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院士、7大 Fellow 當選者、頂級 AI 公司,這場 AI 醫療盛宴你...

2021-01-10 雷鋒網

2017年,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曾表示:「未來10-20年,醫療行業將會是從人工智慧受益最多的行業之一。」

機遇與挑戰並存,醫療對AI的要求也更高,一例誤診或者漏診意味著生與死的差異。因此,醫療領域的產業受到非常嚴格的監管,這個領域對於技術的「容錯率」幾乎為零。

一個行業的推進並不是一家企業或者幾個人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幾家創業公司能夠推動起來的,需要整個社會的力量。在「AI醫療」這條熱門賽道上,不少企業紛紛布局。參與者除了像騰訊、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也有飛利浦、GE、東軟醫療等相對傳統的器械商,還包括翼展醫療、柏視醫療這樣為數眾多的明星創業公司。

而AI醫療的特點在於,這是一個交叉領域。交叉領域最忌諱的,是缺乏共通的話語體系,擁有共通的話語體系才能真正贏得對方的尊重。

7月12日-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將在深圳盛大開幕。

大會期間,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將開設AI醫療專場。本專場強調產學融合,將匯集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技術派大牛與頂級商業化領袖,為我們提供極具價值的AI醫療落地方法論。

嘉賓介紹學術大牛

Demetri Terzopoulos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科學院院士

Demetri Terzopoulos教授可以說是計算機視覺的泰鬥級人物,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傑出教授,計算機視覺與圖形學實驗室主任。

他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科學院院士、Guggenheim院士三院院士,美國計算機學會(ACM)會士、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一系列的榮譽加身有多難自然不言而喻。

以ACM會士為例,ACM會士是授予資深會員的榮譽,表揚對於計算機相關領域有傑出貢獻之學者,審查過程十分嚴格,每年遴選一次。2017年全球僅有500多位ACM會士。

ACM主席Viki L.Hanson曾說,「ACM會士是我們最負盛名的會員等級,同時也是一個不到ACM總成員數1%的精英組織。」

此外,他還被ISI、谷歌學術等學術排名索引列為世界被引次數最多的工程類學者之一(總引用超過5萬次);曾獲得奧斯卡技術成就獎、馬爾獎、國際醫學信息學學會獎等多個獎項。

田捷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包攬7大Fellow是什麼樣的體現?田捷教授應該最有話語權。

自2010年起,田捷教授連續獲得計算機視覺與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7大最高Fellow:IEEE Fellow、IAMBE Fellow、SPIE Fellow、AIMBE Fellow、IAPR Fellow、OSA Fellow、ISMRM Fellow。

同時,他也是兩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田捷教授曾表示,人工智慧在醫學上應用一定要「醫工交叉」,工科的人要穿上醫學的馬甲,了解醫學的問題,參加醫學的會,了解醫生的需求;作為醫生也要對工科的方法知其然,這樣才能源於臨床,高於臨床,又回歸臨床。

尹國聖  香港大學統計與精算科學系主任

尹國聖教授,研究方向是臨床試驗設計,生存分析,貝葉斯統計方法;目前尹教授還是JAS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Japanese Journal of 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的副主編。

目前他在國際頂級期刊JASA、Biometrika, Annals,Biometrics,JRSSC等上已發表論文約40篇。

巨頭高管

姚智清 飛利浦中國CTO

姚智清是飛利浦中國研究院和中國創新中心主管、首席技術官,是飛利浦大中華區管理團隊成員之一,負責推動健康科技和數字解決方案的創新。

在加入飛利浦前,姚智清在西門子醫療擔任全球副總裁兼IVD業務自動化與信息解決方案全球研發主管。

飛利浦是醫療器械三大巨頭之一。2019年1月,飛利浦將商業體系升級為3.0版本,形成了健康生活、精準診療、影像介入治療、互聯關護四大事業群,串聯起患者從院內到院外的就醫流程。

過去幾年,軟體開發和AI是飛利浦戰略發展的重點,飛利浦每年投入近17億歐元進行研發,其中60%用於軟體和AI的開發。

姚建華 騰訊AI Lab醫療中心首席科學家

姚建華是醫學影像AI領域國際級專家,在騰訊 AI Lab負責AI+醫療領域的前沿研究及產品落地。

他在脊柱影像分析、腫瘤生長預測、結腸癌檢測及影像引導機器人手術方向有頗多建樹,在頂級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超過350篇,引用超8000次,h-index指數42。

加入騰訊前,他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臨床中心放射系任職十餘年,參與創建NIH臨床影像處理實驗室,擔任實驗室主任及高級科學家職務,並參與了15個重大醫學合作研究項目。

騰訊作為人工智慧「國家隊」成員之一,對醫療AI的投入不遺餘力。作為支撐業務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騰訊AI Lab是騰訊企業級人工智慧實驗室,於2016年4月在深圳成立。從2017年到現在,騰訊AI Lab醫療中心開發和落地了一系列AI輔診產品。最早上線的AI輔助診斷系統利用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模型,可以診斷700多種常見病種,準確率達到96%。

