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霸到「破爛王」 他開創城市垃圾回收新模式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便利俠」開創城市垃圾回收新模式

「叮,您有新訂單!」手機App發出提示後,「便利俠」們穿戴好統一的綠色制服,別上胸牌,佩戴好白手套,規劃好同一區域訂單的最便捷路線,按照約定時間驅車趕往居民家中回收廢品。分類、稱重、計算價格、打包運輸,一系列流程麻利且專業,一般一單不會超過10分鐘。

「家裡空間有限,物品更新、淘汰速度快,直接丟掉又太可惜,自從有了『便利俠』,我在網上預約,他們上門服務,獲得的費用直接存進我個人帳戶,非常方便且環保。」合肥蜀山區居民李阿姨是「便利俠」團隊的老客戶了,她感慨,自從來了這群年輕人,小區很多居民都在家主動把垃圾廢品分好,也不再隨處亂丟垃圾了。

「便利俠」是80後創業者邢衛創立的家庭廢品一站式回收項目。邢衛畢業於一家985高校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從當年的IT學霸到當地小有名氣的「破爛王」,邢衛和其團隊一直致力於打造城市垃圾回收治理新模式,力圖重新定義和制定相關行業標準。

「收破爛」絕不是「作秀」

畢業之後,邢衛曾在一家通信國企工作了10年。2014年,他決定離開這個外人眼中的「鐵飯碗」崗位。「那時候,『網際網路+』概念特別火,很多行業都在嘗試創新。我和合伙人經過詳細考察,一致認為,環保領域將迎來創業『風口』,想趁著年輕奮鬥一把。」

在他看來,收廢品的人也許「玩不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創業者也可能「看不上」廢品回收行業。因此,他下海創業、試水廢品回收行業並非「作秀」,他認為一方面可以填補類似創業項目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想摘掉人們對廢品回收行業的「有色眼鏡」。

2015年,邢衛與合伙人拿著四處湊來的80萬元正式成立公司「便利俠」。

他坦言,剛創業時,大夥信心滿滿,一心想為廢品回收行業注入網際網路、信息化思維,樹立新的行業標杆。然而,家人和朋友卻拋出了質疑,他們覺得這個行業和年輕人「八竿子打不著」,哪有小年輕的蹬著三輪到處跑,和破爛兒、廢品打交道?邢衛的父母雖然嘴上不反對,但是每個月都會問他:「這個月,你們工資能不能發出來呀?」

「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紐扣電池、殘留農藥屬於有害垃圾……紙的種類分為黃板紙、花紙、淋膜紙、白卡紙、銅版紙等。」那段時間,邢衛並未理會這些質疑,而是一心一意積累、學習環保相關知識,並親自做市場調研,制定價格體系。

蹬過三輪、扛過家電

一開始,邢衛他們連捆廢紙這個「基本功」都不會,經常剛下樓,一沓紙箱就散了,要拾掇半天。他就專門去廢品站請教,學會正確的捆綁和繩索打結方法。

2016年,「便利俠」開通線上預約功能,一旦收到用戶訂單,「回收小哥」會上門分類回收塑料瓶、舊家電、金屬等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同時按照標準換算,給予居民儲值積分。團隊技術人員還搭建了線上商城,居民能用積分在此兌換垃圾袋、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那段時間剛好是夏天,天氣特別熱。邢衛和合伙人每天早起,準備帳本、繩子、秤、零錢等物品,接了訂單就開始挨家挨戶跑,熱情服務,儘可能在有限時間內推介自己的項目,給居民留下深刻印象。

「起初業績一般。有的居民嫌預約、登記太麻煩,就直接把紙箱、塑料瓶丟給小區物業保潔。還有的老年人不會用手機,也不需要積分來兌換物品。」邢衛還記得,有一年自己生日那天,一位員工突然離職,其負責片區的垃圾沒人收,他只好前去「頂崗」,爬上爬下搬家電,大冬天硬是累出一身汗。

