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密集出臺砂石行業規範,行業龍頭都看好這波投資

2020-11-28 第一財經

一砂難求,甚至「論斤賣」的砂石產業,將結束暴利時代,走上供需平衡、價格合理、綠色環保、優質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十五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要求,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機制砂石,優化機制砂石開發布局,加強非法採砂綜合治理,鼓勵利用固廢資源製造再生砂石,嚴厲打擊互相串通、操縱市場價格、哄抬價格以及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和價格秩序。

這是繼2019年11月十部門《關於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後,國家出臺的關於砂石行業發展的又一個專門性指導文件。密集出臺政策文件的背後,是近年來砂石資源的緊缺和價格暴漲,也意味著砂石產業迎來了一輪難得的投資機會。

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

砂石,也稱骨料、集料,主要包括天然砂、機制砂兩大類,是混凝土、砂漿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用於基礎設施、房地產、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領域,是工程建設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行業數據顯示,按我國年產銷砂石骨料超200億噸計算,產值約2萬億元。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楊姝影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建設速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砂石需求量相應持續增加。僅2016年至2018年,全國砂石骨料需求量就由約180億噸增至200億噸,增幅約11.1%。

而與此同時,河砂自然資源補給大幅減少、砂石替代資源發展不足。

數據顯示,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我國主要江河年輸砂量均呈明顯下降趨勢。黃河輸砂量減少了89%,長江輸砂量減少了68%;珠江2000~2005年的平均輸砂量不到最高水平的一半。

同時,全國部分江河重要河道採砂管理規劃長期沒有落地,部分地方規劃編制落地也比較滯後,河道砂石儲量、規劃開採量、年度開採量等主要指標長期不清或難以確定,影響砂石總體開採供應。

此外,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嚴重不足,未能形成砂石替代供應新渠道,供給結構始終沒有質的改變。全國2017年產生建築廢棄物約24億噸,仍以填埋為主,甚至亂堆亂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5%,利用廢棄物生產砂石骨料的產業幾近空白,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造成環境汙染。

楊姝影還表示,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擠出部分「劣質供給」的同時,卻沒有及時為具備資質和條件的企業「開門放行」,企業仍受到各種限制無法形成新的供應能力。一些地方大幅限制砂石項目建設和原有合法項目延續審批。

據中國砂石協會和原國土資源部統計,2013年全國具備開採權的規模以上砂石企業有5.6萬餘家,到2017年降至1.7萬家左右,大量合法企業被關停。

長期以來,砂石由本地就近供應,供需總體平衡,價格基本穩定。近年來,受各有關部門執法監管全面趨嚴、運輸成本增加多方面因素疊加影響,河北、江蘇、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陝西等許多地區出現砂石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情形,有的地區價格翻了一番。這一價格上漲趨勢從2015年或2016年開始,延續至今。

楊姝影舉例說,陝西省2015年實施開山採石整治行動後,採石業「多、小、散、亂」局面得到有效改觀,砂石料供應量減少,但城鎮化建設速度卻逐年加快,導致價格成倍上漲。西安市建築用砂和碎石價格2018年就均突破300元/立方米。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材料工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砂石需求熱點區域主要集中在泛長三角集群、長江中遊集群、成渝集群、中原集群、珠三角集群、京津冀集群、關中集群七大板塊,佔到了中國砂石市場消費量的60%。

砂源替代利用空間巨大

《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機制砂石。在規劃布局、工藝裝備、產品質量、汙染防治、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方面加強聯動,加快推動機制砂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立並逐步完善機制砂石產品及應用標準規範體系,不斷提高優質和專用產品應用比例。有序投放砂石採礦權,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投放大型砂石採礦權。加快形成機制砂石優質產能,降低運輸成本。

中國環境科學院環境生態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萍介紹,隨著天然砂石資源枯竭,機制砂石逐漸替代天然砂石彌補市場需求,目前我國機制砂石已佔建設用砂石的近70%。

