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一上崗,就受到村民歡迎。初夏的一天下午,村民龐月娥領取了專用的垃圾袋,把已經收拾好的快遞包裝箱、易拉罐、舊報刊全部裝好,滿滿兩大袋,送進了回收站。「操作還挺簡單的。」龐月娥說,「用手機掃碼進門,把袋子放在站裡就成了,用手機還能隨時看到垃圾處理到了什麼環節,等都處理好了,垃圾回收的錢就能打到我自己的帳戶裡。」
回收站的設置,提升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熱情。在農村地區,村民普遍有留存可回收廢品的習慣。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走村入戶收廢品越來越少,村民家裡存著的瓶瓶罐罐、箱子盒子,丟了又覺得可惜,不丟又實在佔地兒。再生垃圾回收站的出現破解了這一難題。
此次劉斌堡鄉共推出5個再生資源自助回收站,其中2個已正式投入使用,另外3個正在後期的調試中。「如果村民反響好,我們還考慮進一步擴大規模。」劉斌堡鄉副鄉長韓秀芹表示。5處自助回收站分別位於不同的村莊,能夠輻射全鄉16個村、駐鄉單位及七小場所。劉斌堡鄉還根據鄉域內精品民宿多的特點,優先在民宿集中的村內設置回收站。回收站設置成簡單的玻璃房,從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裡面可回收物存放的情況和可供市民取用的垃圾袋。
據介紹,通過再生資源自助回收站回收的垃圾在進行分揀後,一部分可通過售賣或捐贈再次使用,另外一部分可作為造紙廠、布料廠等廠家的原材料,實現可循環利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