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去年起,針對市場上還未自發形成回收處理體系,但具有資源利用屬性的七大類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餐廚垃圾,深圳市城管局陸續推動新建分流回收處理體系。

若這七大資源類垃圾不被回收再利用或無害化處理,當做垃圾被扔掉,有的不僅汙染環境,形成資源浪費,更對深圳原本緊張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帶來更大壓力。如今,這些類別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開展得如何?是否開始起到垃圾分流處置減量的目的?

連日來,記者調查走訪相關分流回收處理點發現,目前,我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已具雛形。據統計,分流回收處理總量約800噸/日,預計3年內達到3000噸/日。這些被分流回收處理的垃圾在緩解末端垃圾處理設施壓力時,也能得到資源化程度更高的利用或更高環保標準的無害化處理。

有害垃圾

今年以來回收廢電池螢光燈管30噸

作為有害垃圾,廢電池和廢螢光燈管產生量較大,且這類垃圾市民知曉率和參與度都較高,是回收的重點。

隨著我市廢電池、廢燈管分類回收網絡的健全,末端處理問題的有效解決,2015年6月份,市城管局、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市財政委員會聯合發出關於開展廢電池、廢燈管的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15年起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廢電池、廢燈管的分類、收集、處理工作。

廢電池、廢螢光燈管這些有害垃圾如何從居民家中安全順暢來到指定處理點?在福田區彩田村14棟居民樓的大堂內,全部設置了電池回收箱和廢棄燈管的回收專用箱。每棟樓的居民只需要將家中產生的廢電池、燈管拿下樓投放即可。

有害垃圾被集中收集起來後,便有一家專門的公司——深圳市通城寶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將其運走,該公司負責收集有害垃圾,暫存封箱後交運給具有相關資質的處理企業。

據了解,市城管局委託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處理廢電池;廣東龍善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處理廢螢光燈管。兩家公司均是有相應資質和處理能力的專業企業。

經過這樣幾個環節的無縫銜接和「換乘」,有害垃圾有了妥善的去處。彩田村的做法是一個典型樣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害垃圾由各區負責收集容器配置和收集暫存,已初步形成分類、收集、暫存、運輸、處理常態機制。截至3月底,深圳市已經在全市範圍內的31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11800個廢電池專用回收箱。在全市範圍內的18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2500個廢燈管專用回收箱。

隨著回收渠道的擴大和健全,回收量逐步提高。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回收廢電池10.5噸、廢螢光燈管19.5噸。其中,廢舊燈管今年一季度回收量已超過去年一年回收量的2倍。

大件垃圾

集中回收大件垃圾拆解再利用

家住羅湖的市民李先生想更新換代家裡的舊沙發、床墊等家具,但他感到有些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小區內不能放,賣給回收廢品的,結果卻被嫌棄不值錢,還要再掏錢運出去;送給朋友不好意思,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好了。和李先生一樣有過相似困惑的市民不少,於是,有的人甚至偷偷地將大件垃圾扔在路邊。

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我市每天產生大約500噸廢家具等大件垃圾,柜子、床、沙發等大件垃圾體積大,未經拆解處理不能直接進入垃圾焚燒廠或填埋場等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大件垃圾存在收集運輸難、處理場地少、規模化程度低、資源利用水平低、二次環境汙染大、補貼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導致亂丟亂拋現象嚴重。

日前,在龍崗區同樂社區一間不起眼的廠房內,十多名工人忙著拆解床墊、沙發等大件垃圾,分離出其中的海面、木頭、鐵絲、布條等。一種大件垃圾收運、處理的新模式正在進行。這個面積1500平方米的廠房就是深圳市東部大件垃圾處理中心所在地。工人們將分離出的各類物品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質量級別整理,捆起來堆放,整整齊齊。

「木材類就分三個檔次,最差的送到韶關的生物質焚燒廠,好一點的送去做鋸末板、大芯板,最好檔次的木頭送去再加工企業做木方圓方。」該項目負責人深圳市綠果果低碳環保志願服務協會會長劉金利介紹,拆出來的海綿也能賣給海綿再處理企業,做成坐墊等。

