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2021-01-19 網易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考驗下,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積極踐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發展戰略,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顯著成就,「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一系列有關再生資源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在「雙考」中表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進拼搏,行穩致遠。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聯合《資源再生》雜誌社,共同盤點出2020年再生資源行業十大新聞事件,旨在記錄難忘的2020。

   1.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雙控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再生資源行業企業初期面臨原料短缺、訂單不足、資金緊張、物流受限等難題,絕大多數企業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呈現下降趨勢,半數以上企業預計降幅達30%。3月份,隨著全國各地疫情得以控制,再生資源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步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捐款捐物支持湖北及其他地區抗擊疫情。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前9個月廢鋼鐵消耗總量15520萬噸,同比減少158萬噸,降幅1%;廢鋼比19.86%,同比減少1.1%;電爐鋼比9.65%,同比減少0.25%;再生銅鋁鉛鋅產量達1100萬噸,預計全年產量1450萬噸,同比增長0.9%。1-10月累計報廢機動車回收數量176萬輛,同比下降5.1%;1-9月份,國內廢紙回收加工行業回收總量約為3800萬噸,同比下降約20%。4月份開始,再生資源規模企業復工率達90%,行業基本恢復正常經營水平,以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拆解為例,下半年開始平穩增長。

   2.塑料汙染防治重要文件相繼出臺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要求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2020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規範塑料廢棄物收集和處置,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等。

   2020年11月,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文件指出,國家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由商務部建立全國統一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系統,及時接收、處理報告信息。

   3.新修訂《固廢法》實施,加大企業違法處罰力度

   2020年4月29日,《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審議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固廢法》強化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完善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健全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長效機制,用最嚴格制度和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和舊版相比,新《固廢法》對法律責任專章進行了擴充完善,加大了對固廢管理不合規的處罰力度,增加企業違法成本。除了對新增內容設定相應罰則外,還普遍提高了違法行為的處罰金額,企業違法行為最高可罰至500萬元,同時強化處罰到人,個人最高罰款100萬元,並且增加了按日連續處罰、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執法措施。

   4.供銷社系統發揮回收主渠道作用,促進廢家電回收體系建設

   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共同發布《關於積極打造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鏈、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行動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遍布城鄉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點,積極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結合垃圾分類、大件垃圾處理等工作,進一步規範廢舊家電回收流程。

   5.《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正式公布,行業進入重大機遇期

   2020年7月31日,《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經商務部審議通過,並經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同意後正式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至此,政策層面對報廢機動車行業的管理已基本完備。《實施細則》的落地將加速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邁入市場化發展進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車主處理報廢汽車也將更加便利,我國報廢機動車行業將迎來重要機遇。

   6.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出臺,對再生資源體系建設提出新要求

   2020年11月2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推進分類投放收集系統建設,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網點和廢舊物品交投網點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集中分揀中心和集散場地,推進城市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7.《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正式公布

   該《名錄》對加強危險廢物汙染防治、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名錄》新增減了部分危險廢物,變更了部分廢物代碼,要求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企業要做好《名錄》實施與危險廢物管理計劃、轉移聯單、許可證等環境管理制度銜接工作。本次《名錄》將有關內容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後納入《名錄》附表中,更加科學和嚴謹。《名錄》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8.「禁廢令」深入實施,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

   2020年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2021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棄物,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啟固廢零進口時代。但為了保障國內生產企業的原料保障,我國將允許以商品形態的潔淨再生原料的進口,並責成有關部門制定了相關標準。截止2020年12月31日,《再生黃銅原料》(GB/T38470-2019)、《再生銅原料》(GB/T38471-2019)、《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GB/T38472-2019)、《再生鋼鐵原料》(GB/T 39733-2020)已相繼發布實施,符合上述標準的再生金屬原料不屬於固體廢物,可按普通商品自由進口。再生塑料原料及再生纖維漿等相關標準也在徵求意見中。

   9.《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發布

   《年報》主要依據2019年生態環境統計重點調查企業數據及196個大、中城市已經發布的固體廢物汙染防治信息匯總編制而成,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當前我國固體廢物汙染防治的相關情況。《年報》第一部分介紹了全國196個大、中城市2019年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情況。經統計,此次發布信息的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3.8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498.9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84.3萬噸,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3560.2萬噸。《年報》第二部分介紹了2019年全國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情況。

   10.「十四五」規劃建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對中國再生資源行業定了調。一是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二是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發展綠色建築,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視新汙染物治理,全面實行排汙許可制;三是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強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承受力脆弱地區影響的觀測,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開展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監測評估;四是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

