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極力反對粒子加速器,是為國家省錢,還是害怕我國科技進步

2020-10-30 胡康談教育

從新中國建立到現在70年來,有一批批科學家從歐美回國,這裡面年齡成就最高的、年齡最大的就屬楊振寧了。

如果按照輩分算,楊振寧和錢學森一個時代的,但按照回國時間算,楊振寧卻是和施一公、饒毅是一個時代的。

光是楊振寧回國都已經成了爭議,有的人熱烈歡迎,認為他能夠給我國科技發展帶來新的突破,也有的人強烈反對,認為他只是年級大了回國養老罷了。

且先不談回國目的的問題,最大的爭議在於楊振寧回國後建議國家取消粒子加速器的建設。

在楊振寧回國之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向國家提出要建設中國獨有的正負電子對撞機,造價在360億元。

對撞機是能夠為帶電粒子提供能量加速的裝置,兩束電性相反的粒子被加速到很高的能量後迎頭相撞,通過對撞的結果可以摸索微觀粒子的結構等信息。



但楊振寧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中國當務之急不是建造設備,而是培養理論人才。他說,「在高能物理中如果不需要很多投資和設備的話當然要搞。特別是在理論方面,中國物理人才不夠,要大大培養。但造一億美元的加速器這是另外一回事。」

總結起來楊振寧反對的理由就是三句話:

第一,我國理論物理基礎薄弱,建設超級強子對撞機還缺少相關知識和經驗作為支撐;

第二,超級粒子對撞機的實用性不強,對當前我國物理發展沒有促進作用;

