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我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市民參觀廢燈管等有害垃圾的回收。

  工人拆解大件垃圾對資源再利用。

  果蔬垃圾回收生產線。

  分揀處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展示用舊衣物回收生產的棉線。

  工人在回收舊衣物。

  工人利用機械粉碎處理樹木枝條以回收利用。

  去年起,針對市場上還未自發形成回收處理體系,但具有資源利用屬性的七大類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餐廚垃圾,深圳市城管局陸續推動新建分流回收處理體系。

  若這七大資源類垃圾不被回收再利用或無害化處理,當做垃圾被扔掉,有的不僅汙染環境,形成資源浪費,更對深圳原本緊張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帶來更大壓力。如今,這些類別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開展得如何?是否開始起到垃圾分流處置減量的目的?

  連日來,記者調查走訪相關分流回收處理點發現,目前,我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已具雛形。據統計,分流回收處理總量約800噸/日,預計3年內達到3000噸/日。這些被分流回收處理的垃圾在緩解末端垃圾處理設施壓力時,也能得到資源化程度更高的利用或更高環保標準的無害化處理。

  有害垃圾

  今年以來回收廢電池螢光燈管30噸

  作為有害垃圾,廢電池和廢螢光燈管產生量較大,且這類垃圾市民知曉率和參與度都較高,是回收的重點。

  隨著我市廢電池、廢燈管分類回收網絡的健全,末端處理問題的有效解決,2015年6月份,市城管局、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市財政委員會聯合發出關於開展廢電池、廢燈管的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15年起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廢電池、廢燈管的分類、收集、處理工作。

  廢電池、廢螢光燈管這些有害垃圾如何從居民家中安全順暢來到指定處理點?在福田區彩田村14棟居民樓的大堂內,全部設置了電池回收箱和廢棄燈管的回收專用箱。每棟樓的居民只需要將家中產生的廢電池、燈管拿下樓投放即可。

  有害垃圾被集中收集起來後,便有一家專門的公司——深圳市通城寶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將其運走,該公司負責收集有害垃圾,暫存封箱後交運給具有相關資質的處理企業。

  據了解,市城管局委託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處理廢電池;廣東龍善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處理廢螢光燈管。兩家公司均是有相應資質和處理能力的專業企業。

  經過這樣幾個環節的無縫銜接和「換乘」,有害垃圾有了妥善的去處。彩田村的做法是一個典型樣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害垃圾由各區負責收集容器配置和收集暫存,已初步形成分類、收集、暫存、運輸、處理常態機制。截至3月底,深圳市已經在全市範圍內的31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11800個廢電池專用回收箱。在全市範圍內的1800個單位和小區中設置了共2500個廢燈管專用回收箱。

  隨著回收渠道的擴大和健全,回收量逐步提高。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回收廢電池10.5噸、廢螢光燈管19.5噸。其中,廢舊燈管今年一季度回收量已超過去年一年回收量的2倍。

  大件垃圾

  集中回收大件垃圾拆解再利用

  家住羅湖的市民李先生想更新換代家裡的舊沙發、床墊等家具,但他感到有些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小區內不能放,賣給回收廢品的,結果卻被嫌棄不值錢,還要再掏錢運出去;送給朋友不好意思,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好了。和李先生一樣有過相似困惑的市民不少,於是,有的人甚至偷偷地將大件垃圾扔在路邊。

  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我市每天產生大約500噸廢家具等大件垃圾,柜子、床、沙發等大件垃圾體積大,未經拆解處理不能直接進入垃圾焚燒廠或填埋場等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大件垃圾存在收集運輸難、處理場地少、規模化程度低、資源利用水平低、二次環境汙染大、補貼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導致亂丟亂拋現象嚴重。

  日前,在龍崗區同樂社區一間不起眼的廠房內,十多名工人忙著拆解床墊、沙發等大件垃圾,分離出其中的海面、木頭、鐵絲、布條等。一種大件垃圾收運、處理的新模式正在進行。這個面積1500平方米的廠房就是深圳市東部大件垃圾處理中心所在地。工人們將分離出的各類物品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質量級別整理,捆起來堆放,整整齊齊。

