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等多家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上海)創新醫療與大健採購對接博覽會暨中國智慧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峰會」10月11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峰會得到了來自國內眾多生物、醫療及信息科技領域的相關院士、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媒體界朋友們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
大會由上海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促進中心謝玥主任主持。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瑾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詞。
上午的報告由全球健康聯盟/中國社區健康聯盟主席鮑勇精彩開幕。鮑教授重點闡述了國家健康產業發展戰略與策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趙傑書記做了《五級聯動,分級診療,百姓共享優質資源》的報告,介紹了鄭大一附院遠程醫療建設,以及全科醫生模式的改革探索。來自空軍總醫院人口與健康平臺中心的王新宴主任就高血壓大數據分析與監測,以及國家高血壓健康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探索實踐做了探討。來自中國遠程心臟監護聯盟專家指導委員會的顧菊康主任就遠程心電監護的技術演進以及方法探索實踐做了深入的闡述。
來自數動力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CEO楊風雷做了《大數據時代的小數據之美》的報告,介紹了IDP基於大數據分析挖掘,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提供的平臺級動態健康數據監測管理解決方案。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的魏民主任作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再造醫院服務流程》。第二軍醫大學的醫院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全軍前列,並且在遠程醫療方面也很早就有布局。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不僅有力的保障了部隊的需求,同時也有力地支撐了地方的遠程醫療和分級診療建設。
下午,由來自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信息中心的陳金雄主任第一個做《公立醫院網際網路之路》的報告。陳主任是醫療信息化長期耕耘者,探索者與布道者。他的報告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目前公立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面臨的困境,以及他在主持一些醫療信息化項目方面的成功經驗。
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陸兆輝主任的報告《圍牆內位-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醫療模式革命》讓人耳目一新。陸主任的報告很接地氣,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了解到網際網路+的力量如何在悄悄的顛覆和重構醫療的生態格局。
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醫藥信息研究所的李敬華主任常年從事中醫信息化的研究。他的報告《中醫醫案知識服務研究》,從學術和實用的角度闡述了醫案知識研究對於傳承傳統中醫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中醫信息化的一些解決方法和思路。
來自復旦大學的陳煒教授主要專注於傳感器與智慧醫療相關的課題研究。她從學術的角度解讀了傳感器在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硬體,醫療物聯網,以及醫療機器人等設備上的應用前景。
來自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創新中心的市場總監王曉磊做了《中國移動助理智慧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精彩報告。介紹了中國移動在遠程醫療,醫療健康雲,以及醫療健康創新領域所做的實踐與布局。
來自平安健康雲的張嵐經理做了關於《開放式電子病歷構建與服務探索》的報告。讓我們了解到平安不僅僅是一家金融保險公司,同時也在大健康領域深入布局,有著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平安健康雲的構想是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構建開放式電子病歷體系,與醫保控費體系,遠程醫療,健康管理,以及分級診療,社區養老相結合。簡化就醫環節和流程,真正方便醫院和患者。同時也可以幫助醫院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患者就醫滿意程度。
來自深圳格蘭莫爾的產品總監李春輝介紹了門外漢如何通過專注睡眠監測,研發出智能睡眠監測和助眠的智能硬體產品FITsleep的創業歷程。來自蘇州小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徐玉林總監介紹了小魚信息如何專注於近場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為三級專科醫院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業歷程。
峰會的專家報告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很好的體現了峰會的主題:「創新醫療,智匯健康。」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政策解讀,也有關於遠程醫療,分級診療,醫療物聯網,智能硬體,中醫信息化,醫療大數據,醫療信息化,公立醫院改革,網際網路+醫療,電子病歷,AR+醫療等熱點話題的深入探討。
會議結束後,很多嘉賓意猶未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與會嘉賓收穫滿滿,勝利閉幕,大家相約明年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