第三,我國人才培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撞機太花錢,勞民傷財沒有必要。



其實,楊振寧先生說的並無道理,但我國科技起步晚,不可能按部就班的發展,需要理論和實踐同時進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更何況,楊振寧先生當年就是靠粒子加速器才發現了「宇稱不守恆」,藉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試想如果沒有粒子加速器,楊振寧還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花360億建設粒子加速器划算嗎?這不是普通家庭家庭柴米油鹽的斤斤計較,而是關係我國前沿科學發展的重大項目,各位網友你的觀點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楊振寧為什麼極力反對中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
    粒子之間的對撞而我國也提出了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計劃,但是此計劃已提出就遭到了楊振寧教授的反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楊振寧教授,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名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楊振寧為什麼數次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加速器?聽完他的分析恍然大悟
    可是想要研究探索這門學科可不容易,需要一個強大的輔助工具: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全名為「荷電粒子加速器」,是使帶電粒子在高真空場中受磁場力控制、電場力加速而達到高能量的特種電磁、高真空裝置。是人為地提供各種高能粒子束或輻射線的現代化裝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粒子的撞擊來發現新粒子,探索粒子世界的奧秘。
  • 中國欲建正負電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的院士們一直在申請建造CEPC(全程正負電子對撞機),追趕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進度,而楊振寧先生卻表示極力反對。正負電子對撞機其實是一種加速微觀粒子的機器。我們知道,電子這種微觀粒子是帶有電性的。如果我們將一個電子放入一個電場中,那麼它就會往電場的反方向運動。電子受到的力,與電場的強度成正比。
  • 楊振寧極力反對!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可怕之處?
    前段時間,楊振寧公開表示反對此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研究高能物理的設備。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物理學家們需要將一些粒子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後轟擊目標粒子。通過這種辦法,物理學家們就能發現目標粒子的內部結構。盧瑟福用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發現了原子裡面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的內部是由質子與中子構成。而質子與中子則是由夸克構成。
  •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呢?
    建造高能加速器的背景 很多人以為「楊振寧反對建造強子對撞機」是在最近發生的事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反對這件事情其實由來已久,準確地說是在1972年。客觀地說,由於許多媒體的片面報導,使得大多數人對於楊振寧有許多誤解。
  • 耗資1400億28年的對撞機,為何遭楊振寧極力反對?
    2016年,我國針對是否建造粒子對撞機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贊成派與反對派旗幟分明,一方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認為建造粒子對撞機將對我國物力研究工作的展開帶來很大的好處,另一方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堅決反對,認為這一項目消耗的時間和資金成本過大,一旦出現差錯,就可能血本無歸
  • 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被否決,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打響,讓西方列強開始逐鹿殖民地,可惜清朝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雖然發展了洋務運動,但跟西方差距還是很大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後期,系統科學類生物科學漸漸形成,發展新能源也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務,如今我們還處在第四次和第五次工業革命期間,在這個信息大時代,各大科技都在試圖革新科技。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粒子對撞機。
  • 楊振寧為何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因有兩個
    它的主要作用是積累並加速相繼由前級加速器注入的兩束粒子流,到一定束流強度及一定能量時使其在相向運動狀態下進行對撞,其目的是為了發現新的粒子。對撞機在高能粒子物理-凝聚態-粒子天體物理方面有很重要的建造意義。大型粒子對撞機擁有改變現有物理格局的能力,在世界上,誰先掌握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核心技術,誰就能在核物理學保持絕對領先的優勢。
  • 歐洲砸2000億人民幣,研發超級對撞機,楊振寧曾極力反對
    —— 莎士比亞歐洲時間2020年6月19日,世界粒子物理中心——CERN(歐洲核子中心理事會)全票通過了未來粒子研究發展的《歐洲粒子物理2020戰略》。消息傳回國內立即引發科學家第二輪熱議,因為中國在粒子物理研究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2年中國就已提出建設超級對撞機的構想,但遭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的強烈反對。
  • 楊振寧為什麼要「三番五次」,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
    也許看到這裡你就會說了:既然說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很大,那他為何要「三番五次」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呢?  事實上,楊振寧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一事由來已久了,最早的一次便是在1972年的時候。  所謂「高能加速器」,指的是利用強磁場將帶電的粒子加速到很高的速度,然後讓其去與靶物質相碰撞,碰撞的結果可產生大量的新的基本粒子,或新的現象。可通過分析碰撞的結果,給基礎物理的研究提供證據。
  • 年超九旬卻強烈反對這項科研?楊振寧為何反對粒子對撞機得建設?
    有人說楊振寧先生這樣的偉大的物理學家歸來,將會是我國物理學崛起的旗杆。也有人說楊振寧先生回國,只是借著名聲養老而已。為何對於楊振寧老先生總是議論紛紛,筆者猜測有如下三個原因:第一是解放的時候沒有立即回國,而是選擇在美國工作。第二是娶了比自己年輕很多的女孩為妻。第三便是他極力反對中國建立大型粒子對撞機。
  • 敬仰吧,早在1972年楊振寧就激烈地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
    諾貝爾獎頒獎100多年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領域的獲獎數量最多。尤其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粒子物理學可謂是最容易出諾獎級成果的領域。大型加速器是研究粒子物理的利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沒有財力和能力建造這種大型科研設備,只好加入了杜布納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原子核研究所。
  • 中國建造粒子對撞機1400億,耗時28年,為何遭到楊振寧極力反對
    提起粒子對撞機,對於我們而言比較陌生。什麼是粒子對撞機呢?這其實是讓粒子在特定的空間裡發生劇烈的對撞,從而產生足夠高的反應能量而修建的狹長通道。目的是檢驗人們的實驗儀器和探索微觀粒子的宏觀效應。粒子對撞機相關研究工具中國如果目前想要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需要花費高達1400億的基礎費用,而且還需要耗時28年之久,這也意味著將會影響其他的物理研究項目的進展,因此遭到楊振寧先生的極力反對。
  • 楊振寧是對的,發展粒子加速器不如晶片產業
    幾年前,新聞報導我國要耗費巨資建造大型粒子加速器(對撞機),楊振寧發表長文表示了其反對意見,他認為,中國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大型對撞機可能會擠壓其他基礎學科的經費,而這樣的對撞機想要尋找的粒子,「包括我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
  • 楊振寧堅持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歷史原因
    在尼克森總統已經訪華、中美兩國關係解凍的大背景下,楊振寧對於自己的第二次中國之行,從一開始就有了較多的想法,那就是要增進中美兩國之間的友誼,特別是要在科技上幫助中國發展:「到了1972年夏天,第二次到中國去旅行的時候,我已經拿定主意,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戚相關的國家,建起一座了解和友誼的橋梁。我也感覺到,在中國向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 1972年,楊振寧為何要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原因其實很簡單
    事實上,楊振寧反對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一事由來已久了,最早的一次便是在1972年的時候。這一年在北京飯店舉行的「高能物理發展與展望」的座談會上,科學界的大佬們在激烈討論著關於建設高能加速器的計劃。而主持這次會議的人便是楊振寧在西南聯大時的老師——張文裕。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來是時機未到
    而我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綜合實力也在快速提升,到了本世紀,我國在科學領域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我國也需要建造一個大型粒子對撞機,來研究探索微觀世界的奧秘。可是這樣的一個提議並沒有得到所有科學家的支持,有不少的科學家反對我國現在建造粒子對撞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是楊振寧。
  • 基礎還是應用?楊振寧和李政道有著精彩的針鋒相對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楊振寧之後還給與會的所有物理學家寫了一封信,再次表明了自己的一貫立場: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加速器,表示「我不能無愧於心地去籤署這個文件」。那時楊振寧和李政道已決裂,兩人持不同的觀點針鋒相對很容易讓人以為他倆是在鬥氣。季承著的《李政道傳》中寫有「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贊成的,楊振寧就反對。」
  • 是奇蹟還是無底洞?97歲楊振寧拒絕中國千億項目?寧可晚節不保
    迎接奇蹟還是無底洞?97歲楊振寧拒絕中國千億項目?,但是想要完全佔據科技大國,那定是要科技成果全面開花。,更快的找到推開微觀世界之窗的方法,經研究發現,可以嘗試讓粒子的活動速度增加進而無限接近光速,日、美及歐洲各強國均加大資金投入,來研究建設各種大型加速器,物理學家們也良好的利用了粒子加速器,進而發現出更多的微觀粒子,構造出一套物理學的模型,推動了現代物理科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