  「木材類就分三個檔次,最差的送到韶關的生物質焚燒廠,好一點的送去做鋸末板、大芯板,最好檔次的木頭送去再加工企業做木方圓方。」該項目負責人深圳市綠果果低碳環保志願服務協會會長劉金利介紹,拆出來的海綿也能賣給海綿再處理企業,做成坐墊等。

  目前,該中心主要負責處理龍城、龍崗兩個街道的大件垃圾,去年8月份開始收,今年2月份開始拆件分類處理。「龍崗街道每個社區都建了一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量堆放的差不多了,清潔人員就通知我派車去拉回來。」劉金利說,市民將大件垃圾送到小區指定地點,再由片區環衛公司將大件垃圾收集到堆放點,像居住人口多的社區平南社區等,四天就要去堆放點拉一次,一次至少有兩車,少一點的社區一周也要去拉一次。而龍城街道則建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集中堆放點,有專門的清運公司負責清運。

  目前福田、羅湖、鹽田、寶安、龍崗、龍華、光明、大鵬等區均已陸續開展廢家具等大件垃圾集中收運處置試點工作,委託市政清掃(清運)服務企業或廢舊家具處理企業收運廢舊家具,經適當拆解破碎後部分資源化利用,殘渣進入生活垃圾收運渠道轉運和處理。今年以來,全市共收運處理大件垃圾12000多噸,平均每天100噸。隨著這一處理系統的鋪開,處理大件垃圾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園林「綠化垃圾」

  市政公園正在全面推進綠化垃圾變肥料

  說到園林綠化廢棄物,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城市綠化美化、林業撫養過程中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花敗及其他綠化修剪物都是園林綠化廢棄物。我市綠化面積高,且公園越建越多,產生的園林綠化垃圾也隨之增多。據城管部門統計,我市每天產生大約500噸園林綠化垃圾。

  為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市城管局探索在市政公園進行綠化廢棄物生態處理循環利用,將園林落葉、修剪枝葉等綠化廢棄物,經適當粉碎後就地堆肥,回用於公園綠地養護。目前正在全面推行市政公園等處園林綠化垃圾就地就近破碎、肥料化循環利用。

  今年第一季度各區已基本完成選點工作,其中龍崗區在龍城、大運、八仙嶺公園開展園林綠化垃圾循環利用試點工作,並要求各街道依託轄區現有垃圾處理設施成立綠化垃圾回收利用中心,統一收集轄區綠化垃圾,並收運至回收利用中心破碎及堆肥處理,用於市政綠化養護。

  龍華新區在觀瀾人民公園開展試點,破碎處理後部分就地填埋,部分拉到其他林地填埋;羅湖區、南山區和大鵬新區分別計劃選取東湖公園、西麗果場和鑼鼓山作為園林綠化垃圾循環利用試點。今年以來,全市循環利用園林綠化垃圾12400多噸。

  果蔬垃圾

  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試點集中處理減量

  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場超市等是垃圾產生大戶,每天在果蔬分批的過程中就能產生大量瓜果皮、爛菜葉等果蔬垃圾。因有機成分高、含水量大、雜質少等特點,不適宜焚燒和填埋處理,適合採用生物技術就地就近處理和綜合利用。

  位於龍崗平湖的海吉星農貿市場是深圳最大的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去年12月份起,朗坤環保集團開始負責處理由該批發市場產生的果蔬垃圾。「每天分三次運輸果蔬垃圾。」 朗坤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坦陳,目前,一些批發商環保理念有待提高,包裝袋、垃圾袋等混入果蔬垃圾,垃圾分類準確率尚不高,都需進行二次分揀。

  該公司工程師詳解了這些果蔬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原理,首先進行破碎處理打成醬料,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於鍋爐燃燒,作為製作生物柴油的熱原,沼渣則做成有機肥料。

  除了龍崗區,目前,其他各區陸續開展選取市場或超市實施果蔬垃圾就地就近生物處理。福田區、寶安區、光明新區分別選取了福田農批市場、新安街道上川市場、公明農貿市場和光明農貿市場作為果蔬垃圾收運處理試點;龍華新區也選取2個市場,7個大型商超。羅湖區、大鵬新區分別選取了布吉農批市場、葵湧老市場開展果蔬垃圾試點,其中布吉農批市場今年5月正式運行。今年以來,全市分流處理果蔬垃圾約2870多噸。

