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紛紛跟進中國「禁廢令」 西方垃圾回收危機加劇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外媒稱,印度開始禁止進口固體塑料垃圾,以解決自身的環境危機。一年前,中國政府實施相關政策,阻止西方國家可回收塑料垃圾大量湧入。報導認為,中國和印度的禁令表明,出口塑料垃圾是不可持續的。泰國和馬來西亞也宣布了禁令,不希望繼續當世界塑料垃圾的傾倒地。儘管對西方國家而言,短期解決辦法一直是尋找替代市場,但用英國環境大臣麥可·戈夫的話說,長期解決辦法是「停止將我們的垃圾離岸化」。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3月16日報導,環保記者、曾任清華大學講師的島津洋一認為,當前塑料處理領域的新情況可能會令發達國家陷入困境。他警告說,塑料垃圾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他說,塑料垃圾的妥善處理需要昂貴的技術。這將使塑料處理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現在塑料處理的成本僅僅是將其運往別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進口塑料垃圾,發達國家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在國內加以解決。

環保活動人士範達娜·希瓦博士說,將發展中國家作為西方垃圾的傾倒場是「不道德、不公正的」。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7日報導,幾十年來,回收利用一直是美國家庭和企業減少浪費、改善環境的本能努力。但如今在美國許多地方,這種努力正在走向失敗。

目前,在費城150萬居民的可回收材料中,約有一半被焚燒處理,將垃圾轉化為能源。在孟菲斯,國際機場航站樓周圍仍有回收箱,但回收的所有罐子、瓶子和報紙都被送到一處垃圾填埋場。

報導稱,在全美各地,有數百座城鎮像這兩座城市一樣,要麼取消回收項目,要麼限制接收的回收材料類型或者同意大幅提價。

加利福尼亞州財務長馬世雲說:「我們目前正處於回收利用運動的危機時刻。」

報導稱,促成這種全國性思考的是中國。在2018年1月之前,中國一直是美國可回收材料的大買家。當中國官員發現太多的垃圾與紙板和某些塑料等可回收物混在一起時,中國方面實施了「禁廢令」。之後,泰國和印度開始接收更多的進口廢料,但即便它們也開始實施新的限制。

全球廢品市場的動蕩去年開始影響到美國社區,而且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報導稱,由於購買者減少,回收公司通過向城市收取更多費用來彌補損失的利潤,有些情況下費用甚至是去年的四倍。

在成本飛漲的背景下,城鎮在是否提高稅收、減少其他市政服務或放棄上世紀70年代環保運動期間取得的成果等問題上正在做出艱難的選擇。

印度呼籲全社會減少塑料汙染,圖為三名男子去年6月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參觀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展。

