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峰會|聽聽院士怎麼看「AI+醫療健康」前景

2020-11-02 東莞日報社i東莞

人工智慧和醫療健康,兩個看似遙遠的領域,在11月2日的東莞松山湖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中緊密結合在一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AI+醫療健康」的探討既應景又前沿。

現場,院士專家和政府相關部門齊聚一堂,探討「AI+醫療健康」的前景、應用,為加強人工智慧應用於不同醫療場景出謀劃策。

會上,七名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圍繞著「AI+醫療健康」的主題做報告,涵蓋了醫學智能裝備智能化、AI在中醫藥技術進步中的應用、大數據在新冠防控中的應用、智能健康系統建設等內容。院士支招,智慧碰撞,這場學術前沿的交流將會擦出怎樣的思想火花?

秒看懂!

院士主題報告精彩內容匯總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

我國醫學裝備智能化的第一個發展趨勢是大數據智能用於讀片(醫學影像識別),根據浙大邵逸夫醫院和AI所合作的角膜炎圖像智能識別與輔助診斷系統數據顯示,AI目前達到的診斷準確率接近80%,超越96%的測試醫生(421人)。

第二個趨勢是大數據智能+醫療裝備正在中國出現,比如智能超聲診斷儀等。

第三個趨勢是人機融合增強智能的醫學裝備出現,在一些特殊的醫療場景下,人機融合增強智能的醫學裝備能減少輻射等有害物質對醫患雙方的傷害。

另外,跨媒體智能的醫療產品出現、群體醫療健康體系的形成也是「AI+醫療健康」的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教授張鈸

人工智慧技術改變了醫療和健康,醫療健康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是大勢所趨。在這種趨勢下,醫療人員和病人之間的關係也將發生重要改變。「望聞問切」是傳統的診斷方式,這是一種基於知識驅動的決策系統,一方面,專家知識與經驗非常匱乏與昂貴,不能覆蓋全民;另一方面,基於知識和經驗的決策,錯誤率較高。未來,AI將輔助傳統診斷方式,開出更準確的藥方,減少醫療人員的判斷失誤,增加病人得到合適治療的概率,從而幫助營造良好的醫患關係。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程京

人工智慧對中醫藥技術進步同樣有幫助。比如在糖尿病的診斷中,中醫有種特殊的診斷方式稱為「看眼象」,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的眼黑和眼白,得出一些醫療判斷。在AI引進「看眼象」領域後,這一診斷變得更加準確。基於AI的眼象糖尿病輔助診斷系統數據顯示,在測試的857例診斷中,AI「看眼象」的準確率高達94.81%,敏感度和特異度都在90%以上。有了AI的加持,中醫對公共衛生的貢獻將顯著提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方濱興:

在過去幾個月中,大數據被證明是疫情防控中的關鍵技術。大數據為什麼能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因為它具備數據獲取與採集、數據抽取和集成、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建模和分析、圖像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分析結果的解釋和可視化六大功能,經過這六項處理,我國的疫情防控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大提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教授蒲慕明:

人的大腦非常複雜,人工智慧向類腦人工智慧發展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方向。目前,腦機智能技術需要創新腦機接口和腦機融合的新方法,以電、磁、光、超聲等方式來調控腦活動,並且配備新一代機器學習模型和類腦計算系統。未來,類腦人工智慧將成為人工智慧研究的方向。

全媒體記者 見習記者 唐卓 記者 曹麗娟/文

全媒體記者 鄭志波/圖

全媒體記者 蘇祖洪、楊溪、黃智謙、陳奕希 黃鈞波/視頻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相關焦點