  廢棄織物

  全市2058個回收箱日均回收超10噸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購買衣物、床單等織物時追求潮流,更新換代頻率高,廢舊織物產生量越來越多。如今,走進深圳許多小區,如福田彩田村、景田西小區,南山區海韻嘉園等,在小區出入口、樓棟大堂、人流密集的路段,都能看到一個一米多高的藍色或綠色箱子,上半部分開口,箱體上寫著「舊衣回收環保箱」等字樣,格外醒目。

  在採訪中,不少小區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舊衣物回收箱很受居民歡迎,沒幾天就能裝滿一箱。「尤其是換季的時候,一周一個回收箱要去收3次。」從2007年起便在深圳各個地方逐步推廣廢舊衣物回收環保公益項目的深圳市升東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達升如是說道,平均一個箱子的容量為1立方米,能放100公斤左右的衣物。目前,僅該公司便在全市投放了1500個回收箱。

  回收的廢舊織物去哪了?在龍崗平湖,記者看到了由升東華公司設立於此處的5000平方米的廢舊衣物分揀處理中心。所有回收的廢舊織物均被運送到這裡綜合處理。現場工作人員先將回收的廢舊織物按照白色、雜色等顏色分類進行分揀,再整理,清理出其中一部分較新的符合民政部門要求的衣物,經過清洗、消毒,整理、打包好後用作公益捐贈給各大慈善機構等,救助幫困,回饋社會。其餘衣物用於再生循環利用。溫達升介紹,「平均一天能分揀10噸左右的廢舊衣物。」

  該中心還展示了廢舊織物再生循環利用的產品,再生紗線、勞保手套、拖布、環保袋。「所有回收來的廢舊織物都有用,勞保手套銷量最多,像汽車修理廠、裝潢公司等都需要。」廢舊衣物回收末端具有廢舊紡織品處理技術的深圳市恆鋒環境資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洪堅表示。

  隨著全市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推進,廢舊織物回收箱進住宅區的速度增加。從2014年起,市城管局聯合媒體開展「衣衣不舍·舊衣回收」系列宣傳活動。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0)》要求,各區要建立廢棄織物回收利用渠道,積極引進分揀場所和再生利用渠道的回收企業,在住宅小區(城中村)設置專用廢棄織物回收箱。目前已在全市投放2058個廢棄織物回收箱。今年前4個月,全市共回收廢棄織物1213噸。

  年花年桔

  統一面向小區單位回收既便民又變廢為寶

  以往,每年春節過後,許多市民家中及一些單位擺放的年花年桔完成了「使命」,成為「時令垃圾」。如何處理成了讓人頭疼的難題,隨意丟棄不僅影響環境,也會給物管單位和環衛公司帶來極大的負擔。

  今年,全市首次開展年花年桔統一回收處理行動。市城管局按照「低碳環保、分類回收、循環利用」的原則,合理解決年花、年桔的出路,促進資源源頭回收利用,積極推廣羅湖區回收處理年花年桔經驗,建立專項回收渠道,回收年花年桔並妥善處置。

  其中,各區指定了一批園林花木、環衛保潔等公司在各區開展回收工作,主要面向小區物業、企事業單位進行批量回收。市民可以放到物業指定位置,由物業統一預約回收。

  從正月開始,便積極組織各區開展年花年桔專項回收工作。早在元宵節前,各區就已經公布了相關回收企業的聯絡人和聯繫電話。呼籲市民最好能將年花年桔放到管理處指定的地方,那樣方便回收。除此之外,市民還可以城管部門的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統一回收年花年桔「護花」行動,各區共計回收年花年桔超過85萬盆,約2萬噸。

  那麼,市民家中廢棄的年花年桔要送到哪裡去?回收公司收走後是如何「變廢為寶」的?記者了解到,有的公司將長勢良好的年花年桔進行集中養護後,統一返回給苗圃基地,將年花年桔回種,同時回收可利用花盆,分解出花泥再用於苗圃花卉培植;對於長勢較差的年花年桔,果實作為餐廚垃圾原料,樹葉樹枝作為園林綠化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稍大的枝幹可進入垃圾焚燒廠燃燒發電,破碎的瓦盆經適當破碎後,用來進行道路硬化或者作為建築垃圾處理,塑料盆直接作為廢塑料處理;還有的將長勢較好的、具有景觀價值的植物部分用於綠化環境。達到既便民又減量的效果。

