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垃圾出奇招 印尼推出「塑料公交車」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印度尼西亞泗水市為了鼓勵市民積極回收垃圾,推出了「塑料公交車」活動,乘客乘坐公交車時可以用塑料瓶兌換公交車票。

截圖來自dailysabah.com網站

Dozens of people clutching bags full of plastic bottles and disposable cups queue at a busy bus terminal in the Indonesian city of Surabaya -- where passengers can swap trash for travel tickets.

在印度尼西亞泗水市一個繁忙的公交終點站,數十名乘客手持裝滿塑料瓶和一次性杯子的袋子在排隊,他們可以用垃圾換取車票。

clutch[klt]:v.緊握

The nation is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marine polluter and has pledged to reduce plastic waste in its waters some 70 percent by 2025 by boosting recycling,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and curbing usage.

印尼是全球第二大海洋汙染國,該國承諾到2025年,通過加強回收利用、提高公眾意識和限制使用,將其水域的塑料垃圾減少約70%。

The Surabaya scheme has been a hit in the city of 2.9 million, with nearly 16,000 passengers trading trash for free travel each week, according to authorities.

印尼有關部門稱,「泗水計劃」在這座290萬人口的城市大受歡迎,每周有近1.6萬名乘客用垃圾換車票。

"This is a very smart solution. It's free and instead of throwing away bottles people now collect them and bring them here," explains 48-year-old resident Fransiska Nugrahepi.

「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車票可以免費換取,現在人們不再把瓶子扔掉,而是把它們收集起來帶到公交站,」48歲的居民弗朗西斯卡努哈何比解釋說。

An hour-long bus ride with unlimited stops costs three large bottles, five medium bottles or 10 plastic cups. But they must be cleaned and cannot be squashed.

一小時不限站的巴士車程車票需要用3個大瓶子、5個中號瓶子或10個塑料杯來換取。但瓶子必須得到清洗,且不能被壓扁。

Franki Yuanus, a Surabaya transport official, says the programme aims not only to cut waste but also to tackle traffic congestion by encouraging people to switch to public transit.

泗水交通官員弗蘭基元努斯表示,該項目不僅為了減少浪費,還為了鼓勵人們乘坐公共運輸,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義大利Schiavonea海灘的塑料微粒垃圾。[Photo/VCG]

"There has been a good response from the public," insists Yuanus, adding: "Paying with plastic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has made people enthusiastic because up until now plastic waste was just seen as useless."

元努斯說:「公眾反響不錯。用塑料瓶付款是讓人們熱情高漲的原因之一,因為在此之前,人們認為塑料垃圾毫無用處。」

Currently the fleet consists of 20 near-new buses, each with recycling bins and ticket officers who roam the aisles to collect any leftover bottles.

目前,車隊由20輛幾乎全新的巴士組成,每輛巴士都配有回收箱和檢票員,檢票員會在車廂過道裡來回走動,收集剩餘的瓶子。

Authorities said roughly six tons of plastic rubbish are collected from passengers each month before being auctioned to recycling companies.

有關部門表示,每月能從乘客那裡收集到大約6噸塑料垃圾,之後會將垃圾賣給回收公司。

Nurhayati Anwar, who uses the bus about once a week with her three-year-old son, said the trash swap programme is changing how people see their throwaway cups and bottles.

努爾哈亞蒂·安瓦爾和她三歲的兒子大約每周乘坐一次公交車。她說,垃圾換車票項目正在改變人們對一次性杯子和瓶子的看法。

"Now people in the office or at home are trying to collect (rubbish) instead of just throwing it away,」 the 44-year-old accountant told AFP after trading in several bottles for a free ride.

在用幾個瓶子換取了一張車票後,這位44歲的會計師對法新社說:「現在人們在辦公室或家裡都在收集垃圾,而不是直接把垃圾扔掉。」

"We now know that plastic is not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 people in Surabaya are starting to learn."

「我們現在知道塑料不環保,泗水的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Other parts of Indonesia, an archipelago of some 17,000 islands, are also trying to tackle the issue.

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地區也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個群島國家由大約1.7萬個島嶼組成。

Bali is phasing in a ban on single-use plastic straws and bags to rid the popular holiday island of waste choking its waterways, while authorities in the capital Jakarta are considering a similar bylaw to rid the city of plastic shopping bags.

