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在滬圓滿閉幕

2020-12-03 生物谷


2016年12月2日,由

生物谷

主辦的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在上海通茂大酒店成功閉幕。微流控晶片技術被譽為「改變未來的七種技術之一」,隨著微流控晶片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很可能成為「未來舉足輕重的產業」,影響人們的醫療和生活方式。目前,微流控晶片已應用於分子生物學、疾病的預防、

診斷

和治療、新藥開發、司法鑑定和食品衛生監督等諸多領域,實現單分子體外監測和精準靶向治療。但是,微流控生物晶片技術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特異性的生物標記物的獲取、微流控系統的集成、在線實時監測的實現、生物微流控晶片的批量化生產、靈敏性和可重複性的控制等。因此,

會議

特邀請到多位行業內領先的企業和專家、學者,結合科研實際和國內外生物晶片最新研究動態,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研討。


此次大會共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近20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結合各自的科研工作向二百位與會嘉賓介紹了微流控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向,會議由林炳承教授和趙興中教授主持。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圍繞精準醫療,從微流控檢測分析晶片、微流控反應篩選晶片和微流控細胞/器官晶片三大核心應用入手,介紹了自己的單細胞分析、器官晶片、腫瘤晶片三個團隊目前的科研工作和成果。林教授著重報告了其團隊在單細胞分析領域,主要研究單細胞測序和單細胞分泌蛋白檢測;在微流控細胞晶片領域,致力於建立晶片仿生實驗室,製造3D多器官/組織結構代替動物活體進行藥物檢測。呂有勇教授從

腫瘤

細胞的生物標記物設計、樣本獲取、

大數據

的智能處理等角度,為大家帶來精彩報告。南京大學分析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丹科教授為大家介紹,利用自由組裝在

納米

銀表面的適配體,在蛋白質微陣列晶片和微流控晶片上實現對蛋白質的高特異性篩選。廣州瑞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黃偉博士介紹了多種定量或半定量檢測蛋白質表達水平的方法。蘇州汶顥晶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聶富強教授從微流控晶片材料的選取、加工、封合、以及三維混合型晶片的製作等角度進行詳細的介紹。天津微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戰會先生介紹了一種適用於中小型醫院和野外緊急救援的「一鍵式」

POCT

產品,可同時獲得病人的肝功、腎功、血糖血脂等10餘項生化指標。亞能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的張磊博士通過對比

基因晶片

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說明兩種技術將優勢互補的應用於醫療的不同階段。在12月1日會議的最後一個環節,林炳承教授、趙遠錦教授等五位專家與兩百位與會嘉賓進行激烈研討,為參會嘉賓解決諸多困擾。


在12月2日的會議中,趙中興教授介紹用表面修飾特異性抗體的磁珠,對循環

腫瘤

細胞(CTCs)和胎兒有核紅細胞(FNRBCs)進行特異性識別,從而高靈敏度的檢測和提純待測細胞。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向大家描述了博暉公司推出的一種全新的微流控分子檢測平臺和產品。北京大學李海芳工程師介紹,在微流控晶片上建立兩種或三種細胞的共培養體系,用微通道連接各分隔單元實現培養基的連續運輸和定向給藥,以及利用螢光和質譜檢測法等做的一些研究。東南大學趙遠錦教授帶來關於液相微流控晶片中液滴編碼技術以及肺器官晶片開發的精彩報告。東南大學劉宏教授著重介紹了基於紙晶片的現場快速檢測和紙微流控晶片的優勢與弊端。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許俊泉先生帶來《生物晶片在感染性疾病檢測中的應用》的精彩報告,提出精準

