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存在的意義,在於被銘記

2021-01-09 有書

領讀人 | 薄荷

歷史是一個民族興衰更替的見證,文字恰好是記錄這些興衰的載體,記載著人類文明最燦爛的篇章。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它都可以給與客觀的真實地評價。所以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歷史,凝聚著古代先賢智慧的結晶,中國人在西方人眼中,永遠都是神秘的存在,連同這片土地。作為一名中國人,生長在這片富饒的土地深知中古的文化歷史悠長深厚,卻不似西方人所說的神秘之極。

但是要了解中國,不能盲目的去了解當下的社會主義,而是要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與西方或者其他古國不同的是,中國的文明一直沿著歲月長河傳承,乃到至今還一直影響著現代人的思維。歷史的字符刻在每一個中國人靈魂中代代相傳。

而在中國的歷史更迭中,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滅亡是伴隨著一個偉大的革命而產生的結果,它就是辛亥革命。

從古至今,對於辛亥革命的判說基本都是一場偉大的但是又失敗的民族革命鬥爭,是它掀起了中國的革命和自救高潮,是它喚醒了麻木的中國人的良知,也是它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許許多多的名家闡釋過自己對於辛亥革命的看法和觀點,但是,大同小異的一點就是,它是一場由戰爭和殺戮組成的戰爭,僅此而已。

但是有這麼一本書,它以人物為基點,而且他的寫作手法不局限,可以說他是把歷史寫活了,通過這些個活靈活現的人物推動歷史情節的發展。這本書就是梅毅所著的《辛亥革命:啟蒙、光榮與夢想》。

我們不敢說有哪一本歷史書記錄的全部都是真實的事件,能做到的只有把不同的訊息總結到一起,並加以研究和推測,這樣就能夠知道一個最接近歷史真相的記錄。反觀作者梅毅的創作過程,經歷了很多的艱辛,從這本書的每一句話中都能夠看出他為了真相所邁出的每一步。

中華民族之所以可以延綿千年還在繼續傳承,歸根結底是因為有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中國薪火延綿始承上古,其中的中國智慧是足以讓世界學習的,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懂得的。

1911年,清朝幾百年的王朝在即將頹敗的那一年,大清帝國的遮羞布下滿是能致死的病菌和毒瘤,再也不是天朝上國的威風堂堂。大清看似平靜的表層下面,湧動著一股強大的、不可逆轉的潮流——革命!

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人士高喊「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手無寸權的光緒帝,書生氣的維新臣,赤手空拳地與老邁而陰奸的慈禧及其羽翼爭鬥。辛亥革命的槍聲脆然一響,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龍旗,應聲而落……無數堅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識分子,拋頭顱,灑熱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國。

「自立軍」首領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堅如、吳樾、徐錫麟赤血橫流;一生戎馬倥傯的民族英雄趙爾豐,搖身一變成為成都「趙屠戶」;袁世凱養敵自重,「篡奪」勝利果實……辛亥革命,是一首個人英雄主義的偉大史詩,也是一首民族主義的雄渾交響曲!

鐵血華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歲月已恍如雲煙,革命的激進者翹首企盼的苦澀,在辛亥革命槍響後,長久縈繞於我們的心頭。

梅毅書中說:「一夫鳴槍,三軍皆反!」

「大地沉淪幾百秋,烽煙滾滾血橫流。傷心細數當時事,同種何人雪恥仇!」陳天華這首《猛回頭》,閱之讀之,立刻令人血液沸騰,慷慨思憤。

颯颯風中,讓人恍然間思雲騰繞,回到了那個鐵血華年。正是當時那些風華正茂的革命志士振聾發聵的呼喊,方才喚醒迷滯已久的國人。在心跳加速中,在咬牙切齒中,他們目眥盡裂,拍案而起!

於是,1911年 10月 10日,湖北新軍工程營中的一聲槍響,劃破了武昌的夜空。

歷史並不只是寫在紙上冷冰冰的文字,從筆墨紙硯還沒有發現的時候,從結繩記事還是家常便飯的時候,歷史就已經被銘記,它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正因為每一代的中國人都深知歷史的價值。

通過歷史我們能夠看到什麼,作為有血性有良知的讀書人,他們整理並寫下這些文字,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記住歷史,更是傾注了他們對王朝更替,人類文明發展的理解和判斷,他們深知學習的意義,身處其中,所能領略到的定又是另一番滋味。

