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廢令」實施後,泰國等成為新興廢物目的地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赴上海特派記者郭媛丹】一次全球性對固體廢物(俗稱「洋垃圾」)聯合打擊行動顯示,在中國實施「禁廢令」之後,固體廢物依舊是從歐洲流向亞洲,但泰國、越南等國家成為新興目的地。

11月20日,中國海關與世界海關組織(WCO)聯合舉辦的「大地女神」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總結會在上海舉行。來自53個成員海關與11個國際組織的共計150名中外代表出席會議。

聯合國副秘書長埃裡克.索爾海姆專門為此次會議開幕式發來視頻,他在發言中表示,當今跨境環境犯罪活動猖獗,規模龐大—每年犯罪金額達2600億美元,這一數字仍在增長。 埃裡克表示,」這項任務,無法憑藉單一國家的力量完成,不能僅靠中國。打擊跨境環境犯罪需要各國之間強有力的合作。」

「大地女神」是各國合作預防與打擊廢物走私的突出例子。「大地女神」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共計有世界海關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國際刑警組織、巴塞爾公約秘書處等15個國際(地區)組織及遍及全球的75個主要固體廢物進出口國家(地區)參加。

以「打擊由歐洲向亞洲和非洲非法轉移廢物」為目的的「大地女神」行動始於2009年。前兩期由WCO秘書處發起。中國海關在2013年和2018年相繼倡議發起「大地女神」第三期和第四期國際聯合執法行動,得到有關國際組織及各成員海關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

5月21日至7月23日,「大地女神」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在歷時64天的行動中,各國累計通報查獲固廢案件214起;查獲各類固廢32.6萬噸,各項成果創歷屆「大地女神」聯合行動之最。

《巴塞爾公約》是管控有害廢物和其他廢物跨境轉移的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定。巴塞爾公約副秘書長諾威拉在發來的視頻中表示, 「這期行動與其之前的三期一樣,是各國攜手合作防範和打擊非法貿易的傑出典範。」

會議期間,世界海關組織亞太情報中心相關負責人發布了「大地女神」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全球報告。這位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合行動展示出一些新特點:固體廢物趨勢依舊是從歐洲運往亞洲,但目的地出現變化,越南,泰國等國家成為新興目的地。

固體廢物新興目的地的出現證明中國「禁廢令」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的舉措。 2018年1月1日起,中國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廢礦渣在內的24項固體廢物,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

中國大幅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的舉措讓美國、澳大利亞等固體廢物輸出國感到不適應,他們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包括尋找替代中國的出口國。此前已有報導稱,泰國或將成為「全球垃圾之國」。

世界海關組織副秘書長裡卡多在會議期間致辭稱,在「禁廢令」實施之前,中國接受固體廢物的數量約佔全球固體廢物總量的50%。但現在出現了一些變化,東歐的波蘭,西非等其它國家接受進口固體廢物量也增加。

在會後的採訪中,裡卡多進一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中國頒布了「禁廢令」之後,這些發達國家或需要找到新的地方運輸或者找到新的回收固體廢物的方法。

裡卡多介紹,「在中國頒布了『禁廢令』後,固體廢物走私依舊嚴重,範圍進一步擴大。中國加強固體廢物的監管後,今年開始以來,很多其它的亞洲國家成為固體廢物的目的地,比如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這些國家在應對這個問題時也開始採用中國的方法,採取了類似的措施。」

埃裡克則表示自己不久前剛剛訪問中國,「中國實施的『禁廢令』,引發了全球回收行業的大變革」。埃裡克用全球電子垃圾村中國廣東貴嶼發生的變化為自己的評價作進一步詮釋,「中國廣東貴嶼曾經是世界上有名的電子垃圾傾倒場。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毒害、侵蝕了這一人口密集地區的水和空氣。但如今,貴嶼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中國「禁廢令」的實施還帶來了另一種變化,裡卡多表示,在2009年「大地女神」第一期國際聯合行動時,有超過60%的案件由固體廢物來源國提供線索、情報。在今年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中,接受國發現了大部分案件線索。

中國打擊固體廢物的行動還在繼續。從2018年底開始,陸續有包括廢五金、木廢料等32種固體廢物調整為禁止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在主旨發言中表示,中國政府禁止垃圾進口的目的並非單純堵截垃圾於國門之外,而是希望藉此推進全球廢物回收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喚醒在生產、銷售、消費、使用、廢棄全鏈條中綜合考量環境影響的「循環經濟」理念,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對此,裡卡多在會後的採訪中也表示認同,「我並不認為中國的這個決定是單純地要把洋垃圾拒之門外,中國需要降低環境問題的風險,保護好自然環境,同時其他國家也要相應承擔自身的責任。裡卡多認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該齊心合力,採用更好的政策和技術手段回收垃圾。

裡卡多提到中國在此次行動中起到了領導作用,查獲199起固體廢物案件中中國查獲了100餘起。

在採訪中,裡卡多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直以來,世界海關在指引全球海關處理海關問題承擔重要職責。近年來,世界海關組織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海關開展了合作。「中國在許多方面承擔了領導職責,比如在風險管理和環境問題上,希望中國繼續承擔更多的領導義務。」

