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網站19日消息,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
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感慨真的很多。說實話,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應該只會像那些已經畢業的學生一樣,沒有勇氣,不夠正義,畏懼「權威」。我辛辛苦苦考研,肩負家人厚望,卻要在看似光明的未來還沒有到來之前,先一步賭上一切去舉報導師,去挑戰「權威」,這種後果,我想,對於我來說,我是承擔不起的。既是這樣,那便只能昧著良心按姓張的要求,延續他造假的傳統…只為能安安穩穩混個畢業證,從此逃離那個骯髒的地方。
所以,我是從心底裡敬佩呂翔的:厭惡造假,對學術懷有最誠摯的尊重,心懷正義…我想這都是他的原則,只不過與別人不同的是,在現實與原則發生極端矛盾時,有人選擇違背自己原則向現實妥協,而他卻要選擇遵從內心,堅守原則。我覺得,天大能開除姓張的,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幸事,但失去呂翔,就衝他在學術上的學風一點而言,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一件損失極大的事,而且這兩件事的價值十分懸殊,因為失去一個垃圾,不會像失去一個真正的人才一樣讓人扼腕痛惜,再說了,前者根本不配與後者相比。
網友:
1.這樣一個對科研充滿熱情、邏輯清晰、有學術能力的人,被不在乎實事求是,只在乎自己利益的老師,磨掉了對科研的希望。悲哀。不是學生非要知乎治校,而是從來都沒人能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說話。希望這件事能有個結果。不奢求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但求它露出馬腳的時候,不再被藏起來。
2.123頁的舉報pdf大致看了一遍,這個教授被錘的死死的,想翻案不可能。不同材料的sem圖片使用相同的一張照片,可見造假已經是喪心病狂的地步了。當一個研究生想舉報他的導師造假十幾年,卻必須以退學為代價。在當下這個制度牢籠束縛權力的當下,對於學術圈,科研圈,我們的約束在哪裡?
3.我不是很懂理工科,想問問如果這樣亂填數據,其他化工老師也看不出來嗎?發表論文的話編輯也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嗎?為什麼可以暢通無阻?如果這個學生沒有異議或者這個老師沒有壓榨太厲害,這種模式就可以安然運行下去嗎?監管方在哪?
4.張裕卿作為大學教授,教育部門是否對其師德學術敗壞開展調查?作為個人,獲得過哪些獎項榮譽?有什麼職稱任職?相關委員會、評審單位等有沒有開展針對性調查?