診斷

是精準醫療的前提,強調生物晶片的應向多指標、高靈敏度、低成本的趨勢發展。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許爭鋒教授介紹當胎兒超聲顯示異常時,進一步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此,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圓滿結束!更多近期會議可關注生物谷官方網站或微信平臺(搜索「生物谷」或「BIOONNEWS」)跟蹤最新進展!(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在滬隆重開幕!
    2016年12月1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在上海通茂大酒店隆重開幕。此次會議邀請到多位行業內領先的企業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全球生物晶片的發展態勢、分享國內外的最新研究與技術、聚焦生物晶片在藥物研發和醫療診斷兩大領域的創新應用和產業成果。這將為行業內的專家和與會代表提供相互學習,討論以及合作交流的契機與平臺。生物晶片技術是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目前已應用於分子生物學、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新藥開發、司法鑑定和食品衛生監督等諸多領域。
  • 2016微納流體技術與生物晶片發展論壇--會議簡介
    尊敬的各位同仁:   生物晶片技術是生物、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機械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目前生物晶片技術已應用於分子生物學、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新藥開發、司法鑑定和食品衛生監督等諸多領域,成為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所矚目並研究的一個熱點
  • 溫大舉辦微納流體力學 及生物晶片技術國際論壇
    4月21日, 由溫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國力學學會微納尺度流動專業組聯合主辦的「微納流體力學及生物晶片技術國際論壇2017」在溫州大學內舉行。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從事數學、力學、化工、機械、生物醫藥、市場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開展學術交流,旨在促進學科交叉、為生物晶片產業發展提供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方面的支持。機電工程學院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 《轉》訪中國科學院毛紅菊研究員:基於微流控的器官晶片技術的發展
    目前,微流控被認為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基於微流控技術的分子檢測可以大大縮減新冠病毒檢測時間。新冠疫情的出現,也讓大眾更深刻認識到微流控技術在疾病檢測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我們有幸在長三角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上遇見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專家毛紅菊研究員並對其進行了專訪。
  • 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日前,在深圳坪山舉行的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閉幕。大會期間,吸引了國內外BT界大咖的目光,各項活動精彩紛呈、乾貨滿滿。  10場主題論壇同步召開,分別圍繞化學藥創新、高端製劑與改良型新藥、抗體藥物開發、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藥品註冊新法規、醫藥項目的BD、創新創業與投資等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展開探討。業界專家學者們以真知灼見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引,為坪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賦能。
  • 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一輪...
    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十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由中國化學會主辦,蘭州大學承辦,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協辦的2016國際微流控晶片與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蘭州)、第十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五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定於2016年5月6日-5月9日在蘭州召開。
  • 基於生物晶片的新型血液檢測技術或可對阿爾茲海默氏症進行高效檢測
    年8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第68屆美國臨床化學年會暨臨床實驗室醫療設備博覽會(AACC Annual Meeting and Clinical Lab Expo)上,來自朗道實驗診斷有限公司(Randox Laboratories)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血液檢測技術,可以幫助鑑別高風險的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這種基於生物晶片的血液測試技術可以對單一的血液樣本進行多種檢測
  • 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圓滿落幕 來年杭州再約
    基於微流控技術,楊教授團隊發展了高效核酸適體篩選方法,獲得多條可識別不同CTC 的高親和力、高特異性核酸適體序列;利用流體調控與表界面調控技術,構築了基於細胞尺寸與生物識別特性協同捕獲的微流控微柱陣列晶片,實現了CTC 的高效捕獲與無損釋放;藉助微流體器件的精準操控優勢,開發了一系列高通量單細胞分析方法,用於揭示CTC的分子病理信息。
  • 劉連慶:微納操控與微納機器人應用亟待生物兼容性材料發展
    近日,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開幕,21日至23日,大會主論壇圍繞「國際合作與機遇」「基礎技術與創新」等主題展開。論壇期間,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連慶接受採訪,介紹微納操控與微納機器人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圓滿落幕...
    高端論壇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和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主辦,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長三角科學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長三角科學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嘉興市南湖區科學技術協會、儀器信息網、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興浙華食品健康研究有限公司和浙江揚清晶片技術有限公司協辦。
  • CIMHI2016智慧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峰會於11日在滬閉幕
    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等多家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上海)創新醫療與大健採購對接博覽會暨中國智慧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峰會」10月11日在上海光大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基於微流恐慌技術,楊教授團隊發展了高效核酸適體篩選方法,獲得了多條可識別不同CTC的高親和力、高特異性核酸適體序列;利用流體調控與表面調控技術,楊教授團隊構築了基於細胞尺寸與生物識別特性協同捕獲的微流控微柱陣列晶片,實現了CTC的高效捕獲與無損釋放;藉助微流體器件的精準操作優勢,團隊還開發了一些列高通量單細胞分析方法,用於解釋CTC的分子病理信息。
  • 中科院青促會第一屆青年微納傳感技術論壇舉辦
    中科院青促會第一屆青年微納傳感技術論壇舉辦 2015-12-11 微電子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2月8日至9日,中國科學院青促會第一屆青年微納傳感技術論壇在微電子研究所舉辦
  • 瀋陽自動化所在微納製造和微納生物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信息-生物-納米是微納製造產業和單分子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其中微納米觀測、操控和製造技術是支撐微納米科技走向應用的基礎,是促進信息技術與生命科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使能技術。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組長期以來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推進信息、生物、納米技術的融合與發展,在微納製造和微納生物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已形成特色鮮明的優勢研究方向。
  •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舉辦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舉辦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8月18日訊(記者 邢晨) 8月18日上午,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在煙臺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和中國科學院姚熹、宋振騏等6位院士,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蔣莊德院士發言院士齊聚煙臺 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微納傳感技術是高端傳感器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環節,能夠結合產業需求,進行定製化的設計和加工,有效解決封裝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標準化等一系列關鍵性、共性的問題。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圓滿閉幕
    11月24日下午,為期兩天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浙江烏鎮正式落下帷幕。本屆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圍繞「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進行思想交流,回應國際關切,共商網絡空間開放合作新途徑。本屆論壇成果頗豐。
  • 集百家眾長——第五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暨產業峰會(大會報告篇)
    微流控晶片技術也在該過程中「吃百家飯」逐漸成長壯大,並作為快速發展的顛覆性技術之一被寫入「十三五」規劃。會議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技術難題,為推動我國微流控晶片技術發展獻計獻策。
  • 默克攜手IPPM,繼續專注層析產品——記2016生物製藥層析技術高峰論壇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默克中國與國際製藥項目管理協會(IPPM)在北京和上海兩地聯合舉辦了2016生物製藥層析技術高峰論壇,來自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多家生物製藥企業共約300位專家用戶參加了高峰論壇。
  • 科學家研發新型大腦晶片:人類將可擁有超人的記憶力
    而這種大腦晶片釋放的電信號與大腦產生的信號相符,模擬了產生長期記憶的自然過程。據國外媒體報導,向人腦中植入大腦晶片、讓人類擁有超人的記憶力,這聽上去好似科幻片中的情節。但富有開創精神的神經科學家已經準備開始在人類身上嘗試這一未來科技了,目前研發的記憶晶片已經在小鼠身上測試成功,有朝一日或能成為一種商業產品,幫助人們提高記憶力。
  • 淺談微流控技術發展及應用
    本篇文章將從微流控技術發展重要時間節點、開發微流控晶片需要考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熱門應用領域三方面簡單介紹微流控技術。微流控技術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1. 20世紀90年代Manz、Harison等人開展早期的晶片電泳研究,並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統(μ-TAS)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