機制砂石主要指由原生礦產資源經機械破碎、篩分、整形等工藝加工製成的砂石顆粒,具有技術裝備先進、規模大、生產周期短、產品成分單一、粒徑可調、質量可控等特點。國內一批重點工程均將機制砂石作為主要原料。

但目前,機制砂石行業面臨著質量保障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綠色發展水平低、局部供求不平衡等突出問題。

《意見》還提出,積極推進砂源替代利用。逐步有序推進海砂開採利用。在符合安全、生態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綜合利用廢石、礦渣和尾礦等砂石資源,實現「變廢為寶」。鼓勵利用建築拆除垃圾等固廢資源生產砂石替代材料,清理不合理的區域限制措施,增加再生砂石供給。推動工程施工採挖砂石統籌利用。

我國砂質海岸長度佔大陸海岸線長度的25.6%,具有豐富的陸源沉積物來源,近岸和廣闊的大陸架淺海區域也蘊藏著豐富的砂礦資源。目前海砂利用主要集中在臨海工業、港口碼頭、濱海旅遊設施建設等圍填海領域。

不過,中國環境科學院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王璠介紹,由於海砂中氯離子鏽蝕鋼筋會導致建築開裂,未經淡化的海砂不得用於建築領域。201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海砂開採運輸銷售使用管理通知》,嚴格控制違法違規海砂流入建築市場。

另一方面,海砂是一種重要的海洋生態環境要素。濫採海砂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包括海岸侵蝕和海水倒灌,懸浮物濃度增加,作業油汙、廢水以及垃圾汙染,底質變化影響海洋生物棲息、繁殖,魚類資源削減,以及港口、航道以及工程設施安全風險等。

王璠認為,推廣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以工業固廢為原料生產砂石類產品,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工業固廢堆存佔用土地等生態環境問題,同時也可以作為砂石市場的一個重要補充。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生各類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堆存量超過百億噸,其中各類礦山的尾礦堆存量超過50億噸,僅鐵尾礦就達15億噸;2017年城市建築垃圾超過27億噸;2019年全國鋼產量近10億噸,鋼渣達2億噸,綜合利用率僅30%左右;磷化工行業產生的磷石膏堆存量超過7億噸,並且以每年5千萬噸的速度遞增。

開前門堵後門

《意見》以「有序」和「健康」為核心目標,明確了加快「開前門」、堅決「堵後門」的原則。

「開前門」就是鼓勵未達到相關要求的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必要設施設備,儘快復工復產;「堵後門」就是對於法律法規有明確要求的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域,禁止採砂採石活動;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開採、違規生產、非法盜採、汙染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對記者表示,長期以來,我國砂石行業粗放發展、無序開採的現象普遍存在,砂石行業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矛盾突出,加快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雖然行業整治工作取得一些進展,機制砂石企業數量由2013年5.6萬家減至2018年的3.1萬家,但「小、散、亂、汙」現象依然突出,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機制砂石企業的產能佔比不到20%,約30%的企業年產量不到100萬噸,一些企業開採、破碎、篩分、裝卸等生產環節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嚴重。

大量砂石用量主要依靠公路運輸,佔比高達70%以上,尤其是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基本全部採用公路運輸,這既增加了運輸成本,也帶來巨大汙染排放。據估算,目前砂石公路貨運周轉量佔全國公路貨運周轉量2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近80萬噸,約佔全國機動車排放量的14%。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進入2020年,一些地方和大企業已加大砂石產業投資。根據湖南省國資委砂石工作專門會議要求,3月中旬,湖南黃金集團、湖南鐵投、湘金礦投、湖南砂石等共同決定,做強省屬國企砂石主業板塊,儘快形成3000萬噸砂石產能。

3月16日,一個總投資2億元、1200噸/小時產能的砂石生產線在山東棗莊臺兒莊區開工,該項目也是臺兒莊區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17日,陝煤新材集團宣布在銅川市投資12億元,一期規劃建設一條年產1000萬噸砂石生產線。

