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廈門人必須銘記

2020-10-17 廈門廣電

今天

是廈門解放71周年紀念日!

1949年10月17日

經過人民解放軍的浴血奮戰

廈門宣告解放!

▲解放軍與市民在街頭慶祝廈門解放

▲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進入廈門市區

從那一刻起

這座城市的歷史

翻開了新的篇章

10月17日

成為每一個廈門人珍藏心底的日子

時間回到71年前

跟著我們一起

走進那段硝煙瀰漫的光輝歲月…


71年前,鷺島炮火交織,烽煙四起。解放廈門的戰役是在1949年10月15日下午打響的,作為解放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渡海作戰,部隊制定了佯攻鼓浪嶼、主攻廈門島北部高崎的作戰方案。經過浴血奮戰,解放軍戰士最終將新中國國旗插上了廈門島。

在廈門革命烈士陵園的群雕《永志銘心》中

有一組"搶灘」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它的靈感來自於原31軍軍史館收藏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真實記錄了解放軍在廈門島北部灘頭陣地登陸的場景,而這也是解放廈門的戰鬥中,爭奪最為激烈的部分。


當時,國民黨軍的機場、要塞等重要目標

都布局在廈門北半島上

拿下北半島

就意味著掌握了戰鬥的主動權

10月15日下午

解放軍原三十一軍九十一師的炮兵群

用猛烈的炮火

拉開了解放廈門的序幕

傍晚6點,一支佯攻部隊逆風駛向鼓浪嶼展開強攻,吸引住國民黨守軍的注意力。而此時,三支數量更加龐大的解放軍船隊,趁著濃濃的夜色,向北部堅固的灘頭陣地發起了總攻。

由於恰逢落潮,僅有最前方的幾條船、幾個排成功上岸,其餘大部分船隻在離岸近千米的淤泥灘上擱淺了。躲在地堡裡的國民黨守軍發現後,在探照燈的照射下,對解放軍戰士進行瘋狂地掃射。

不畏犧牲

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強行打開了突破口

戰場的形勢迅速開始向

有利於解放軍的方向發展

1949年10月24日的《人民日報》上,一篇題為《把新中國國旗插上廈門島》的報導刊登在了頭版的顯著位置上。報導中寫道:

在福建前線人民解放軍某部突擊營的誓師大會上,教導員蔣永昌雙手拿著一面鮮豔壯麗的五星紅地的新中國國旗……授給主攻連——"七一功臣連」連長高就保……蔣教導員莊嚴地說:"要求你們一定完成這個任務,把新中國的國旗插上廈門島,插到我們突破口的神山頂去!來作為我們對新中國成立的賀禮!」

為了完成這個神聖的任務

10月15日晚上

8名烈士先後倒在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之中

直到第九名戰士

才成功將第一面新中國的國旗

插在了神山山頂上

《永志銘心》群雕中的「勝利」部分

記錄下了這光輝的時刻

10月16日凌晨時分

解放軍終於全面突破國民黨守軍在

廈門北半島的防禦

建立起了穩固的登陸場


一時間,嘹亮的衝鋒號響徹了廈門島

黃昏,國民黨守軍的反撲被徹底粉碎,潰不成軍

10月17日上午十一時

戰鬥結束,廈門島和鼓浪嶼全部解放

浴血重生的廈門就此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未來

70年後的今天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

廈門

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

變成高素質高顏值

現代化國際化的開放都市

從昔日炮火紛飛的海防前線

變成融合發展的共同家園

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今天,讓我們向先輩致敬!

▲1954年,一座烈士陵園從萬石山麓拔地而起,為了廈門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生命的部分烈士被安葬於此

銘記歷史 吾輩自強!

今天,讓我們向先輩致敬!


