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千年木塔,閃電擊不中火燒不燃,地震7次未倒

2020-12-05 酒叔旅行匯

很多人都知道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和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中小學課本裡,艾菲爾鐵塔就像是法國巴黎的代名詞,比薩斜塔也是義大利的一張名片。

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和這兩座世界聞名的塔齊名的另外一座「世界奇塔」就在我們中國,而且是一座千年木塔。它就是山西朔州市應縣城的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也叫釋迦塔,宋代遼清寧二年開始修建,到南宋金明昌六年增修完畢。這是一座純木質的佛塔,目前已經被世界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都說木質塔容易被毀壞,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容易導致木質建築遭受滅頂之災。雷擊、地震、雨水腐蝕,這些對於木塔而言都是致命的傷害,可能一不小心,一把火就能將木塔燒成灰燼。世界上很多大型精緻的木質建築就是這樣而被毀壞,後世再無機會看到。

但應縣的釋迦塔卻是一個奇蹟。

釋迦塔從宋代建築,至今已經千年。這座木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多為松木木料構成,據說共用了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的落松木料,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單純地就建築的結構設計而言,應縣木塔已經是一個絕對精密、科學的巨大工程。

更讓人詭異和拍案叫絕的是:這座木塔雖然歷經千年,經過風吹雨打侵蝕,還遭受7次地震襲擊,古塔依舊紋絲不動。而且,據當地人說,這座木塔洪水來了基本上都是自行繞道,即便應縣電閃雷鳴,這座有67米多高的木塔也從來沒有遭受過閃電。在這長達千年時間裡,這座木塔創造了很多的世界奇蹟。

甚至有民間傳說:釋迦木塔夜間還會放光,而且每當木塔修理完畢都會有亮光從寶塔折射出來。當地人還盛傳,木塔有避火珠,避水珠,避塵珠三顆寶珠。這三顆寶珠分別安放在釋迦牟尼塑像最高貴的部位,也因為有這三顆珠,木塔可以自行防火、防水、防塵。

對於這,很多人解釋不清楚。但釋迦木塔的結構設計的精確、縝密確實是這座寶塔屹立千年而不倒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釋迦木塔呈平面八角形,採用的是內槽柱和外簷柱雙層套筒以及鬥拱結構。全塔共用鬥拱54種,每個鬥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構件間全部以榫卯連結,不用一鐵一釘,使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木塔第一層是立面重簷,上面5層都是單簷,而且各層間都有暗層,因此這座木塔又是9層。9層木塔每一層都有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內有8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除了塔體,塔頂鐵剎的設計也是很有玄機。鐵剎是由鐵製成,中間的鐵軸插入梁架之內,四周八條鐵鏈,沿塔八角引入地下。據說這就是古代用來避雷的設施,也難怪應縣木塔千年基本未受雷擊。

除了木塔的設計,還有它裡面的佛像、壁畫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古塔佛像面目端莊,神態怡然,壁畫精美華麗,色澤鮮豔,人物栩栩如生,還有釋迦塔外的48塊牌匾,極具書法藝術和歷史文化意義。