明星AI公司

陸遙 柏視醫療董事長

陸遙是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中山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入選中組部第四批「青年」和中山大學「百人計劃」。

2017年,陸遙創辦醫療AI公司柏視醫療。在2017 RSNA上,柏視醫療成為唯一一個入選飛利浦ISD平臺的AI公司。其基於CT/MRI的鼻咽癌放療臨床靶區自動勾畫系統已嵌入ISD平臺,這也是業界唯一一個通過頂級醫療設備廠商嚴格審查、開始商用的成熟AI產品。

高雲龍  翼展醫療集團合伙人兼CMO

高雲龍負責翼展醫療集團的整體市場推廣及戰略發展。高雲龍曾擔任大型投資公司項目顧問,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代表中國青年在聯合國發聲國際性會議。具有豐富的創業經驗、企業管理經驗、市場營銷經驗和投融資經驗,長江商學院校友。

翼展醫療集團深耕健康產業10年,是智能醫療領域的拓荒者、實踐者,2011年, 翼展作為起草委員會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參與制定「醫用診斷X射線影像設備連通性」國家標準。

作為一家提供智慧醫學影像解決方案的專業醫療機構,翼展打造了從硬體產品到雲平臺的醫療工具閉環,包括翼展盒子、翼展雲影診斷平臺和雲影數字膠片。目前,翼展醫療已經累計與2500多家醫院的12萬名醫生進行了合作。

陳浩  視見科技CEO

陳浩是香港中文大學人工智慧醫療博士。發表六十餘篇頂級會議和期刊論文,總引用量達2800餘次,帶領團隊在數十項國際性醫學影像分析和識別挑戰賽中獲得全球冠軍。 Forbes 40 under 40 獲獎者。承擔國家省部級多項重點項目負責人,擔任包括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等多個協會理事。

