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破壞了我的家庭:與家人保持適度的邊界感

2021-01-09 顏一凡

01 與家人保持適度的邊界感

最近好友小怡被小姑子氣個半死,忍無可忍,跟小姑子鬧翻了。

她的小姑子正在跟她老公鬧離婚,現在回娘家住。

小怡的老公有兩兄弟,她大嫂跟婆婆不和,公公婆婆兩人都住在小怡夫妻倆的小家。

所以,小姑子也理所當然地住了進來。

一個月後,婆婆的心臟有問題,需要做手術,公公直接住在醫院照顧婆婆。

小怡夫妻的公司離家很近,所以每天中午他們都回家做飯,然後讓小姑子把飯送到醫院給公公婆婆。

小姑子由於現在正在鬧離婚,心情不好,沒有心思上班,辭職在家。

小怡都能體諒她,每天什麼都不用她做。

每次中午匆匆忙忙的從公司回來,丈夫炒菜,小怡洗菜洗碗,把做好的飯菜打包好,讓小姑子送到醫院。

有一次,馬上到上班的時間,小怡來不及把送給公公婆婆的飯菜打包,讓小姑子打包一下。

小姑子居然直接罵小怡:「我媽也太倒黴了吧,怎麼會有你這麼不稱職的媳婦,你不打包好,我怎麼拿給爸爸媽媽。「

小怡冒著遲到罰款的風險,把飯菜打包好,然後跑步去公司。

當天下午遲到了五分鐘,不但被罰款,當月的全勤獎也沒有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小怡的老公出差了,每天小姑子都是等著小怡下班回來做飯,而她自己總是坐吃其成。

有一天,小怡上午在公司忙得不可開交,中午回到家,有些體力透支,在廚房忙前忙後的,小姑子坐在客廳看綜藝節目。

等到小怡把碗筷、菜都擺上桌後,叫了正在看電視的小姑子吃飯,小姑子不耐煩地說:「等一會,節目還有幾分鐘就完了。」

小怡抬手一看手錶,只有二十分鐘就要上班了。小怡就不等小姑子,自己先吃飯了。

五分鐘後,小姑子慢慢地走過來,看到小怡不等她就先吃飯了,就嘲諷小怡:「餓鬼投胎,沒等人齊就開吃,還有沒有家教?我哥怎麼娶了你這麼一個貨色。「

有句話說:「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小怡被氣得肺都炸了,換誰都忍不住。也許是從小姑子住進家裡以來,積攢的火氣全在此次爆發,她和小姑子大吵一架。

小怡下午請假,去了家附近的咖啡廳,想打電話給她老公,但在小怡打電話之前,小姑子已經打電話向她老公投訴了。

老公沒有理解小怡,反而說她小心眼,跟小女孩一般見識。

小怡當天就搬去跟同事住,準備和丈夫約好時間,把離婚手續給辦了。

但小怡的老公不同意,這婚一時半會也離不了。

聽了小怡的傾訴,我真的很難過,為什麼有人毀了別人的幸福,還不自知。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邊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為傷人利器的原因。」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關係多親密的人,都不能去打擾、麻煩別人的生活。

有的人,打擾了別人的生活,還不自知,是最無知的行為。

世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容易,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親人之間的互相幫助無可厚非,但是沒界限的打擾別人,破壞別人的幸福,那就是罪過了。

願我們都做一個懂得親人之間的邊界,做個明事理的親人。

有緣才能成為一家人,不能因為我們的無知而破壞家人的幸福。

02 幫朋友需要保持適度的邊界感

前段時間,熱播劇《安家》中的老油條,自己的朋友一次火災中,為了救人而喪命。

這位朋友在死前也救了他一命,他一直都很感恩。

他的朋友去世後,他一直很照顧朋友的妻兒,每個月按時給朋友母子的生活費。

還同意朋友的兒子在小的時候,叫他爸爸。下班後,經常給陪朋友的兒子。

直到朋友的兒子生病需要一大筆錢,老油條二話不說,想把兒子的婚房給賣掉。

當作多年房地產中介,還知法犯法,一房多賣,搞得被客戶報警處理。

要幫朋友可以,但也要適可而止,賣房這事肯定要和老婆蔡紅花商量的。

賣房是一個家庭很重要的事情,不管你什麼原因賣房子,都應該與家人商量,這是對家人最起碼的尊重。

老油條的老婆看似非常彪悍,幸好是一個明事理的人。要不,老油條這個家就散了。

明代《增廣賢文》中說:「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都能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與人保持適度的邊界感,不要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而毀掉自己的家庭。

03

俗話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一個家庭裡面,每個成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唯恐天下不亂,惹事生非,搞得家無寧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家裡的事情,你不幫忙,但是請不要添亂,把自己該負責任的那部分做好你就很了不起了。

不用再去對兄弟姐妹的家庭生活指手劃腳的,管好你自己就好。

不隨意評價家人的選擇,不但是對家人的尊重,還是對家人的仁慈。

兄弟姐妹的小家庭,不要幹涉,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上指責他們。

與家人保持適度的邊界線,就是最舒服的相處之道。

朋友之間也要有安全距離,免得給朋友和自己添麻煩。

朋友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要待在一起,而是你需要他的時候,恰好他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你會出現。

