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10月26日,安徽鴻路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路鋼構(002541,股吧)」)的董事長商曉波、財務總監萬勝平等人共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等20家基金管理公司,國盛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等10家證券公司,太平資產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而近三個月以來,鴻路鋼構的最高點出現在8月19日,股價為56.5元/股,截至11月20日,鴻路鋼構的收盤價為38.14元/股。
2020年三季度,鴻路鋼構實現的營業收入為95.1億元,同比增長24.46%;實現的淨利潤為5.02億元,同比增長48.5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8億元,同比減少51.42%。鴻路鋼構由於訂單、預收款及新生產基地投產等因素,致使三季度材料的庫存增加較快,且近幾年來,鴻路鋼構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從2016年的18.4%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3.33%,下降了逾5個百分點。
1
太平資產等56家機構調研現金流同比減少過半,資產負債率呈上升趨勢
10月26日,鴻路鋼構的董事長商曉波、財務總監萬勝平等人共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等20家基金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國盛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對其進行調研,太平資產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
機構調研當日,即10月26日,鴻路鋼構的收盤價為37.97元/股,近期, 11月9日收盤價為38.44元/股,11月10日收盤價為38.61元/股,11月11日收盤價為40.57元/股,11月12日收盤價為40.97元/股,11月13日收盤價為39.1元/股,11月16日收盤價為39.91元/股, 11月17日,鴻路鋼構的收盤價為37.49元/股。截至11月20日,鴻路鋼構的收盤價為38.14元/股。
而近三個月以來,鴻路鋼構的最高點出現在8月19日,股價為56.5元/股,隨後呈震蕩走低的趨勢。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300059,股吧)Choice,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8日)
成立於2002年9月19日的鴻路鋼構,後於2011年1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其主營業務已經逐步固化為鋼結構製造銷售業務為主、綠色建材生產銷售業務及鋼結構裝配式建築工程總承包業務為輔的三大主營業務。
從行業分類來看,鴻路鋼構超九成收入來源於鋼結構業務。
2017-2019年,鴻路鋼構來自鋼結構業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3.22億元、72.53億元、98.9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88%、92.1%、91.96%。
從產品分類來看,鴻路鋼構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建築輕鋼結構和建築重鋼結構。
2017-2019年,鴻路鋼構的建築輕鋼結構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6.06億元、17.92億元、23.5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9%、22.75%、21.93%;同期,建築重鋼結構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94億元、22.68億元、28.82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69%、28.81%、26.8%。
觀其業績,2015-2019年,鴻路鋼構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93億元、36.21億元、50.33億元、78.74億元、107.55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3.43%、38.98%、56.46%、36.58%。
同期,鴻路鋼構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1.77億元、1.46億元、2.1億元、4.16億元、5.59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7.53%、43.74%、98.58%、34.39%。
到了2020年三季度,鴻路鋼構實現的營業收入為95.1億元,同比增長24.46%;實現的淨利潤為5.02億元,同比增長48.5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8億元,同比減少51.42%。
2015-2019年,鴻路鋼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0.32億元、1.71億元、1.91億元、15.78億元、8.71億元。
同期,鴻路鋼構的毛利率分別為18.17%、18.4%、15.86%、15.62%、14.21%。
2015-2019年,鴻路鋼構的扣非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43%、4.28%、2.74%、5.97%、9.75%。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鴻路鋼構的資產負債率呈上升趨勢。2017-2019年,鴻路鋼構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2.74%、57.55%、61.28%。
2
三季度毛利率環比下滑,應收帳款增加近億元
從鴻路鋼構高管回答來訪者的有關問題,簡要來看,鴻路鋼構由於訂單、預收款及新生產基地投產等因素,致使三季度材料的庫存增加較快,且近幾年來,鴻路鋼構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從2016年的18.4%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3.33%,下降了5個百分點。此外,今年鴻路鋼構的應收帳款增加了9,000多萬,對此,鴻路鋼構解釋稱,三季度交易光機電項目和人才公寓二個項目,產生了3.25億元的應收帳款,按合同約定除質保金以外,其他款項在今年四季度回款。
主要內容如下:
1、過去五年鋼結構產量年均增速超10%,公司對未來五年鋼結構需求預判如何?主要增量來自於哪些領域,當前滲透率多少?國家推廣裝配式建築政策能否對需求有較大的刺激?
答:國內鋼結構需求量將保持穩定快速發展,我國的鋼結構需求量平均增速達到10-20%左右,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深入,綠色環保的鋼結構需求量將保持持續的快速增長。
隨著我國裝配式建築產業政策的不斷深入、技術的進步及配套產品的不斷完善,鋼結構裝配式建築必將成為未來建築業轉型的主要方向,鋼結構在商品房建設中的應用比率將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鋼結構在高鐵站、高架橋、高速公路等基礎建設領域的滲透力不斷增強,在政府市政設施、政府管理用房、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設的應用比率不斷提高。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鋼結構的需求量在未來幾年將出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鋼結構項目特點也將由小而散向大而精方向發展,技術、質量管控能力強的大型鋼結構製造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優勢,公司作為鋼結構加工的龍頭企業,必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公司近幾年來的訂單都非常充足,近二年公司承接的石化行業、高層建築、大型廠房等比較多。
2、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戶有哪些?
答:我們的客戶主要有二類:一類是工程施工企業,主要為中建、中鐵、中治等大型央企,也有很多中小型的總包和鋼結構專業承包企業。第二類為建設方(業主),為業主自行採購或者指定採購的方式,避開了總包這個中間環節,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及進度,同時也能降低建設成本,目前這類客戶的比重在逐年上升。
3、今年疫情環境下公司經營節奏也跟往年有所不同,一季度放緩,後面幾個季度一直在趕工,在後面的趕工進度中,公司有沒有一些比較突出的激勵策略?或者是生產經營制度的優化和調整?這些調整是否能給公司起到長期的優化效果?
