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退學只為回收海洋垃圾,有多少人在盼著他的公司早日「倒閉」?

2020-11-30 騰訊網

分享人:張穎

2013年,一個名叫Boyan Slat的19歲少年說,他不想再看到海洋裡塑膠袋比魚都多的場景了,他要發明一個機器改變被塑料侵蝕的世界——用一個漂浮的「簸箕」把海洋的塑料垃圾兜住,帶回岸上。

為此,他花光了所有積蓄,又四處拉贊助,問了300多家公司,但沒有公司願意資助他。他跑去TEDx演講,視頻突然爆火Youtube,項目在15天內籌集到了8萬美元。他乾脆選擇了退學,成立了非盈利機構海洋清理The Ocean Cleanup,招攬了一票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7年後,少年的白日夢,真的實現了。2019年年末,由Boyan帶頭設計的海洋垃圾清理設備補丁System 001/B ,在加拿大附近入海測試,成功撈上了60立方米的塑料。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平洋垃圾帶中回收垃圾,證實了Boyan 7年前講述的「海洋自淨」概念可行。2019年年末,他們收集了60立方米的垃圾,清理了相當於1.4萬個足球場那麼大的海洋面積。但和海洋裡的所有垃圾相比,這個數字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Boyan想從海洋垃圾的源頭解決問題,研發了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的全自動河流塑料垃圾截留躉船Interceptor來攔截河流垃圾,目前也已經在多個國家投入使用了。

一步一個腳印,Boyan Slat向無數人展示著——一個真正想解決問題的人是什麼樣子的。以下:

撰文 / 七君

還記得好幾年前號稱要去海洋裡掃垃圾的圓臉小哥哥嗎,他終於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敲扁黑板。

你可能在前幾年聽過海洋清理(the Ocean Cleanup)這個項目的名字。

2013年一開始出來的時候,這個項目號稱要用一個漂浮的「簸箕」把海洋的塑料垃圾兜住,帶回岸上。

好幾年過去了,這個項目始終沒有什麼信兒,這讓大家不禁懷疑,是遇到麻煩了,還是個騙局呢?

不僅普通人這麼想,連長期從事海洋垃圾研究的專家們都曾經唱衰這個計劃。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IFREMER)的海洋垃圾專家 Francois Galgani 在歐盟的一次海洋垃圾討論會上曾表示:「清理海洋垃圾是無稽之談。」華盛頓大學的海洋物理學家 Kim Martini 也曾在項目概念階段潑過冷水:「他們沒有任何能證明實際有效的實地測試。」

Boyan Slat

實際上,這個項目的創始人,出生於1994年,今年26歲的荷蘭小哥哥 Boyan Slat 一直沒有停止行動。只不過現實比較骨感,讓他和團隊在初期栽了大跟頭。

事情要從 Slat 還是個16歲的正太的時候說起。2011年,16歲的 Slat 在希臘潛水的時候發現塑料居然比魚還多,這次經歷促使他在高中做了一個清除海洋塑料汙染的學科項目。

大家懂的,一般的小朋友拿到分數之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 Slat 卻不,他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深入,並在2012年做了一次TEDx演講。

TED 每年有那麼多新科技新項目的演講,最後做成的有幾個?多少項目最終無疾而終,或者被證明不可行。按照一般的思路,Slat 賺足了名氣就可以套現了,但是 Slat 偏不。

2013年,為了讓這個項目繼續下去,Slat 乾脆中斷了自己在知名學府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空工程學的學習,成立了非盈利機構海洋清理 The Ocean Cleanup,準備一心一意為海洋清理垃圾。

本身是理工背景的 Slat 堅信,清除海洋塑料垃圾最終靠的還是技術。在2017年為《經濟學人》撰寫的文章中,Slat 指出:「技術是變革最有力的推動劑,技術創新能讓我們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樣的信念的支持下,Slat 招攬了一票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的第一步就是進行科考,研究海洋受塑料汙染的程度。在這方面,他們做了科學家都做不到的事——對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島太平洋垃圾帶(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研究。

