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常常會在內心發出其實我可以的吶喊,但大多夭折在半路,並不會通過喉嚨釋放出來,因為究竟可不可以,還有外界因素的幹擾,最怕過於隨性,導致結局不是自己想要的,只能適得其反。
從前驍勇,是因為想與初生牛犢一比高低,雖多了些許粗猛,但活得真實,好像總是把X光片呈現人前,沒有半絲虛假。縱然如此,卻也會換來鄙視與懷疑,廉價的真誠,在曲曲折折的腦迴路前,徹底失去了應有的相待,不知不覺,在不斷的下意識的修飾中,面目全非的我,總算勉強有了新的風採,而我已不是我。
都說你如何善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善待你,可惜信奉之餘的行動實施,並沒有證明這句話的可行性,倒是積累了識人的本領。無論是路人過客,還是至親至愛,只要放眼一辨,便能略知一二或者知根知底,不過不管是哪種,表面上的不動聲色,就是為了給自己消停些作強制鼓勵。其實內心有一種揭破真相的衝動,遏止再遏止後,才能讓內心的巨浪遠去,恢復平靜。
其實我有很多機會可以改變囧狀,但我天生不是個內心柔軟的人,不懂得海闊天空的逍遙,最喜歡用唇槍舌劍來證明我對中國語言魅力的熱衷追捧,漸漸地,可以註定變成了不可以。世紀已更替,而我還是無法順利完成蛻變,依然極力抑制著內心的不安分,打著隨遇而安的幌子,給懶散的日子增添著黑白兩色。
呼之欲出的其實我可以,經過歲月的沉澱,沒有了曾經烈火焚心般的焦慮,常常在磨磨蹭蹭和反覆推敲中,在雙重否定的情形下,還是沒有勇氣用筆墨胡亂塗鴉已定的人生,終究是習慣了習慣。
有無有趣的靈魂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內心質感的厚重度,給生活多一些踏實的重感,少一些雲端的輕飄,便是不辜負人間滄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