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國 |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德龍控股董事局主席
在南開大學,丁立國介紹了天鐵混改前管理上的亂象。
「我們所有的指標都由行業數據衡量,入駐天鐵發現天鐵的噸鋼耗電量一直超標。最後通過偵查破獲了竊電偷挖比特幣案件,一年節省電費8000多萬,說老天鐵市場觀念不強,但新生事物倒是接受挺快。」
「我讀書不多,但入江湖比較早。」
——這是平時喜歡讀書、喜歡向幹部職工推薦書目的丁立國董事長講座開始後拿自己的學歷自嘲。與有肝膽者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他介紹了自己1991年沒等到領取大學畢業證便按耐不住隻身南下深圳,到做起鋼鐵貿易、轉型鋼鐵實體,到去家族化不斷完善現代化企業治理、推進精益管理,再到混改渤鋼系所經歷的460多個日日夜夜,跟管理團隊紅酒拉菲配街邊羊肉烤串、鍋巴菜……這樣快意的人生也讓在場的人不禁感嘆: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煉鋼太辛苦」
丁立國董事長講到自己受到祖輩父輩影響,鋼鐵的概念從兒時就植根在心中,正是那個「以鋼為綱」、大煉鋼鐵的火紅年代,鑄就了自己專注鋼鐵行業28載的執著。
「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仍然太低,導致利潤率太低,煉鋼太辛苦。」正如丁立國董事長所說,市場競爭的壓力逼得我們必須改變,不進步很快就會被淘汰。但無論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環保限產還是集中度太低的種種困境,鋼鐵長期來看仍是工業的食糧,要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丁立國董事長始終堅信「一件事,一直幹,一輩子,一定成。」
「400多個帳戶,會計都不知道公司有多少錢」
丁立國董事長介紹了混改前管理上的亂象,混改前天鐵公司一家企業就有400多個銀行帳戶,會計都不知道企業有多少錢,更何談華為所倡導的『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天鋼原料大棚,原造價7億,相當於每平米3000元,嚴重高出市場價格。混改後,新建設的其他料場封閉項目,造價較高的僅為每平米950元,「也不知道高出這麼多錢都去哪兒了」。
「我們所有的指標都由行業數據衡量,入駐天鐵發現天鐵的噸鋼耗電量一直超標。最後通過偵查破獲了竊電偷挖比特幣案件,一年節省電費8000多萬,說老天鐵市場觀念不強,但新生事物倒是接受挺快。」
比特幣08年誕生至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和認可其中,當然也有很多人從中獲取到了財富,礦工永遠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悟空挖礦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