太平洋垃圾帶位於夏威夷和加州之間,由于洋流的作用,塑料垃圾聚集在了一起。在 Slat 的團隊進行研究之前,大家並不清楚這個漂浮的垃圾山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科學家們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研究太平洋垃圾帶。他們通常用一個採樣網兜垃圾,然後數一數抓獲的野生垃圾量。

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採集小型垃圾,無法估算大塊垃圾。因此在2015年的夏天,海洋清理開展了 the Mega Expedition 的科研項目,用30條船和更大的網同時進行採樣。這次採樣一共採集了120萬片大小不一的塑料。

為了計算太平洋垃圾帶的大小,他們還用軍用飛機對這個區域進行了全球首次空中測量。

通過這次研究,我們才了解到,原來太平洋垃圾帶已經長成了160萬平方千米的胖子了。160萬平方千米多大呢?比3個四川省還大。

裡面的塑料垃圾重達8萬噸,是之前科學家們估計的4-16倍。更可怕的是,在太平洋垃圾帶裡漂流著1.8萬億塊塑料垃圾。這些塑料在陽光和海浪的作用下最終會被分解成更小的微塑料,然後通過食物鏈一步步走上人類的餐桌。

通過這些史無前例的研究,海洋清理團隊對項目範圍心中有數了。於是,他們開始設計兜垃圾的設備。他們的基本思路是,設計一個漂浮的海岸線。

我們平時見過,海灘上常常堆滿了海浪和潮汐帶來的各種垃圾,海灘的塑料垃圾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00千克,遠超海洋漂浮垃圾的密度。這就是海岸線收集垃圾的實例。

人造海岸的原理也是這樣。也是因為設計了這個人工海岸線,Slat 還曾獲得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最佳科技設計獎(在退學創業前)。

一起來看看 Slat 的設計。這個海洋塑料回收裝置長達600米,工作時它會自然地凹成C形,像簸箕一樣兜住垃圾。

裝置還有一圈3米深的圍嘴,可以把海面下方的塑料也圍住,因為有不少垃圾漂浮在海面下3米深的地方。

這樣的設計不會擋住海洋生物,它們可以從圍嘴下方溜走。

裝置上配備有太陽能設備,再加上洋流、海浪和風的推動,回收裝置就可以和塑料垃圾島向相同的方向漂浮,並以更快的速度趕超包圍它們。

你可能覺得奇怪,回收裝置和塑料垃圾一起漂流,那麼怎樣集中它們呢?

實際上,塑料垃圾只受到洋流的影響,但是回收裝置還同時被海浪和風推動,因此速度超過了塑料垃圾,能實現包抄。

回收裝置上帶有攝像頭,傳感器和信號發送器,可以向衛星發射訊號,通知工作人員來收垃圾。

每隔幾周,工作人員就會到回收裝置附近吸走收集來的垃圾。

2018年9月,他們在舊金山用第一個設計 System 001 實施了第一次清理計劃。但不幸的是,一號設備因為速度太快而斷裂了,沒有回收任何塑料。那之後,Slat 和團隊裡的科學家開始著手改良設計,添加了一個類似於降落傘的錨——

這個錨的作用是減緩設備的速度,防止因為車速過快而斷裂。

2019年6月,新的設備 System 001/B 在加拿大溫哥華附近入海運行。在19年10月,Slat 的小夥伴終於從太平洋垃圾帶撈上來了第一批塑料垃圾。這是人類首次從太平洋垃圾帶中收集垃圾。

Slat 在接受美國科技媒體 CNET 的採訪中介紹,在2019年年末,他們收集了60立方米的垃圾,清理了相當於1.4萬個足球場那麼大的海洋面積;和海洋裡的所有垃圾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但是它證明這個海洋清潔項目是可行的。

