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多少?它幾乎能包裹整個地球!

2021-01-09 宇宙的狂想曲

「塑料世」崛起

距今100萬年之後,當地質學家們探測地球土層時,發現了來自逝去文明的奇怪痕跡。「快看這個!」其中一人驚嘆道,他破開一塊石頭,發現一個薄薄的有著微小刻痕的黑色圓盤。「這是來自『塑料世』的一塊化石。」

塑料海洋

我們對塑料製品瘋狂消費,而對塑料垃圾置之不管,意味著這種數量龐大的人造物質早已在地球上留下了骯髒的痕跡。如今,每年近3億噸的塑料產量中,有大概三分之一會在使用後被立刻扔掉。大部分的廢棄塑料會在垃圾填埋場被焚燒,且很可能會有殘留;而剩餘部分多數最終會流進大海。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簡·扎拉斯維奇這樣說:「迄今為止生產的所有塑料,已足夠把整個地球都包裹起來。」這聽起來讓人窒息。

流入海洋中的塑料有些會被衝上海岸,有些會被野生動物吃掉,但絕大多數還是會繼續留在海洋中,並在那裡碎成小片。我們不知道海洋中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不知道這些塑料對海洋生命的健康有什麼潛在影響;也不清楚這些塑料以及它們對海洋的影響需要多久才會徹底消失。

1997年,美國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從美國夏威夷橫穿太平洋到加利福尼亞州去時,發現一片巨大的漂浮著垃圾的海洋區域——這塊海域現在被稱為「超級太平洋垃圾帶」。不久後其他海域也發現了同樣的垃圾集中帶,由此,海洋垃圾問題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這些海洋垃圾帶是由海洋表面的洋流和渦流製造的:就像攪拌咖啡時,泡沫會聚集在中央一樣,任何被這些水流抓住的東西都會被拽到漩渦中央。它們在赤道兩側的海岸間循環遊蕩。在北半球是順時針,在南半球則是逆時針。在印度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中有5個規模最大的海洋垃圾集中帶。今年,摩爾稱在太平洋環流中發現了一塊區域,那裡聚集了大量的垃圾,多到「人可以在上面行走」。

現在海洋垃圾問題有多嚴重呢?「放眼全球,海洋裡的垃圾中70%都是塑料製品」,來自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理察·湯普森說。五環流研究所的馬庫斯·埃裡克森領導了一個國際團隊,他們通過海洋研究船後的攔網截下海面垃圾並進行清點。這些垃圾大多數是水桶、瓶子、塑膠袋,一次性包裝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之類的塑料廢品。研究團隊在6年時間裡收集了24次數據,其中發現塑料垃圾密度最高的區域,大約每平方千米海面就有10千克塑料——相當於約800個塑料飲料瓶。由此他們估計目前共有5.25萬億片、總重超過26萬噸的塑料垃圾正漂浮在海面上。

這種情況將發展到什麼程度呢?根據塑料工業協會的數據,塑料產量從1950年代的平均150萬噸升高到了2013年的2.99億噸。而循環利用的部分比例又很低,大多數這些材料在使用後就被直接拋棄了。例如在2012年,美國產生的3200萬噸塑料廢料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

而讓人驚訝的是,埃裡克森團隊收集的數據顯示,洋流中的塑料垃圾總量並沒有隨著流入海洋的塑料總量的增加而明顯增加。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教育協會的海洋學家卡拉·拉文德勞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他梳理出近幾十年來在北亞特蘭蒂斯海和加勒比海的航行數據發現,儘管被直接拋棄的塑料數量大大增加,但全球海洋垃圾總數相當恆定。那麼,那些塑料都到哪裡去了呢?

塑料比我們想像的要分解得快,答案可能是:陽光和海浪將塑料垃圾打磨成細小的碎片。消失的塑料也許已經變成細小微粒懸浮在水中,大型拖網是無法抓住這些碎粒的。根據流入海洋的塑料總量估算,海洋中的細小塑料碎片或許有上百萬噸。

2014年7月,西班牙加的斯大學的安德烈斯科薩爾和一組國際海洋科學家一起,計算出了在海洋中漂浮著的塑料總數在0.7萬~3.5萬噸之間。埃裡克森的團隊也估算出,小於5毫米寬的塑料碎片應該有3.55萬噸。但這兩個數值似乎都偏低,百萬噸的這些碎片在水中應該會被發現才對。