根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 聯合行動期間,中國海關通報固體廢物案件125起,佔全部報送案件的58.4%,發出預警信息31條,與29個國家(地區)就40多起重特大案件展開情報交流、聯合行動、境外取證和追逃追贓等執法合作,涉及廢塑料、廢舊電子產品等固體廢物73.86萬噸,並在各方協助下成功將3名外逃的走私固體廢物犯罪嫌疑人緝捕歸案。

此外,在 行動期間,中國海關與越南海關開展情報交換,成功鎖定涉嫌走私固體廢物的涉案企業;比利時海關在批准涉嫌走私貨物出口前主動與中方開展聯合研判,經中國海關認定後主動攔截;英國環保部門、中國海關和中國香港海關等機構共同對13個涉嫌固體廢物走私的貨櫃開展聯合監控,迫使貨主將貨物發回出口國,擠壓走私分子的獲利空間。

與「大地女神」第四期國際聯合行動相呼應,中國海關在國內同步開展了集中打擊。今年以來,中國海關組織開展「藍天2018」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專項行動,先後開展了四輪高密度、集群式、全鏈條的集中滾動打擊,截至10月底,共立案偵辦走私固體廢物刑事案件41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6名,查證涉案廢物146.1萬噸,現場查獲走私廢物22.99萬噸。

當前全球生態環境持續受到威脅,其中固體廢物非法跨境轉移對全球生態環境平衡的破壞十分嚴重。現全球每年產生的城市廢物超過100億噸,其中大量固體廢物通過不法途徑流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使這些地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裡卡多和世界海關組織亞太情報中心負責人均提及各國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在此次行動中,各國海關發現,固體廢物在運輸過程中在過境國,一些商人在文件中做了手腳,這導致很難發現固體廢物來源國,因此也愈發凸顯海關作為大家庭的重要性。

