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特幣突破3.5萬美元,「賣算力」捲土重來
摘要
【比特幣突破3.5萬美元 「賣算力」捲土重來】「唯有茅臺和比特幣能抗通脹」,昨日貴州茅臺和比特幣攜手再創新高,對此圈內投行人士又發感慨。K線顯示,1月6日貴州茅臺在盤中觸碰2125元的歷史高價,比特幣則首次突破3.5萬美元。(金陵晚報)
「唯有茅臺和比特幣能抗通脹」,昨日貴州茅臺和比特幣攜手再創新高,對此圈內投行人士又發感慨。K線顯示,1月6日貴州茅臺在盤中觸碰2125元的歷史高價,比特幣則首次突破3.5萬美元。
預測突破天際,有望漲至14.6萬美元?
根據CryptoCompare數據,截至1月6日UTC時間05:35(北京時間13:35),比特幣價格約為35160美元,在過去24小時內上漲15.49%。這是比特幣首次突破35000美元關口,並創下歷史新高。
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這波行情中,比特幣上漲速度一直在加快。比特幣從1.5萬美元上漲至2萬美元花了大約40天時間,從2萬美元漲至2.5萬美元大約花了10天時間,從2.5萬美元到3萬美元花了大約8天時間,而從3萬美元到3.5萬美元,只花了5天時間,今年以來比特幣漲幅已經超過20%。
據了解,比特幣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該加密貨幣必須存儲在數字錢包中,要麼通過Coinbase這樣的交易所在線存儲,要麼使用專門的軟體離線存儲在硬碟上。
比特幣連續上攻,讓市場情緒激昂。加密分析師Alex Krger預計比特幣價格將在本周底達到4萬美元,摩根大通最新預測則指出,鑑於比特幣作為黃金的「替代貨幣」,從長期來看,比特幣將有巨大的上漲空間,價格有望上漲至14.6萬美元。
連創新高,各路資本加速進場
對於比特幣的此輪迅猛上漲行情,市場人士將原因歸於從自身屬性來看,比特幣是典型的稀缺資產。此外,2020年全球普遍寬鬆的貨幣政策推高了通貨膨脹預期,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避險需求提升。區塊鏈技術落地、加密貨幣應用場景的增加,也帶動了對比特幣的需求。
國盛區塊鏈研究院更是指出,這輪比特幣牛市無疑是在傳統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的巨量資金推動下啟動的。據了解,有別於此前傳統金融機構的「冷眼旁觀」,目前入局比特幣的金融機構包括灰度基金、Paypal、Visa、MicroStrat-egy、Square、SBI、Pendal Group 等來自全世界的金融機構。
即便目前比特幣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全球各路資本仍進一步加速進場布局。例如,美國對衝基金天橋資本日前宣布正式推出Skybridge比特幣基金。與此同時,中概股第九城市北京時間1月4日宣布,已經和前任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等四人籤訂合作和投資條款約定書,並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NBTC Limited,專注於從事區塊鏈數字貨幣相關業務。受此影響,近兩個交易日,第九城市累計漲幅達到141.81%。
當上「雲礦工」,就能吃整條魚?
「礦工基本可以吃掉一整段的牛市行情,但炒幣往往吃掉魚頭就跑掉了。」記者注意到,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狂飆,類似的「礦圈啟示錄」再度市場流傳。
一篇誘惑小散挖礦的宣傳文章表示,目前一枚比特幣超過3萬美元,通過挖礦能做到最低一枚成本1萬美元左右。對於大多數普通的加密用戶而言,個體挖礦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挖礦成本最大的開支是電力,而散戶很難獲得廉價電力,很難進入專業託管場所,同時也需要專業人員維護機器的運行。所以挖礦業興起了「雲算力」的模式,通常是大型礦場將其自購的礦器按照算力劃分成一份份更小的算力合同,並約定不同的使用期限,用戶可以通過購買算力合約進行挖礦,因而免去了自購礦機自建礦場的麻煩。
不過,在圈內人士看來,這實際上是礦機騙局死灰復燃。畢竟挖礦是規模化產業,為什麼要散戶介入?因為挖礦是技術性+風險性投資,「雲算力」大概率是挖礦平臺轉嫁風險於用戶,以「賣算力」來對衝。不容忽視的是,買雲算力只是固定算力,隨著減半、難度升級等一系列因素,按照短期收益的年化計算有欺詐嫌疑。比特幣熊市時,不乏雲算力平臺跑路的案例,而在比特幣牛市,由於平臺和用戶存在完全不對等的信息差,操控盈利收益也並非難事。
對此,國盛區塊鏈研究院也指出,隨著機構攜大量資金入場、比特幣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比特幣價格依舊存在劇烈波動的風險。另外,各國在監管層面日益趨緊,政府在反洗錢、稅務稽查、法幣交易等方面的監管和打擊力度也在加大。事實上,就在1月4日,比特幣錄得去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暴跌了17%,讓跟風入局的小散體驗了一把「急速過山車」。
(文章來源:金陵晚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