但只是至今未曾見到那傳奇的三顆寶珠。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名塔:一個經歷7級地震不倒,一個歷經7次地震還在
    中國四大名塔:一個經歷7級地震不倒,一個歷經7次地震還在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中國古代建築的種類也有很多,有亭臺樓閣、宮殿廟宇,也包括鐘樓鼓樓、城門甚至陵墓,而今天要說的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塔。
  • 中國最古老木塔位於山西,1000年屢遭劫難屹立不倒,如今卻難保了
    應縣木塔全部由鬥拱、柱子梁配合配合負重,抵抗外力,全塔不打卯,鬥志2667,54種,用480根,為中國現存的古老建築之最,可稱為「鬥膽、2667,;博物館」,大風,地震來的時候,鬥氣會像鬆散的彈簧一樣吸收動能,從下往上看,一個一個的鬥氣好像一群開著的蓮花。
  • 千年木造的塔地震都沒震倒,建造的時候只用了一顆釘子,真是傳奇
    它是一座建於南宋的木塔,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歷經地震、戰爭等災難後,它依然屹立不倒,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古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山西的木塔就是世界三奇之一!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山西朔州應縣木塔被稱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
  • 960歲的應縣木塔如何保護(文明之聲)
    應縣木塔全高65.84米(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1年4月測),外觀八角五層六簷,內部九層,塔底層總面闊30.27米,全塔主體均為木構件搭建而成。遼代之前或同時雖然不乏土木結合或純木質的高層木構,但均早頹毀。唯應縣木塔結構優越而堅牢,至今960餘年,巋然獨存。  應縣木塔始建至今歷經40餘次地震,還有雷火風雨和兵隳,所幸經歷代加固修繕,終未產生致命破壞。但仍存在一定問題。
  • 應縣木塔——中國古代建築抗震能力的傑出代表(圖)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傑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這座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竣工於1056年,處於大同盆地地震帶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餘震連續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巋然不動;在此後的近千年中,木塔經歷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驗而安然無恙。在戰亂之際,木塔還承受過200餘發炮彈的轟擊,亦無大損。
  • 純木打造最牛古塔,歷經千年,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我們熟悉的古塔大多是磚塔,這座塔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木塔。整體採用純木結構。該塔挺拔、穩重、大氣,曾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雖然有近千年的歷史,但保存卻完好。它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純木結構的大型塔樓,被譽為「世界三大奇蹟塔」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可見其地位不容小覷。這座古老的木塔是應縣木塔,也叫釋迦塔。
  • 揭密中國古建築如何抗震:木結構建築"以柔克剛"
    在各種自然災害中,地震災害可謂「群害之首」。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水平最高、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華北、西北、東南、西南地區均為強地震分布帶。然而,我國許多古代建築都成功地經受過大地震的考驗,如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西應縣木塔等建築,千百年來均經歷過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古建築為何能抗震?
  • 中國最抗震的古塔,歷經千年不倒,8.5級大地震下安然無恙
    但每年因為地質板塊的運動,導致各種災害頻發,最明顯的就是地震。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大地震,不論是對一個城市的打擊還是對國家的打擊都是非常大的。如今離最大的地震:汶川地震已過去十一年,但仍然難以忘懷。小編想說的是:對於地震頻發的城市,國家要更應該注重建築的抗震水平。這一點,事故頻發的日本就做得非常好。因日本地處島國,臨海又有火山。
  • 這個「奇怪」的千年古廟,殿內鳥不息,蛇蟲不入,連梁上都沒灰塵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老祖宗不但給我們留下了精神層面的傳承,比如孔孟之道,中庸之道,還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建築就是其中之一,它們歷經數千年仍然屹立不倒,比如說北京的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佔地72萬平米,有9999間房,整座宮殿黃瓦紅牆,左右對稱,
  • 太和殿歷7次大地震「震不倒」 原因至今未破解
    《晏子春秋》記載,晏子曾對太卜說,「昔吾見鉤星在四心之間,地其動乎」,大概意思是,昨晚我看見鉤星在房星的中間,恐怕要地震了吧。雖然晏子這樣的猜想並不可靠,還有迷信色彩,但卻說明中國古人很早便進行地震預測預報了。到後來,中國古代預測地震更牛了,讀者都知道的到東漢時,張衡還發明了人類第一臺地震測報儀器——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有一次在都城洛陽,地動儀報警西北方發生地震。
  • 盤點中國史上四大最牛防震古建築!其中的奧妙讓人嘆服……
    怎麼施工   中國史上四大最牛防震古建築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全名叫做佛宮寺釋迦塔,建於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9年的歷史。
  • 中國古建築的抗震智慧 堪稱建築版太極拳(組圖)
    舉世聞名的太極拳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產物而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稱「建築版太極拳」與西方磚石結構建築的「以剛克剛」不同,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在抵抗地震衝擊力時,採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思維,通過種種巧妙的措施,其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
  • 閃電兩次擊同一點 很多人認為打傘會增加被閃電擊風險
    閃電兩次擊同一點 很多人認為打傘會增加被閃電擊風險時間:2017-01-29 18:4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閃電兩次擊同一點 很多人認為打傘會增加被閃電擊風險 拉齊(Fahrol Razi)是一名貨車司機,現年30歲。
  • 中國的「比薩斜塔」,位於四川阿壩州,歷3次大地震仍屹立不倒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被稱為奇塔,即使明顯前傾也不會倒下,因此成為當地的觀光景點,四川省阿壩州,松岡直波八角古碉群景勝地距離州第13康縣城17公裡,裡面也有奇特建築物,半個世紀以上的傾斜2.3米,中國版的「比薩斜塔」,更被稱為感嘆的是歷經了三次大地震仍然屹立不倒。
  • 胡楊真的是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嗎?
    ,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真的有這麼誇張嗎?胡楊胡楊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中亞,西亞,南亞的乾旱地區,是唯一生長在沙漠環境中的一種高大喬木,也是新疆最古老的樹種之一,被維吾爾人稱之為「託克拉克」,譯為「最美麗的樹」。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截至到12月22日,2017年中國共發生的19次5級以上地震中,大陸地區13次,含3次6級以上地震,分別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8月9日新疆精河6.6級及11月18日西藏米林6.9級地震;臺灣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6次,最大地震為2月11日高雄5.6級和5月16日臺東5.6級地震。從各個省份情況來看,2017年臺灣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6次,但強度不高,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
  • 胡楊真的是「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嗎?
    提到胡楊,很多人會想到一句著名的俗語:」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那事實究竟是怎樣呢?其實胡楊並不是千年不死,一般胡楊的壽命在100-300年左右,最長也只有500年,遠沒有達到人們所說的千年不死。不過,作為一種能夠在大漠中生長的樹木,胡楊有一種傲骨凜冽的風格。我們知道,大漠地區不僅缺水,而且由於蒸發量大,鹼性物質會殘留到土壤之中,使得土壤呈鹼性。
  • 四川阿壩州一八角碉樓傾斜2.3米不倒,曾經歷四次大地震
    四川阿壩州一八角碉樓傾斜2.3米不倒,曾經歷四次大地震 唐金龍/封面新聞 2017-09-14 14:56
  • 唐山又地震了!2020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中國是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有研究稱,發生在我國陸地疆域內的地震數量,佔據全球陸地地震總數的33%左右。而相比之下,中國陸地國土面積僅佔全球陸地面積6.7%,當代人口數量僅佔全球人口總量的不到20%。幾天前的7月8日,雲南昆明市東川區發生4.2級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員受傷,但對當地高考造成短暫影響。
  • 胡楊千年「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真的是這樣嗎?
    它們堅韌挺拔地生活在高度鹽漬化的土壤上,即使生存條件極其地惡劣,但是也抵擋不了它們自身頑強的生命力。因此胡楊也被賦予「忍耐,樂觀」的代名詞。甚至有的人也會說: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那在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