對此, 倪嶽峰建議「用好合作機制」。 倪嶽峰表示,首先繼續在世界海關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多邊框架下開展打擊固廢走私、瀕危動植物走私、消耗臭氧層物質走私等國際聯合執法行動,形成對跨境生態環境犯罪的全面威懾。其次繼續通過重點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點對點雙邊合作機制,針對重點走私線路、走私手法和走私團夥,採取聯合經營、聯合辦案等方式精準打擊,務求實效。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全面實施禁廢令
    中國將有可能於2021年起禁止舊箱板紙和幾乎所有其它廢紙纖維的進口。近日,中國造紙行業龍頭企業與政府部門開會討論下一步禁廢問題。據國內一個主要貿易協會稱,禁廢令的發布是板上釘釘了。中國最大的紙業公司在提到廢紙供應問題時說,公司早已做了最壞打算。纖維出口方面的業內人士說,這些因素導致人們採取行動。加州新港CH公司(美國對華廢紙出口主要中間商)CEO吉米楊說,「我們正在分散業務,把對其它國家的出售做到最大化。」同時表示,估計到了出口的下滑,這是事實。過去20年來,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很不錯,可是現在,情況變了。
  • 「禁廢令」改變再生塑料行業格局
    保護環境 「禁廢」刻不容緩  吉林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軻表示,中國大量進口國外固體廢棄物已持續多年,佔世界廢塑料進口總額的56%。以進口廢物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多為「散、亂、汙」企業,汙染治理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當地的大氣、水、土壤環境,對一些地區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大量的高汙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為此,我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將禁止進口4類共24個品類的固體廢物,包括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
  • 禁廢令改變造紙原料格局 行業龍頭晨鳴紙業持續受益
    據生態環境部,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廢紙」也在禁止目錄中。作為國內造紙行業重要生產原料,「廢紙」的徹底「禁入」對國內造紙原料結構的優化升級無疑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漿紙一體化龍頭晨鳴紙業股價應聲大漲。
  • 「禁廢令」實施前夕國內多地廢紙大幅漲價 河南今年漲幅最小
    廢紙進口量即將為零2020年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共同發布了一份《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簡稱《公告》)。其中第一條明確說明,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禁廢令」下原料缺口增大,紙企盯上新「口糧」!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廢紙作為進口固體廢物的一個主要品類,由於在價格方面存在一定優勢,進口廢紙一直被國內造紙行業所青睞。 隨著「禁廢令」的落地,國內廢品收購價格大漲,面對日益趨緊的原料缺口,造紙企業也開始從原料端布局,秸稈造紙等新興資源利用方式的市場前景被廣泛看好。
  • 資訊:「禁廢令」改變造紙原料格局 行業龍頭晨鳴紙業持續受益
    據生態環境部,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廢紙」也在禁止目錄中。作為國內造紙行業重要生產原料,「廢紙」的徹底「禁入」對國內造紙原料結構的優化升級無疑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漿紙一體化龍頭晨鳴紙業股價應聲大漲。
  • 政府發布「禁廢」令 造紙龍頭晨鳴紙業優勢凸顯!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稱,2021年1月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廢令」的落地不僅宣告國內造紙行業外廢強依賴的「舊時代」結束,也意味著像晨鳴紙業一樣具備產業鏈優勢的大型紙企的「新時代」的到來。
  • 發展中國家紛紛跟進中國「禁廢令」 西方垃圾回收危機加劇
    一年前,中國政府實施相關政策,阻止西方國家可回收塑料垃圾大量湧入。報導認為,中國和印度的禁令表明,出口塑料垃圾是不可持續的。泰國和馬來西亞也宣布了禁令,不希望繼續當世界塑料垃圾的傾倒地。儘管對西方國家而言,短期解決辦法一直是尋找替代市場,但用英國環境大臣麥可·戈夫的話說,長期解決辦法是「停止將我們的垃圾離岸化」。
  • 中國實施「禁廢令」後,這個國家將成全球「垃圾之國」?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外媒稱,專家警告,泰國政府推動當地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的政策已導致當地塑料垃圾進口激增,泰國很可能成為全球「垃圾之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11日報導,泰國生態警示復甦組織主管潘衝指出,泰國最近的廢物管理趨勢,與正確的廢物管理方式背道而馳。她說,泰國政府目前所朝的方向將使得廢物管理問題不能獲得妥當解決,並導致其他國家的垃圾被傾倒到泰國。
  • 「禁廢令」出臺!紙張價格1個月連漲3次,專家:漲價已成定局!
    國家公布「禁廢令」!紙張價格1個月連漲3次,專家:漲價已成定局!現在已經臨近春節了,往往在這段時間,物品價格都會上漲的,在最近的1個月裡,哪種物品漲價最多呢?應該是「紙張」了,我們知道紙張的價格跟原材料價格息息相關,這幾年造紙的原材料一直在上漲,導致紙張的價格上漲好像火箭一樣往上竄。
  • 英科環保科創板IPO過會 稱供應商分散 「禁廢令」不會影響原料進口
    上市委現場問詢中,要求公司分析中國禁廢令全面實施之後,相關環保政策是否存在進一步擴大和升級的可能並影響到公司的原料進口。此外,要求公司分析馬來西亞環保法律的可能調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12月31日,英科環保對意見進行了回復。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英科環保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9977.44萬元,前身是淄博英科框業有限公司。
  • 時間表來了,湖州「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升級禁塑,真的來啦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9部門結合湖州實際,制定並印發《湖州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到2023年底 全市及各區縣均完成「無廢城市」建設;城市範圍內餐飲、商貿場所及快遞網點等重點領域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使用得到全面控制,塑料製品生產、流通
  • 「禁廢令」下廢紙進口收緊 紙企擴張欲解原料短缺之困
    山鷹紙業董秘吳星宇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行業不斷加碼產能,說明企業及政府對市場未來非常看好,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產品對外出口、未來電商發展及「禁塑令」政策的實施都會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在吳星宇看來,歐美等國家的造紙行業集中度非常高,前三名的企業加起來佔市場70%左右的份額,而中國不到50%,市場進一步集中空間很大。
  • 全面禁廢對造紙行業後市究竟有何影響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稱,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再生聚乙烯:「禁廢令」「停工令」再生塑料業颳起小旋風
    繼2017年底禁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後,工業來源廢塑料2018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在可見的10年內,不會再有進口廢塑料!「禁廢令」進一步升級!隨著國家環保整頓的推進,各地再生塑料廠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地的小型工廠、家庭作坊被關停,大型廠家也被要求限產、停產整頓。
  • 中國「禁廢令」讓歐洲自省
    現在中國令歐洲的這套體系陷入困境。因為中國日益依靠自身循環經濟,不想再進口塑料垃圾。德國很快將面臨回收材料過剩。因為迄今為止德國垃圾分揀站每兩噸垃圾中就有一噸被運往中國。此外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中國理論上1日開始禁止垃圾進口,這可能引起全球「恐慌」,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廢金屬、塑料和紙張的回收利用國。
  • 減少固體廢物環境汙染 中國著手打造「無廢城市」
    從城市層面,將上下遊產業鏈串聯起來,上遊的廢物,可以成為下遊的再生資源。據報,目前重慶市九龍坡區已完成12個「無廢學校」、4個「無廢工廠」、23個「無廢小區」、5個「無廢公園」、6個「無廢飯店」、8個「無廢機關」等62個「無廢細胞」的創建驗收評估。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2020-12-04 05:32:44 責任編輯:張奧林 2020年12月04日 05:32 來源:法治日報參與互動   海南「禁塑令
  • 「禁廢令」,發達國家該還的總得要還
    賈衛列  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繼中國宣布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後,東南亞國家也陸續因為對「洋垃圾」不堪重負而發出進口禁令。最近,印度成為對「洋垃圾」說「不」的又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再度造成西方發達國家的措手不及,並引發深深的擔憂。
  • 森林包裝IPO:業績堪憂,「禁廢令」高懸或影響原料供應
    森林包裝IPO:業績堪憂,「禁廢令」高懸或影響原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