「漏網之魚」

目前,科學家已經意識到,可能由於拖網的網格較大,較小顆粒會直接穿網而過。因此,數據收集過程中會漏掉很大一部分細小的塑料殘片。

埃裡克森還表示,除了細小塑料顆粒被漏掉,還有一些塑料製品可能被冰封在冰層裡而未能統計。2017年7月,他的團隊發現了在北冰洋海冰中,每一平方米就包含234個塑料顆粒。這比嚴重汙染的海流還要高出幾個數量級。他認為,當海水變成冰時,會攜帶併集中小的碎塑料片,因此海冰相比海水會累積更多的碎塑料片。北冰洋海冰面積縮至最低點時,僅有500萬~600萬平方千米,由此可以推斷其中塑料的儲備量是相當大的。如果冰層融化了,這些物質會被重新釋放入海。一些塑料碎片比水重,會下沉,而其他的則會變成浮遊植物的殖民地或與其他塑料碎片聚集在一起,像飄落的雪花般墜向海床,海流則有助於推動這項進程。

最近,埃裡克森的隊伍又發現了其他塑料正在累積的區域:大量密度比海水高的塑料碎片像雪花般下墜並最終沉積在海床。在大西洋、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7次深海考察中採集的12塊沉積物巖心以及4塊珊瑚標本顯示:這裡的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密度比淺海多出了4倍以上——每平方米包含約80萬個的塑料碎片。

不過,人們並不知道海洋中微小碎片的具體密度,因為還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計算任何小於3毫米的東西。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地球化學家特雷西·明瑟發現了一個解決辦法:用一種特殊的雷射掃描顯微鏡掃描海水,可以分辨出 2~20毫米大小的塑料碎片。如果這項技術成熟,科學家就可以測量並估算出海洋中懸浮塑料碎片的數量,而這些「漏網之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許是最大的。我們知道,海洋生物像海鳥、海龜、鯨魚等都會誤食塑料垃圾,更可能因此窒息或胃部堵塞挨餓而死。而對於更小的海洋生物來說,影響則會更加複雜。

「塑料行星」

不過,對於某些微生物來講,塑料相當於酒店的自助餐桌。海洋中任何一個可附著的表面都能變成微生物的溫床,就如像石油鑽塔或者沉船這類東西會變成生命的綠洲一樣,其他一些物種同樣也可以從漂浮的碎片中獲益。

「超級太平洋垃圾帶」 漂浮的塑料上,生活著大量海龜(一種水龜)和非常繁盛的各類細菌,由此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美國海洋教育協會的艾瑞·克塞特勒將這一套全新的生態系統起名為「塑料行星」。 克塞特勒整理了一份「塑料行星殖民者名單」,他對其中一種名叫弧菌的細菌十分關注。這種細菌非常擅長殖民於物體表面且同時具有致病性。

致病性弧菌寄生在魚類腸道中,靠消耗營養、鹽分,破壞血細胞來收集鐵元素為生。一旦經魚排洩,它們能將自己附在塑料上,並重新繁殖,等待著感染另一條誤把浮遊物當家的魚。

目前,已經出現了人們在海上釣魚時被鉤破手後感染弧菌並難以治療的例子。此外,病毒也在「塑料行星殖民者」名單中佔有眾多席位。「我們可以從太平洋收集來的數據中看到眾多病毒的特徵存在」,克塞特勒說,「水中生活的病毒密度遠高於細胞生物,我覺得有必要告訴隊友,接觸海中塑料時要提高警惕,工作完成後要洗乾淨手。」

不僅如此,塑料垃圾生態中的細菌和病毒還會通過進入鳥類、魚類及海龜等大型動物進入食物鏈並可能傳播到其他區域,破壞那裡現有的生態。就拿弧菌來說,它具有生物發光性,可以在水中製造出一種特殊的藍綠色光。在夜晚,海面上的塑料在黑暗中發著光。事實是,這些有害細菌通過發光使它們附著的塑料碎片看上去像是食物,以此吸引動物進食以幫助自身的傳播,這樣的方式著實惡劣。

而塑料微粒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毒害源:這些碎片能減少動物對食物的吸收效率,且它們可能會釋放如鄰苯二甲酸鹽和雙酚A一類的添加劑(它們能影響動物荷爾蒙),導致動物體質下降。同時,塑料還表現得像化學海綿般吸收有機汙染物(例如多氯聯苯)以及農藥(例如DDT),然後釋放給誤食它們的動物。