用 Slat 自己的話來說:「我們現在在太平洋垃圾帶上已經設置了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回收系統,它利用海洋的能源捕捉和集中垃圾。這讓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讓這個項目持續下去。」

清點回收來的垃圾可以發現,裡面有常見的日用品塑料包裝、汽車輪胎、漁網,還有數不清的微塑料。

因為在海上的成功,最近他現在準備把這個項目推廣到內陸的河流和湖泊上。因為海洋的垃圾大都來自入海的河流。更重要的是,海洋垃圾中,只有1%漂浮在海面上,大多數都沉在海底。只有從源頭上堵住垃圾,才能讓海洋垃圾的治理事半功倍。

為此,他們還設計了一個利用人工智慧監控計算河流中漂浮的塑料垃圾流量的裝置。Slat 的團隊在全世界進行了測量,並繪製了全球河流塑料垃圾吞吐量的地圖。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全世界的一千條河流,也就是1%的河流貢獻了80%的海洋塑料垃圾。

貢獻了80%的海洋垃圾的河流(紅圈)

圖片來源:theoceancleanup.com/sources

那要用什麼設備來清理入海的河流呢?

2019年10月,Slat 的海洋清理推出了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的全自動河流塑料垃圾截留躉船 Interceptor。它長這樣——

這種躉船可以固定在河床上,藉助河流運動截留塑料垃圾。它的形狀類似於雙體船的船體,重心比較低,也不怕浪大翻轉。

看看,Interceptor 發布會演示中的塑料小黃鴨都被怪獸機器抓走了——

它每天可以收集5萬千克的河流垃圾,等同於1百萬個汽水瓶。

收集來的垃圾就被自動裝入這些垃圾桶裡。

如果所有的垃圾桶都滿了,它就會自動向當地的工作人員發送求救信號:「請讓我變空虛變寂寞變冷」——

這些技術聽起來很不錯,但問題是垃圾多的河流往往也是交通要道啊,不讓別人過河不太好吧。

關於這一點,Slat 的團隊也有辦法。他們曾用帶有 GPS 晶片的塑料瓶做過實驗,發現不少河流會經過幾個比較狹窄的通道,只要把 Interceptor 駐守在這個關鍵位置,就能在截留垃圾的同時也不擋路了。

馬來西亞的 Interceptor 2號

Interceptor 的使用壽命預計有20年。目前,海洋清理已經在印尼的雅加達部署了第一艘 Interceptor。

工人在雅加達的河面上安裝Interceptor1號

2號目前在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工地部署 Interceptor 2號

正在工作的 Interceptor 2號

3號將要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部署,4號將要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奧薩馬河收集垃圾。Interceptor 的終極目標是在5年內在全世界所有1000條最受汙染的河流上收垃圾。

對了,2018年7月的奧薩馬河長這樣——

Interceptor 工作時,絕對是強迫症的福音——

雅加達的 Interceptor 1號過濾過的河面

這樣不但敢想、有行動力還有創造力的小哥哥,稱得上是環保界的賈伯斯了。因為他在環保方面的貢獻,2014年11月聯合國環境署授予他地球冠軍獎(the Champions of the Earth award)的榮譽。

而海洋清理從成立以來也收到了來自矽谷的不少企業的捐助,金額達到3150萬美金。

然而,海洋清理項目的花費是巨大的。

Slat 表示,因為是在國際海域作業,他們很難獲得任何政府的支持,而項目中最大的成本在於用貨船回收塑料。為了維持項目的運轉,他們正準備把回收的塑料垃圾轉化為商品,比如小書包和太陽眼鏡。第一批回收商品預計將在今年9月面市,銷售利潤會被用於維持海洋清理計劃的運行。

當然,這肯定不是一個可盈利的商業項目,因為海洋清理計劃的終極目標就是讓這個計劃最終因為無垃圾可收而破產。

真心希望多年後小哥哥的簡歷是這樣的:

教育背景:大學退學

工作經歷:撿垃圾

項目成果:倒閉

相關焦點

  • 回收海洋垃圾製作炫酷新產品
    時尚產業的各大品牌也越來越關注環保,通過將海洋垃圾回收利用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4ocean   4ocean由Andrew Cooper和Alex Shulze創立於2017年,是一家環保公司。一次峇里島的旅行使兩位創始人意識到了海洋汙染的嚴重性,堅定了保護海洋生態的信心。公司主要通過出售使用海洋回收垃圾製作的手鐲獲取資金,開展環保活動。他們承諾,每出售一隻手鐲便會從海洋中撈取1磅垃圾。目前,4ocean已經從海洋中打撈了441萬磅垃圾。
  • 一位研究生研究的學術垃圾分類及回收指南!
    第一種學術垃圾作名詞理解,可理解為粗製濫造甚至剽竊的垃圾論文,製造學術垃圾或為名或為利,總而言之,有市場才有製造學術垃圾的動力。第二種學術垃圾形容詞理解,則可理解為學術能力不太行的研究生群體。以本人為例,沒有Paper,也沒有專利,實驗不順,更沒有任何成果,勉勉強強領著國家的救濟糧過日子,給導師做做免費勞動力,還差點畢不了業,中間萌生了無數次退學的想法,勉勉強強制造點學術垃圾混個畢業,實乃不折不扣之學術垃圾也。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一艘貨船遭遇風暴,28800隻塑料玩具因此散落在了大海裡......你知道,這些塑料玩具會去到哪裡,又會給海洋生物,以及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嗎?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這雖不像垃圾島那麼驚人,但卻更危險。用來製造消費品的高密度材料,如水瓶、吸管和星冰樂杯,在太陽、波浪和各種好奇的小動物作用下分解,直到不再像垃圾漂流物,而更像是灑落在湯上的小紙屑。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海洋垃圾處理 誰來為你保駕護航?
    而這其中,霓嶼因為正好處於甌江的入海口,所以存在的海洋垃圾也最多。  海洋垃圾,該如何拯救你?  據悉,為了處理這些海洋垃圾,洞頭最先採取的辦法是實行鼓勵當地老百姓用自己的船來進行垃圾清理回收。同時,實行一定的經濟發展優惠措施,對每一艘船給予補助。
  • 海洋生態汙染驗證,南通阿迪達斯海洋紗線回收海洋垃圾再生環保
    洋或稱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遠離大陸,面積廣闊,約佔海洋總面積的90.3%;深度大,一般大於2000米;海洋要素如鹽度、溫度等不受大陸影響,鹽度平均為35,且年變化小;具有獨立的潮汐系統和強大的洋流系統。海洋的形成距今約有55億年,無數個波濤平靜的故事,都圍繞著這片壯麗的藍色展開,除了孕育生命的奇蹟,海洋正在面臨來自數字的考驗。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從學霸到「破爛王」 他開創城市垃圾回收新模式
    2014年,他決定離開這個外人眼中的「鐵飯碗」崗位。「那時候,『網際網路+』概念特別火,很多行業都在嘗試創新。我和合伙人經過詳細考察,一致認為,環保領域將迎來創業『風口』,想趁著年輕奮鬥一把。」在他看來,收廢品的人也許「玩不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創業者也可能「看不上」廢品回收行業。
  • 【論文故事】有多少塑料垃圾從陸地進入海洋?
    這些流入海洋裡的髒東西,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海洋裡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文獻提到了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然而之後40多年,都沒有文獻較為嚴謹地估算和分析海洋塑料垃圾的數量與來源,直到現在。
  • 新界進口工具機回收,倒閉工廠設備回收,重信守諾
    新界進口工具機回收,倒閉工廠設備回收,重信守諾工具機回收 新界進口工具機回收,倒閉工廠設備回收,重信守諾二手舊工具機設備回收,收購,銷售單位,資金與專業知識 勢力雄厚.我們本著誠信為本,共同促進的經營理念願同社會各界朋友及同行竭誠合作.工具機回收站主要回收,收購,銷售各種二手舊工具機設備!
  • 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目前中國發展迅速,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但其實不僅僅是中國,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不斷的在破壞環境,製造垃圾,導致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不斷的惡化。
