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術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李蒼魚 編輯:學妹
垃圾分類概述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一般而言,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幹垃圾)、廚餘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1]。實施垃圾分類,是保護青山綠水的重要舉措,是……(此處省略一千字)
研究生垃圾分類
既然垃圾分類對於祖國的建設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祖國從小養大的花朵——研究生群體,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呢?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研究生群體有什麼垃圾?你是什麼垃圾?我又是什麼垃圾?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
2.1學術垃圾
第一類最普遍,最常見的是學術垃圾,根據詞性學術垃圾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學術垃圾作名詞理解,可理解為粗製濫造甚至剽竊的垃圾論文,製造學術垃圾或為名或為利,總而言之,有市場才有製造學術垃圾的動力。
第二種學術垃圾形容詞理解,則可理解為學術能力不太行的研究生群體。以本人為例,沒有Paper,也沒有專利,實驗不順,更沒有任何成果,勉勉強強領著國家的救濟糧過日子,給導師做做免費勞動力,還差點畢不了業,中間萌生了無數次退學的想法,勉勉強強制造點學術垃圾混個畢業,實乃不折不扣之學術垃圾也。
2.2情感垃圾
第二類比較多見的是情感垃圾。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sci的研究生,每日與實驗和數據卿卿我我,與paper花前月下,若論文接收,真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問君戀愛否?竟不知戀愛為何物。縱有男女朋友者,時時因為無法均衡戀愛與科研,好好地談著戀愛,然而科研總是當第三者剝奪相處時間,抑或是聊天三句話不離實驗論文,最終情感磨滅,導致分手,淪為情感垃圾,實不相瞞,本人除了學術垃圾,情感也垃圾。
2.3導師垃圾
第三類辨識度低,但殺傷力較大的是導師垃圾。通常,開始選導師的時候,你並不知道誰是垃圾,因為垃圾一旦穿上華服,你看著那碩果纍纍,光彩照人,並不知道,那是踩著他人的屍骨做出來的。
一旦你被這光鮮之外表吸引住,其必定給你畫餅,讓你覺得自己只要好好幹,不久之後就能發sci,拿國家獎學金,順利讀博,順利畢業找到教職,評教授評長江學者,走向人生巔峰~但是當你正式跟著導師成為入室弟子後,你兢兢業業,不敢怠慢,還時常被苛責,逐漸懷疑人生,察覺破綻之時,才恍然大悟,「不好,上當了!」,然而為時已晚,換導師行不通,沒人接手;退學沉沒成本太大,進退兩難。最後滿腔熱血變成有冤無處訴,縱然畢業,陰影一時半會都無法消除,卻見新一批師弟師妹重蹈覆轍,只能喟然長嘆。
2.4工作垃圾
第四類是工作垃圾,不知情皆以為研究生畢業至少月薪過萬,論年薪少說也得十幾二十萬,君不見考研人數年年飛漲,抱著美好的夢想考研,如中彩票一般選導師,兩三年了解一點科研皮毛畢了業,畢業才發現,研究生文憑也不過如是啊,文科類更是悽悽慘慘戚戚。論年齡,不如本科生年輕,論能力,除了會看看文獻寫寫論文,啥也不會,高校進不去,中小學編制難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擠破頭,讀博無門,不由得感嘆,百無一用是書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謀生艱難,隨便找個工作混日子,從所謂工作垃圾是也。
研究生垃圾分類回收指南
前文我們了解了研究生垃圾種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清垃圾種類,才能便於垃圾回收。
3.1學術垃圾回收指南
第一類學術垃圾論文如各類瞎編亂湊的專著,重複發表的論文,一般可採取收廢紙的方式回收,紙張回收可有效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守護祖國綠水青山。若是剽竊他人成果者,則可採取舉報的方式回收學術垃圾本人。
第二類學術垃圾研究生可實行教育改造方式回收。採取督促學習,樹立合理目標進行引導,貫徹吾日三省吾身法——「文獻看否?實驗做否?論文寫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要注意研究生心理健康,時常了解情緒是否壓抑,精神是否暢快,壓力可否舒緩?精心培育,悉心照顧,方能變廢為寶。
3.2情感垃圾回收指南
對於從未有過情感經歷的情感垃圾,採取認知引導方式回收,使之抉擇與科研相戀終生亦或是擇一人終老,若其獻身科研矢志不渝,則採取祝福的方式,願早生paper,科研碩果纍纍。
對於無法兼顧科研與戀愛的情感垃圾,採取建議指導方式回收。加強相互溝通和理解,如規定時間表溝通交流,定期見面,偶爾送禮物表達愛意,有條件者可以採取共同研究課題,共同一作,則科研戀愛兩不誤,豈不是人間美事?
3.3導師垃圾回收指南
導師垃圾回收方法相對複雜,需要「早辨別,早接觸,早離開」三早的方式回收。
早辨別——選導師之時不可只看簡歷,須知簡歷都是精心雕琢的,若只看簡歷,極易被迷惑。有條件者,可尋找本專業師兄師姐詢問,雖然此方法難度係數高,但可作為一種參考。
早接觸——如果不能通過外在因素了解,則可提前進入課題組親自感受,主動要求進入實驗室,細心觀察,了解導師性格,與之近距離接觸,不出一個月,即可大致了解為人。
早離開——若不幸遇到導師垃圾,一定要當機立斷,在可換導師的前提下,採取換導師的措施脫離苦海,若錯過換導師時機,則應有策略與之周旋,保障自己身心健康前提之下,留證據做籌碼,保持表面微笑,熬到畢業。
3.4工作垃圾回收指南
同樣,工作垃圾回收需要趁早。若不想淪為工作垃圾,必須早日確定職業規劃,如果志在科研學術,主力做實驗,發論文,與導師積極溝通。
若志不在科研,則需多關注自我能力提升,專業證書一個都不能少,有機會進行實習,體驗職場,學會隨機應變,能與各色人等接觸,及時尋找職業方向。
若不幸已淪為工作垃圾,則需要保持良好心態,厚積薄發,不論身在何處,皆能有所作為。
總結與展望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響應國家垃圾分類號召,是守護青山綠水的重要舉措。研究生垃圾分類,更是形勢所需。不論是學術垃圾,情感垃圾,導師垃圾、工作垃圾還是其他垃圾,如果不是莫得辦法,誰又願意當垃圾呢?作為研究生群體,從祖國的花朵成長為祖國的大樹,能否成為棟梁之才,必須做好垃圾分類,樹立垃圾分類意識,要提高自我覺悟,避免誤入垃圾深處,沾染垃圾習氣,增加黨和國家垃圾回收負擔。希望學術垃圾越來越少,研究生們情感科研兩不誤,導師垃圾可以及時清理,不淪為工作垃圾,那便是打贏了研究生垃圾分類之戰。
作者:李蒼魚:湖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