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環境毒理學家莉斯·貝思認為,人類也會受到這些影響。人們食用的貝類就攜帶著大量的塑料微粒。她的實驗數據顯示商業種植的貽貝體內約每3克組織中就含1顆微粒,牡蠣含的要更多一些。雖然你得吃下很多此類海產品才會中毒,但長期的影響很難估算。

永恆印跡

那麼,長遠來講,我們丟棄的塑料最終會怎樣呢?來自遙遠的夏威夷小島卡米洛海岸的一塊石頭也許帶來了答案。在這裡,徒步旅行者們用營火燃燒塑料,融化的塑料與沙子結合,成為「塑料礫巖」。這種沙子和人工材料的複合體,全部粘在一起,是一種被融化後又冷卻變硬的塑料。然而,這些塑料巖石發現的數量相對較少,但可以想像,類似的「塑料世」沉積物可能埋藏在巖漿流過的海灘上。他們從新型巖石上收集了上百個碎片認為,塑料可能最會變成深嵌在地質中的痕跡。

埃裡克森也同意這種說法。一顆浮遊生物化石留下了一個非常小但有清晰細節的有機聚合物的殼。他說:「我們知道它們進入巖層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們脫掉氫、氮和氧,留下碳膜,或者被鐵硫化物或者碳酸鹽包裹,因此在地層中留下化石印痕。同樣地,隨著氣溫升高,當聚合物被破壞,融化的塑料碎片會開始變黑,最終釋放出很少量的油和氣,留下易碎的碳殘渣。在那基礎上,毫無疑問的是,塑料飲水瓶或者CD肯定會變成化石保留下來,雖然並不完全是它們原本的樣子,但也足以被辨識出來。」

「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乙烯化合物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以至於保留下凹槽的細節」, 埃裡克森說,「為什麼不呢?蠕蟲化石在500萬年之久的布爾吉斯頁巖中保留了下來,且依然有著很好看的紋理以至於能通過折射而產生色彩。這些凹槽的間隔都小於1毫米,考慮到黑膠唱片上的凹槽大概有其20倍寬,它就有可能在被給與正確的條件時,倖存下來。那也將意味著聲音能夠被石化,是封鎖在地理唱片中的永恆音樂。這樣看來,塑料可以留下不止一種類型的石頭來讓未來的地理學家發現。

全球垃圾場

很多海洋塑料垃圾集中在人口密集的海岸線,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中也漂浮了不少,然而更多的塑料垃圾則下落不明。

北極:海冰會將垃圾碎片集中到冰層裡。

海床:深海塑料沉積物的密度也許比淺海沉積物的密度高10倍以上。

亞速爾群島:海洋清理項目正在測試從大海移出塑料垃圾的技術。

羅馬尼亞:多瑙河平均每年將1500噸塑料垃圾帶入黑海。

夏威夷:在海灘上發現了塑料礫巖。

漁業:塑料碎片導致汙染物積聚,並通過魚類進入食物鏈。

無處不在的微粒

通過河流進入海洋的塑料數量巨大。這些廢料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洗衣服時掉下的合成纖維。還有一些微粒,是用在很多化妝品中的微小的塑料球體。汙水處理廠無法過濾掉它們,所以它們都流到了河裡,最終匯入海洋。

