復損傷和再生的能力。因青光眼或自然衰老而視力減退的小鼠,重新了獲得年輕時的正常視力。這項研究也憑其重要性登上了最新一期的封面。但科學家們需要解決新的問題:當細胞回到胚胎狀態,它們會不斷分裂,因此有導致癌症的風險;而且,這個過程還可能完全擦除細胞已有的身份,讓特定類型的細胞相當於刪號重練。「我們想要逆轉年齡,但還要想辦法不讓它逆轉得太多。」Sinclair教授解釋。
  • 哈佛科學家利用抗衰老基因療法使青光眼小鼠恢復視力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一種實驗性的基因療法,通過有效地逆轉小鼠細胞的衰老過程,成功地讓患有青光眼的小鼠恢復了視力。雖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該團隊表示,這項研究是用表觀遺傳學減緩衰老症狀的概念證明。研究人員將三個關鍵基因送入幾組有不同眼睛問題的小鼠的視網膜中。在視神經受傷的小鼠中,該療法幫助神經再生。該療法還有助於逆轉患有類似青光眼的小鼠的視力下降,以及那些與年齡相關的損傷。
  • Nature封面文章|呂垣澄等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該研究利用基因治療誘導神經節細胞重編程,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從而使得視神經能在損傷後再生,並逆轉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基因治療恢復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青光眼是一類由於視神經受損而造成視力喪失的眼疾,為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通過與麻省眼耳醫院的Bruce Ksander教授夫婦合作,呂垣澄等接著對重編程治療能否應用於青光眼疾病進行了探索。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或迎來變革性治療
    該研究利用基因治療誘導神經節細胞重編程,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從而使得視神經能在損傷後再生,並逆轉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基因治療恢復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青光眼是一類由於視神經受損而造成視力喪失的眼疾,為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通過與麻省眼耳醫院的Bruce Ksander教授夫婦合作,呂垣澄等接著對重編程治療能否應用於青光眼疾病進行了探索。
  • Nature 封面:科學家用「重編程」逆轉生命之鐘,恢復小鼠喪失的視覺
    逆轉衰老時鐘,科學家們利用到的是重編程技術。在這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指出,生物之所以會衰老,一個原因就在於表觀遺傳噪聲(epigenetic noise)的積累,這種噪聲會破壞基因的表達模式,導致組織機能和再生能力下降。隨著時間流逝,恰恰是這樣的噪聲積累構成了衰老時鐘的基礎。基於此,科學家們提出的問題是:老年人體內是否還保留著恢復表觀遺傳所需的信息?如果是的話,身體組織功能又能否被改善呢?
  • 視力下降問題獲突破,哈佛採用重編程神經元法,恢復小鼠一半視力
    衰老是一種機體對環境的生理和心理適應能力進行性降低、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形態與主要感覺器官功能等都會發生衰退,視覺更是首當其衝。但是,近日有兩大海外科研團隊相繼宣布,其針對衰老和青光眼造成的視力下降問題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可有效逆轉衰老的時鐘。
  • Nature 封面:科學家用「重編程」逆轉生命之鐘,恢復小鼠喪失的視覺
    逆轉衰老時鐘,科學家們利用到的是重編程技術。在這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指出,生物之所以會衰老,一個原因就在於表觀遺傳噪聲(epigenetic noise)的積累,這種噪聲會破壞基因的表達模式,導致組織機能和再生能力下降。隨著時間流逝,恰恰是這樣的噪聲積累構成了衰老時鐘的基礎。基於此,科學家們提出的問題是:老年人體內是否還保留著恢復表觀遺傳所需的信息?如果是的話,身體組織功能又能否被改善呢?
  • 今日《自然》重磅:恢復神經再生,年老小鼠重獲年輕好視力!
    科學家們利用三種基因,讓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實現「返老還童」,重新獲得修復損傷和再生的能力。因青光眼或自然衰老而視力減退的小鼠,重新了獲得年輕時的正常視力。這項研究也憑其重要性登上了最新一期的封面。但科學家們需要解決新的問題:當細胞回到胚胎狀態,它們會不斷分裂,因此有導致癌症的風險;而且,這個過程還可能完全擦除細胞已有的身份,讓特定類型的細胞相當於刪號重練。「我們想要逆轉年齡,但還要想辦法不讓它逆轉得太多。」Sinclair教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