相關焦點

  • 「禁廢令」,發達國家該還的總得要還
    賈衛列  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繼中國宣布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後,東南亞國家也陸續因為對「洋垃圾」不堪重負而發出進口禁令。最近,印度成為對「洋垃圾」說「不」的又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再度造成西方發達國家的措手不及,並引發深深的擔憂。
  • 中國「禁廢令」實施後,泰國等成為新興廢物目的地
    固體廢物新興目的地的出現證明中國「禁廢令」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的舉措。 2018年1月1日起,中國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廢礦渣在內的24項固體廢物,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
  • 「禁廢令」改變再生塑料行業格局
    保護環境 「禁廢」刻不容緩  吉林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軻表示,中國大量進口國外固體廢棄物已持續多年,佔世界廢塑料進口總額的56%。以進口廢物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多為「散、亂、汙」企業,汙染治理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當地的大氣、水、土壤環境,對一些地區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大量的高汙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為此,我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將禁止進口4類共24個品類的固體廢物,包括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
  • 中國「禁廢令」讓歐洲自省
    雖然他們總是買買買,買的卻都是帶有「綠點」標誌的產品:他們留下的塑料垃圾進入了黃色垃圾桶和回收站,被分類並在最好的情況下被回收再利用。與此同時,包裝垃圾不斷增加,因為小袋小熊糖被裝在大包裝袋裡售賣,黃油被放在塑料盒裡,水果則用保鮮膜來包裝。當然,所有產品都有「綠點」標誌。現在中國令歐洲的這套體系陷入困境。因為中國日益依靠自身循環經濟,不想再進口塑料垃圾。德國很快將面臨回收材料過剩。
  • 再生聚乙烯:「禁廢令」「停工令」再生塑料業颳起小旋風
    繼2017年底禁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後,工業來源廢塑料2018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在可見的10年內,不會再有進口廢塑料!「禁廢令」進一步升級!隨著國家環保整頓的推進,各地再生塑料廠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地的小型工廠、家庭作坊被關停,大型廠家也被要求限產、停產整頓。
  • 中國的「禁廢令」,慌亂了大半個歐洲!
    雖然他們總是買買買,買的卻都是帶有「綠點」標誌的產品:他們留下的塑料垃圾進入了黃色垃圾桶和回收站,被分類並在最好的情況下被回收再利用。與此同時,包裝垃圾不斷增加,因為小袋小熊糖被裝在大包裝袋裡售賣,黃油被放在塑料盒裡,水果則用保鮮膜來包裝。當然,所有產品都有「綠點」標誌。現在中國令歐洲的這套體系陷入困境。因為中國日益依靠自身循環經濟,不想再進口塑料垃圾。
  • 中國將全面實施禁廢令
    中國將有可能於2021年起禁止舊箱板紙和幾乎所有其它廢紙纖維的進口。近日,中國造紙行業龍頭企業與政府部門開會討論下一步禁廢問題。據國內一個主要貿易協會稱,禁廢令的發布是板上釘釘了。中國最大的紙業公司在提到廢紙供應問題時說,公司早已做了最壞打算。纖維出口方面的業內人士說,這些因素導致人們採取行動。加州新港CH公司(美國對華廢紙出口主要中間商)CEO吉米楊說,「我們正在分散業務,把對其它國家的出售做到最大化。」同時表示,估計到了出口的下滑,這是事實。過去20年來,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很不錯,可是現在,情況變了。
  • 「禁廢令」實施前夕國內多地廢紙大幅漲價 河南今年漲幅最小
    對於其他省份「搶紙」盛況,河南摯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再生資源協會會員崔國洲的反應很平靜,「甚至可以說,省內近期的廢紙漲價幅度,為近幾年最小」。崔國洲介紹,《公告》中提及的進口廢紙,在業內被稱為「外廢」,外廢到國內的主要用途是做包裝紙箱;國內也在自行回收被稱為「國廢」的廢紙,國廢再分為兩類,即黃廢(黃板紙)和白廢(書本紙),其中以黃廢居多。
  • 中國「禁廢令」或將重塑德國垃圾回收市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德國媒體1月5日刊載題為《賣垃圾》的報導稱,德國城市和社區長期以來利用廢紙賺了很多錢,因此補貼了其他類型垃圾的處理。但是自大約一年前以來,廢紙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原因主要在於中國。
  • 中國當"全球最大垃圾場"幾十年 "禁廢令"決定讓世界警醒
    一時間,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報端網站都能看到關於「垃圾危機」的報導:「中國拒絕當垃圾場,現在世界亂作一團」、「由於中國限制進口,美國可回收物堆積如山」「中國受夠了歐洲的垃圾」、「當中國終於對成為全球垃圾場說不時,世界應該醒悟」…… 中國對廢品進口的限制,令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廢料回收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 禁廢令改變造紙原料格局 行業龍頭晨鳴紙業持續受益
    作為國內造紙行業重要生產原料,「廢紙」的徹底「禁入」對國內造紙原料結構的優化升級無疑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漿紙一體化龍頭晨鳴紙業股價應聲大漲。限制政策加碼 外廢進口量遞減2017年以來,「禁廢令」持續加碼。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但早期的粗放式增長也為環境和生態保護埋下了隱患。
  • 資訊:「禁廢令」改變造紙原料格局 行業龍頭晨鳴紙業持續受益
    作為國內造紙行業重要生產原料,「廢紙」的徹底「禁入」對國內造紙原料結構的優化升級無疑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漿紙一體化龍頭晨鳴紙業股價應聲大漲。限制政策加碼 外廢進口量遞減2017年以來,「禁廢令」持續加碼。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但早期的粗放式增長也為環境和生態保護埋下了隱患。
  • 當中國拒收垃圾時,美國生活在迫在眉睫的垃圾危機的陰影中
    作者:王德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垃圾進口問題上的持續爭吵,已經引起了人們對一個「發達」國家似乎已經擱置一旁的問題的關注——垃圾管理。這就是出口到中國。但當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和生產國,在2017年拒絕接收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垃圾時,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很快發現自己被自己的垃圾「淹沒」了。在敦促中國重新考慮對外國垃圾進口的「災難性」禁令的同時,華盛頓方面迅速將責任歸咎於中國。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廢物進口國,但自去年1月起,北京禁止24種類型的廢料進入中國境內,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is4i9j」   惠州市高標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不含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等需經相關批准的項目);固體廢物治理;船舶拆除;加工:金屬製品、建築材料等。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德媒:中國「禁廢令」重塑德垃圾回收業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德國《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1月5日刊載題為《賣垃圾》的報導稱,德國城市和社區長期以來利用廢紙賺了很多錢,因此補貼了其他類型垃圾的處理。但是自大約一年前以來,廢紙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原因主要在於中國。報導稱,中國不再打算從國外進口分類不良的垃圾,並嚴格規定了廢紙中的異物摻雜率:不高於1%。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用玉米澱粉做成塑料供應全球「武漢最嚴『禁塑令』出爐後,最近幾天,我們接到電話不斷,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景象,以前大多是國外企業和南方的企業聯繫我們,現在湖北省內和武漢的和很多企業都找上門了」。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斌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介紹。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2020-2026年電子垃圾回收與利用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3.5 結語第四章 我國電子電氣垃圾產業環境管理研究  4.1 產業環境概述  4.2 我國電子電氣垃圾(廢棄物)的定義和產生    4.2.1 中國電子電氣垃圾(廢棄物)的定義    4.2.2 電子垃圾(廢棄物)的產生  4.3 電子廢物回收和處置過程  4.4
  • 英科環保科創板IPO過會 稱供應商分散 「禁廢令」不會影響原料進口
    上市委現場問詢中,要求公司分析中國禁廢令全面實施之後,相關環保政策是否存在進一步擴大和升級的可能並影響到公司的原料進口。此外,要求公司分析馬來西亞環保法律的可能調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12月31日,英科環保對意見進行了回復。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英科環保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9977.44萬元,前身是淄博英科框業有限公司。
  • 廢木、廢玻璃、廢纖維,這裡都有償回收
    廢玻璃、廢塑料、廢木,在這裡都能有償回收? 是的,你沒聽錯! 今日(11月18日),廣州市白雲區第一個全品類再生資源中轉示範站——黃石街再生資源中心正式揭牌運營。該中心不僅回收高價值的廢金屬,廢紙、廢家電、還回收低價值的廢玻璃、廢塑料。居民如果有廢舊物品需要回收的,可以通過微信搜索「穗回收」小程序,在該公共服務平臺下單,24小時之內,會有回收人員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