峇里島正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膠袋,以清除這個度假勝地島嶼上堵塞水道的垃圾。與此同時,首都雅加達的有關部門也在考慮制定類似的法規,以清除該市的塑料購物袋。

phase in:逐步採用;分階段引入

choke[tk]:vt.阻塞;抑制

6月14日,海灘清潔人員在亨德森島撿垃圾。(IAIN MCGREGOR/法新社)

Governments around the globe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measures to curb the menace of disposable plastic.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採取更多措施遏制一次性塑料的威脅。

A 2016 report by th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warned there would be more plastic than fish, by weight, in the seas by 2050.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2016年的一份報告警告稱,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將超過魚類。

It estimated eight million tonnes of plastics enter oceans annually.

據估計,每年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

It added: "This is equivalent to dumping the contents of one garbage truck into the ocean every minute. If no action is taken, thi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o two per minute by 2030 and four per minute by 2050."

該基金會還表示:「這相當於每分鐘向海洋傾倒一輛垃圾車的塑料。如果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每分鐘兩輛,到2050年將增至每分鐘4輛。

英文來源:法新社

翻譯&編輯:yaning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紀實:住在垃圾山裡的印尼人
    印尼的垃圾處理一向是個大難題,光首都雅加達每天就要製造將近7000噸垃圾,這些垃圾將全部運送到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填埋場。一、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場——印尼最大垃圾場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場是印尼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大小超過200個足球場,每天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接收多達7,000噸垃圾。
  • 酶工程技術用於降解與回收塑料垃圾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方法回收廢棄的塑料以解決塑料垃圾的汙染問題,PET的主要回收手段是熱機械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塑料機械性能的損失。因此,工業上優選從頭合成PET而不是再回收利用,最終導致PET廢物的持續積累。此外,PET具有高比例的芳族對苯二甲酸酯單元(會降低鏈遷移率),這種聚酯很難水解。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回收海洋垃圾製作炫酷新產品
    在了解到塑料製品對生態平衡造成的巨大影響之後,社會各界都做出了相應的舉措。時尚產業的各大品牌也越來越關注環保,通過將海洋垃圾回收利用貢獻了自己的力量。1993年,他們便開始使用回收的塑料水瓶製造服裝。   最近,Patagonia使用原材料包括廢棄漁網,100%由回收尼龍製作的Econyl材料製作了全新的防水衝鋒衣Stretch Rainshadow Jacket。這款服裝共有6種顏色,價格為199美元。每年,Patagonia還會捐出自己利潤的1%為保護地球環境作出貢獻。
  • 回收塑料垃圾鋪路更環保,有人卻擔心危害健康
    現在南非人已經開始使用回收的塑料奶瓶來築路,希望藉此幫助該國解決垃圾問題並改善道路質量,可謂是一舉兩得的舉措。今年8月,南非東海岸誇祖魯-納塔爾省的Shisalanga建築公司成為南非首家使用部分塑料材料鋪設道路的公司。現在,該公司已經在德班郊區的克利夫代爾重新鋪設了400多米的道路,使用的瀝青相當於4萬個回收的兩升裝塑料奶瓶。
  • 雙語:各國垃圾分類趣談|垃圾回收|英語_網易教育
    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在印尼扔垃圾從來不會太難。印尼人通常將垃圾放置在個人垃圾區域內,一般位於屋前、緊靠路邊。之後,垃圾回收人員會用大型垃圾卡車或鐵鏽色垃圾推車將垃圾收走。Things aren’t quite different if you live in the apartment complex in Indonesia.
  • 海洋垃圾怎麼處置?阿迪:可以造鞋啊!
    問:對海洋垃圾的處理你有什麼看法?阿迪:可以造鞋啊!問:用海洋垃圾造的鞋,能不能便宜點?阿迪此前就推出了一款別致的環保鞋,原材料多取自海洋垃圾,已賣出100多萬雙。這款阿迪環保球鞋由海洋廢棄物及可回收材料製成,如收繳的漁網等,平均每雙耗費11個塑料瓶。
  • 可口可樂再生瓶 原料中25%的塑料來源海洋垃圾
