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思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根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官網在11月19日發布的消息,在收到有關張裕卿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調查,認定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在記者獲得的一份實名舉報材料中顯示,張裕卿在2011年~2020年間,所做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多次造假,並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等。
在舉報材料中,舉報人舉例稱,在天津市某項科研項目的中期考核時,張裕卿「不僅使用造假的實驗記錄,造假的實驗數據,還用和這個項目無關的文章來騙考核人」、「張裕卿當著我們學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購買的二氧化矽粒子說是我們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著我們實驗室十幾年前的大的不鏽鋼裝置說就是用這個給他們做的鑄膜液。」
除此之外外,舉報材料中還列舉了張裕卿多次將其研究生的實驗成果、論文內容,稍做修改,署上其女兒的名字發表出來,甚至在其女兒還在上高中的時候,就以「女兒參與修改了論文」為由,在其研究生的論文中署上其女兒的名字。
綏青新聞提醒您:
對此,有網友認為「看完123頁的文件,這樣一個對科研充滿熱情、邏輯清晰、有學術能力的人,被不在乎實事求是,只在乎自己利益的老師,磨掉了對科研的希望,希望這件事能有個結果,不奢求此類事件不再發生,但求它露出馬腳的時候,不再被藏起來。」
也有網友認為「那這個學生呢?就平白無故失去科研的機會,考研就白考了?就因為遇到這個教授,幾年的時間就白浪費了嗎?」
那麼大家,對於此事有什麼其他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