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了半個多月的葡萄酒已經快好了,沒想到裝酒的瓶子自己卻爆裂了。」9月7日,淇濱區馬女士致電百姓熱線稱,自釀葡萄酒沒喝上還嚇了她一跳。
6日中午,馬女士和家人正在餐廳吃飯,突然從廚房傳出一聲巨響,她連忙到廚房查看。當時馬女士都傻眼了,滿地的玻璃碎渣,噴濺而出的葡萄酒也流了一地,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是放在角落裡自釀的葡萄酒爆裂發出的聲響。
這瓶自釀的葡萄酒是半個月前進行的密封,裝酒的瓶子是馬女士在家中找出的普通玻璃瓶。
馬女士十分疑惑地說:「自釀葡萄酒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威力咋會這麼大呢?」記者就此諮詢了鶴壁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的王老師。
王老師表示,自釀葡萄酒在裝瓶時,雖然已經去除了葡萄殘渣,但酒液中依舊有糖和酵母存在。在裝瓶後,依舊進行著發酵,在糖分轉化為酒精的過程中,會有大量氣體產生。若此時裝酒容器密封太嚴,氣體無法排除,容器內壓力就會增加。當氣壓超過容器的承受範圍,就會發生爆炸。
需要提醒的是,釀酒時發生爆瓶事件其實很危險。
因此,市民如果自釀酒水,切記不要將瓶口密封過嚴,可以在蓋上蓋子後用紗布纏繞幾圈,而且隔一段時間要進行翻轉,以確保瓶內發酵物均勻發酵。④(鶴壁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常凱)
編輯: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