朋友之間需要建立邊界感,才會獲得獨立、自由和幸福。

不管對家人還是朋友,保持適度的邊界感,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小姑子兒子越來越像我,偷偷做親子鑑定,我崩潰:「禽獸不如」
    這下把一家人弄得個措手不及,那個時候我看我小姑子她這個男朋友特別的憨厚,而且後來還說是一個煤老闆的兒子,沒辦法,女兒已經懷孕了,只能結婚,而且揚言說要10萬塊錢的彩禮,讓他們家直接給了30萬,而且婚禮所有的婚車全都是一系列的豪車,在我們村裡面確實比較少見。
  • 再關心孩子也別侵犯孩子隱私,「邊界感」的破壞,是對孩子的傷害
    其實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便可以了解到,劉女士並不理解「邊界感」到底是什麼。邊界感的缺失將會讓父母侵犯到孩子的隱私,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益處。「邊界感」對孩子的重要性1、教會孩子保持距離邊界感教會了孩子保持距離。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但是距離需要孩子自己去把控。如果距離太遠的話,不利於孩子去和他人交往,但是距離太近,又會使孩子受到攻擊。
  • 許凱婉拒合影被罵上熱搜:沒有邊界感,即便長大了,也是一個「巨嬰」
    01 有教養的家庭 都懂得保持邊界感 我們都知道,嬰兒一出生是沒有邊界感的。 在他出生時,他認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不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 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了些,他才會意識到,原來我和媽媽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這個時候,他的邊界感才會逐漸形成。 但是,有些人長大後依然分不清楚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邊界感非常模糊。
  • 婆婆兒媳和睦相處,不料小姑子不高興了:「她又不是你生的女兒」
    結婚的時候,劉田也給了自己的小姑子1000元的改口費,本以為結婚之後大家就可以在一起安心的生活了,畢竟從婚前,劉田就和自己的婆婆相處得挺好的,但是劉田沒有想到,自己的小姑子卻是在中間「挑事」的那個人。有一次,劉田和自己的婆婆在廚房一起做飯,小姑子進門說:「哎喲,做飯還能找個人給你打下手,我媽可沒讓我奶奶幫過忙呢!」
  • 《原生家庭》③ |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
    領讀 | 霽顏十點人物誌出品今天,繼續為您帶來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的作品——《原生家庭》。操控型母親說:「當你想掙脫我時,你根本不能想像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永遠都能需要我,我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感覺,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我擔心你會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也擔心你做出後悔的決定,假如你受到傷害,我的心會被撕裂,我寧願死,也不願意面對身為失敗母親的感受。」
  • 婚姻心理學:良好的夫妻關係,需要從建立「邊界感」開始
    婚姻當中的邊界感,是良好夫妻關係的必要條件。愛,也是需要界限,婚姻亦如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學會疏遠一點,建立好邊界感,讓對方感受到愛且不被侵犯,這才是優質婚姻的本質。何謂婚姻「邊界感」婚姻當中的邊界感,指的是夫妻雙方或者一方,對於界限的認知以及評價和判定,並以此為依據不幹預他人的活動,包括心理活動和行為舉動。假設,一方缺乏邊界感,就會無原則入侵他人的舒適區,以至於毛寸叢生。
  • 溫碧霞和養子親密互動被吐槽,無邊界感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劫難
    關於母親和孩子之間親近的距離,每個人 有每個人的見解,但是適當的"度"還是要保持的,否則就會變成毫無邊界感的母愛,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如何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 我每月給婆婆三千元生活費,小姑子得知這事後,經常向婆婆要錢花
    當時,婆婆來伺候我月子。期間,婆婆不但會監督我的作息時間,還換著法子給我做一些有營養的飯菜。 婆婆在我們家一住就是兩年,我被婆婆當親閨女養。 之後,婆婆帶著我們的兒子,回了他們家。我和丈夫周六日會去婆婆家看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孩子才回到我們身邊。
  • 有感而發 | 「靜音車廂」要管出「邊界感」
    治標更要治本,靜音只是手段,更難的其實是打造人們在公共空間中的「邊界感」。如何讓措施真正落地?細則還沒出來,人們難免有些疑問:「靜音車廂」到底靜音到什麼程度?手機是不是都要調成震動?如果有人不遵守,是否有強制措施?突然有急事要處理,需打個電話或者臨時要開個重要的電話會議,想調到普通車廂可以嗎?說到底,「靜音車廂」真正實現靜音,最關鍵的還是到位的執行,以及乘客的配合。
  • 《祝福》:人貴自知,邊界感不足的人,最後都活成了祥林嫂
    在我的內心之中,「祥林嫂」這個舊時代的苦命人又怎麼和我有半毛錢的關係,舊社會的封建禮教與冷漠人情的確令人壓抑,好在,舊時代早已遠離我們而去,而「祥林嫂」自然也會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當我走出了校園,在社會上摸排滾打十餘載,默然發現,好像祥林嫂並未走遠,她變成了人群中的你我他,喋喋不休的人變成了我們自己。