中國砂石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省會城市周邊、長江中下遊水道及貨物運輸鐵路沿途,規劃建設20個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現代化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工廠,同時配套規劃建設20個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大型原料礦山基地。通過規劃整合,加快淘汏落後產能,實現全國大中型砂石原料礦山和大中型砂石生產工廠比例達到40%。

「許多企業和地方都意識到,砂石行業不可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闖出綠色發展新路子。」楊姝影說,無論是政府監管部門還是企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政策是最基本的底線。一旦突破這一底線,造成嚴重環境損害,將受到全方位的責任追究,不僅是「賺不到錢」「得不到GDP和財稅收入」的問題,也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輸」。

相關焦點

  • ...A股頭部集中趨勢會否持續;2021年投資風口在哪?看五大部委施策...
    A股頭部集中趨勢會否持續;2021年投資風口在哪?看五大部委施策要點   頭版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
  • 防水瀝青市場變化及其對行業的影響!
    實際上,這種同比增幅上的背離和防水行業市場的特殊性有著很大關係。由於防水行業整體規範程度較低,市面上此前大量充斥著粗製濫造、瀝青用量較少的非標防水卷材,並且據調研佔比常年高達70%。我們進一步梳理國家相關部委近一年來對防水行業出臺的各項政策發現,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程度在快速提升,之前大量充斥市場的非標防水卷材正被逐步替代為國標防水卷材。
  • 防水瀝青市場變化及其對行業的影響
    圖為防水瀝青消費量與房屋新開工面積  我們進一步梳理國家相關部委近一年來對防水行業出臺的各項政策發現,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程度在快速提升,之前大量充斥市場的非標防水卷材正被逐步替代為國標防水卷材。儘管防水市場由來已久,但由於防水行業市場空間廣闊加上國內管理的不規範,在過去10年房地產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成本低廉但防水性能較差且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非標防水卷材被大量生產,落後產能、重複建設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據市場調研獲悉,看好防水行業發展空間一哄而上的經營者身份魚龍混雜,過往的防水行業無論是材料的質量還是施工的技術都很難保證專業水準。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KMOSE刻米:期待電子菸國標出臺,加速行業規範發展
    KMOSE刻米:期待電子菸國標出臺,加速行業規範發展 8 月 20 日KMOSE刻米官方宣布,已完成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KMOSE刻米產品研發及生產、渠道及渠道品牌的建設。
  • 機械設備行業:石油鑽井數增加8臺 持續看好油服行業
    我們認為,工業機器人行業作為《中國製造2025》重點攻克方向,雖然今年增速相比去年有所放緩,但依然維持中高速增長;隨著產業資本的不斷介入,中長期看好國產品牌龍頭機器人市佔率的提升,建議關注工業機器人本體龍頭埃斯頓以及電網巡檢機器人唯一上市公司億嘉和。  美國10月12日當周石油鑽井數增加8臺,持續看好油服裝備行業。
  • 標準即將出臺 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將更規範
    《通知》涉及到的清理整頓方案將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目前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廢舊輪胎綠色循環專題會議以及相關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生產過程更加清潔綠色,再生產品標準也更加環保規範。
  • 「50萬億」大基建來臨,砂石行業再迎風口,但缺口高達80%!
    疫情衝擊下,自春節後各地陸續復工以來,多個省份發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截止3月20日,包括北京、河北、上海、廣東、四川、寧夏等25個省市區發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7.6萬億元。
  • 日用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出臺 4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行業環保門檻提高,鼓勵發展特種玻璃  17日,工信部全文發布《日用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對行業內的新建、改擴建項目生產工藝、品種、能耗、排放等方面做出了規範。《準入條件》自2011年3月1日起實施。
  • 鋰電池板塊走強 關注四細分行業龍頭股
    而隨著我國鋰電池產業的繼續發展以及各種利好政策陸續出臺,後市該領域料將繼續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愛建證券表示,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重要零部件,成本佔比達到總體的40%-50%,因此,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變化對電池企業影響較大。
  • 計算機行業研究與投資:聚焦龍頭,守正出奇