  餐廚垃圾

  十個區(新區) 都有特許經營企業

  餐廚垃圾處理事關餐桌安全。按照《深圳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各區政府和新區管委會通過招標、招募,確定了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特許經營企業,現已建成運營羅湖、南山、鹽田、龍崗區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全市平均每天收運處理餐廚垃圾約372噸。

  日前,記者走訪了在處理羅湖區餐廚垃圾的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現代化的處理車間,讓人很難想像到這是處理帶著腥臭味泔水的地方。「收集來的餐廚垃圾經過除油、破碎、除雜和調漿後泵送到酸化罐進行2-3天酸化後,泵送至厭氧發酵罐內進行35天的厭氧發酵,每天產生沼氣一方面用於鍋爐燃料給廠區供熱,另外部分輸送到發電機組發電併網。」東江環保副總經理季偉介紹,此外,在預處理過程得到的廢棄油脂可通過可製成生物柴油進行資源化利用。

  今年,為了加大餐廚垃圾集中收運處理力度,市城管局還組織開展餐廚垃圾收運處理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將先收集的餐廚垃圾做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並同步推進設施建設,提高處理能力。根據相關工作計劃,2017年底前全市餐廚垃圾處理總能力達到2500噸/日。

相關焦點

  • 深圳市七大資源類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形成
    北極星固廢網訊:去年起,針對市場上還未自發形成回收處理體系,但具有資源利用屬性的七大類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餐廚垃圾,深圳市城管局陸續推動新建分流回收處理體系。若這七大資源類垃圾不被回收再利用或無害化處理,當做垃圾被扔掉,有的不僅汙染環境,形成資源浪費,更對深圳原本緊張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帶來更大壓力。
  • 外賣垃圾咋處理?專家:讓商家、平臺、消費者為回收埋單
    據業內人士介紹,塑料回收價格低、再資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願撿滿是油汙的外賣餐盒,就算撿回來也要耗時耗力清洗,因此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場上不受待見。無論是垃圾回收企業,還是城市的「拾荒大軍」,都對回收塑料製品「無感」。與此同時,目前中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回收體系,塑料餐盒作為低附加值回收物,難以進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
  • 深圳垃圾處理面臨巨大挑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強 在昨天院士高峰年會的「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平安和多位專家、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垃圾處理問題。兩位院士分別從垃圾填埋高汙染場地的風險和防治、二惡英的汙染角度出發,分析了不同垃圾處理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並結合發達國家成熟的垃圾處理模式,為深圳垃圾處理提出建議。
  •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01-10 代表委員們從源頭減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等方面紛紛建言獻計。
  • 南寧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回收利用率超35%
    南寧市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目前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南寧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的通報》中,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11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自今年三季度末開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35%。
  • 上海交大|新加坡系統性垃圾處理考察報告
    經過近30年的實踐,新加坡形成了以環保部為核心、法律為框架、企業及居民為基礎的垃圾處理體系。新加坡的垃圾收運系統以環境部下屬國營企業為主,持有政府部門頒發執照的私營企業為輔。上述兩種企業分屬於公共固體廢物收集系統(PWCs)及一般固體廢物收集系統(GWCs),主要作用於垃圾處理的前端和中端,負責固廢收運。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他地級城市的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其中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4個省級示範城市要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宣傳發動、體系建設等經驗做法。到2022年,成都、德陽、廣元不斷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形成一批示範片區。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的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德州中心城區再生資源回收有了規劃
    ◆到2025年末——城區90%以上的居住小區和企事業單位設立規範的回收站點、完善的回收網絡,社區回收站點控制在600-800個;轉運站點控制在20-40個;分揀中心和交易市場各2-4個;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80%。
  • 深圳光明二手設備回收誠信經營
    深圳光明二手設備回收誠信經營是掩埋和焚燒。大量的計算機、行動電話、電視機、電冰箱等電子垃圾被掩埋在土壤中不做任何處理,它們滲透出來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的汙染;而對這些垃圾進行焚燒,則會釋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對空氣造成汙染,終形成酸雨。由於電子垃圾含有不少有毒物質,不可以草率埋掉或者燒掉,所以電子垃圾的處理和回收需要較高的成本。