(廈門廣電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今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中國抗日戰爭|雲南|抗戰...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
  • 今天,國家公祭日!這些事,一定請孩子銘記!| 特別關注
    81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城開始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如今80年過去了,大屠殺的親歷者僅存不足百人。老師,家長我們該如何為孩子講述這段苦難?發生了什麼?要思考什麼?
  • 馬上試鳴防空警報,今天每個西寧人都應銘記
    >今天,每個西寧人應永遠銘記的日子!來源:西寧晚報新媒體綜合視頻來源:青海廣播電視臺總編室媒資版權部(陳正明、孫彩萍、李德蘭採集整理)原標題:《馬上試鳴防空警報,今天每個西寧人都應銘記
  • 銘記這一天!溫哥華要用中英文就排華歷史道歉
    羅品信在28日的聲明中說,選擇這樣一個日子是為了讓人銘記昔日針對華裔的歷史性歧視。選擇在公共場合而非市政府大樓道歉,有助於傳達溫哥華市「將致力於讓中華文化獲得支持和接受的誠意」。他表示,當溫哥華成為一個「和解之城」的今天,歷史性的錯誤必須得到解決,這次道歉將是解決歷史性問題、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羅品信鼓勵所有溫哥華市民當天前往唐人街,參加中華文化慶典,並共同銘記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
  • 天津「8.12」大爆炸5周年,銘記不朽的英雄
    天津「8.12」大爆炸5周年,銘記不朽的英雄 2020-08-12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瓶座:被我銘記在心裡的,比任何回憶都要難以忘記
    水瓶座素來清冷,但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某一個瞬間,卻把眼前的身影深深銘記。從此 , 你似乎被紮根在我心裡 , 無論時間如何流逝 , 都不能抹去你在我心中留下的足跡。水瓶座曾經以為他不會愛或不會很愛,但最終現實證明,水瓶座的原始想法是荒謬的。如果我能控制自己,那便也不會懷著對你的想念,走到今天這步田地,那些被我銘記於心的,比任何回憶都更難忘記。
  •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2020-09-03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值得銘記的遠古大神,一個已銷聲匿跡的網絡作家
    網絡小說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眾多網絡作家的辛勤創作,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才有了網絡小說繁榮的今天,他們有人崛起,有人隕落,有人銷聲匿跡,有人人氣爆棚,但不論怎麼樣他們中的一些人總會讓我們銘記,即使過了許多年之後依舊會念念不忘。
  • 北鬥2.0定位光榮發布,但這背後也有曾經的恥辱,我們必須銘記
    【亞太地區第一個使用北鬥導航的國家:巴基斯坦】今天上午,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早在2012年,中國就與亞太地區許多國家達成協議,為其提供定位、導航等服務,巴基斯坦是亞太地區第一個使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勒石銘記
    昨日,著名書法篆刻家鍾國康先生歷時9個小時勒石銘記—— 印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上走在前列。
  • 未來網評:第一個警察節——致敬奉獻、銘記擔當
    這段誓言,無數中國警察一直銘記在心,並矢力踐行;無數中國百姓雖不曾喊出,卻堅信不疑。因為正是有了這份誓言,生活多了依賴感與安全感,面對困難與不公時,不會忘記正義的力量。  就像今天的日期,1月10日——「110」。這三個數字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幾個字節、一串號碼,作為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的密碼,同樣內化為了每一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信任與依靠。
  •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2020-10-24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這個特別紀念日,值得全體中國人銘記!新颱風生成,「雙臺共舞...
    上海天氣:25-32℃,晴到多雲今日關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屆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進行現場直播。
  • 勒石銘記「反對者」
    當然,我們不可能對反對者都做到勒石銘記,但對他們給予應有的尊重,肯定其見識,褒獎其貢獻,則完全是必要的。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唯一動力,沒有反對和質疑就沒有科學決策。反對、質疑和支持、幫助都是建設中堅硬的奠基石。
  • 廈門巨龍信息:銘記歷史 用科技守護安全
    人民網廈門9月18日電(林盈、陳博)9月18日,廈門市巨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了「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紀念活動,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巨龍信息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活動,更堅定了巨龍信息發揮科技力量守護國家安全、共建和諧繁榮社會的信念和決心,牢記使命、勇擔責任,為建設科技強國不懈努力。廈門巨龍信息所獲榮譽展示。
  • 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這些數字和名字,我們不能忘記!
    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在今天這樣特別的日子裡請告訴孩子:有這樣一段歷史一定要知道有這樣一群英雄一定要認識有這樣一串數字一定要銘記
  • 歷史存在的意義,在於被銘記
    中國薪火延綿始承上古,其中的中國智慧是足以讓世界學習的,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懂得的。1911年,清朝幾百年的王朝在即將頹敗的那一年,大清帝國的遮羞布下滿是能致死的病菌和毒瘤,再也不是天朝上國的威風堂堂。大清看似平靜的表層下面,湧動著一股強大的、不可逆轉的潮流——革命!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人士高喊「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 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在這一天,舉行這一儀式,是讓每一位中國公民銘記歷史,緬懷英雄,不要忘記八十多年前的同胞在外寇侵略下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任人宰割的國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中,希望歷史能夠真正被祭奠,用心去銘記。部分圖片來源於: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 新華社往期精彩回顧學子專訪 | 「網癮少年」的逆襲「綠創地下空間,助力齊魯發展」——第二屆山東省地下空間工程技術論壇成功舉辦建大百景圖之四季 | 踏過春秋,掠過冬夏山東建築大學黨委宣傳部圖片:郭淑慧 劉天翼 田志豪 趙曉詩原標題:《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
  • 《九條命》好評如潮 李幼斌:勿忘歷史,銘記先烈
    《九條命》好評如潮 李幼斌:勿忘歷史,銘記先烈 影片裡有非常多的老戲骨的賣力演出,李幼斌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勿忘歷史,銘記先烈,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電影了解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為國捐軀的川軍。」年輕演員也貢獻了不俗的表現,比如飾演秦浩忠的宋禹,片中的他勇猛善戰,始終把民族大義放在心中,總能戳住大家的淚點。所有演員都全情投入,演技在線,男人的剛,女人的柔,交織在一起,共同形成強大的抗戰力量。
  •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銘記2020,一切都改變了的一年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2月19日一期發表題為《一切都改變了的一年——為什麼這場疫情大流行將作為轉折點而被人們銘記》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沃倫·哈丁曾圍繞他的新詞「常態」(normalcy)營造其在1920年總統大選中的競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