視見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影像計算分析實驗室孵化而來。團隊在病理、放射、放療、內窺鏡、超聲多個領域積累深厚,曾在十六項國際醫學影像AI識別挑戰賽中戰勝來自頂尖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強勁對手獲得冠軍,並在CVPR、ICCV、AAAI、MICCAI、MIA等頂級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五十多篇,三次獲得最佳論文獎。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三位學者的當選理由分別為:因對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的貢獻因對大規模生物數據可視化和定量分析的貢獻因對機器學習癌症檢測和診斷的貢獻這是醫學影像分析學術史上,IEEE Fellow當選華人數最多的一年。
  • 他出身北大化學世家,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當選美國三院院士
    此前, 謝曉亮曾於2008年當選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和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由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以及美國國家醫學院(IOM)三院組成,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代表了這三個領域的最高榮譽。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AI 創業公司、中國十大最強 AI 研究實力企業、中國十大最具潛力早期 AI 公司、三十大最佳 AI 應用案例。 機器之心根據研究實力、技術與產品、市場與行業潛力、運營能力、資本與財務狀況、創新性與實用性等多項標準,評選出四項大獎: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中國十大最強 AI 研究實力企業、中國十大最具潛力早期 AI 公司、三十大最佳 AI 應用案例。Drive.ai、流利說、追一科技等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入選榜單。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IEEE會員有四級:student member,member,senior member,fellow。Fellow是其中最高級別,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對於當選的感受,李純明教授表示驚喜。「這是我第一次被提名,而且準備有點匆忙。直到1月底才開始了解提名的詳細流程。」
  • 謝曉亮教授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此前,謝曉亮曾於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由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以及美國國家醫學院(IOM)三院組成,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代表了這三個領域的最高榮譽。此前華人學者錢煦是唯一一位華人三院院士。謝曉亮此次成為美國「兩院院士」,在華人學者中亦屬少有。
  • CIIS 2020丨學術支撐技術引領,7大主題報告打造AI產業盛宴
    共赴十年之約,共襄智能盛宴。在這場充滿前瞻性和洞察力的產業盛會上,李德毅院士、戴瓊海院士、陸軍院士、何友院士、何積豐院士、周斌博士、周伯文博士將貢獻7場主題報告,分享AI理論基礎研究及產業應用研判,為科研創新、政策制定、企業轉型提供建設性方案。主題報告環節將由蔣昌俊教授、張立華教授擔任主持。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剛剛從加州矽谷飛回北京的Pony.ai的高管團隊剛下飛機便趕來赴約,拜訪最頂級的學者和科學領袖、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對於Pony.ai的CEO彭軍來說,雖然多次見姚先生,但是每次來到他的辦公室前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感覺像來朝聖。CTO樓天城顯得更加激動,博士四年朝夕相處的導師的辦公室就在眼前。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100家巨頭企業,52家獨角獸,5大頂會主席,頂級AI盛宴即將開幕 | CCF...
    7月12日-7月14日,中國,深圳,將迎來一場全球AI頂級盛宴——2019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近日,雷鋒網正式對外公布峰會議程,頂級專家、學者、企業技術VP,13個前沿技術專場,百家巨頭企業,52家獨角獸,5大頂會主席,2500觀眾,這將是一場AI全場景的頂級盛宴。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國外,最大的對象就是美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就來自中國北大,他加入美國籍並在美國獲得極高的榮譽,更是成為美國「三院院士」。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他的家庭很特殊,父母均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教授,因此他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完成了小學與中學階段的學業。優良的基因加上高學歷父母的教育,謝曉亮的學習成績一直拔尖。
  • 2017自動駕駛技術關鍵動態,這50家車企和新技術公司如何引領顛覆...
    從上遊晶片企業,到傳感器公司、軟體和方案公司、一/二級零部件供應商,到車企、出行服務運營商,自動駕駛和未來出行產業鏈正在激蕩的自我「打碎」和「重造」中,找到一種新的平衡,這種趨勢推動著每一家產業鏈企業接納改變,並擁抱改變。最終,這些改變也將體現在諸如你我的每一個交通或是出行領域一員的切實生活中。
  • 高工AI · 前沿 | 梅奧診所成立初創公司 利用 AI 開發新藥
    7月16日,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和Nference公司宣布共同創辦一家初創公司。據了解,這家公司名叫「Qrativ」,將結合Nference基於AI的知識綜合平臺與梅奧診所世界聞名的醫療專業知識和臨床數據,以推進藥物的開發。其中,在A輪融資過程中,Matrix Capital Management、Matrix Partners和梅奧診所為Qrativ提供了830萬美元。
  • 現在ai突破基礎研究平臺的難度還有點大
    聽到最多的就是醫療、教育、製造業。我沒有從事該行業,做不了深入研究,不敢瞎說。只說說大的方向吧。醫療行業的人工智慧肯定是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和仿真模擬實驗,來形成醫學的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等系統。可以嘗試企業通過科研平臺基於學術界新的突破性技術,進行開發。用人工智慧技術輔助醫院進行基礎性的病理診斷、口腔診斷、放射診斷等,以及輔助診斷口腔等的輔助性器官和手術。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aitechtalkwubo吳博學術背景:先後在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求學,並在英國利茲大學完成博士後,師從計算機視覺專家唐遠炎教授等人。在 ICML/ACL 等頂級會議發表過多篇人工智慧論文。
  • 「讓電影音效強化的SURROUND:ai,所有電影都要重新看一遍了...
    「SURROUND:ai」最強大的地方,就是當你啟動這個功能以後,它就會自動捕獲輸入的音頻信號進行分析,而且可以在0.2秒內獲得解決方案,並且馬上在AV放大器播放聲音信號時作出音場改變
  • 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此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共有17人當選本屆Fellow。世界生物材料大會匯聚了全球生物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不僅為從事生物材料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共同探討前沿研究的機會和互動交流的平臺,而且對促進全球生物材料科學與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AI 遇冷?斯坦福年度 AI 報告來揭秘
    值得一提的是,史丹福大學此次還發布了兩個工具,一個是可以在學術論文預印網站 arXiv 上檢索人工智慧論文的「人工智慧指數arXiv 監測器」 (arxiv.aiindex.org);另一個是「全球人工智慧活力工具」 (vibrancy.aiindex.org) ,公眾可以通過 34 個指標比較 28 個國家/地區的表現。
  •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打開APP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胡哥 發表於 2012-10-16 11:31:57 後輟為ai的文件是illustrator軟體(在廣告、印刷包裝方面使用的軟體)製作的矢量圖文件,而矢量圖的優點是如何放大圖像都不會產生馬塞克現象,即不會虛。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但是,哪些公司會在這場競爭中領先呢?研究公司CB Insights日前評選了「AI 100」,列出了全球100家最有前途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通過CB Insights的Mosaic算法,基於融資歷史、投資者質量、業務類別和動量等因素,他們從超過1650名候選公司中得出了結論。
  • Tend.ai 可培訓機器人,幫你同時操作多個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
    為什麼不讓機器人來為你做這些事情呢?Tend.ai 就是一個可以滿足您這種需求的新公司,它能夠幫助用戶訓練協作性機器人操作機械,而這種機械操作本來是需要重工業服務機器人來完成的。Silliman 之前創辦的公司 Smartwaiver 被收購了,近期他的聯合創始人中也有幾個已經退出。在經過了人員接二連三的流失後,創辦機器人的工作在二月份開始被提上日程,這似乎也成了在本德(俄勒岡州的一個城市,公司定址在此)多雨的冬季裡唯一令人感到開心的事情。事實上,這些機器人配置起來並不簡單,因為目前這個行業更側重工廠和裝配生產線,而不是 DIY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