  •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is4i9j」   惠州市高標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不含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等需經相關批准的項目);固體廢物治理;船舶拆除;加工:金屬製品、建築材料等。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海洋環境汙染是人類需解決問題 adidas海洋垃圾回收料製造概念鞋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海洋汙染定義為:「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港灣,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其它正當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水使用質量和傷及環境美觀等有害影響」。按此定義,海洋汙染物指的是汙染海洋的物質或能量,如石油及其煉製品、重金屬、農藥、放射性物質、熱廢水、固體廢棄物、病原生物等等。
  • 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說到現在海洋之中的汙染,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吧,確實現在,海洋雖然看起來依舊是蔚藍色的,但是海洋之中的垃圾確實非常的多,尤其是很多環保人士已經察覺在海洋之中垃圾簡直已經堆積成山,如果這些垃圾持續不斷的增多,那麼最終海洋生物也會因此受到巨大的影響,當然隨之也就會波及到人類的生存
  • IBM公司打造AI「化身」,回答關於海洋垃圾的種種問題
    海洋垃圾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縱然能夠收集到與之相關的所有數據,訪問難度仍然難以克服——除非,你有Sam這位海洋問題專家的幫助。簡而言之,「藍色巨人」正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解決海洋垃圾挑戰。這項工作也是IBM公司的一項重要投資,將以免費形式向環境署方面提供。海洋環境確實面臨著嚴峻挑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製品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傾洩一輛滿載塑料的垃圾車。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Q:海洋裡有多少垃圾了啊?劉永龍:「海洋中漂浮的塑料製品已超過5萬億件」、「每年約有800萬噸垃圾以海洋為最終歸屬」、「超過2000萬噸廢舊塑料不經處理直接丟棄,最終進入海洋」——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這個問題不同角度的回答,但,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海洋裡的垃圾撈起來過一下稱或一一清點一下。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大洋底部到底有多少垃圾?糞便中被檢測出塑料,萬物皆循環
    對於海底到底沉積了多少塑料,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給出了答案,在相關的報告中,可以發現至少有1500萬噸以上的塑料在海底以沉積物的形式存在著,比起海面汙染,這個數量已經高出了兩倍。以樣本中的平均數量為參考,可以估計出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微顆粒至少在1500萬噸以上。
  •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adidas與NIKE海洋紗線嘗試回收廢料再生利用
    一般定義海洋結合塑料是一種塑料廢物,如果管理不當,將其丟棄在會因雨,風,潮汐,河水,洪水而被運送到海洋的環境中。OceanBoundPlastic發現它起源於陸地,不包括海洋活動引起的自願或非自願亂拋垃圾。OceanBoundPlastic是各種廢物(微型塑料,中間塑料和宏觀塑料)的廢棄塑料,其廢物源不存在或效率很低的社區或地區距海岸50公裡。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多少?它幾乎能包裹整個地球!
    其中一人驚嘆道,他破開一塊石頭,發現一個薄薄的有著微小刻痕的黑色圓盤。「這是來自『塑料世』的一塊化石。」塑料海洋我們對塑料製品瘋狂消費,而對塑料垃圾置之不管,意味著這種數量龐大的人造物質早已在地球上留下了骯髒的痕跡。如今,每年近3億噸的塑料產量中,有大概三分之一會在使用後被立刻扔掉。大部分的廢棄塑料會在垃圾填埋場被焚燒,且很可能會有殘留;而剩餘部分多數最終會流進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