目前,該中心主要負責處理龍城、龍崗兩個街道的大件垃圾,去年8月份開始收,今年2月份開始拆件分類處理。「龍崗街道每個社區都建了一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量堆放的差不多了,清潔人員就通知我派車去拉回來。」劉金利說,市民將大件垃圾送到小區指定地點,再由片區環衛公司將大件垃圾收集到堆放點,像居住人口多的社區平南社區等,四天就要去堆放點拉一次,一次至少有兩車,少一點的社區一周也要去拉一次。而龍城街道則建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集中堆放點,有專門的清運公司負責清運。

目前福田、羅湖、鹽田、寶安、龍崗、龍華、光明、大鵬等區均已陸續開展廢家具等大件垃圾集中收運處置試點工作,委託市政清掃(清運)服務企業或廢舊家具處理企業收運廢舊家具,經適當拆解破碎後部分資源化利用,殘渣進入生活垃圾收運渠道轉運和處理。今年以來,全市共收運處理大件垃圾12000多噸,平均每天100噸。隨著這一處理系統的鋪開,處理大件垃圾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深圳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原標題:我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市民參觀廢燈管等有害垃圾的回收   去年起,針對市場上還未自發形成回收處理體系,但具有資源利用屬性的七大類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餐廚垃圾,深圳市城管局陸續推動新建分流回收處理體系。   若這七大資源類垃圾不被回收再利用或無害化處理,當做垃圾被扔掉,有的不僅汙染環境,形成資源浪費,更對深圳原本緊張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帶來更大壓力。
  • 外賣垃圾咋處理?專家:讓商家、平臺、消費者為回收埋單
    據業內人士介紹,塑料回收價格低、再資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願撿滿是油汙的外賣餐盒,就算撿回來也要耗時耗力清洗,因此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場上不受待見。無論是垃圾回收企業,還是城市的「拾荒大軍」,都對回收塑料製品「無感」。與此同時,目前中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回收體系,塑料餐盒作為低附加值回收物,難以進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
  • 南寧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回收利用率超35%
    南寧市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目前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南寧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的通報》中,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11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自今年三季度末開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35%。
  • 上海交大|新加坡系統性垃圾處理考察報告
    經過近30年的實踐,新加坡形成了以環保部為核心、法律為框架、企業及居民為基礎的垃圾處理體系。新加坡的垃圾收運系統以環境部下屬國營企業為主,持有政府部門頒發執照的私營企業為輔。上述兩種企業分屬於公共固體廢物收集系統(PWCs)及一般固體廢物收集系統(GWCs),主要作用於垃圾處理的前端和中端,負責固廢收運。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他地級城市的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其中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4個省級示範城市要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宣傳發動、體系建設等經驗做法。到2022年,成都、德陽、廣元不斷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形成一批示範片區。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的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德州中心城區再生資源回收有了規劃
    ◆到2025年末——城區90%以上的居住小區和企事業單位設立規範的回收站點、完善的回收網絡,社區回收站點控制在600-800個;轉運站點控制在20-40個;分揀中心和交易市場各2-4個;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80%。
  • 構建全過程體系 重慶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近年來,重慶市整體推進垃圾分類全過程體系建設,構建垃圾分類智慧化運輸網絡,建設種類齊全的垃圾分類處理基地,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主城區廚餘垃圾(含餐廚、家庭廚餘、其他廚餘垃圾)量已超過1700噸/日,居民家庭有效分出的家庭廚餘垃圾量明顯增長;全市可回收物收運量目前達到2456噸/日,其中主城區已達到1519噸/日,主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過30%。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填埋技術作為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傳統處理處置方法,其垃圾處理量佔處理總量的60%以上。我國目前所掌握的填埋技術存在著諸多問題[圖1 (a)]。首先,絕大多數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資源無法得到循環與利用,這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使其脫離可持續循環圈。
  • 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
    完成城鄉垃圾收運體系項目建設,編制《衡陽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建設項目現狀圖、區位圖、流程圖、路線圖、收集站總體布局圖》;將城區500公裡範圍的垃圾收運納入城鄉垃圾收運體系範圍,並列入《衡陽市環衛設施專項規劃》統籌建設,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四是開展分類化處理。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其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創設了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制度。若個人違反相關條例且拒不整改的,可以處 50 到 200 元的罰款。該條例將於 2020 年 5 月 1 日實施。深圳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別擔心,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沒有這樣的煩惱。