相關焦點

  • 變星:存在的意義在於改變
    NASA / ESA「存在的意義在於改變。」——威拉德·奧曼·奎因恆星之所以被稱為恆星,是因為人們以為它們是永恆不變的。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它們都以相同的速率,有條不紊地消耗著核燃料。只有當生命接近尾聲時,恆星才會變成巨星,開始燃燒新的燃料,並最終死去。
  • 身邊故事 共同銘記│銘記歷史,堅守於心!他是咱厝人熱心的「歷史...
    上世紀60-70年代,由於地方一些基層幹部對「祭十班」歷史淵源不了解和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歷史背景下,導致「祭十班」民間習俗被誤解為封建迷信活動。看到當時村民都不敢公開轉而偷偷祭拜,郭清海觸動很大,他下定決心要為這段英烈史「正名」。
  • 論歷史的真正含義以及存在的意義
    歷史代表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先祖歷經磨難留下的深刻教訓、歷史經驗;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既「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載人類文明的軌跡促進事物的良性循環,一個民族若無歷史何來傳承,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的積累
  • 銘記這一天!溫哥華要用中英文就排華歷史道歉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當地時間28日,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市議會發布一份由市長格雷戈爾·羅伯遜(中文名羅品信)署名的聲明,宣布將於下個月正式就該市歷史上所採取的排華政策和歧視政策道歉。《溫哥華太陽報》稱,4月22日是溫哥華唐人街文化節,慶祝活動將於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2020-10-24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整頓|原州區公安分局北塬派出所組織開展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
    教育整頓|原州區公安分局北塬派出所組織開展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主題黨日活動 2020-09-03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存在的意義,絕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
  • 廈門巨龍信息:銘記歷史 用科技守護安全
    人民網廈門9月18日電(林盈、陳博)9月18日,廈門市巨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了「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紀念活動,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巨龍信息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銘記歷史,守望未來」主題活動,更堅定了巨龍信息發揮科技力量守護國家安全、共建和諧繁榮社會的信念和決心,牢記使命、勇擔責任,為建設科技強國不懈努力。廈門巨龍信息所獲榮譽展示。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歷史將銘記中國抗疫壯舉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馬哈茂德·馬蒂尼教授近日在「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了題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為遏制全球疫情加強合作作出貢獻》的文章,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和對全球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中國的抗疫壯舉將被歷史所銘記
  • 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1937年12月到1月,在南京,歷史以血為墨、以淚為汁,用最慘烈的方式,記載了我們民族、我們國家乃至人類史上最深重的苦痛。南京大屠殺距今已八十多年,歷史滾滾,歲月長流,但歷史永存!在這一天,舉行這一儀式,是讓每一位中國公民銘記歷史,緬懷英雄,不要忘記八十多年前的同胞在外寇侵略下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任人宰割的國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中,希望歷史能夠真正被祭奠,用心去銘記。
  • 《九條命》好評如潮 李幼斌:勿忘歷史,銘記先烈
    《九條命》好評如潮 李幼斌:勿忘歷史,銘記先烈 這部電影,裡面真實還原了戰爭的歷史場面,很多細節處理到位,精益求精,也有不少恢弘的大場面,讓人驚嘆不已。 電影中還刻畫了很多人物,主角們形象鮮明,群眾演員也熱血激昂。影片裡有非常多的老戲骨的賣力演出,李幼斌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勿忘歷史,銘記先烈,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電影了解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為國捐軀的川軍。」
  •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2020-09-03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努力的意義在於成長,在於長遠的人生
    從表面上來看,努力的意義在於從一無所有的人變成了擁有名和利的人,這是比較浮於表面的看法,但是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成長。不過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說,你努力的意義從來都不在於得到一些物質上的東西,而在於你自己的內心得到成長,這種成長是無價的,不管多少錢都買不來。這是需要你自己親身經歷、親身體驗之後才能夠悟出來的心靈財富。這種成長很多時候更加有價值、更加有意義。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 一座地圖上不存在的城市,以代號為名,竟對中國有著重大意義!
    或許你在「網上衝浪」時,因網絡不好或是硬體問題,對於404整個數字想必是不會陌生,這個數字代表的含義,在我們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網絡故障或是網站問題,其實背後所代表的事物另有含義,404這個數字組合還代表了一座中國地圖上「不存在」的城市。
  • 看完《八佰》,流淚有感,銘記歷史,熱愛和平
    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學習,學習歷史,銘記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 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
    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我有一個非心理學專業的朋友,他有一個讓我有一點煩惱的習慣,就是問我:「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其實我可以用存在主義的論點來回答他,但使我苦惱的是,如果我不加解釋的跟他說,「存在的本身就是意義啊「之類的,我怕他陷入人生的虛無空洞中不能自拔。我們先不去思考對我們本人來說人生中什麼才是意義,對大學生來說,維持社會關係和獲得更好的教育,是兩件普遍接受的、有意義的事情。追求良好的社會關係和更高的學位,這樣的人生就會有意義。
  • 汶川十年,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地震,銘記歷史,珍惜現在
    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我們來盤點一下發生中國歷史上不一樣的十大地震。1.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大地震有歷史記載的最早一次大地震發生在公元前780年的陝西岐山,震級大概在7級以上。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就是現在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險些國破家亡,銘記歷史警惕天空再起陰霾導讀:二戰,可謂是世界的災難,戰爭波及了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和二十多億人,那如果說最慘烈的還是在我國的戰場。戰爭不可避免,犧牲更是為了今後的發展,銘記歷史,願400萬英靈天佑我大中華!
  • 永遠銘記歷史!
    雖然經過了清朝這些啥也不是的玩意的瘋狂的文字獄、瘋狂的篡改歷史、瘋狂焚毀典籍的摧殘,很多大屠殺不見於中國歷史文獻記載但天日昭昭,這些大規模屠殺依然在各處留下了很多記錄,日本、西方很多的歷史檔案館都可以找到資料。 清朝這些禽獸對我們中國人的大屠殺,使我們中國的人口由明朝末年的五千一百多萬下降到只有一千多萬。 數十年間,中國銳減三分之二的人口。 也就是說,清朝至少屠殺了3000萬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