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直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便是從事教書育人行業的人。從踏入校門的一刻起,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甚至於有些學生以自己的老師為榜樣。可見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學校的幾年,有的甚至是未來的幾十年。
最近網上瘋傳了一篇學生舉報老師的信,目標直指天大化工學院的研究生導師張裕卿,信件整整寫了一百多頁,可以想像一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有多深。
在這一百多頁的信件中,完全採用了論文的書寫格式,從目錄開始,讓大家對張老師造假這件事有了大概的了解,接著用了五個章回來分別講述張老師自己的學術弄虛作假問題,以及幫其女兒和學生進行虛假論文製作的問題,對於弄虛作假的製作過程有著詳細的闡述。
最後是作者的總結性發言。通篇下來,邏輯連貫,如果張老師本人看到這篇信件,不知會作何感想?
曾經的教書育人,如今卻被自己的學生檢舉,老師的臉面早已蕩然無存。張老師的學術弄虛作假就像一場鬧劇,看得大家唏噓不已。
對於學術弄虛作假的問題,教育權威部門早就有相關的規定。
1、有足夠的精力進行碩士研究生的指導工作
其實之所以有這一項規定,主要還是考慮到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研究生導師也不例外,如果不考慮老師的承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學生數量,很難保證學生能得到足夠的指導。
據側面了解,一般一位碩士導師大概可以帶3至6名學生。眾所周知,碩士學習階段需要不斷的對研究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獲取到新的研究成果,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的不斷指導,此前已經出現過部分碩士研究生一年也看不到幾次老師的情況。
與學生不能經常見到老師的情況相比,張老師似乎要比其他老師盡職很多,只不過盡職的方向不太對,他光在抄近路上下功夫了。
2、規範老師作為導師的職責所在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體本身的特殊性,一百個學生就有一百種樣子,老師也得依據不同學生的特性,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而不是所有人都採用一種教學方式。
特別是在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每個學生選取的研究課題不一樣,教師也需要針對不同的選題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走正確的學術道路,而不是他們學術意識沒有成行的時候,就先教給他們耍小聰明。
碩士研究生在學習階段,不光要進行課題的研究,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多為自己服務,甚至故意延長學生學習的年限,讓碩士生有苦難言。
3、對於獲取碩士畢業證書的論文嚴格把控
碩士研究生能否順利畢業,拿到證書,關鍵在於論文能否合格,答辯能否可以通過。歷來答辯都參與面試的形式,對於能不能過的問題,人為性比較大,這就要求老師和答辯組成員能夠嚴格把關才行,不是什麼樣的論文都能批准合格,對於不符合要求的論文要敢於說「不」。
老師教書育人的角色不管到了哪個學習階段都改變不了,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至少也不該誤人子弟吧!針對張老師的事情,天大也給出了答覆,查證屬實,給予開除處理。
看到這裡,一直有個疑問。張老師從1996年便在天大教書,20十年的教學經歷,難道學校就一點也沒發現問題麼?真的要等到呂翔一百多頁的檢舉信面世,才開始連夜處理麼?
像張老師這樣的人為何敢這麼長時間弄虛作假呢?
1、制裁的力度太小
張老師敢如此明目張胆的弄虛作假,甚至還幫著自己的女兒和學生都弄虛作假,肯定不是秘密了,揪其膽大的原因,根源就在於制裁的力度太小。誤人子弟這麼多年,被人發現了,就直接給開除了事,未免太輕了些。
2、弄虛作假太簡單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相信不少大學生都知道這句話。對於畢業論文,都會被收錄到國家論文庫,論文查重規範很不清楚,以至於即便出現一篇論文多次投稿的情況也沒法及時被發現。
結尾:
天大作為我國首批985、211院校,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重點院校,而其中的老師沒有教給學生嚴謹的科研態度,反而教的是弄虛作假,試想張老師如果不被檢舉出來,是不是還得有更多的學生遭此荼毒?作為檢舉人的呂翔,真正等事情曝光了,別人又該怎麼看待他的人生呢?
您對學生論文弄虛作假的事情怎麼看?有遇上過類似張老師這樣的麼?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