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代表之一,中國的塔建築根據建築材料分為磚瓦和塔,西安大雁塔是典型的磚塔。
應縣木塔應山西省朔州市的縣位於城內,俗稱應縣木塔,距今約1000年前建成的遼代,高達65.84米,相當於20層現代高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高的木造建築物,「黃花嶺被砍倒,建造應州塔」的應縣木塔,使用了3000立方米的赤松材料,消費了2600噸以上。
應縣木塔全部由鬥拱、柱子梁配合配合負重,抵抗外力,全塔不打卯,鬥志2667,54種,用480根,為中國現存的古老建築之最,可稱為「鬥膽、2667,;博物館」,大風,地震來的時候,鬥氣會像鬆散的彈簧一樣吸收動能,從下往上看,一個一個的鬥氣好像一群開著的蓮花。
作為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造佛塔,經歷了暴風雨、強烈地震、炮彈的衝擊,但應縣的木塔依然屹立,只是,能夠避免天災和人禍,千年的木塔無法忍受歲月的侵蝕,結果,樹有壽命,無論多麼好的樹在千年之間都會有程度的損壞,接近樹塔的話會有很細的裂縫。
更嚴重的是,隨著地質結構的變化,應縣的木塔傾斜了,其中,二樓傾斜最厲害,超過了比薩斜塔,在這種情況下,應縣的木塔幾年前關閉了二樓以上的參觀路線。
很多人為什麼不修理,拆掉零件重新安裝,學習日本的唐代建築保護技術?事實上,從1991年開始,山西省成立了應縣木塔修理工程組,經過勘探和審查,修繕得出結論,無法解決應縣木塔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既然修補不能解決問題,就請來大修理,但是,對於這樣珍貴的古董木造建築,大修理卻在挑戰著抽筋換骨,因此,現在最好的方法是「持續觀察,暫時不修理」。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美學建築,在建築方式和材料運用方面達到了一個高峰,是古代中華智慧的結晶,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塔,也是應縣人民的歸途,希望能早點找到方法,平穩地度過下一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