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根據一份由天津大學化工專業一名研究生實名舉報材料「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顯示, 該校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在2011年到2020年間,所做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多次造假,並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等。
這份由其門下這名研究生撰寫的長達123頁的舉報證據,仿照論文的格式,對導師涉嫌篡改/偽造/重複發表/不適當署名/違反利益衝突等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揭露,目錄條理明晰地整理了實質性證據:
此事一經披露,天大化工院官方及時發布情況通知,其中明確表示: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
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圖源: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官網截圖
舉報文中具體都寫了什麼?
撰寫這份舉報文的研究生來自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起初被天大化工學院錄取充滿期待,以為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決心好好搞科研。
直到遇見這位導師的時候,從對張裕卿教授學術成就的欽佩,再到之後發現其學術不端的厭惡。自進入課題組,該生發現實驗記錄中存在很多弄虛作假的行為,組內學生將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的論文修改後成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這樣的情況已經成為了張裕卿實驗室的傳統。
進入到實驗室後,該生發現實驗中很多數據都是錯的,希望導師指導他實現以前實驗室同學做的效果,張裕卿當時勃然大怒,說到「我要是做實驗,要你這研究生幹啥,你會不會說人話?」從哪一刻他開始明白了,自己要是誠實認真地做實驗,在這個實驗室根本生存不下去。
文中有段話之間表達了該生當時的處境:「師兄師姐給我說只要進了張裕卿實驗室的門,你只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跳青年湖解脫,二是退學回家,三是造假畢業,我不敢跳湖也不敢退學。」
經過對實驗室的情況進一步了解過後,他發現原來實驗室從 2011 年到 2016 年基本不做表徵,也幾乎沒有預約過表徵,那實驗是如何完成的、論文都是怎麼寫的呢?就如下圖顯示:
如果說到真正壓斷該生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其決定退學的事情,就是 2016 年 5 月天津市科技興海計劃 (KJXH2014-05)中期考核時,張裕卿教授在申請的一個項目涉嫌造假。
自此該生提出退學申請,在理由中並未提及「導師逼迫學生學術造假」的內容,因為退學申請需要導師本人籤字。即便該生走到這一步,也沒想到舉報導師,本著能忍再忍的傳統觀念,不想牽連過多的人。
不過在2017年,當該生與張裕卿溝通學術不端的事情時,張裕卿稱其歪曲事實,並威脅他在公安局已經報案,也發來了交流信件:
時至今日三年過去,該生認識的同學都已經畢業,所以他決定將張裕卿學術不端的行為公之於眾,同時希望天津大學能夠實事求是,依法,以規,公平,公正,公開地對張裕卿進行處罰!
隨著該生的深入調查舉證,原來不止實驗室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同時披露了張裕卿教授助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證據:當時她在河北工業大學讀本科 (2011-2015 年),而且從來沒有來過實驗室,大家也沒有見過她,但是卻在多篇由張裕卿教授擔任通訊作者的論文中,張絲萌不是一作就是三作這類靠前的署名位置。
張裕卿又是如何做到讓門下的學生心甘情願的將自己的學術成果,拱手相讓給自己的女兒呢?該生通過詢問畢業學生得到了答案:「一作的論文是碩士畢業學生走的時候還沒有發表的,然後張裕卿讓學生走的時候籤個保證書和這些文章沒關係了,張裕卿再把名字改成他女兒投出去。」
2017年夏,張裕卿用這些文章,將自己的女兒張絲萌保送到澳大利亞 Monash 大學,成為了一名直博生。
文章的後半部分主要舉證了「張裕卿是如何一稿多投」的問題,在逼迫學生學術造假、並發表了碩士畢業論文之後,張裕卿會再想辦法將這些假數據最大化地利用,等到新生進入課題組,他就指定學生把之前的中文碩士論文寫成英文的期刊小論文,如此類推:
本文最終,該生在在結論中總結到:
最後也寄希望於學校可以處罰張裕卿做到以下幾點:
這件事情一出,也是引起學術圈廣泛爭議,在眾多平臺一經曝出後,網友留下了這樣的看法:
學術不端嚴懲不貸
轉發讓更多人了解此事!
來源:募格課堂整合自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新浪微博、Pubpeer、Retraction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明:除特別註明原創授權轉載文章外,其他文章均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____________
中國大學教育 ID:cncollege
關注高等教育發展 / 關心大學教師成長 / 關懷大學生成才
大學,有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