團隊堅持「一個瓶子也回收」的理念,服務半徑沒有限制。但是訂單零散,預約時間也不均勻,再加上人手不充足,有時從市中心跑到郊區才完成兩筆訂單,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創業起步階段,我和合伙人蹬過三輪,用肩膀扛過家電、家具,也分揀過很多之前從未見過的塑料廢品。說實話,這一行不好幹。」邢衛回憶,幹了一年多,團隊的回收客單價一直提不上來,收支達不到平衡,大夥有些灰心喪氣。

不過,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2017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並在46個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同時對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都提出具體規劃。

垃圾分類再度成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打通「最後200米」

「要再『撐一撐』,接下來,人們的環保意識將逐步向節約、綠色轉變,我們要利用垃圾分類推廣契機,打造屬於我們特有的廢品回收模式和核心競爭力。」邢衛說。

2017年9月,他們經團合肥市委推薦,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創業英雄匯》欄目;2018年5月,團隊拿到第一筆來自專業投資機構的投資,開始思考服務模式的轉型和升級,也嘗試用大貨車集中、定點運貨和回收,將焦點集中在社區、小區的大體量訂單,進行集約化管理、運營。

2019年,合肥市蜀山區相關部門向「便利俠」拋出了橄欖枝。此前,蜀山區就已經在合肥市率先啟用「支付寶+垃圾分類」智能回收平臺,與「便利俠」合作後,由「便利俠」工作人員承擔上門服務職能,串聯起「線上+線下」廢品回收服務全鏈條。

「我們還增加了定時定點交投功能,提前收集小區、社區居民需求,在固定時間段,用準備好的大車集中收運廢品,直接在網上結算、支付現金,解決居家廢品回收的『最後200米』,這項服務覆蓋了230個小區。」邢衛介紹。

隨著訂單量持續增長,「便利俠」在蜀山區陸續建立起25個社區分揀站,打造包括區級綜合分揀中心、社區分揀站、小區定點回收服務、人員上門服務的四級服務平臺。其中,社區分揀站的專業分揀員完成二次分揀,將廢品送到區分揀中心進行細分、壓包、粗加工,隨後,將可回收物送去紙廠、鑄造廠等進行重複再利用,將有害垃圾送到政府指定的處理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天,在各個站點間穿梭是邢衛工作的常態,他和合伙人曾連續幾周去一個小區參與具體工作,只為讓居民熟悉自己的業務,提高參與度。

一些小區原本就有固定的收廢品的人,邢衛決定不和他們構成競爭關係,「便利俠」吸納廢品站小老闆進入分揀站工作,整合了資源。

經過3年的努力,「便利俠」終於實現了盈虧平衡。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便利俠」隊伍中,團隊40餘人平均年齡35歲,他們逐漸參與到城市治理的「大課題」中來,每天及時將各分揀站點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數據收集、反饋給城管部門。「便利俠」還在貨車車身噴塗垃圾分類知識,打造移動宣傳陣地,並依託小區集中投放點和社區分揀站開展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

