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為孩子檢查作業,真可謂是狀態百出。有的孩子慢慢騰騰,一會說橡皮擦掉了,一會說口渴要喝水,沒過一會說想要上廁所。
不檢查作業大多數家庭中是母慈子孝的和諧畫面,一旦檢查作業,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於是出自《戰國策》的遠交近攻,有了新的解釋:家長在指導作業的時候,保持稍遠一點的距離還可以交流,距離一旦太近想不發起攻擊都難。

有時候孩子聽不進,家長確實很著急,但是急也沒辦法,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你怎麼辦呢?
之前在一則視頻上,有位家長被孩子氣得說:我覺得你就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

有位家長給女兒指導作業,前一天教了N遍,第二天換了個數字還是做錯。女兒倒是很鎮定:」爸爸,你不要著急。」這位老爸那個氣啊:「你別管我叫爸爸,我沒你這樣的爸爸(一著急把女兒說成了爸爸)。」
雖然很生氣,幸好這兩位家長還是很有克制力,要是家長脾氣不好的話,大家可以腦補一下畫面。
由此看來,幫小孩檢查作業需要有相當的耐心。
不過檢查作業,偶爾也會遇到家長和孩子的答案不一樣,卻無法說服孩子的尷尬情況。前不久有一位年輕女士在給三年級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因為一道數學題,雙方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孩子急得哭了並報警。
在派出所警察叔叔現場幫忙解題,竟然是孩子的答案是正確的。最後這位年輕媽媽還給孩子道了歉,你說弄得尷尬不?

上圖是一道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填空題,問有多少盆花。孩子填的是4盆,老師判斷的是錯。媽媽給他指正,說應該是5盆。不過孩子的話讓家長也是很尷尬。他說:」你看這盆沒有花「。確實這第2盆是沒有花的。大家覺得這一題到底是5盆花還是4盆花才是標準答案呢?
我們再看另外一道二年級的數學題。

一共有多少個蘿蔔?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個空框,然後旁邊有兩堆蘿蔔,也分別標註了蘿蔔的數量,分別是29個和34個。另外旁邊呢還有一輛三輪車,看車鬥裡也裝滿了蘿蔔,駕駛員兔子說:「我每次運9個」。
孩子的列的算式是:29+34+9=72(個)
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打的叉,原本以為這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家長直接給孩子指正說:29+34=63(個)
誰想孩子指著圖上的三輪車說,那這裡的不算啊?難道這車裡面9個蘿蔔是空氣嗎?
家長仔細一看,也對呀,在車上畫了有蘿蔔,而且上面寫著每次運9個,家長也被問懵了,好尷尬。這一題到底要不要加9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答案。
輔導孩子作業是個辛苦活,真的得有足夠的耐心才行。大家在給孩子檢查輔導作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尷尬情況呢?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精彩經歷。
(備註:以上配圖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