答:由於訂單太滿,客戶要貨緊,公司要求各個工廠採取各種手段進行趕工,對超產部分公司會額外獎勵一部分趕工費用,提高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公司一直有生產經營制度的優化和調整。
4、公司2021年產能將達到450萬噸,接下來的產能擴張規劃是怎樣的?
回答:公司將根據達產情況進一步規劃和擴張,通過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及快速交貨能力,增強公司的議價能力及盈利能力,夯實基礎,為下一步繼續發展擴張做好準備。
5、公司三季度毛利率環比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答:工程業務毛利率高(一般在17-20%),期間費用率高,而製造業務毛利率低(11-12%之間),期間費用也低。所以當工程業務佔比逐步減少時,公司的毛利率會逐步降低,期間費用率也會相應降低,保證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分析公司近幾年的經營情況,公司的毛利率從2016年的18.4%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3.33%,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公司的期間費用也從2016年的10.69%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5.2%,下降了5.5個百分點。
去年同期的毛利率為13.27%,工程收入作比為18%左右,今年前三季毛利率為13.33%,工程收入佔比為13.6左右(包含鄰裡中心項目),工程收入佔比明顯降低,但公司的毛利率略升,說明公司前三季的經營能力較去年同期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三季度報告毛利率與二季度報告的毛利率環比下降屬於階段性的波動:
(1)由於受到當季銷售的項目結構影響,因為銷售收入是按項目結算的,而成本是加權平均法計算的,所以當期營業收入中銷售價格較低的產品佔的比重比較高時,就會出現毛利率下降的現象,反之會出現毛利率上升的現象。
(2)本期二季度末三季度中新建生產基地固定資產轉固較多,也一定程度增加了營業成本。
(3)鋼材價格波動也會對毛利率有一定的影響。隨著公司新產能投入減少,產能利用率不斷上升,毛利率及淨利潤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6、請問公司目前產能情況?
答:公司新增產能集中主要在二季度末三季度,新增產能為40萬噸,基本消除了疫情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7、鋼結構製造的產銷量如何?
答:2020年1-9月鋼結構生產量為166萬噸,銷量為161萬噸,自用為5.4萬噸,其中三季度產量約75萬噸左右。
8、公司的規模化採購優勢如何體現?
答:(1)隨著公司產量的提高,龐大的採購量能確保公司從鋼廠獲得最優惠的價格政策。
(2)公司以加工為主的經營模式有比較良好的現金流,為公司以現款現貨方式從鋼廠直接採購提供了重要資金保障。
(3)從鋼廠到基地點對點的物流成本低。
9、請問光機電項目和鄰裡中心項目二個項目情況?
答:光機電項目做為投資性房地產當期產生4,500萬元利潤,計入非經常性損益;鄰裡中心為政府代建工程項目,計入當期利潤2,700萬元。
10、可轉債這一方面,現在轉債成功發出來之後,對公司後面包括戰略,包括經營會有什麼影響?
答:本次可轉債發行,有助於增加現金流,降低財務成本。讓我們能夠更多的去增加我們的產能,提高競爭力。
11、公司有哪些產業鏈優勢?
答:通過完善半成品製造能力,減少外協或外購半成品,建立成本競爭優勢。如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高頻焊管生產線,開平剪切線、焊絲生產線、多稜管生產線、U型肋生產線、大型圓變方鋼管生產線、熱鍍鋅生產線等都是絕大部分同行業企業都需外購或外協的半成品或輔材,擁有這些製造能力,公司可以減少從鋼廠採購鋼板到其他企業製成半成品,再到鋼構廠製成成品的中間環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12、公司有沒有考慮更好的智能化管控體系。
答:公司所有出廠產品都有二維碼標識,通過掃碼可以更清楚的讓客戶了解每個構件的規格、型號等。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將對公司在財務管理、質量管理、運營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本次可轉債項目其中一個募投項目「鴻路鋼構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擬通過ERP系統升級及智能化項目管理平臺的建設,加強人機智能交互、工業大數據、無人值守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業務和財務銜接、設計與製造、產供銷一體等關鍵環節集成,實現智能管控一體化,目前正在試用研發中,將根據公司的流程不斷的更新。
13、材料的庫存增加較快,原因是什麼?
答:(1)訂單較多,預收款較多、備貨較多。(2)今年國慶假期長,為了不影響生產進行了備貨。(3)新生產基地投產較多,鋪底存貨增加。(4)公司會在鋼材價格階段性低谷的時候多備貨,控制漲價風險。
14、三季度公司的訂單增速慢是什麼原因?是因為需求放緩嗎?
回答:從2016年開始,公司製造類的訂單一直是非常充足,因任務緊會不時地推掉一些訂單,今年也是一樣的,需求還是很好,客戶要貨緊(預收款較去年同期增長6個億,部分原因是增加了定金的比率,另一個原因是客戶要貨緊,提前支付了貨款),所以不得不推掉了一部分訂單,這是三季度訂單下降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三季報來料加工多(達到13-14萬噸),直接影響了訂單金額,其實訂單的加工量增速要遠高於訂單金額的增速。所以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不是訂單,而是公司的生產能力,公司擴產的原因也在於此。
15、今年應收帳款增加了9,000多萬,原因是什麼?
回答:主要因為三季度交易光機電項目和人才公寓二個項目,產生了3.25億元的應收帳款,按合同約定除質保金以外,其他款項在今年四季度回款。
-END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證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