2019年12月,「便利俠」獲得團中央第九屆「母親河獎」綠色團隊獎。「很多居民非常認可我們,知道貨車幾點來,都提前在小區裡排隊。」邢衛同時表示,由於廢品的細分種類太繁雜,實現廢品回收行業的標準化運作將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大夥有信心,繼續創新工作模式,為垃圾分類、城市治理和環保宣傳貢獻更多智慧」。(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北京啟動小舊家電回收新模式
    專業公司定期進社區 居民家門口集中交投  北京啟動小舊家電回收新模式  老舊的螢光燈可以折價換成節能的LED燈;用壞用舊的小家電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靠譜的回收公司……  其中,「專業公司定期進社區、社區居民集中交投」的小舊家電回收新模式預計將在兩三年內實現所有社區全覆蓋。  60萬隻LED燈兩折賣  目前很多市民家裡還在用普通節能燈,但節電率遠不能和LED燈相比。LED燈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的特點:與普通節能燈相比,節電率約50%;與白熾燈相比,節電率約75%。
  • 南通海安工廠垃圾清運處理價格【眾源回收】
    南通海安工廠垃圾清運處理價格【眾源回收】實施現場監管,做好各道工序的驗收。做好建築材料的預算,減少由於過剩的建築材料轉化為建築垃圾的概率。操作人員要尊重建築工人,建立健全的制度。讓工人們認識到浪費建築材料對個人及整個社會的危害性。從施工工藝方面減少建築垃圾。採用可以循環使用的鋼模板代替木模板,就能減少廢木料的產生。採用裝配式代替現場製作,也是減少建築垃圾的好辦法。更是被視為城市發展的負擔。
  • 他本是大學教授,卻去收電子垃圾!發掘城市礦山鑄就200億公司!
    無數的電子垃圾湧現在城市的各個地方,而這正待解決。都說,資源是多面的,這句話一點都不假。根據去年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的電子垃圾共達到4850萬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迄今為止,人類製造的全部商用飛機重量總和。也許在別人看來,這些電子垃圾的唯一作用就是汙染環境。但是在許開華看來,這是一筆驚天的財富。
  • 100城市方案⑥|固體廢棄物:從垃圾發電到行為改變
    任何城市都需要面對垃圾這無可迴避的問題,本篇將介紹三個垃圾再生利用的城市案例。從「別建在我家後院(Not in my Backyard)」的強烈訴求,到垃圾圍城的窘境,再到屢屢發生垃圾場滑坡傷亡的慘烈。城市居民一則在鼓勵消費的當今時代每天都產生巨量垃圾,一則又身陷於其中且深受其害無力掙脫,發展中國家尤甚。任何城市都需要面對垃圾這無可迴避的問題。到底把垃圾作為棘手的麻煩應對?
  • 深圳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如今,這些類別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開展得如何?是否開始起到垃圾分流處置減量的目的?連日來,記者調查走訪相關分流回收處理點發現,目前,我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已具雛形。據統計,分流回收處理總量約800噸/日,預計3年內達到3000噸/日。這些被分流回收處理的垃圾在緩解末端垃圾處理設施壓力時,也能得到資源化程度更高的利用或更高環保標準的無害化處理。
  • CC講壇 | 垃圾教授和他的城市礦山、油田和森林
    我們同濟大學原來是蓋房子的,拼命蓋房子,現在蓋房子蓋到一定的程度要怎麼辦?就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以前我們冶金部系統院校是拼命去挖礦的,挖到一定程度,地底下礦差不多了,我們要開採城市礦產。所以也就是說社會發展到的不同階段,我們處理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從2009年我們實施城市礦產行動計劃,到2018年,有什麼樣的效果,大家看這幾組數據就知道了。
  • 城市垃圾去哪了?
    全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圍。而這些城市垃圾絕大部分是露天堆放,晴天灰塵滾滾,雨天汙水橫流,溫暖季節蚊蠅孳生、臭氣燻天,給土壤安全和水質帶來了隱患。人類產生垃圾,直接影響著自然生態,而自然生態,又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生存空間。高歌猛進的城市化,把「垃圾圍城」的現象推到我們眼前。城市垃圾去哪兒了?
  • 深圳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大件垃圾   集中回收大件垃圾拆解再利用   家住羅湖的市民李先生想更新換代家裡的舊沙發、床墊等家具,但他感到有些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小區內不能放,賣給回收廢品的,結果卻被嫌棄不值錢,還要再掏錢運出去;送給朋友不好意思,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好了。
  • 電子垃圾:好大一座「城市礦山」
    全球每年產生2000萬至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如果回收利用好將是一座好大的「城市礦山」。《經濟參考報》駐芬蘭、日本和新加坡等國記者發回的這幾篇報導,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國綜合利用電子垃圾提供了參照。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文章提出了建設可持續型垃圾填埋場,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從以往的被動處理向「資源再生和汙染防控」處理升級,通過填埋場循環利用實現土地資源節約,並基於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建議。一、引言由於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的高速推進,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已超過2×108t,而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 外賣垃圾咋處理?專家:讓商家、平臺、消費者為回收埋單