  • 渦電流分選機:做好「垃圾分類」的作用,可回收資源帶來的收益
    雖然調整了類別,但不難看出垃圾分類還是基本定義於「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類,金屬類,塑料類,玻璃類,紡織類等等,這類垃圾的再利用不僅可以節省能源,保護環境,它們再利用的成本往往也比重新製造要低。所以目前資源的再利用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講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內容是什麼?
    將低值再生資源從垃圾中分揀出來,經過規範化的回收處理,能夠循環利用,但市場自身又很難對低值再生資源發揮調節作用,大多數企業仍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回收體量。因此,低值再生資源回收難仍是國內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的問題之一。一方面需要通過開展技術研究,綜合分析比較各類技術的工藝流程、投資運營成本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為低值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探索路徑;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給予低值再生資源回收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
  •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
    垃圾分類末端處理基地,工作人員對分類垃圾進行處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有人大代表建議文/圖 金羊網記者 林園近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垃圾分類是近年來政府的重點工作,也是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代表委員們從源頭減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等方面紛紛建言獻計。推淨菜上市減少果蔬垃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深圳將系統開展固體廢物治理,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利用、無害化處理。加快深汕環境科技產業園、寶安江碧環境生態產業園建設。
  • 氧化線回收深圳市新安二手真空鍍膜機回收信譽保證
    3000多家,從業人雖140多萬人,網點16萬個,遍布全國各地,並且在一些重點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產業規模。目前我國大類廢舊物資年回收量突破5000多萬噸,年回收廢舊物資總值450億元。隨著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全國各地以個體為主的回收網點和從事再生利用的小企業迅速崛起,機械機器回收:各種工廠、企業機械、機器設備;電子機械、五金機械、水洗機械、印刷機械、食品廠機械、服裝機械、木工機械、鞋業機械、工程機械、紙業機械、化工機械,注塑機、塑膠機械,工廠廢舊機械,閒置機械設備等回收。
  • (關於加快建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建議的提案)
    二、大力推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省發展改革委相繼開展了「城市礦產」示範基地(企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通過基地建設有力推動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循環利用、規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 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美國各州關於餐廚垃圾處理的政策和方式略有不同,很多州針對當地具體情況,建立了自己的餐廚垃圾處理回收體系,不同州針對餐廚垃圾肥料化產品的品質規定了各自的標準體系。美國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時的優先次序:抑制產生→救濟飢餓窮人→飼養動物→工業利用→堆肥→焚燒或填埋。日本每年排放的餐廚垃圾約2 000萬t。由於餐廚垃圾的傾倒運輸費用很高,因此餐廚垃圾處理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 垃圾一鍵「變現」,再生資源自助回收站上崗山鄉
    回收站一上崗,就受到村民歡迎。初夏的一天下午,村民龐月娥領取了專用的垃圾袋,把已經收拾好的快遞包裝箱、易拉罐、舊報刊全部裝好,滿滿兩大袋,送進了回收站。「操作還挺簡單的。」龐月娥說,「用手機掃碼進門,把袋子放在站裡就成了,用手機還能隨時看到垃圾處理到了什麼環節,等都處理好了,垃圾回收的錢就能打到我自己的帳戶裡。」回收站的設置,提升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熱情。在農村地區,村民普遍有留存可回收廢品的習慣。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走村入戶收廢品越來越少,村民家裡存著的瓶瓶罐罐、箱子盒子,丟了又覺得可惜,不丟又實在佔地兒。再生垃圾回收站的出現破解了這一難題。
  • 探索生活垃圾後端處理乾濕分離
    將乾濕垃圾共同填埋或焚燒處理,既增加處理難度,佔用大量土地資源,還不利於廚餘垃圾的有效分類收集和處理。然而,由於目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收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尚需一個較長的時期與過程,如此多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才能安全無害且有效益?
  • 垃圾處理加速 紹興嵊州實施垃圾分類新模式
    近年來,紹興嵊州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總體思路,大力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設施建設,三年內通過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大變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山東化工加速智能化轉型 形成七大板塊產業體系
    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已形成煉化、無機化工、合成材料等「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近年來,山東主動作為,超前謀劃,實施重大技術創新、智慧化工建設等工程,在穩固化工第一大省地位的基礎上,還為全國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