    近日,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回收海洋塑料垃圾為原料製造的再生飲料瓶。公司此次推出的第一批塑料瓶共300個,原料中25%的塑料來源於志願者在西班牙與葡萄牙進行的84個清掃行動中收集的海洋垃圾。
  • 垃圾分選回收的工藝流程是怎樣
    垃圾分選歷來是垃圾處理技術的瓶頸,很多失敗案例都是因為垃圾分選不徹底,導致下工序無法處理而使整條生產線都不能正常運行。垃圾分選回收工藝系統根據固體廢物的性質和要求,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分選方法組合成一個有機的分選過程。確定分選回收工藝系統的過程為:1、弄清固體廢物的組成和性質。2、根據廢物性質和要達到的處理要求,確定需要採用的分選方法。
  • 海洋之殤 如何拯救正被塑料破壞的海洋生態系統?
    21世紀經濟報導 師琰 倫敦報導導讀由英國環境部首席科學家博伊德主持推出的「前瞻性海洋未來報告」預計,海洋塑料垃圾在2015年至2025年之間會增加三倍。而如何去除海洋中現存的塑料垃圾,則仍是科學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在大多數科學家看來,緩解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仍是首先阻止塑料進入海洋。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
  • 90億噸塑料製品只有9%被回收!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全球90億噸塑料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在最近召開的某環保論壇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在發言中劍指塑料垃圾的環境成本之高。觸目驚心的數字,甫一發布便引發關注,不少網友驚嘆:「塑料正在毀掉我們的家園。」環顧四周,塑料製品無處不在。
  • 新型塑料可無限回收
    作者:辛雨 我們需要想辦法解決塑料汙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MOHAMED ABDULRAHEEM8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研究稱,一種新型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分解並重新組合成高質量的產品,這可以減少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垃圾數量。
  • 塑膠袋是什麼垃圾 為什麼廢塑料可回收而塑膠袋卻不回收
    溼垃圾指易腐爛的垃圾,通常是廚餘垃圾。而塑膠袋則不易腐爛,不易降解,它是幹垃圾。注意,正因為塑膠袋是幹垃圾,所以,在扔垃圾的時候,大家應該將垃圾袋破袋,將裡面放的溼垃圾放入溼垃圾垃圾桶,再把塑膠袋放進幹垃圾的垃圾桶。
  • 泰國在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來源國中的排名從此前的第六降至第十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泰國首都曼谷的塑料垃圾量同比暴增62%,平均每天產生的塑料垃圾多達3432噸。這些垃圾中,大約80%為外賣塑膠袋、餐盒、塑料瓶和塑料杯。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袋消費國之一。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統計,過去10年中,泰國全國平均每年消耗450億隻塑膠袋。泰國每年產生200萬噸塑料垃圾中,只有50萬噸能回收利用。
  • 雀巢開發軟塑料回收系統
    近日,雀巢澳大利亞公司宣布,計劃開發一種專門針對軟塑料的分類和回收系統。迄今為止,軟塑料在回收計劃中受到的關注遠遠少於硬質塑料。當地回收組織REDcycle定義的軟塑料是可以揉成一團的塑料。這些軟塑料包括麵包袋,餅乾包裝,義大利麵食袋,大米袋,冷凍食品袋,糖果袋,塑膠袋等。
  • 一頭抹香鯨肚子裡塞了6公斤塑料垃圾,它經歷了什麼?
    科學期刊《生態學與進化趨勢》分析稱,塑料碎片在大小和質量上都與許多類型的浮遊生物相似,這導致大型海洋生物在濾食時將塑料碎片吸入體內。據BBC,墨西哥半島附近的科爾特斯海是鯨鯊重要的繁殖基地,但在這裡,一頭鯨鯊每天會吞食大約200塊微塑料。而對於海龜、海獅、企鵝這些動物,它們也無法分辨出一些塑料製品,尤其是海龜,會把塑膠袋當作水母吞食。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由於塑料的用途多樣,價格廉價,回收利用價值低,人們環境意識差,塑料垃圾也隨之從60年代前後產生。80年代以前產生的塑料垃圾幾乎全部遺棄,90年代中期更超過1億噸。這些被遺棄的塑料垃圾中,除部分填埋外,相當一部分排入了海洋環境。
  • 名校退學只為回收海洋垃圾,有多少人在盼著他的公司早日「倒閉」?
    這個海洋塑料回收裝置長達600米,工作時它會自然地凹成C形,像簸箕一樣兜住垃圾。 實際上,塑料垃圾只受到洋流的影響,但是回收裝置還同時被海浪和風推動,因此速度超過了塑料垃圾,能實現包抄。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2015年研究估算了約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2010年距海岸線50公裡以內的人口密度、每年人均廢棄物數量、廢棄物中塑料垃圾比例、塑料垃圾處理不當的比例等數據,計算出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結果表明,這些沿海國家和地區在2010年共產生2.75億噸塑料垃圾,估計其中約800萬噸進入海洋。此後學界普遍認可將800萬噸這一數字作為全球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