  免責聲明

  本站行業新聞資訊欄目所提供的內容有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並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所轉載的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站內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圖片資源或是網上搜集或是由網友提供,若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或權益,敬請來信來電通知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標籤:再生資源,塑料汙染治理,生活垃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19年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十大新聞事件
    經過修改後預期《固體法》將於2020年頒布實施。2、《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發布2019年9月,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徵求意見稿),附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及《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堅持問題導向,細化類別,保持結構的連續性,保證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修訂後預期《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於2020年頒布。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20-2026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對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再生資源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再生資源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再生資源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再生資源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會展行業十大新聞·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6日訊  由中國經濟網獨家評選發布的「中國會展行業十大新聞·2020」活動結果已於1月5日揭曉。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創新展會服務模式」要求、商務部發布《關於創新展會服務模式培育展覽業發展新動能有關工作的通知》、進博會已成為四大平臺和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武漢用會展中心建方艙醫院,國家三部門要求提高公共設施相關建設標準等入選2020年中國會展行業十大新聞。「中國會展行業十大新聞·2020」評選活動,也非常重視公眾的關注和互動傳播。
  • 2020年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2020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中國空間科學技術》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2020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 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當前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6年版
    > 圖表25:2013-2020年我國主要再生資源類別回收利用表(單位:萬噸,萬臺,萬輕噸) 圖表26:2013-2020年再生資源企業銷售額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27:2014-2020年再生資源行業經營效益分析(單位:家,萬元,%) 圖表28:2013-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29:2013-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解讀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主要集中在停工令、塑料汙染治理等方面,以下將對其進行簡要解讀。  卓創解讀:近幾年進入取暖季後北方地區將加大空氣品質的管控,再生塑料企業長期以來作為重點監管的對象,進入四季度後行業開工率將受到一定影響。儘管近幾年國內空氣品質有所提高,但仍未達到構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標準,預計今年將在11月中旬集中供暖後對再生塑料主流市場進行嚴格管控。其中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為再生行業主流市場,也正是歷年監管的重點區域,因此四季度開工承壓。
  • 2020年度十大國際新聞事件
    英國《頭條辰報》綜合報導      2021年1月3日,世界華文傳媒聯合會在倫敦評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新聞事件。這十大事件為:(一)全人類的危機COVID-19新冠病毒肆虐各國,幾無倖免;(二)2020美國大選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三)伊朗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四)美股十天四次熔斷 原油期貨結算價暴跌至負數;(五)大本鐘獎全球頒獎典禮在中國舉辦 為唯一一個全球性頒獎典禮在現場大規模舉辦;(六)《英歐貿易與合作協議》正式生效
  • 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
    讓我們回到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票選,此次十大事件票選完全通過"智慧交通"微信公眾號完成,有近3000人參與投票,候選的二十個事件總得票數為4300票,在這裡面有兩個事件得票數都超過了一千,總得票數超過了60%。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內容是什麼?
    一、行業發展基本狀況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年,也是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年。國家高度重視再生資源行業的發展,不斷推出重要利好政策;社會資本對行業的關注度趨高,企業兼併重組活動頻繁;新型回收模式層出不窮,整個行業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趨勢。
  • 【盤點】2020年,能源行業那些值得記錄的「足跡」
    回望巨變之年無負山河風光——盤點2020年度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在光陰匆匆的腳步聲中,2020年已經落幕。對於能源行業,2020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過去的一年,能源行業以默默付出與堅守,回饋著祖國的山河大地,寫就了一段又一段不朽的詩篇。2020年,能源行業有哪些值得記錄的「足跡」?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盤點年度十大新聞事件,帶您一起回顧這一年發生在能源領域的大事。
  •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2012年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十大新聞盤點
    這一年對於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來講,是個不平靜的年份。  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風暴讓我們焦慮不安;採購案中遭受的不公待遇讓我們心灰意冷;釣魚臺事件的氣憤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中日儀器的差距。我們彷徨迷茫過,但從中我們又看到了一線生機。各種「利好」政策的不斷湧現;配套的檢測解決方案層出不窮;檢測儀器的市場大賣。。。  負面新聞給我們敲響警鐘,正面新聞給我們注入新能量。
  • 蒙牛盧敏放榮獲「2020年十大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國際在線消息:11月28日,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在浙江紹興召開,「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以及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等10位對我國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企業家等當選2020年十大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 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的分析預測
    2017-2019年中國銻產量數據分析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對中國銻業產量數據分析如下:一、2017-2019年全國銻產量分析2019年1-12月,全國銻累計產量為24.06噸,同比增長了25.6%。
  • 2019年鎢行業十大熱點新聞?
    2019年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2019年鎢產品走勢跌宕起伏。綜合全年鎢行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鎢鉬雲商梳理出2019年鎢行業十大熱點新聞。一、鉬礦資源稅下調至8% 鎢礦資源稅保持6.5%2019年8月26日全國人大會議通過新《資源稅法》,最新政策執行如下:鉬礦資源稅下調至8%、鎢礦資源稅保持6.5%。
  • 2017年度中國科技資源管理領域十大事件公布—新聞—科學網
    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科技資源為科技活動提供了物質保障,也為科技管理、決策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基本性條件保障,我國科技資源規模質量以及開放共享水平明顯提升,在科學研究和科技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回顧我國科技資源管理領域的改革發展成就,進一步促進科技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中國科技資源導刊》編輯部開展了「2017年度中國科技資源管理領域十大事件」評選活動。
  • 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經濟學家聯合評出 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趙東東 周武英 劉超)12月29日,由經濟參考報主辦,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特邀經濟學家聯合評選出2020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和國際十大經濟新聞。這一評選活動旨在全方位多視角梳理盤點2020年發生的國內、國際經濟新聞熱點,力求掌握政策脈搏,洞悉經濟走向。
  • 中國鹽行業8月份十大新聞
    >份鹽行業十大新聞,與您分享鹽改之下的行業發展軌跡。 【註: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01 重慶市經信委:開展食鹽專營集中執法行動 8月7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度食鹽專營集中執法行動通知。
  • 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
    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風口已至 摘要 【不再當「世界垃圾箱」!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風口已至】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