  • 小姑子的男友是西安人,一桌豐盛的飯菜不吃,跑到外面去買肉夾饃
    真是不給我面子小姑子的男友是西安人,對著我做的一桌豐盛的飯菜,就吃了那麼幾口就不吃了,然後跑到外面去買肉夾饃吃。真是氣死我了,由於小姑子男友是第一次來,所以我就很用心的張羅飯菜,全程我一個人弄得,小姑子只知道陪著他的男友在房間打遊戲,也不懂得來廚房幫忙,等我弄好飯菜,我已經累得腰酸背痛的。
  • 「把婆婆當媽的我,栽了個大跟頭」:好的婆媳關係,需要有邊界感
    託爾斯泰在自己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寫道: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有著相似的特點,比如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子女有出息。 在幸福的家庭裡,父母、子女婚姻過得幸福是基本特徵。如果父母的婚姻經營得不好,夫妻不睦,子女就不會擁有幸福美滿的童年。如果子女婚姻不睦,父母就會為此操碎了心,晚年也很難過得幸福。因此,婚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過上幸福日子的關鍵。
  • 多半是家長「邊界感」的缺失
    即便再親密的關係都應該保持合適的距離,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在這裡他們希望不被任何人打擾。在心理學中專門有一個名詞對此作了解釋,叫做刺蝟定律。01什麼是刺蝟定律?其中媽媽的一句:"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共鳴。他們總是習慣性的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肆無忌憚的走進孩子的生活,卻不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想有自己的生活。邊界感的缺失會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面對父母對自己的種種"關心",孩子難免會心生反感但是又無力反抗,所以這份壓抑只能埋藏在心底。
  • 「兒媳,我讓女兒去你住的月子中心,你把她4萬費用交了」「行」
    其實在愛情和家庭中,我們也要秉持這個原則。用熱情回報對方的主動,幸福才會長久相伴。 起初的愛情很純粹,但步入婚姻殿堂後,當眾多關係交織在一起時,很多人瞬間迷失了自我。學會拎清主次,這一點尤為重要。 維護愛人、在婆媳間架起橋梁,這是男人們應該擁有的覺悟。監督家人、促使整個大家庭迎來和諧局面,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 不要小瞧任何的家人,家庭財富也會能量守恆
    特別是在一個家庭之中,這樣的矛盾就會無處不在,因為在一個大家庭裡,總會有會賺錢的人,也會有不會賺錢的人,於是錢的多少就成為了一個人是否有家庭地位的重要標誌。現實社會告訴我們:一個沒有錢的人,不但會被社會上的人看不起,也會被家裡的親人看不起。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發生矛盾,有了矛盾就不會有幸福感。
  • 不丹王后一笑傾城,5個小姑子天生丹鳳眼,最漂亮的一個成了弟媳
    她的五個小姑子也毫不遜色,個個嬌俏可人。 奇米公主已經成婚多年,家庭幸福美滿。她的丈夫高大魁梧,成熟穩重,顏值也很高。她有兩個兒子,兒子們全都繼承了母親的高顏值,已然長成了翩翩美少年。
  • VOC智能門鎖拒絕將產品賣給破壞家庭的第三者
    鎖自古以來就是家庭守護的象徵,更是愛情守護的象徵。一把魚型鎖鎖住一家人的平靜祥和;一把同心鎖鎖住你我不分離,自此君心似我心;一把鎖、一個家、一分愛、一份守護、一世幸福,希望VOC賣出的每一把智能門鎖都能守護好一個家庭,這也是VOC的品牌使命。
  • 百合網發布婚戀觀調查報告:中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邊界感,需換位...
    (原標題:百合網發布婚戀觀調查報告:中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邊界感,需換位思考,理解與包容)
  • 「你媽總是不敲門就進來,真掃興」「都是一家人,就別計較了」
    01人與人之間,保持親密是一件好事,證明關係不錯,相處和諧,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和諧總是比爭吵要好。但如果親密過頭了,也會發生一些尷尬的事情,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給彼此留些距離和空間,這是一種對他人基本的尊重。
  • 《以家人之名》:這種家庭結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了追劇的狂潮——《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了三個孩子的家庭成長曆程,他們曾經都受到過原生家庭的傷害,但是都在生活中用愛治癒,變得陽光,優秀,這是我現在剛剛看到感受到的。在劇中我看到了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劇中的父親在對待教育孩子上一直保有一種積極樂觀正能量的態度,尊重,愛護,與孩子們成為朋友,盡心盡力盡責的呵護三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了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柔情。當我看到劇中李尖尖的小哥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不讓父親那麼累,被迫選擇了接受親爸,遠赴留學的時候,我被他們的情感感動了,我可以看出他的無奈與妥協,但是為了這個父親,他一定要去做,儘管有太多的不舍,與不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