  • 院士峰會|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十大創新成果發布
    11月2日,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在松山湖科學城舉行。峰會期間,在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上,正式公布「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十大創新成果」。「十大創新成果」現場發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副會長羅錫文對「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十大創新成果」頒發證書。
  • 院士熱議人工智慧醫療發展現狀:AI醫療初露鋒芒,也存在發展短板
    11月2日,在「AI+醫療健康領袖峰會」上,AI醫療的中國道路成為了大咖關注的話題。儘管人工智慧正在成為臨床醫生的幫手,但依舊缺乏標準手段判斷人工智慧醫療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不少人好奇,人工智慧醫療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表示,在大數據智能影像識別系統逐漸成熟時,臨床已成功把大數據智能閱片的技術嫁接到醫療設備,實現了邊檢查,邊讀圖分析。以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人機融合增強智能的醫學裝備與跨媒體智能的醫療產品在市面上逐漸流行。
  • 「有福之州•對話未來」之「院士峰會行」舉行
    福州新聞網10月11日訊(記者 蘇怡蓮/文 原浩/攝)11日,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福之州•對話未來」重要活動之一的「院士峰會行」活動在三坊七巷林聰彝故居舉行。  活動現場兩院院士、資深教授、政企專家等嘉賓齊聚一堂,暢談數位技術的發展動態、構想數字治理的未來前景、探索數字經濟的增長熱點,為數字福州的產業升級指出新方向,為「數字中國」的加快發展描繪新圖景。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主題為數字新經濟,助力」雙循環」。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
    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產業界、投資界、創業界均被精準醫療產業的巨大成長空間想像所激發,產業創投活躍,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創新思維不斷湧現。中國的精準醫療產業現狀和前景如何?
  • 2020南京創新周|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在高淳舉辦
    中國江蘇網訊 6月24日,2020南京創新周高端論壇之一——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啟幕。峰會通過全新的網絡直播形式舉辦,線上線下並行,為觀眾帶來一場線上產業盛會,一氧化氮之父斐裡德穆拉德,中科院院士韓濟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進行「大咖連線」雲上分享;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高淳區委書記吳勇強出席活動並致辭。
  • 第五屆上海院士專家峰會——分會"精準醫療的大發展時代"
    邀 請 函茲定於2017年11月30日(周四)下午13:30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濱江廳舉辦2017年上海院士專家峰會生物醫藥分會。本次活動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生物產業行業協會承辦,上海浦東轉化醫學聯盟和上海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聯盟協辦。
  • 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 高淳打造醫療器械產業高地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訊 (朱泉 楊軍) 南京市高淳區24日舉辦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為該區正在打造的醫療器械產業高地助力。
  • 治療痛風、風溼骨病、腫瘤等慢性病,聽聽院士樊代明怎麼說!
    在抗風竤十二周年慶典上,中國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給出了解釋:是自然力。而對於痛風、風溼骨病、腫瘤等慢性病的治療,我們一起來聽聽樊代明院士又是怎麼說的? 轉變醫療觀念,重視自然力 後疫情時代,人類正在面臨著新的醫學形勢,面對多種新型病毒的考驗,樊代明院士表示,我們的醫學發展必須要轉變觀念!人體自然力的探究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新方向!
  • CIMHI2016智慧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峰會於11日在滬閉幕
    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等多家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上海)創新醫療與大健採購對接博覽會暨中國智慧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峰會」10月11日在上海光大
  • 院士四川行|趙宇亮院士團隊國內第一個院士工作站設在南充
    南充籤約儀式現場院士四川行期間,南充一共籤約4個項目,分別涉及醫療和蠶桑兩大方面。「尚好茶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向仲懷籤約「現代蠶桑絲綢產業聯合創新中心項目」、「尚好茶業」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院士籤署了「桑葉茶加工技術與新產品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董家鴻院士團隊籤署「共建臨床外科數字醫學中心、數位化手術室示範樣板和示教中心」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宇亮院士籤約「共建醫療納米材料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三院院士、7大 Fellow 當選者、頂級 AI 公司,這場 AI 醫療盛宴你...
    7月12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將在深圳盛大開幕。大會期間,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將開設AI醫療專場。本專場強調產學融合,將匯集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技術派大牛與頂級商業化領袖,為我們提供極具價值的AI醫療落地方法論。
  • 院士領銜 領袖齊聚 | 2020第五屆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嘉賓首亮相
    王紅陽 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國際合作生物信號轉導研究中心主任謝曉亮 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韓忠朝 院士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02 業界領袖及嘉賓代表
  • 金蝶醫療在健康中國峰會上發布「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創新應用成果
    廣州2018年11月13日電 /美通社/ -- 11月10日,由《健康報》社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主辦的2018第五屆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暨第二屆「健康中國」杭州峰會盛大開幕。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開幕,現場齊聚43位院士,鍾南山作主旨報告
    10月18日,浙江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順利開幕。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本次峰會以「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聚焦消除貧困、生命健康、青年未來、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議題,其中「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大健康論壇」「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大學創業世界盃全球總決賽」等系列活動是重頭戲。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大健康論壇舉行
    10月18日下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最受關注的主論壇之一——大健康論壇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200餘位國家高層次人才及頂級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參加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大健康論壇邀請了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約翰·赫伯恩、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
  • 專訪|院士「支招」四川產業發展 他們說了這些內容
    現在用4G在手機上看電影,也很順暢。為何要發展5G?可能有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鄔賀銓認為,這和4G發展之初,有些人認為3G已經夠了,是一個道理。這是因為相關的應用還沒有發展起來。「跟大家密切相關的是遠程醫療,將來的無人駕駛等應用。實際上,在內蒙的一些礦區,因為道路較危險,無人駕駛可以得到很好地應用。
  • 院士談「新基建+醫療」:大健康為人工智慧提供價值潛力
    中新社杭州11月14日電 (張煜歡)14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20年浙江省醫院大會上,多名院士專家就「新基建+醫療」未來展開探討,提出大健康為人工智慧提供價值潛力,應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醫療治理領域的新應用,在「老藥新用」的科研攻關中引入人工智慧等技術。
  • 發展前景如何?聽聽這些院士大咖們怎麼說
    發展前景如何?聽聽這些院士大咖們怎麼說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範敏玲 焦嬋娟 王澍  2020-12-04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 通訊員 範敏玲 焦嬋娟 王澍12月4日,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在廣州市黃埔區、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 12位頂尖科學家、百餘位院士參會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10月18日上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正式開幕。共有來自12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加開幕式。還有113位中外院士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開幕式還將頒出第十六屆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00位來自全國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獲獎。 開展科技人文交流,推動青年創新合作,是各國共同願望。
  • 聚焦|幹細胞與中醫藥,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11月21日,由大連高新區管委會與大連醫科大學共同主辦,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大連幹細胞與精準醫學創新研究院承辦,中國腫瘤微創聯盟精準醫學專委會與中國抗衰老促進會腫瘤營養專委會協辦,「第二屆中國(大連)幹細胞與中醫藥國際峰會暨腫瘤營養及精準治療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