    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標識,可以通過垃圾回收的流程,實現資源的再利用。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消費者用完餐後,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裡有剩菜剩飯,也大多一「蓋」了之。塑料垃圾與餐廚垃圾「混搭」,給外賣垃圾回收帶來不少麻煩。塑料回收渠道不暢即便進入到垃圾回收流程,外賣餐盒的回收價值也並不高。
  • 電子產品都是可回收物?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其中像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型家電是不能像垃圾一樣丟棄的,應該聯繫規範的電子廢棄物回收企業進行預約回收,或者按照大件垃圾管理的要求進行投放。而另一個形象的例子就是杭州市每天會產生1.2萬噸垃圾,三年產生的垃圾量可以填滿整個西湖。城市快速發展和走向繁華的進程中,垃圾的產生量也隨之提升。據2018年環保部發布的「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排名」,其中前十名中有九個是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根據住建部2018年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600多座大型和中型城市中,三分之二已經陷入垃圾圍城的狀況,並且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經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存在。
  • 垃圾回收站垃圾製成兒童玩具 味道大有毒
    記者甚至還發現竟有很多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管、藥瓶等醫療垃圾。  回收站負責人:這都是從醫院收回來的,不是醫院收回來的哪有這麼多廢品(醫療廢物)。  解說:我國法律明令禁止醫療垃圾回流社會,必須按規定進行銷毀。因為醫療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傳染性疾病,所含致病細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回收站的負責人卻說,這些塑料醫療垃圾可是本地的搶手貨。
  • 發展中國家紛紛跟進中國「禁廢令」 西方垃圾回收危機加劇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外媒稱,印度開始禁止進口固體塑料垃圾,以解決自身的環境危機。一年前,中國政府實施相關政策,阻止西方國家可回收塑料垃圾大量湧入。報導認為,中國和印度的禁令表明,出口塑料垃圾是不可持續的。
  • 支付寶還能回收垃圾?廢舊家電預約回收覆蓋上海2萬餘個小區
    日前,支付寶上線「垃圾分類回收」功能,市民可以預約賣廢品,所得收入會自動轉進體現帳號,兌換實物或優惠券。東方網記者打開支付寶,進入「城市服務」頁面,在「更多服務」頁面中選擇「垃圾分類回收」,按流程提示填寫上門地址、上門時間。
  •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
    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深圳今年將加快建設「無廢城市」。垃圾分類是近年來政府的重點工作,也是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代表委員們從源頭減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等方面紛紛建言獻計。
  • 記者調查:城市垃圾該何去何從?來源:拉薩日報 作者:梁梅
    旦增扎西介紹,封場後就等待裡面的垃圾分解沉降。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提前「期滿退役」,城市要健康發展,就必須選擇新的垃圾處理方式。2017年8月,我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髮電項目試運行,生活垃圾處理又多了一種方式——焚燒發電。
  • 為垃圾分類回收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狒狒到家到底是幹什麼的?
    未經分類的垃圾直接焚燒,等於在給整個城市投毒,而填埋只是將垃圾轉移到了地下,有可能會汙染水源。從環保獎勵到環保意識的養成,讓大眾主動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同時達到資源循環利用的目的。便捷響應 全城覆蓋:基於城市周圍建立一級分揀中心,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下單時間,回收人員接單後快速上門,以達到垃圾回收的積極響應。保障安全 服務社區:狒狒到家服務人員均經過嚴格篩選、身份信息、健康體檢合格、嚴格崗前培訓、持證上崗。並在其服務社區的物業備案,用戶可通過手機查看所有回收人員的信息,整個回收服務流程透明公開,保障整個回收服務的安全性 。
  • 鼎湖小區回收箱源頭工廠
    遵循減量化、資源化、 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加快「兩型社會」建設,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智能垃圾回收系統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