    2)工業軟體:在自主可控大勢下,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助力智造升級,下遊高景氣度持續。3)網絡安全:明年下遊開支有望回暖,產業短期業績將得到改善,長期受政策、需求和技術驅動。4)人工智慧:技術產品化加速,產品進入落地期,放量可期。5)汽車智能:產業周期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拐點已至,景氣度提升。
  • 五礦證券葛軍: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看好軍工和新能源兩條投資主線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3日,五礦證券2021年度投資策略峰會在成都召開。會上,五礦證券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葛軍在分享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時指出,整體上看好兩條投資主線:一是軍工新材料,如高溫合金、鈦材;二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相關材料包含稀土和鋰。
  • 多個醫藥股年報大幅預增,機構看好行業結構性投資機會丨牛熊眼
    近期,多家醫藥公司2020年業績預增:東方生物: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795.1%東方生物公告稱,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5.56億元,同比增長1795.10%左右。今日盤面上,多隻醫藥股盤中閃崩,聯環藥業、魯抗醫藥、四環生物盤中快速跳水,魯抗醫藥一度觸及跌停。不過,機構大多仍舊看好醫藥行業龍頭。中信建投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賀菊穎表示,2021年醫藥板塊預期並不悲觀,這個行業最大的魅力在於所有人對健康的關注。隨著經濟和社會水平的發展,人們對於保健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帶動行業細分。
  • 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周報:關注儲蓄向投資轉化政策利好 看好非...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周觀點:繼續看好非銀金融板塊跨年行情監管明確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繼續大力發展權益基金,預計鼓勵機構資金入市方面或有更多政策落地,關注權益化、機構化趨勢下的投資機會,看好東方財富(300059)等龍頭標的跨年行情。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
    「以後的投資就是兩個大方向:一個是主賽道大龍頭,另外一類就是細分賽道龍頭。」「藥品領域,2021年會分化得比較厲害。真正有原始創新能力的一些公司可能會受到高度的認同,而其他很多公司的估值中樞可能會下行。」在接受訪談時,徐佳熹的很多回答都堪稱簡明、扼要的「金句」。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政策鼓勵推動國產醫療器械創新:為促進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提升國產醫療 器械的自主研發能力,逐步打破進口企業在高端器械領域的壟斷地位,近年來國 家鼓勵醫療器械創新的政策密集出臺
  • 砂石行業如何突破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2020年這些行業會議或有答案
    這一年,對於砂石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極具歷史性轉折的一年,創新驅動,轉型設計,步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但當前我們仍面對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如何突破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回顧2020年行業會議,或許會找到方法和出路。1、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礦業展覽會(CIME)6月中旬,疫情穩定後,被譽為中國礦業第一展的CIME2020亮相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 「蜘蛛人」從業規範來了!武漢出臺首個高空清洗行業標準
    《高空清洗管理規範》(簡稱規範)近日在武漢出臺。武漢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規範的出臺填補了國內空白,可全面指導規範高空清洗服務行業,有利於保障安全生產,降低施工風險,減少傷亡事故。  武漢市清潔行業協會及十餘家相關企業共同起草制定的這一規範,包括基本要求、安全及防護、作業器具、服務質量、企業及服務評價等規範。
  • 盤點2019年保健品行業十大熱點事件:監管趨嚴,市場潛力仍被看好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對於我國保健品行業來說,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權健事件」發酵以後的這一年裡,國內的保健品市場和直銷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
  • 基礎化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三大主線分析
    下半年伴隨油價回暖,疫情控制和新老基建持續發力,國內需求端率先恢復庫 存消化,三季度國內需求旺季、出口恢復、庫存消化等多因素疊加,短期供需 錯配下部分上遊化工品開啟暴漲模式,再加上化工大周期被動去庫存向主動去 庫存轉變,我們預計這波周期上行行情有望在明年持續。我們建議提前布局三 條主線:短期聚焦周期龍頭漲價和擴產、中期看好政策落地需求釋放,長期關 注新基建材料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