2018年,在研究顯示出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是美國五大湖常見的漂浮物後,伊利諾斯州通過了全世界第一個關於塑料微粒的禁令。美國參議員克裡斯汀·吉利布蘭德正在推動在所有美國化妝品中禁止使用塑料微粒的立法。一些製造商們已經付諸行動,承諾將減少他們產品中的這種微粒。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
  • 【論文故事】有多少塑料垃圾從陸地進入海洋?
    這些流入海洋裡的髒東西,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海洋裡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文獻提到了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然而之後40多年,都沒有文獻較為嚴謹地估算和分析海洋塑料垃圾的數量與來源,直到現在。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捲入海洋的塑膠袋常被海龜誤認為成最喜歡吃的海蜇和魷魚。幾乎一半的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包括海豹、鯨魚和鼠海豚,在攝入塑膠袋後死於窒息和飢餓。Mandy拍攝的塑料垃圾造型各異,看起來甚至還有些美麗。她期望通過迷人的視覺體驗和圖像所攜帶的警告信息,製造觀者的衝突感,讓他們看完圖片有一種「尾巴被蜇一下」的感覺,從而提升人們對海洋中塑料汙染的認識。  塑料湯  Mandy的第一個相關攝影作品叫indefinite(不確定),她想通過攝影探索塑料垃圾需要多久才能降解。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微塑料幾乎已侵入地球上的每個縫隙
    對於支持超過1,100種魚類和929種其他物種(從兩棲類到鯨魚)以及170種海鳥的熱帶海洋生態系統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在研究人員收集的71條觸發魚中,所有魚肚都有塑料,平均每條魚有8條塑料纖維。儘管大多數早期研究都集中在海灘上發現的,漂浮在地表的較大塑料上,但從最深的海溝到最高的高山山脈,幾乎不可見且滲透性更強的塑料碎片幾乎已擴散到地球上的每個縫隙中
  • 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目前中國發展迅速,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但其實不僅僅是中國,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不斷的在破壞環境,製造垃圾,導致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不斷的惡化。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是不是還沉浸在小長假中無法自拔?去了海邊旅遊的小夥伴是不是還戀戀不捨?不過不知道海灘美景有沒有蒙上海洋垃圾汙染的陰影?,個人護理品和化妝品(合稱PCCPs)中的微珠或者柔珠(microbeads),或研磨劑等工業材料,這些微塑料會隨生活汙水的排放等途徑而進入周圍環境;   ·次生微塑料由各種進入環境中的大尺寸塑料垃圾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作用下逐步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顆粒,如較大的塑料被紫外線照射、機械力分裂、風化致破解後形成。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
  • 中國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看完後真是不敢信
    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塑料製品不僅給生活帶來方便,也在視覺上營造了美感。但是很多塑料製品不可降解,被人們丟棄後很多塑料垃圾都被排放到了海洋。那麼中國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中呢?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塑料的使用量也就居高不下。塑料垃圾除了掩埋、焚燒處理外,還有少部分可以回收使用。同時有很多塑料垃圾被排放到了海洋裡面。
  • 首艘清潔船,回收的垃圾當燃料,40年清理整個海洋垃圾
    曾經由於人類對於垃圾處理的辦法並不完善,只是將堆積的塑料垃圾扔進海洋處理,所以導致海洋中塑料垃圾越來越多,而這越來越多的海洋垃圾,除了造成海洋被嚴重汙染之外,還極大地影響了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從而造成了各種海洋生態平衡被打破的情況產生,近年來,隨著人類的科技不斷進步,人們也開始意識到清理海洋垃圾的重要性。
  • 海洋塑料垃圾已成災難,解決問題從你我做起.
    在話題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海洋,為什麼會有垃圾?曾有環保專家大膽提出,如果將垃圾送到海底,特別是一些有放射性的廢棄物,隨著地球板塊的俯衝而消融在地球內部,從而更好地解決垃圾帶來的危害。這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實現起來卻很難。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磷蝦能快速消滅塑料,人類有望解決海洋垃圾?研究表明它在幫倒忙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必須解決的全球性問題,特別是海洋塑料汙染。如今,海洋汙染已經達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科學家研究發現,近幾年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呈增長趨勢。每年都會有上千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中,這些垃圾會給海洋生物帶來嚴重的影響。一些海鳥和海洋動物會誤食塑料導致死亡。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 生活中的冷知識,第七大陸:被塑料包圍的海洋
    漂浮的塑料垃圾要知道,海洋佔據地球表面積高達71%,是地球上最大的單一水體環境。海洋,不只是影響地球氣候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類目前和未來有可能獲取淡水資源的最有效途徑,據外媒數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接近8000座海水過濾淡化工廠,平均每年能夠為人類提供超過100億立方米的淡水資源。
  • 衛星聯手機器學習,如何檢測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塑料垃圾對於海洋生物一直是種可怕的威脅,然而目前為止,我們依然很難檢測到海洋中的塑料汙染狀況。塑料製品往往色彩多樣,不同尺寸,不同類型,大多數由多種化學物質製成,更糟糕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區域廣闊無垠,每年新增的數百萬噸塑料很快就會四散蔓延,這種「大塑料」會逐漸分解成細小的塑料塊,難以循跡,給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威脅。而只有確定海洋區域內哪些位置的塑料製品最多,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清潔與汙染預防舉措。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全球每年800萬噸的海洋垃圾,都是塑料惹的禍?
    如今的海洋垃圾,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之一,前段日子,大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系統,海洋進化,用一條船拖著,從美國舊金山啟程。目的地,是440多公裡以外的海域,這一系統將在那裡,試運行兩周。之後,它將被拖到大太平洋垃圾帶,清理那裡的,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