  • 構建全過程體系 重慶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近年來,重慶市整體推進垃圾分類全過程體系建設,構建垃圾分類智慧化運輸網絡,建設種類齊全的垃圾分類處理基地,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主城區廚餘垃圾(含餐廚、家庭廚餘、其他廚餘垃圾)量已超過1700噸/日,居民家庭有效分出的家庭廚餘垃圾量明顯增長;全市可回收物收運量目前達到2456噸/日,其中主城區已達到1519噸/日,主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過30%。
  • 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填埋技術作為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傳統處理處置方法,其垃圾處理量佔處理總量的60%以上。我國目前所掌握的填埋技術存在著諸多問題[圖1 (a)]。首先,絕大多數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資源無法得到循環與利用,這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使其脫離可持續循環圈。
  • 深圳大浪龍勝回收廢ps塑料報價
    深圳大浪龍勝回收廢ps塑料報價 深圳市嘉豪回收始終堅持著「誠信經營,公平公正」的經營之道,同時遵守「價格合理,信守承諾,嚴格保密」的商業道德,並不斷專注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工作,盡力為社會的環保盡一份責任,出一份微薄之力!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內容是什麼?
    將低值再生資源從垃圾中分揀出來,經過規範化的回收處理,能夠循環利用,但市場自身又很難對低值再生資源發揮調節作用,大多數企業仍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回收體量。因此,低值再生資源回收難仍是國內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的問題之一。一方面需要通過開展技術研究,綜合分析比較各類技術的工藝流程、投資運營成本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為低值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探索路徑;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給予低值再生資源回收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
  • 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
    完成城鄉垃圾收運體系項目建設,編制《衡陽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建設項目現狀圖、區位圖、流程圖、路線圖、收集站總體布局圖》;將城區500公裡範圍的垃圾收運納入城鄉垃圾收運體系範圍,並列入《衡陽市環衛設施專項規劃》統籌建設,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四是開展分類化處理。
  • 渦電流分選機:做好「垃圾分類」的作用,可回收資源帶來的收益
    雖然調整了類別,但不難看出垃圾分類還是基本定義於「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類,金屬類,塑料類,玻璃類,紡織類等等,這類垃圾的再利用不僅可以節省能源,保護環境,它們再利用的成本往往也比重新製造要低。所以目前資源的再利用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講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
  • (關於加快建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建議的提案)
    二、大力推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省發展改革委相繼開展了「城市礦產」示範基地(企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通過基地建設有力推動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循環利用、規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 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美國各州關於餐廚垃圾處理的政策和方式略有不同,很多州針對當地具體情況,建立了自己的餐廚垃圾處理回收體系,不同州針對餐廚垃圾肥料化產品的品質規定了各自的標準體系。美國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時的優先次序:抑制產生→救濟飢餓窮人→飼養動物→工業利用→堆肥→焚燒或填埋。日本每年排放的餐廚垃圾約2 000萬t。由於餐廚垃圾的傾倒運輸費用很高,因此餐廚垃圾處理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 垃圾一鍵「變現」,再生資源自助回收站上崗山鄉
    回收站一上崗,就受到村民歡迎。初夏的一天下午,村民龐月娥領取了專用的垃圾袋,把已經收拾好的快遞包裝箱、易拉罐、舊報刊全部裝好,滿滿兩大袋,送進了回收站。「操作還挺簡單的。」龐月娥說,「用手機掃碼進門,把袋子放在站裡就成了,用手機還能隨時看到垃圾處理到了什麼環節,等都處理好了,垃圾回收的錢就能打到我自己的帳戶裡。」回收站的設置,提升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熱情。在農村地區,村民普遍有留存可回收廢品的習慣。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走村入戶收廢品越來越少,村民家裡存著的瓶瓶罐罐、箱子盒子,丟了又覺得可惜,不丟又實在佔地兒。再生垃圾回收站的出現破解了這一難題。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其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創設了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制度。若個人違反相關條例且拒不整改的,可以處 50 到 200 元的罰款。該條例將於 2020 年 5 月 1 日實施。深圳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別擔心,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沒有這樣的煩惱。
  • 垃圾處理加速 紹興嵊州實施垃圾分類新模式
    近年來,紹興嵊州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總體思路,大力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設施建設,三年內通過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大變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